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于是,就在朝廷举行祭祖大典的时候,本来已经停止进攻的刘光、毛文龙两部的大军,开始迅速向沈阳的最后一关,辽阳城围困而去。
  此时的辽阳城内,还驻扎着皇太极的两万精锐,再加上南边连山关内的多尔衮部的近两万精锐,可谓是明军入关以来,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因为明军明白,此时的鞑子主力加起来也不过六万多人,只要能将这将近四万人吃掉,那么皇太极手下的两万余人,可谓是不足为据惧。
  因此,为了能够攻下辽阳城,卢象升偷偷从武靖营调集了两万大军以及一百门大炮,偷偷运往辽阳城,辽阳城此时聚集了明军近八万大军。
  再加上连山关以北的周清部的四万余人,可谓是汇聚了明军七成的兵马,并且明军九成的战将全部聚集在了辽阳城。
  卢象升此举就是在向皇太极表明,自己已经等不及了,既然皇太极不愿意在沈阳城下决战,那么就在这辽阳城下决战。
  皇太极显然没有预料到卢象升会这么做,因为在他心中一直以为明军是要全歼他们的主力,定然不会在不可能将辽阳城围困死的情况下发起决战。
  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会让人守住连山关,因为皇太极明白,只要连山关在,辽阳城内的兵力就有了退路,明军就不可能会逼得太紧。
  如果明军想要完全吃掉辽阳城内的兵马,唯一的选择就是攻下连山关,可是连山关虽然比不上山海关,但是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隘。
  再加上有多尔衮麾下的两白旗镇守,明军想要攻下连山关,绝对是要付出重大的伤亡,到时候只要明军久攻连山关不下,他就可以率军直插明军的背后,明军两面受敌,必然大败而归。
  这也是皇太极心中的一个计划,可是这样的计划显然太明显,卢象升早就看了出来,因此对于连山关一直是处于不理不睬的地步。
  卢象升也明白,如果皇太极真的想跑,那就不会等到现在了,因此他也没有走进皇太极的圈套。


第432章 决战二
  就这样,皇太极在漫长的等待和徘徊当中,突然听到了明军大军向辽阳城集结的消息,一时间竟然有些开始慌乱了起来。
  随后,有些不敢相信的皇太极,急忙让身边的心腹硕托,带人去明军主力驻扎的武靖营前去巡查。
  据皇太极所知,哪里驻扎了明军将近八万大军,如果辽阳城出现明军的主力,那就说明明军想要与自己在沈阳城外决战的计划有变。
  硕托出发后,皇太极还是有些不放心,随即再此将硕色派了出去,命他立即赶往辽阳城,同辽阳城目前的统帅都敏一同布置辽阳城的防御。
  另外,他又派出人通知正在连山关的多尔衮,虽然皇太极不知道这时候的多尔衮值不值得信任,但是此时的他已经别无选择。
  他并没有强令多尔衮支援辽阳城,他只是在给予多尔衮的书信中,让多尔衮待时而发,至于什么时候出动,这就要看多尔衮了。
  同属,让皇太极没想到的是,明军的另外一路大军,也就是周清副将甘文翰率领的四万大军,其中分别是御林军的两万精锐还有朝鲜军的两万精锐,此时已经深入到鞑子的腹地。
  据镶黄旗统领巴尔喀,也就是皇太极的心腹之一,负责把守沈阳退往建州的退路抚顺关的主将报告,明军御林军副将甘文翰率领的四万大军,突然而至抚顺关下,意图攻击抚顺关。
  突然出现的明军将城内守军以及守将巴尔喀给吓了一跳,他们不明白,前方不是正发生着大仗吗?为什么会在后方突然出现如此多的明军?
