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到时候明军攻取海州城的时候,说不定双方的大军就会很快遇到。
旅顺和金州两地,一直不断的在明军和鞑子之间易手,之所以会是如此情况,也主要是毛文龙为了防止鞑子有染指皮岛的心思。
将金州、复州等地,一直作为东江镇兵马打游击的地方,牵制了鞑子很多的兵力,经常使得敌人不堪其扰,但是又拿毛文龙没有什么办法。
如今随着金州、复州两地附近鞑子兵力不断的被调走,虽然还在鞑子的掌握之中,但是鞑子已经不敢怎么出城,毛文龙也担心是敌人的陷阱,一直不敢动手。
如今终于有了机会,他当然不会手软,从旅顺港登陆之后,毛文龙所率的上万大军,直逼金州城。
金州城内更是盘踞着很多毛文龙军的探子和内奸,他们就等着毛文龙率领大军到来的时候,来个里应外合,废吹灰之力拿下金州城。
只是,让他们失望的是,金州城内的鞑子守军听到明军进攻的消息之后,竟然不战而逃,守将牛录带领自己的一个牛录兵马,连家眷都没来得及带走,便逃向了复州。
毛文龙大军不菲吹灰之力,收复了金州城,随后大军来不及修整,直奔复州城,复州城鞑子守将听到明军大军进攻的消息之后,也选择了不战而逃。
毛文龙大军只用了二天时间,便一举光复了盖州以南,金州和复州的全部领土,一时间明军军心大振,第三日,修正完毕的毛文龙大军直取盖州城。
此时,明军几路大军一路过关斩将、来势汹汹,已经引起了鞑子的惊惧。
正在辽阳城的皇太极,本来想要重建辽阳城的心思,随着一封封战报,一个个失守的消息传来,心思早已经飞到了九霄之外。
让皇太极没有想到的是,明军这次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要知道以往明军很是忌惮鞑子骑兵,都是选择的稳扎稳打,所以往往攻取城池的速度是非常慢的。
复州失陷的消息传来、平山台陷落的消息传来,皇太极终于开始着急了。
他也彻底明白明军的意图,知道明军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想要攻下沉阳,收复整个辽东失地。
对于皇太极来说,自他继位以来,明军如此大规模的用兵,收复辽东的计划还是第一次,此时明军来势冲冲,这个自己新建立的清帝国该怎么才能生存,成为了皇太极需要考虑的事情。
皇太极知道,复州已经失去,狄然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攻取盖州,如果盖州在失去了,海州就更不用说了,到时候辽阳估计也保不住,辽阳保不住,到时候沈阳面对的压力就太大了,所以皇太极决定保住盖州。
只要保住盖州,自己还有反击的机会,想到这里,皇太极几调辽阳附近的上万大军,由镶黄旗固山都敏率领,前往盖州支援。
同时皇太极命令盖州守将阿托勒,不惜一切守住盖州城,不然杀无赦。
本来准备和盖州守将复州守将一样选择,准备逃跑的阿托勒,面对皇太极的命令,再也不敢逃跑,而是紧急让人加驻城墙。
盖州城内本来只有三个正蓝旗牛录,但是随着复州和金州的逃兵进入到盖州城,此时的盖州城已经拥有正蓝旗六个牛录,并且拥有汉八旗两千余人。
两者加起来,已经拥有了将近四千人,只是这些人似乎失去了以往天不怕地不怕的胆子,面对明军的来势汹汹,竟然人心惶惶。
再加上明军奸细不断的在城内散布谣言,一时间很多人西想到的不是反抗,而是逃跑。
最主要的就是几名将领,金州和复州逃出来的牛录就更不用说了,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明军在他们嘴里成为了天神下凡。
本来就人心惶惶的盖州城,随着这些逃跑的人宣传,简直是有些草木皆兵,只是因为城门被主将阿托勒封锁了起来是,所以他们并不敢逃跑。
第399章 皇太极的应对之策
主将阿托勒,是一名甲喇额真,面对人心惶惶的盖州城,他也很是无奈,但是自己身为主将,总不能表现出怯意吧!
