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多谢孙大人夸奖,皇家学院的学子,自入院起,便牢记皇上的教诲,不敢有丝毫的忘却。
可是如果孙大人一意孤行,非要将华池县的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请恕下官不能答应。”
见张志远如此顽固,一旁的袁正平有些忍不住了,正要开口,没想到却被孙传庭给阻止了。
孙传庭面带笑容。“那张知县可知,如果不能将贼寇引出子午岭,一旦贼寇在陕甘各地再起战火,陕甘的百姓还要死多少?”
“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下官以为剿贼的方法有很多,并不只有这一个办法吧?
而且据下官所知,总督大人手下掌握着陕甘十万大军,子午岭的贼人不过区区万人尔,怎么?孙大人就……”
张志远看着孙传庭再次辩解道,他的虽然没说完,但是却透露出丝丝的不满。
这时一旁的袁正平忍不住了,瞬间愤怒了起来。“大胆,你这小小的知县知道什么?就敢在此抨击孙大人。如果不是河套、宁夏两地情况危机,孙大人会担如此责任来用此计谋剿灭叛贼?”
“正平住嘴……”
袁正平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孙传庭直接阻止了。
听了袁正平的话,张志远顿时有些不解了,心中开始思索了起来。
“怎么?你这一个小小的知县真的要与我对抗到底?就不怕我当场免了你的官?
要知道我手中可是有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张志远此时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唐突了,孙传庭的名声他是有很大的耳闻的。
听袁正平刚才的话,应该是边关出了问题,如果不是,孙传庭不会这么急。
“总督大人,是下官刚刚孟浪了。不过下官需要知道总督大人为何如此急切的想要剿灭山中的贼寇,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千前程来做赌注。
如果大人不告诉下官,除非大人现在杀了下官,否则下官绝不答应。”张志远说完,眼神坚定的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看了看他,叹息了一声。
“你可要想清楚,一旦你知道了这件事,那可就与此事脱不开联系?如果你不清楚缘由,大可不参与此事,时候就算出了问题,也和你没有什么大的干系。”
“还请大人相告……”
见他如此坚决,孙传庭冲一旁的袁正平点了点头。
袁正平示意,将原委说了出来。
“边关急报,草原辉特部与察哈尔部联合起来,不日即将南下。其中辉特部更是集结了近十万的铁骑,直指河套、宁夏地区。
朝廷将宁夏河套等地全部交予了孙大人,如今陕甘叛乱未止,一旦乱军壮大,在陕甘军北上之时在后方作乱,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这也是为什么孙大人出此计谋的原因。”
袁正平刚刚说完,张志远便直接跪了下来。
“是下官误会孙大人了,下官有罪,差点坏了朝廷的大事,请孙大人治罪。”
孙传庭一看,急忙将张志远扶了起来。
“张大人快快请起,你也是为了华池县的百姓,何罪之有?不过这件事既然张大人知道了,那就还是不要参与了。”
“不,孙大人,下官身为华池县知县,如果没有我在的话,必会引起乱贼的注意。
大人不知道的是,乱贼对附近几个县的情况非常了解。
甚至城内就有他们的很多眼线,一旦县衙或者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山上的贼寇定会第一时间知道。”一时间,张志远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孙传庭没想到山上的贼寇防备心如此之重,幸好自己没有提前将军队布置在华池县太近的地方。
否则如此大规模的人,必会引起山上贼寇的警惕。
将目光看向张志远,孙传庭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这件事也就非你不可了!”
