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不必了,朕等下去周王府。”
“是,臣告退。”
看到曹州走远之后,崇祯便直接带领众人来到了周王府,崇祯的到来,直接吓了周王朱恭枵一跳,但他还是很快的反应了过来,将府邸腾给了崇祯。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天气也开始变得凉爽了起来,周王府的凉亭里,崇祯和周王朱恭枵迎面而坐,面前摆放着两人正在博弈的围棋。
对于围棋,崇祯可以说只是略懂,但是两人对弈了很多把,依然都是平局,这让崇祯此时有些兴趣平平。
他也知道这时周王朱恭枵故意让着自己的,但是重做个很早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影响崇祯的心情。
“周王叔,朕有一个想法,想听听周王叔的想法?”崇祯将手中的白子落下,终于开启了自己今天的目的。
周王朱恭枵一听,整个人不由得一动,但是表面还是不懂声色的说道:“如果皇上是因为朝堂的事情,还望皇上不要说了,臣已经老了,对于政事什么,早已经不知道怎么处理?皇上问的话,必然会失望。”
“周王叔误会了,朕问的并不是朝廷的事情,而是我们朱家的事情。”
“皇上此话何意?太祖、成祖皇帝在世的时候,便将藩王的事情交代清楚了,所以臣以为皇上还是应当多多按照祖宗的制度去办事。”
周王朱恭枵虽然知道崇祯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话而感觉到不爽,但是此时他只想将崇祯堵死。
要知道历代,只要是皇上提及藩王之事,那么一定就没有什么好事,周王虽然老了,但是并不糊涂,对于有些事情,崇祯还没说,他便察觉到崇祯准备干什么了。
“周王叔可否听朕把话说完?”崇祯有些不满的对周王朱恭枵说道。
朱恭枵此时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孟浪了,当即有些后悔,得罪了皇上,到时候他可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
“臣冒犯了,请皇上治罪。”
“起来吧!周王叔可知道。朕所说的事情,不过是祭拜太祖洪武皇帝罢了,朕准备与明年召集我大明的各大王爷进京在太庙举行祭祀,周王叔以为如何?”崇祯说完,眼睛死死的盯住周王朱恭枵。
第370章 周绎掌权锦衣卫
“皇上此意,臣明白了。”面对崇祯的咄咄逼人,周王朱恭枵此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崇祯自然明白周王心中的想法,不过他也不在意,有时候阴谋毕竟是小道,对于有些聪明人来说,之所以不说透,仅仅是因为不想说明。
在聪明的人,也不要总是把所有人当成傻瓜,因为这样会让你输的一败涂地,崇祯此时玩的就是阳谋。
“我大明以孝治天下,太祖洪武皇帝当初驱除鞑虏,复我中华。建立了我大明已经整整两百多年的历史,我此番就是希望各位王叔和王爷们,能够同我一起在祖庙下,向太祖皇帝祈求,希望太祖皇帝能够保佑大明江山千古长存。”崇祯看着眼前的棋盘,一字一句的说出来自己的意思。
“是皇上,臣遵旨。”
不管周王朱恭枵无论怎么在不愿意,也不会在此时反抗崇祯,因为如果现在立即反对皇上的话,恐怕周王府就要血流成河了。
“周王叔可知道如今我大明每年的户部所盈余是多少?”崇祯是笑非笑的看着低下头的周王问道。
“还请皇上赐教……”
“自从朕几位以来,我大明可谓是每况愈下,每年都是国库空虚,边关欠饷、天灾人祸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动摇我大明的根基,朕更是常常夙夜难眠。
朕继位以来,为了充盈我大明的国库,多次违反祖制,不仅仅将盐矿税重归朝廷,并且还征收了朝廷官员和天下士绅的税,朕知道这样做,必会遭到很多人的唾弃和谩骂,就连那些受到朕政策过上好日子的很多百姓,也被他们蛊惑来骂朕。
朕做了这么多,可是那?国库依然是拿不出来钱,甚至河南救灾,朕只拿出了仅仅百万两银子,亲眼看着百姓在朕的面前一个个的饿死,朕如何心安?
