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周绎能肯定的是,明天整个京城必定会被这件事所惊动。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已经来到,正在清查这件案子,周绎虽然表面上很是着急,但是内心里却是丝毫不急。
这些东西根本不用他操心,自然会有幕后之人给他送过来。
既然有人送过来,他有可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对于他来说,何乐而不为那?
正在周绎沉思的时候,姜天禄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童乐在顺天府后牢,被人用毒给毒死了。”
“什么?”周绎顿时大吃一惊,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
“童乐童大人在后牢被人给毒死了。”
“快,快带我去看看……”
“是……”
周绎说完顾不得自己的形象,直接一马当先便要冲向顺天府后院。
“大人,属下已经将童乐的尸体抬了过来。”
周绎一听,顿时脚步停了下来,有些不悦地看了看姜天禄,随后冲他摆了摆手。
“抬进来”姜天禄不明白周绎眼中的意思,但还是让人将尸体抬了进来。
两名锦衣卫将童乐的尸体抬了进来,周绎走上前去,看了看童乐的尸体,在确定童乐死了之后,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再说什么。
摆了摆手,便转身坐了下来,姜天禄示意,将人挥了下去。
大堂内便只剩下了二人加上高伊三人,姜天禄也在一旁坐了下来。
周绎和高伊二人,此时都是一脸凝重。
“大人,童乐死了,恐怕皇上那边会震怒。”
“所以啊!我们要尽快找出凶手,给皇上一个交代,给满朝文武看看,关键时候还得我们锦衣卫出手。
不过,这件事你就不要去管了,交给天禄去办吧!”周绎头也不回的对身旁的高伊说道。
“是大人,我知道了。”听了周绎的话,高伊的眼睛暗淡了一下,随即便隐藏了下来。
“天禄……”
姜天禄一听,明白自己机会来了,急忙站了起来。
“大人,属下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凶手查出来。要知道,这件事满朝文武和皇上都看着那,只要你办的好,我不会亏待你的。”周绎脸带笑容的看着姜天禄说道。
“是大人,属下一定尽快办成。”
听姜天禄如此说,周绎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行,既然如此,今夜你就不要睡了,将事情调查清楚。明天早上我要去进宫面见皇上,你就跟我一起吧!”
“谢大人栽培,属下一定竭尽所能。”
“即热如此,我就先走了。”周绎不再理会二人独自一人向外走去。
姜天禄赶紧跟了上去。“属下送大人。”
“不用了,你就把心思都用来查案吧!”
“是……”
看着周绎的身影消失在顺天府外之后,姜天禄的脸上才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转过身来,看到高伊还坐在上面,姜天禄顿时走了过去。
“高大人,属下……”
姜天禄话还未说完,高伊便看也不看他的转身离开了。
高伊的离开,让姜天禄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为了掩盖自己的尴尬,姜天禄依旧脸带笑容。
直到高伊走远,姜天禄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
“呸,什么狗东西?总有一天老子会让你看看,谁才是锦衣卫的二把手?”
黑夜中,走出顺天府的高伊,脸上阴沉的可怕,他没想到周绎对自己的防备如此深。
童乐刚刚死去,他就开始想要培植姜天禄来对抗自己,以此来达到自己依旧对锦衣卫绝对的控制力。
高伊虽然明白周绎心中的想法,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没有周绎的命令,他高伊不过就是个光杆佥事罢了。
另外一边,走在顺天府的周绎,脸上的凝重一扫而光,嘴角勾勒出丝丝笑容,只是很快随着身影消失不见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很快便来到了三更时分,黑夜将整个北京城再次变得安静了起来。
但是,紫禁城干清宫内,依旧是灯火通明。
崇祯坐在上面,脸色阴沉,不断地打量下面几人。
下面跪着的则是李标、吴宗达等军机处四人以及顺天府丞陈鄂五人。
此时几人的脸上都不太好看,李标和陈鄂二人,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根本无法长时间跪着。
不过,崇祯没让二人起来,二人也根本不敢起来,二人的脸色充红,额头上的汗水不断的流下。
第535章 锦衣卫的口供
崇祯依旧没有让几人起来的打算,他将目光看向李标。
“李标,这件事是你负责的,你说该怎么办?”
