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但是,让崇祯担心的是,经此一役,郑家的势力恐怕会更加的壮大,为了防止郑家在东南沿海造继续的做大,也为了限制郑家的发展,
崇祯决定开始在东南沿海收取海关税,要知道明朝虽然一直有收取海关税的习惯,但是种种原因导致了,明朝东南沿海根本没有海关税。
特别是许心素、郑芝龙掌管东南沿海的时候,朝廷无力南顾,这些税收都进了这二人的口袋,郑家也因此一点点的壮大。
想到这里,崇祯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傍晚,崇祯召见马懋才入宫觐见。
马懋才听到崇祯的召见之后,不敢耽搁,立即前往紫禁城。
紫禁城内,除了几个大宫之外,其余此时都是一片漆黑,在王承恩的带领下,两人直奔干清宫。
“臣马懋才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承恩,给马爱卿赐座……”
“臣谢皇上赐座……”
坐罢之后,崇祯居高临下的看着马懋才。
“今天叫你过来,就是议论一下东南沿海的事情,朕已经考虑过来,东南沿海的事情,朝廷必须要插手了,不然日后后患无穷。
对于东南沿海,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马懋才这些天也在想这个问题,此时已经有了答案,当即站了起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朝廷如今想要可以插手东南沿海的事物,但是必须要依靠郑家。”
“说……”
“是,郑家独霸东南沿海,海军之强,并非明军海军可以匹敌的,所以关于海战这一条路,臣以为当暂止。
但是,朝廷可以在管制沿海商业的问题上下手,此举虽然侵犯了一部分郑家的利益,但是朝廷之前早有名言,郑芝龙虽然会反对,单数绝对不会太过激烈。
因为对于郑芝龙和朝廷来说,郑芝龙对于朝廷的需求更多,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他一定会选择退。
朝廷可在东南沿海的各港口,设立税收司,专收海商税,只要收取了海商税,朝廷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同时还能监控整个东南沿海。
至于下一步怎么走?就要看朝廷到时候准备怎么处理郑家。”马懋才虽然满脸平静,但是声音却是丝毫不留情。
卸磨杀驴,自古就是这样,东南沿海既然平静了,在朝廷的眼里,郑芝龙就不再是英雄,而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将军。
崇祯听到这里,也不由的点了点头,这些文官对于人的心思抓摸的还是可以的,管不得这些武将们斗不过他们。
就在崇祯暗暗思考的时候,马懋才有说话了,只见他一张口便说道:“启禀皇上,还有一件事,那便是朝廷万万不可动兵,让郑芝龙有了警惕。
还有,朝廷对于郑芝龙的嘉奖一定要够重,只有这样,才能打动郑芝龙的心。”
第364章 朝廷再出问题,崇祯意整顿藩王
崇祯听过马懋才的再次说话之后,不由得再次点了点头。
“所以说,朝廷对于水师战船的督造。一定要快,不能拖延太久,我大明的海疆,必须要有我大明的海军来镇守,绝不允许外族伤害我大明百姓一根汗毛。
这件事情,就有你亲自来督办,海关税是一项大的收入,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一旦海商发展起来,则我大明的国库,想枯都不容易。”
“是皇上,臣遵旨。”
“还要就是,朕有一件事想问问你,你一定要实话实说。”
“是,臣遵旨……”
“那就是我大明的土地,藩王占的有多少?新田法有没有可能涉及到藩王?”崇祯双眼死死的盯住马懋才,满脸严肃的问道。
“皇上,这……”此时,一向胆大的马懋才也被吓得低下了头,满脸是汗,仿佛整个人非常害怕一般。
“你不用怕,朕既然让你来讨论,就是相信你,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朕赦你无罪。
还有就是,朕既然问你,就说明朕向听的是民间对于这些评价,而不是朝廷官员的评价。”
“是皇上,臣遵旨……”
沉思了一下,马懋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整个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启禀皇上,新田法是否能涉及到各藩王,却是和祖制有联系。当年的太祖高皇帝制定的制度,藩王是不需要纳税的,所以皇上如果要纳个王爷的税,恐怕需要先修改祖宗制度。”
崇祯听过之后,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随后猛然转头,对着马懋才说道:“朕如果决定令各地藩王都在北京城定居,你认为如何?”