还好有周王叔出手相助,不惜变卖家产救灾,朕很是欣慰,也非常满意。
由此,朕看出来了,周王叔和我大明的诸多王爷的不同之处,因为周王叔明白,这大明是我朱家的大明,而不是我朱由检一人的,所以朕当你是亲人,今天才会和你说这么多。
朕的目的,想必你也明白,朕也不想多说,朕不想杀他们。可是,他们要是再不拿自己当成是朱家的人,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崇祯的脸色随着声音的语气开始一点点的变化了起来,由一开始的可怜、累,变得阴狠了起来。
“皇上,臣以为诸位王爷不过是一时糊涂,才做出这些事,所以还望皇上给他们一个机会,臣一定会好言相劝各位王爷的。”
此时的周王可以说是近乎哀求的声音,从他的角度来看,虽然皇上所说的很多都是真的,但是涉及到他的利益,他也不得不开口求饶。
“朕给他们机会,你应该知道太祖皇帝的驾崩的日子,如果他们在此期间不让朕满意、不让让天下的百姓和他们属地的百姓满意,那么……就不要怪朕了。
还有,如果你们想联合起来反抗朕,那就尽管来吧!
朕虽不愿意担杀叔杀弟的名声,但是真到时候了,为了大明江山,朕也绝不会留情的。”
“皇上,这……”
“朕累了,要去歇息了,周王叔也早点歇息吧!”
“是,臣恭送皇上。”
崇祯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了,只剩下周王朱恭枵一人依然站在亭子里,看着黑夜下、明灯下的棋盘,灯光下不断闪烁的白子和没有一点的光泽黑子,不断的在周王的心中盘旋。
此时的周王终于意识到大祸要来了,在所有藩王中,周王朱恭枵是唯一几个能看清大明局势的藩王,皇上已经下定决定清理藩王,此次来河南,也不过是借自己和天下的藩王打个招呼。
不难看出,皇上也一直在为清楚他们在做准备,什么集结天下藩王,祭奠太庙?
不过是以孝为名义,将各大藩王骗进京城,只要进了京城,到时候还不是一群戴宰的肥羊,什么荣华富贵都没有了。
到时候就算不想跟崇祯妥协都不行,不妥协恐怕就要在宗人府住一辈子了,妥协的话,恐怕也会从此处在朝廷的监视之中;
要说到藩王对于大明有没有害处,恐怕天下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但是却没有人敢说,周王也一样能看出来,但是这个话题在大明一直是人们缄默讳言的,要不然大明传承这么多皇帝,也不会没有皇帝出来改制,说到底都怕承担骂名,还有怕自己的子孙受罪。
站在周王府的主室,崇祯一人静静的站在哪里,旁边则是王承恩,崇祯的心思此时也是非常复杂,说到底对于周王他也是非常欣赏的,但是这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出来担事,让他有彻底出手的理由。
“曹化淳那?”正在沉思的崇祯,突然开口对旁边的王承恩问道。
“启禀主子,曹公公正在亲自为皇上把关膳食。”
“嗯,去将他叫过来,朕有事要见他。另外,把周绎也叫过来吧!”
“是,奴婢这就去。”
周绎是崇祯布置在暗处保护自己的人,身为皇上,崇祯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性命负责,所以崇祯无论到那个地方,都是先由王承恩交代给周绎,周绎接到消息之后,便会立即派人去布置,当布置好了之后,崇祯这边也就启程了,只不过这次陪驾的所有人不知道罢了。
深夜中,在王承恩的带领下,曹化淳和周绎二人,悄悄的向崇祯居住得到地方赶去。
曹化淳此时虽然脸色很是平静,但是心里却是翻江倒海,自己身为皇上的掌印太监,竟然不知道周绎什么时候来到的河南,看王承恩的表情,看来周绎不是刚刚来到的。
“臣周绎参见皇上……”
“起来吧!”
“谢皇上……”
顺着声音,崇祯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站在两旁的曹化淳和周绎二人。
“曹化淳……”
“主子,奴婢在……”
“朕有件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请主子吩咐……”
“你收拾一下,今夜就亲自回到京城,在京城报社给朕将这张纸上的东西刊登上去,记住一定让天下人都都知道。”
崇祯说着,冲王承恩点了点头,王承恩示意,将纸条交给了曹化淳。
曹化淳接过纸条,看了看上面的字,随后严肃的说道:“是,还请主子放心,奴婢一定做到。”
“周绎,你派两个人保护曹化淳的安全,记住人和纸条一定都要安全到达京城。”
“是皇上,臣遵旨。”
“嗯,你先下去收拾收拾吧!收拾好了便出发吧!”
“是,奴婢告退。”
看着曹化淳走过之后,崇祯才将目光看向周绎。
“这次朕出行,你表现的不错,办事也越来越稳重了。下面这件事,事关我大明江山的安危,朕想了一下,有些事情,还是自己人做起事来比较放心。可是,在整个朝堂和后宫,自己人又有几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