李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了看上面依旧暴怒的崇祯。
“启禀皇上,自上次朝会,皇上说过将这件案子延后彻底调查清楚再定论之后。
臣最近便一直赋闲在家,不曾与任何人接触,至于张谏抓捕张一末之事,臣更是不知,还请皇上明察。
不过,臣身为军机处大臣,又奉旨全权处理此事,对于顺天府的所作所为竟然丝毫不知不觉,臣请皇上治臣失职之罪,臣甘愿领罪。”李标说完,头直接磕了下去。
崇祯听了他的声音之后,脸色并没有丝毫的好转,他将目光扫向军机处剩余三人。
“既然如此,也就是说,张谏所做的事情,你们军机处是谁也不知道?张谏也没有向你们呈报是吗?”
“皇上,臣有话要说。”崇祯刚刚说完,一旁跪着的王洽便抬起头说道。
崇祯将目光看向他。“说”
“张谏曾在前日向军机处递交给一份锦衣卫指挥同知张一末以及另外五名锦衣卫的口供。
臣收到之后,便立即前往了干清宫。可是,当时皇上并不在干清宫,因此臣便带了回去。
还有,张谏在送来供词的时候曾说过,他本想呈报给皇上,可是当夜并未见到皇上。”王洽说到最后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他的话让崇祯一愣,疑惑的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这时也想了起来,他趴在崇祯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崇祯顿时想了起来。
他的脸色缓和了很多,将目光看向王洽;
“东西那?”
“回皇上的话,还在军机处。”
将目光看向王承恩。
“你去将东西拿来,朕要看。”
“是,奴婢遵旨。”
王承恩的身影消失在了干清宫外,崇祯的脸色这时也缓和了很多。
将目光看向几人。
“都起来吧!”
几人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马懋才、吴宗达、王洽三人率先站了起来。
李标想要站起来,但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跪了这么久,两腿已经僵住了,根本站不起来。
王洽一看,急忙将李标扶了起来。
“谢王大人……”
至于陈鄂,由于比几人跪的都久,再加上他的年龄和李标相近,因此试了几次,也没站起来。
一旁的吴宗达和马懋才一看,急忙走过去,将陈鄂给扶了起来。
几人站起来之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自军机处建立以来,皇上已经极少发怒了,今天发这么大的怒火,还是很少见的。
此时已经是三更时分,马上就是明天凌晨了,几人脸上却是毫无困意。
与吴宗达马懋才二人脸色不同的是,立标的脸色此时显得有些差。
不知是因为这么晚了没睡,还是因为有其他的事情。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几人虽然都站在干清宫内,但是却没有一人吭声,干清宫内安静的连几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崇祯坐在上面,不怒自威,眼睛虽然是盯在案牍上的奏折,但心思却在不断的转换。
不多时,王承恩便将张谏所呈上来的供词给递了过来。
崇祯接了过来,看了看几人的脸色,便低头看了起来。
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什么。
崇祯看过之后,脸色有些奇怪的看了看几人,随即冲王承恩摆了摆手。
王承恩示意,从崇祯的手中接过供词,交给了低下头的李标。
李标没有丝毫的犹豫,拿起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供词在几人的手中流转,直到最后流转到了陈鄂的手上之后,再次交给了王承恩。
“说说吧!你们觉得这份供词怎么样?陈鄂,你是顺天府丞,顺天府的事情,要说你都知道不可能,但九十估计你都知道。
那你就来先说说,你知不知道这些供词是怎么来的?”崇祯并没有向李标发问,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陈鄂。
以陈鄂的身份,他不看供词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只是,该怎么说,让陈鄂有些犹豫了。
此时的干清宫,除了自己,皇上,剩下的四人都是军机处大臣,只有自己身份最低。
是将这件事给全盘托出,还是该怎么办?这让陈鄂此时犹豫不决。
目光偷偷的瞅了一眼李标,发现李标的脸上并没有丝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