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崇祯就算说两句好话,也算是让他们这些王爷心里好受点,挽回点面子,因此崇祯这话要是一开始说,他们并不在乎,此时听到崇祯如此说,竟然有些丝丝的感动。
人就是这样,当你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的时候,你必不会心存感激之情,但是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一口剩饭你可能就会心存感激。
“是皇上,臣记住了。”
“臣等谢皇上隆恩。”
夜色渐渐来临,崇祯也返回了干清宫,经过了一天的疲惫,崇祯已经没有心思去思考别的东西,反正这些王爷又被他给留住了,真正的后招还在后面那,因此他也并不担心。
躺在龙床上的崇祯,很快便进入到了梦境当中。
但是与他不一样的是,这一夜也是一些人的不眠之夜。
军机处内,由于祭祖大典一天的疲劳、劳累,军机处一些军机处协办都已经早早的回去歇息了,就是六部的官员,除了个别守夜的,其他人也早已经回去歇息了。
但是,军机处内却依然是灯火摇曳,四位军机大臣竟然比平时都要心有灵犀,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细的审理起放在自己案牍上的奏折。
就连最累的吴宗达,一开始想着要回去休息,此时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的审理了起来,手中的奏折不断的拿起放下,丝毫不受外面夜色的影响。
但是,四人不断打起的哈欠,却瞒不了四人此时都非常乏困的样子。
王洽自不用说,他此时是不愿意纠缠太多,一直对于在场的三人丝毫不闻不问,手中的兵部奏折,他也早已经审阅过了一边。
此时的审阅,不过是看看有没有出错的地方,毕竟明天就要交给皇上了,不过王洽这样做,也不过是再做无用功,因为这些奏折,自有军机处协办审理。
王洽在等,等时间到了,他自然也就走了,倒是李标的眼神不断的在吴宗达和马懋才身上徘徊,好像是在审视什么。
对于他的审视,马懋才不闻不问,一直在低下头,他是真忙,毕竟粮饷的事情最近一直压的他火急火燎。
吴宗达则是第一时间感觉到了李标的目光,抬头看去,脸上露出了笑容,李标也回以笑容。
时间一点带你过去了,终于李标有些忍不住了,他拿起一份奏折,语气仿佛毫不在意的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个尹正清,怎么什么折子都敢上?皇上今天就说了,我大明以孝治天下,太祖制定下来的亲王制度,已经保了我大明二百年的江山稳固,岂是能说变就变的。”说着,李标摇了摇头将手中的奏折放在了一旁。
只是,他在说话的时候,眼神不断的朝吴宗达扫去,看似不经心,实则是试探。
王洽和马懋才听了李标的话,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向李标,只有吴宗达平静异常。头连动也没动府,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就连一旁的王洽和马懋才也不由的将目光看向吴宗达,在场的人都是聪明的老狐狸,此时人人心如明镜,却又不得不装糊涂。
吴宗达也只是平静了一下,他将手中的毛笔轻轻的放下,拿起一旁的手帕擦了擦手。
慢吞吞的说道:“李大人此言差矣,皇上说我大明以孝治天下没错。但是,皇上也说过,在我大明,民为最重,皇上也曾为了改善我大明的民生,数次复兴和改变过祖法,皇上这也是为了我大明百姓,才不得不忍痛改革。
今天,尹正清虽然不过礼部郎中,但是却也有拳拳爱国振邦之心,因此我以为朝廷应当对其的意见,慎重处理,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反对。”
二人声音温和,却充满敌对之意,朝堂之上就是这样,意见不同可以商议,但是政见不同,就是你死我活。
李标扫了吴宗达一眼,他明白,吴宗达这个一直躲在幕后的老狐狸此刻终于出手了。
不过,李标自诩清流,再加上起背后的一批同样利益者的支持,怎么会在口舌之上认输。
“吴大人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更多的却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吴大人殊不知前些日子朝议之时,满朝文武便已经就尹正清的藩王政策作出了讨论,朝堂上亦是一片反对之声,驳斥的理由也是多有不同。
难道吴大人以为,当天所有大人的驳斥意见都是错误的吗?”