  惊慌失措的镶黄旗统领巴尔喀,慌忙让人赶往虎皮驿汇报给了皇太极,这让本来就忧心忡忡的崇祯,变得开始有些左右不定。
  之所以甘文翰会出现在这里,皆是因为当初周清和甘文翰二人兵分两路,周清部率领朝鲜的四万军队从镇江堡直插鞑子的东面退路连山关,以此来吸引鞑子的主力还有与西面的明军相呼应。
  甘文翰率领的四万大军,则从五奠堡宽甸等地,趁辽东鞑子后方空虚的时候,断了鞑子的后路,这可谓说是一步冒险的棋。
  毕竟甘文翰率领的这支大军皆是步兵,经过几百多里山地奔袭敌人后方,而且携带大量的辎重,一旦被敌人发现,那么这支大军就是鞑子嘴里的肥肉。
  为了防止被清军发现,御林军副将甘文翰,此人虽然是文人出身,后来弃文从武,但是身上却并没有文人的娇气,要说他的马上功夫和拼杀功夫一般,但是他的射箭却是御林军中少有的高手。
  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石的大弓,可谓是百发百中,当初也是这一手射箭功夫,在组建御林军的时候,还是护国军千户的甘文翰被周清看重,从曹变蛟手里给要了过来。
  一手百步穿杨的箭法再加上性格沉稳,对于兵法了解不浅,很快就晋升了御林军副将。
  甘文翰因为考虑到了敌我的优劣势,不敢情敌冒进,在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五奠堡中最后一个新奠堡的时候,考虑到一路上山地坎坷,而且大军又携带大量的辎重,再加上己方大军对于这边的地形。
  一旦被鞑子的骑兵发现,到时候大军将会成为对方骑兵嘴里的肥肉,敌人可以依靠地形和骑兵的优势,将他们逐步蚕食。
  因此,考虑到这一点,甘文翰并没有敢大张旗鼓的一路攻城掠地,虽然这边的清军堡垒里面几乎是没有什么守军,但是为了防止敌人警觉,甘文翰直接决定绕过敌人的防御。
  他率领手下的大军绕过魂阳和孤山等堡,直奔本溪太子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防守空虚的本溪,随后连夜偷偷渡过太子河。
  大军趁着夜色的掩护,一渡过太子河,便直奔清军防守的堡垒,连下清河堡、散养峪堡、马根单堡、东州堡四堡,这四堡正是鞑子抚顺城和抚顺关东面的防卫。
  此时,明军却一气呵成,将抚顺东面的清军所有防御全部拿下。
  天还未亮,但是甘文翰明白,此时抚顺城和抚顺关内的大致肯定已经知晓,因此再想隐瞒行踪,根本就已经不可能。
  这时的甘文翰就面对了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往南攻击敌人的抚顺城,或者是往北拿下敌人的抚顺关,两者虽然名字一样,而且距离不远。
  但是二者的用处却是截然不同,抚顺城与沈阳城接壤,属于沈阳城北面的防守,抚顺关接临萨尔浒,是整个辽东通往建州城的重要通道。
  因此,可以这样说,要想拿下沉阳城,抚顺城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但是要想截断辽东鞑子的退路,抚顺关至关重要。
  同时,甘文翰也明白,相比于抚顺城内的防守,抚顺关更加易守难攻,因此此时是选择比较容易拿下的抚顺城,还是攻击易守难攻的抚顺城,成为了甘文翰比较难以选择的抉择。
  攻下抚顺城,鞑子就算依旧留有后路,但是有抚顺城被占的危险,鞑子想要向建州城撤退,一路上也是艰难险阻。
  攻击抚顺关,说不定会遭到鞑子的剧烈反击,到时候久攻不下,鞑子选择大军回援,吃掉甘文翰部,到时候他们的处境将会异常不妙。
  最主要的是,此时的甘文翰并不知道前面主力战场的局面是什么样,他收到了还是十天前的信息,并不知道明军已经开始对辽阳城发起围攻。
  最后,甘文翰一改稳健的性格,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大军再拿下东州堡之后,直奔抚顺关。
  此时的抚顺关内,鞑子统帅巴尔喀已经收到了明军攻陷东州堡的消息,为了防止明军围攻抚顺城,导致抚顺关陷落,他慌忙将周围的萨尔浒、界凡寨等地的守军全部聚集在抚顺关,加强抚顺关的防守。
  抚顺关内的鞑子守军依旧有将近八千余人,皆是鞑子八旗精锐,本来这支八千精锐防守抚顺关是绰绰有余,明军就算想拿下,也绝不会这么轻松。
  但是,此时的守城主将镶黄旗统领巴尔喀,因为并不知道明军的虚实,看到明军的阵营,还以为是明军的主力来了,顿时有些吓破了胆子,向皇太极谎报了军情。
  本来不是这么紧张的局面,因为他的谎报军情,导致了皇太极对于局势的判断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
  另一边明军方面,甘文翰大军的动作虽然冒险,但是这支大军却也爆发了奇效,抚顺关被围的消息,让整个鞑子高层内部都闹翻了天,相比已连山关是辽阳城内的鞑子退路。
  正如之前所说,抚顺关就是整个辽东清军大军退往建州等地的退路,此时后路被截断,他们如何能不惊慌。
  此时的皇太极可谓是着急上火,一方面是辽阳和沈阳,一方面是自己的退路,他该怎么选择?这成为了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
  但是让皇太极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明军在哪里汇集了这么多大军,光是辽东正面战场就有将近十六万了,再加上巴尔喀所报的八万大军,那么明军此时难道聚集了三十万大军吗?
  可是,据皇太极手下的情报,明军此次一共聚集了二十万左右的大军,加上之前战胜的消耗,此时能战的只剩下的十七万不到,现在又冒出了十万,纵观皇太极和明朝对抗这么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明朝辽东汇聚了三十万大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