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锦衣卫的力量刚一被释放,瞬间惊动了身在南镇抚司的周绎。
周绎看着终于开始慌张的张一末、童乐二人,脸上露出了微笑。
一旁的高伊和姜天禄看着周绎嘴角勾出的微笑,二人一脸的疑问,却是没问出口。
“童乐终究还是中了计,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是谁,还未可知。”
紫禁城内,此时天色已经黑了,经过了将近一下午的审问,无论是李标还是崇祯亦或是曹化淳等人,都已经开始累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柴阳,崇祯明白,大鱼要出来了。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钓大鱼是需要足够的鱼饵的,而现在鱼饵根本不够,大鱼不过是吸口空气露露面罢了。
事已至此,结局已经注定,在曹化淳和李标的相互算计中,李标兵不血刃的结果了他。
曹化淳无力的看着这一切,他已经开始猜测自己等下的结果。
他虽然和李标彻底决裂,但是却不敢鱼死网破,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鱼死网破的资格。
现在他只求等下崇祯能够留情。
“李标、柴阳二位爱卿回去吧!至于杨鹤的事情吗,就继续由李爱卿来负责。”
“是皇上,臣等告退。”
说完,李标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干清宫,柴阳也赶紧跟上了自己的老师。
第508章 惩治曹化淳
李标走后,曹化淳整个人冷汗直冒,眼神飘忽不定,不停的扫来扫去。
“说,到底怎么回事?”
“主子明鉴,奴婢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小福子个人的所作所为,奴婢知道的时候,杨鹤大人已经死了。”
小福子看曹化淳如此模样,已经被吓的说不出话来了,整个人不断的磕头。
崇祯瞅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这种狗奴才还要他干什么?”
身旁的王承恩一听,当即明白了崇祯的意思,一摆手,立即两人冲了进来,将小福子给架了出去。
曹化淳一听,整个人直接吓瘫倒在了地上。
“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再不将这件事情交代清楚,你就去陪他吧!”
曹化淳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坦诚,就是被拖走的小福子的下场。
于是,曹化淳不再犹豫,将他所知道的这件事情全部交代了出来。
只是,他并没有交代他私通李标的事情,不过崇祯也没有问,他之所以问这么多话,并不是他想知道什么,而是他不想杀曹化淳罢了。
看着汗如雨下的曹化淳,崇祯叹息了一声。
“虽然你还是不愿全部说出来,但是朕也不想杀你。你去孝陵吧!也算是个善终了。”
崇祯此话一出,曹化淳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掉了下来,整个人呆住了。
他愣愣的看着前面,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反应了过来,只是整个人的精神仿佛被抽空一般。
“是,奴婢遵旨,谢主子不杀之恩。”
说完,曹化淳起身,一步步的向外面走去。
曹化淳的步伐很慢,一步一步的离开了干清宫,踏在了雪地之上。
抬头看去,看着这雄伟壮阔的紫禁城,这么多年了,曹化淳还是第一次从外人的眼光中去审视他。
曹化淳离开了,王承恩看着这个与之搏斗许久的敌人,一时间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悲。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京城每一天的变化如此之大,让京城内外的人都感到很是惊讶。
军机处内,只有王洽和马懋才二人在值守,此时并没有什么大事,二人相互而坐,谈论起一些朝中事务来。
王洽早已经知道了杨嗣昌被抓进死牢的消息,杨嗣昌如今是兵部的人,他本人又深受王洽的重视。因此,王洽并不打算见死不救。
从干清宫离开之后,李标并没有回到府邸,而是直奔军机处而去。
李标脸色显得很平静,来到军机处之后,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随后才走进军机处内。
他此来军机处,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刚一进来,便看到坐在上面的王洽以及马懋才,李标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便恢复了平静,然后向里面走去。
一边走一边向二人打招呼。“马大人、王大人,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府?”
王洽和马懋才一看,顿时站了起来。“是李大人啊!我和马大人还有些政务需要处理,所以就晚走了一会。李大人这是?”