“皇上,这……恐怕各地王爷都不会同意。各地王爷的封地皆在属地,如果皇上让他们移居北京城,那么这些王爷一定会让朝廷赔付他们的土地,可是朝廷上哪里着如此多的土地。
而且,整个大明,光是王爷都有二十多位,他们的家产、子女、依仗数之不尽,到时候朝廷还要帮他们搬家,所耗费之巨,实在非朝廷所能承担。”
马懋才满脸苦涩的说道,藩王自古都在大明享受着大量的富贵。
虽然,一般的郡王什么的都太多,而且地位不是太高,但是这些王,可都是有地位的人,其中很多人还是崇祯的父辈和爷爷辈。
“那就让他们自己搬。至于这些土地,就有朝廷来接管了,每年交给他们应得的不就行了。”崇祯脸带微笑的对马懋才说道。
“如此的话,朝廷倒是没有什么困难。可是,恐怕诸位王爷不愿意,如果诸位王爷不看离开属地前往京师,到时候朝廷又不能强迫各位王爷。”
马懋才说的这些,倒是让崇祯没想到,藩王问题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但是事情却并没有崇祯想的那么容易,要知道以这些藩王的身份,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什么动静。
要知道,明朝以孝治天下,如果全国的藩王突然一起站起来大骂崇祯,到时候崇祯就算再厉害,就算都杀了他们,恐怕也会被天下人唾弃。
所以,就算是威胁他们,也要先将他们都骗到京城,然后他们就算不想搬家也不行。
“这件事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朕想想再说,记住,这件事不要跟任何人提起。”
“是皇上,臣记住了,臣告退。”
“唧、唧……”
深夜中传来几声鸟叫的声音,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虽是半夜,但是天空中的知了声和鸟叫声却是连绵不绝。
马懋才悄悄的离开了干清宫,向宫外走去,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了皇上要干什么了,虽然说这件事他很支持,但是却不愿意插手。
这件事别说自己,就算是礼部,也不敢轻易的伸手啊!说到底毕竟是皇上的家里事。
虽然天子无家事,可是一旦你插手了,出问题了,到时候谁插手谁倒霉,皇上的心思一天一遍,藩王问题难道只有皇上一个人意识到了吗?
不是,之所以没有解决,就是因为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了,这些藩王平常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可是一旦你给他逼急了,说不定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崇祯当然没想到马懋才会这么想,听着耳边的鸟叫声,此时的崇祯已经了无睡意。
“主子,天色不早了,该歇息了。”
“朕睡不早,陪朕去御花园走走吧!”
“是,主子……”
就这样,大半夜的,崇祯在几人的陪伴下,向御花园走了过去,御花园和整个皇宫一样很黑,看不到什么花开,只能让崇祯感受到枝繁叶茂的感觉。
“对了,朕记得曹变蛟是不是回来了?”
“是的主子,辽东的事情完了之后,总督卢象升卢大人便按照皇上的意思,将曹将军和护国军将士全部放了回来,曹将军已经接管了东华门的防卫。”
“嗯,明天召他来见我。”
“是主子,奴婢记住了。”
随着崇祯说话之后,御花园再次安静了下来,崇祯依旧是一个人在静静沉思。
“主子,还有一件事,奴婢要给你呈报……”
“什么事情?”
“刑部送来了一份名单,说是秋后问斩的,要皇上来勾决,奴婢看了一下,在其中发现了贼首李自成的名字,可是李自成是由锦衣卫衙门来负责的,所以奴婢感觉到事有蹊跷。”
“李自成暂时不能杀,朕还有重用,将名单给刑部打回去,让他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该管的不要管。”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主子,奴婢明白了,奴婢明天就派人去告诉刑部。”
“李自成是该死,但是不能就这么便宜他了,朕要用他来震慑、告诫那些杀害无辜,鼓动民众造反的人,做事情之前,好好想清楚后果再去敢。”
“主子英明,奴婢一定会将此话告诉刑部的诸位大人,让他们明白主子的苦心。”王承恩满脸钦佩的说道。
“人都说,人不如故。衣不如新,果然如此啊!真正懂得朕的,也就你,这个从小便跟随朕,懂得朕心里想的。”不难听出来,崇祯的声音是非常高兴的。
王承恩也确实懂得崇祯的心思,崇祯为什么要给王承恩说这些话,就像是希望让这些声音传给刑部和朝堂的官员,而用身边人来传,百官更容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