“大人尽管交给下官,下官一定会让大人满意。”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商议一下具体的计划吧!时间紧急,此时宜早不宜迟。”
“是大人……”
……
三人一直商议到天黑之后,才将整个计划全部商议清楚。
这件事几乎就是由张志远一人来完成,无论是散布谣言还是鼓动百姓。
只不过为了防止伤害太多的百姓,在张志远的建议下,将许多官兵打扮成百姓的模样,放冒充冲击县衙的百姓。
“大人,天色已经不晚了,不如就在县衙歇息一夜,明日再走。”黑夜下,张志远看着急匆匆想要离开的孙传庭挽留道。
孙传庭摆了摆手。“不了,你今日便开始行动吧!我这边会立即安排人,明日中午便会进城。
另外,你也要注意安全,一旦乱贼出现,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大人放心,下官会注意的。”
“走了,记住,此事过后,你要活着的话,本官必上奏皇上,为你请功。”
“谢大人……”
黑夜中,孙传庭几人跨上战马,向黑夜中跑去,只留下张志远一人。
张志远站在黑夜中,静静的看着眼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心中如同波涛汹涌,但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
回到家中,看着家中的宅院以及刚刚成婚的妻子,张志远的脸上露出了丝丝的苦笑。
自古什么最难还,一是情,二是恩,皇上对自己的恩,自己可以以命相还,可是自己的妻子对自己的情那?自己拿什么去还?
第584章 设计张献忠二
华池县内,原本平静的深夜,却突然变得不平静了起来。
几辆马车突然从紧闭的城门外走了出来,并且还未遭到看守城门的将士的阻拦。
这让潜伏在城门内外乱贼的奸细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不知不觉间,便有几人尾随在了马车的后面。
马车到了距离城门不远处的一个小巷子之后,停了下来,一人从最前面的马车上跳了下来。
这人打量了一下周围,发现没人之后,随后冲几个马夫摆了摆手,马车随后拐进了巷子当中。
马车走到第二个院子的时候,直接停了下来,带头人将院子的门打开,然后拿起上面的麻袋在里面忙碌了起来。
跟随在他们后面的奸细,开始不断的探视了起来,可是因为距离太远,什么也看不到。
“大哥,现在怎么办?这些官兵这么晚了来这里,肯定有什么大事!”
几人穿的都是破破烂烂,俨然一副要饭的模样。
带头的人也有些着急,心中明白这肯定是个大秘密。
转身看向旁边的手下。“狗子,你先去前面探探路,小心别被人给发现了。其他人就在这里等着。”
“是大哥,看我的吧!”只见一名长相瘦弱、尖嘴猴腮,一身破烂衣服的矮小男人从几人中走了出来。
他先是打量了一下周围,在确定没有人之后,直接一个箭步,直接窜到了马车所在的房子的墙角内躲了起来。
他的速度非常快,脚步也非常轻,以至于里面正在忙碌的人根本没有听到声音。
随后男人扫视了一下附近的墙面,找到了一处凹凸不平的地方,直接用力一跳,双手一搭,整个人趴在了墙头之上。
这时,被称为狗子的人才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
抬头看去,院子并不大,因为只点一个火把的缘故,因此并不能将院子全部照亮。
依稀的只能看到几人正手拿着张开麻袋,另外几人不断的将地上的东西刨进麻袋。
狗子想要看清楚,但是却很难看清楚那是什么。
就在他着急的时候,传来了几人对话的声音,
“李大哥,你说知县大人让我们大半夜的来装这些东西干什么?这些东西可都是给马吃的草料啊!
我可是李大人说,我们华池县的粮仓内的粮食非常多,还让大家不要抢,现在这,你看。”
“闭嘴,干活就干活,哪里这么多废话?”这时一旁的领头人斥责道。
二人短暂的对话让狗子眼睛一亮,继续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这时,里面再次传来的声音。“记住,明天一大早将上面的几包真米放在最上层,要让华池县的百姓看看我们的粮食很充足,这样他们就不会抢了。
还有就是,这件事谁也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是,李大哥放心。”
“好,我先走了,你们将东西都装好就回去吧!明天如果事情完成的顺利,我请兄弟几个喝酒。”
“谢李大哥,李大哥慢走。”
在几人的恭贺下,领头人离开了院子。
几人则继续干了起来,当确定被称为李大哥的人走远之后,这时几人才又开口了。
“你们说大人让我们装这些东西干嘛?”
“我估摸着是不是咱们的粮食不够了,大人为了安百姓的心,才会拿出来这些假的东西,安抚华池县的百姓。”
“应该不会吧!不是说朝廷储备的粮食,足够陕甘吃一年的吗?”
“这你都信啊!我可是听说,各地府衙的粮仓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朝廷也在筹集粮草向这边送来的,只是还不知道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