王洽虽然知道李标是刚刚从干清宫出来,但还是一脸疑问。
看二人都是一脸疑问的看着自己,李标露出了丝丝微笑。“老夫刚刚从干清宫回来,皇上召我询问一下关于解文远的案子。”
“哦,原来如此,李大人坐。”
“不用了,二位大人继续忙吧!老夫就不打扰二位大人了,老夫拿点东西就走。”
“李大人请便……”
待到李标走出军机处之后,王洽也有些忍不住了,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随即便站了起来。
“马大人,老夫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就先走一步了。”
“王大人请便……”
李标随即便向外面走去,此时天色已经黑透了,王洽看了看不远处的干清宫,呆呆得看了一会便离开了。
刚刚回到府邸的王洽,还未走进后院,府内的管家便急匆匆的走了上来。
“老爷,王从义王大人等候你多时了。”
“在哪?王大人什么时候到的?”
“王大人等的得有一个时辰了,我已经让人让王大人在偏厅休息了。”
“快,立即请王大人来正厅。”
“是……”
王洽知道王从义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他也正为此事着急,来不及多想,王洽便直奔府内正厅。
刚刚走进正厅,着急的王从义便走了进来。
王从义乃是当初的山东巡抚,因为平定白莲教有功,被崇祯提拔进京,官至兵部右侍郎。
王从义到京之后,因为在朝中并没有什么靠山,便整日呆在兵部办事,不敢过多参与朝堂争斗之事。
因为兵部去年战事颇多,崇祯在兵部安排了三个侍郎,其中三人以李邦华为主、王从义、杨嗣昌为辅。
但是因为兵部的事情一直是王洽在管理,而李邦华背靠李标,导致兵部内部的争端也越来越大。
杨嗣昌因为看不惯自己父亲杨鹤的所作所为,并不愿意背靠李标,而王从义也更亲近李标,这也就导致了李邦华对二人打压颇多。
二人也因此对王洽靠的很近,合三人之力,总算是将李邦华给实际架空。
李邦华因为看不惯杨嗣昌,便多次对其动手,杨嗣昌因为年轻气盛,便忍不住直接告了李标,这也就让李标不得不出手。
只是,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是李标所谋划的。
只是,无论对于王洽还是王从义来说,杨嗣昌都是要救的。
王洽在朝中的势力本来就小,如果杨嗣昌再出事的话,恐怕兵部就要被李标架空了,那么他王洽就会逐渐的被边缘化,然后被淘汰。
朝中不允许大规模结党争斗,但是却一直杜绝不了这种小的争斗,皇上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洽也明白这点,王洽也清楚,既然杨鹤死了,那么杨嗣昌无论如何皇上也不会杀他的。
从王从义的角度来说,王从义之所以会这么着急,就是因为王从义因为势单,而又得罪过李邦华。
杨嗣昌在的时候,二人合力还能斗斗李邦华,如果杨嗣昌不在了,那么李邦华也绝不会放过他。因此,王从义才会这么着急。
第509章 隐藏的周绎
同时,王从义此时借杨嗣昌的事情来找到王洽,就是想借此抱住王洽的大腿。
只要抱住了王洽,那么李邦华想动自己,就得想清楚了。
王从义一进门,便看到站在一旁的王洽,当即拱手施礼。“见过王大人。”
看着眼前也就比自己小几岁的王从义,王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义兄啊!等久了吧?不好意思啊!老夫刚刚在军机处还有点要事处理,因此耽搁了,见谅见谅……”
“王大人多虑了,王大人身为朝廷军机大臣,当然要以朝廷之事为主。”
“哈哈……从义兄请坐……”
二人坐定下来,下人送上了茶水。
王洽一挥手,身旁的管家示意,将人全部带了下去,只剩下王洽、王从义二人。
“从义兄此来可是为了杨嗣昌杨大人之事?”看着面前的王从义,王洽并没有绕圈子,而是直奔主题。
“王大人所言极是,我正是为了杨嗣昌杨大人而来。不知王大人可有什么办法能够救一救杨嗣昌杨大人?
杨大人虽然比你我二人年少,但乃是大明肱骨之臣,为大明计,我以为决不能让杨大人身陷小人之手。”
王从义见王洽直奔主题,他也就没有刻意说官话,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听了王从义的话,王洽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心里明白,杨嗣昌的命不用救,皇上都不会杀他。
只是,皇上虽不会杀他,但是为了保住杨嗣昌,皇上必定会将杨嗣昌给调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