再加上皇太极给他布置的死命令,他只能选择与城共存亡,或者是投降明军。
投降明军自不用说,阿托勒深知自己做过什么事,所以即便是投靠的明军,恐怕也会被杀。
剩下的路,便只有反抗到底,看着这些人恐惧的眼神,为了震慑军心,阿托勒直接将金州和复州两城的守将拖了出来,给砍了头。
并且悬挂在城楼,告诉城头上的将士,凡是逃跑者杀无赦,一时间议论纷纷的守军,选择性的沉默了下来。
将盖州城的事情一切安置完毕之后,皇太极也不敢再呆在辽阳城,而是连夜返回了沈阳城。
回到沈阳城之后,皇太极急召八旗旗主和八旗贵族商议大事。
沈阳故宫凤凰楼上,依然是篝火燃起,只是刚刚被宰杀送来的牛羊肉,此时却被放置在了一旁,坐在篝火周围的一行人,连看也没看这些肉。
这些人都是满洲八旗的旗主和皇太极的清帝国的大臣,此时都是眉头紧皱,沉思。
只是这次的多尔衮并没有坐在皇太极的对面,而是坐在了皇太极的左手旁,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明白,此时不是闹事情的时候。
同时皇太极也是借此告诉那些和自己对抗的人,至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该老实老实了。
经过商议,以往努尔哈赤的战术再次被搬上了众人议论的中心,无论是多尔衮还是皇太极都明白,单纯的防守,以现在己方的兵力,根本不可能防守的住明军。
同时,如果大军分散,更不能可能与明军对抗,所以皇太极和多尔衮以及八旗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于从旅顺而来的明军,采取防守的态度。
先以优势兵力,迅速将西宁堡方面的敌人绞杀,只要绞杀了西宁堡方面的敌人,盖州方向的敌人必定不攻自破。
然而,就在皇太极刚刚制定战术还未吃法之前,卢象升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其中一万多骑兵在天雄军参将王仁杰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对辽中附近的堡发起的攻击。
长胜堡被一举击溃,五百守军全军覆没,随后王仁杰命令大军再长胜堡驻扎,加固城墙,以防守前来支援的鞑子援军。
这边卢象升率领的步兵,携大量的辎重,经过了两天的赶路,终于在崇祯八年,十二日,由台安赶到了辽中,大军刚刚到底辽中,便迫不及待的发起的进攻。
辽中作为防守沈阳城的重要城池,里面驻扎了鞑子将近七千兵马,其中代善的正红旗就有三千人,余下额则是汉八旗蒙八旗的人。
守将则是正红旗佐领拜都,代善的心腹手下,代善自上次的事件之后,与多尔衮虽然还是联盟的关系,但是两者的猜忌也是越来越大。
为了以防万一,代善则命令拜都驻扎在这里,一旦有什么不测,则可以立即离开沈阳城。
正在辽中城内喝酒吃肉的拜都,突然听到属下马甲传来的紧急军情。
一开始还以为是明军的袭扰部队,顿时有些不以为然,可是当他到达城楼的时候,看到满地的帐篷和漫山遍野的明军士兵,一时间有些呆住了。
拜都震惊过后,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当即命人出城,将这里的战报汇报沈阳,并且请求援兵。
同时,拜都为了以防万一,立即让人加高城墙,准备守城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不出拜都所料,明军经过过一夜的修整,再加上大量辎重的到来,明军将士开始了攻城。
明军八万大军,分属三阵,将整个辽中死死的包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拜都的脸色虽然依旧平静,但是眼里却显现出急切之色,因为他明白,以城内的八千守军想要防守住明军,根本不可能。
同时,虽然沈阳城距离辽中不过半天的路程,但他就不信,明军既然攻城,就不会没有打算。
沈阳方面,就在皇太极和八旗旗主,刚刚祭天之后,正准备出兵打击西宁堡方面的敌人的时候,突然长胜堡被夺的战报传了过来。
皇太极和多尔衮顿时大吃一惊,不由自主的同时喊出两个字。
“辽中……”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正红旗马甲急匆匆的跑进了这里,只见他满脸大汗、气喘吁吁,不顾一切的向这边冲来。
“报,大汗,不好了。辽中遭遇明军近十万大军围城,拜都将军紧急求援。”
皇太极的脸色已经开始阴沉了起来,现在的他感觉到自己就是小丑,被明军无限的玩弄,现在看来,明军其他两路的攻击不过是佯攻,辽中城此时主攻。
不过,皇太极明白,无论是不是佯攻,都要先把这两路明军给吃掉,不然敌人完成了汇合,到时候沈阳就真正危险了。
想到这里,他将目光看向多尔衮,想了想,最好又看向代善。
因为辽中城驻扎的是代善的正红旗兵马,所以皇太极认为,让代善去,代善为了自己的正红旗实力,都会全力以赴。
想到这里,皇太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代善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