李标和吴宗达此时已经不在是讨论,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论。
只是二人的身份摆在这里,再加上王洽和马懋才坐在旁边,二人都是脸带笑容,语中带剑,相互厮杀。
王洽和马懋才也是悄然关注着这一切,这时候看似两人在对话,实则更像是两个团队在进行试探,只是这场争斗到底都是谁加入了,在场的人谁也不敢说自己很清楚。
“李大人,朝议当天本官也在场,好像朝堂上虽有反驳之语,但是大多数的大人都没有发话吧?
比如在座的王大人和马大人,就是李大人自己不也是没有说出什么理由吗?”吴宗达此时终于有所动作了,将目光看向李标。
吴宗达这话已经不再是和李标说的了,而是将目标映射到王洽和马懋才的身上,想看看二人在这件事上是敌是友。
李标自然也明白,将目光看向王洽和马懋才,他知道二人的争斗不在今天,既然是试探,不如将王洽和马懋才也试探出来。
正在一旁暗暗关注二人的王洽和马懋才,自然也清楚二人的意思,不过他们岂是这样简单就会露出狐狸尾巴的人。
“二位大人有什么意见,不如明天写在奏折上,交予皇上定夺,不过是礼部的一个郎中罢了。
这件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而且也不是我等商议就能决定的。
今日有些累了,三位大人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本官手中的事物已经处理完毕,就先告辞了。”
王洽此时如同泥鳅一般,看了看外面的夜色直接提出了告辞。
第428章 心思不同的争斗
听到王洽提出了告辞,马懋才也当即表示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和王大人结个伴吧!本官手上的事情也忙得差不多了,今天实在是有些累了,有什么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此时的李标和吴宗达也没有再说什么,王洽不愿意说,他们也不能强求,这种事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也明白已经结束了。
二人相视一笑,都没有在说什么,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一般。
王洽一听马懋才的话,顿时站了起来,脸带微笑的说道:“既然如此,马大人,请吧!”
王洽冲马懋才一摆手,然后二人趁着夜色,离开了军机处。
这时吴宗达见留在这里也没有了什么意义,将目光看向李标。
“李大人,吴某有事就先走一步了,告辞。李大人也早点回去吧!毕竟今天已经忙了一天了。”说着冲李标拱了拱手。
李标也当即回应。“吴大人慢走。老夫忙完手里的这些就回去!”
吴宗达也离开了军机处,此时的王洽和马懋才已经走远,军机处外,吴宗达府内的小厮手提纸灯,看着吴宗达从里面走了出来,当即迎了上去。
“大人,你忙完了?”
吴宗达点了点头,走上了一旁的马车,只是刚刚登上,吴宗达便转过头来看向一旁的小厮。
“张遇知张大人和尹正清尹大人可回府了?”
“启禀老爷,还没,两位大人说了,今天的事情比较急,一定要见到老爷才行。”
吴宗达一听,顿时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这两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你没和他们传达我的意思吗?”
小厮一听吴宗达的问话,慌忙回答道:“小人已将大人的意思告诉了两位大人,可是两位大人说无论如何都要见到你,坚决不肯离开。
因此小人也就没敢阻拦,将两位大人引到了正厅,让府内的小人正在伺候着。”
“既然如此,那就赶快点,我这就回府见他们。”
“是大人……”
“驾……”
一声驾车的声音在北京城的街道上响起,在黑夜中留下一阵阵马车驰骋的声音。
车轮声渐渐消失在街头,军机处内,随着吴宗达等三人的离开,此刻就只剩下了李标一人,在灯光下,李标六十多岁的身体,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见屋里面已经只剩下了自己一人,李标这才将手上的奏折放下,整个人看着外面的夜色,沉思了起来。
回首自己为官的这几十年,李标这才发现自己老了,老的不成样子了,头发和胡子都已经变的花白。
想起当年自己刚刚高中时候的意气风发,再想想自己中年时期,朝廷内私党横行,党争不断,他虽从不结党,但是也不得不亲眼看着大明不断的日渐堕落。
直到如今,他爬上了当初人人梦想以及自己最为渴望的位置,才发现自己当年的筹措满志定下来的振兴大明的愿望,自己却是没有能力再去实现了。
在李标眼里,崇祯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但也是个极其刚愎自负的皇帝,因此在李标眼里算不的圣君,只能算是一般的有为之君。
因此李标开始将他的毕生所愿放在了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希望能够将朱慈烺培养出一个千古圣君,这样自己也能够名垂青史了,也能够死而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