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这也导致了守城的明军参将将大部分的火炮和精锐都调到了东城门。
纵然土默特人悍不畏死,但是面对明军的火炮,他们不过是匆匆在城外留下了几千具尸体罢了。
兀儿良、克什、克腾等人的行为让库图很是愤怒。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父亲额哲所说的这些人的心思,这些人就是想看到辉特部的精锐尽失,然后他们趁机篡位。
年轻的库图随即让人去将这里的消息告诉了额哲,辉特部的大汗。
额哲面对这样的消息,很是愤怒,但是却也有些无奈。
他明白这时候,他必须依仗这些人,而不是得罪他们。
因此,对于库图的请求他并没有答应,只是下了紧急命令,让库图必须在三天之内攻下包头城。
如若不能完成命令,全部重重责罚。
额哲的命令到来之后,还是让克什等人有些忌惮,开始加强兵力攻城。
但是依旧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并没有给明军造成太大的压力。
几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也清楚额哲为什么会放纵自己,至于额哲以后会不会清算自己,几人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想要清算也要等回去再说,到时候说不定格局就会有变化。
但是,额哲不说话,不见得库图心中就没有想法。
年轻的库图并不像额哲心中的忌惮这么多,手下的伤亡越来越大,攻城依旧没有任何头绪,这让他急躁的性格再次体现了出来。
他开始不断的催促几人,甚至派出自己的心腹前去另外三门督战。
可是兀儿良几人并不将库图看在眼里,几人清楚库图确实能力非凡,但是在部落内却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对于库图的督战,既然依旧还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库图只得再次让人去告知额哲,此时的额哲也非常警惕,依旧没有说什么。
此时,辉特部在合并过程中的毛病终于显现了出来,那就是被吞并但是依旧有人领导的小部落,除了额哲根本不听从其余人的命令。
巴彦淖尔城,在瓦剌人的连续进攻下,城内的守军已经显示出了无力。
二十八日晚,瓦剌人的最后一次攻击被明军击退之后,便停止了攻击。
这是瓦剌人进攻以来,第一次停止攻击,连续七天七夜的进攻终于停止了。
城内活下来的明军和青壮年再也扛不住了,爬倒在了地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一身是血的袁崇焕站在城楼上,腐烂的臭味和新鲜的血腥味混杂在一起冲进了他的鼻子。
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表情,只是死死的盯住瓦剌人大帐的方向。
他明白,瓦剌人之所以退走,是为了明天更强的攻击做准备。
城内的疲势已经被瓦剌人洞察了,明日瓦剌人必定会集中精锐由四门强攻,到时候想守住就无比艰难了。
看着城楼上堆积的成山的尸体,袁崇焕的脸上并未有任何的表情。
多年的战场生涯让他见多了这堆积如山的尸体,并不能让他的心中有所触动。
瓦剌人的大帐中,额哲看着面前的克图哲和乌哈木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二人也清楚,城内的明军已经所剩无几,明天拿下巴彦淖尔城不是问题。
只是,让他们和明军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草原上突然天降大雨,大雨使得瓦剌人的行动不得不停止,只能等到大雨结束。
但是大雨却让袁崇焕以及城内的将士多了很多时间来修缮城墙和准备守城的东西。
只是,此时城内并没有了什么东西能够用来守城,城内的建筑也多是土筑成的,并不能拿来守城。
袁崇焕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外面的援军。
此时,总兵刘光率领麾下的两万天雄军,已经在赶往巴彦淖尔的路上。
本来,按照袁崇焕的计划,他负责留守包头、巴彦淖尔,刘光负责镇守宁夏府和贺兰山。
等到陕甘军到来之后,孙传庭和刘光在率军北上,在巴彦淖尔和包头和瓦剌人展开决战。
只是,身在宁夏府内的刘光,不断的收到来自于巴彦淖尔两城的战报,再加上陕甘军久久未至。
刘光担心袁崇焕有失,便亲率天雄军向河套赶来。
就在刘光抵达沃儿堡的时候,天空突然降起了大雨。
刘光不得不暂时呆在沃儿堡中,沃儿堡距离巴彦淖尔和包头城并不远,是袁崇焕修建的,与巴彦淖尔和包头城形成了三足之势。
沃儿堡也是袁崇焕包头、巴彦淖尔两城的退路,平时是负责为两城配送粮草、军需所用。
只不过现在三城之间的通道被瓦剌人的骑兵给截断了。
巴彦淖尔和包头城内的情况,也都是由沃儿堡内的探子送给刘光的。
堡内有五千守军,一名参将,参将名叫鲍志勇,年龄大概四十多岁,是从宁夏府调任来的。
鲍志勇面对袁崇焕的情况非常着急,但是因为担心自己率兵出城之后,瓦剌人来袭,到时候沃儿堡必失。
失去沃儿堡的河套,就等于是断了和宁夏府内的联系,甚至断了包头城和巴彦淖尔城内守军的后路。
无奈,鲍志勇只能求援,这也是为什么刘光会率军来支援。
巧合的是,对于沃儿堡的作用,刚开始额哲也未放在心上,也并未出兵攻打沃儿堡。
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原本平静的沃儿堡,却突然出现了很多瓦剌人的探子。
这让鲍志勇心中渐渐有些不安,但是还好的是,刘光的到来,让他心中安定了很多。
明军来援的消息,也很快被传到了额哲的耳中。
探子们将刘光军中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当听到两万骑兵的时候,额哲本来担忧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第611章 两军对战八
额哲清楚的知道这伙明军是为什么而来,这让他的心中有了别的想法。
当这个想法形成之后,当天下午,大雨停止过后,瓦剌人并未选择攻城,而是开始在城门外做准备。
要知道,此时城内的明军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只要瓦剌人再次猛攻,就算城内的明军以命相抗,依旧是坚持不了多久。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黑夜笼罩了整片天空,夜间的草原也变得冷了起来。
城门外,瓦剌人点燃起了篝火,大张旗鼓的准备着。
袁崇焕有些看不懂这些瓦剌人的意图,既然巴彦淖尔已经唾手可得了,为什么瓦剌人还不赶紧动手?
城外不远处,一支两万人的明军骑兵在刘光的带领下,正小心翼翼的向这边赶来。
如果袁崇焕此时能看到刘光的身影,一定会恍然大悟。
原来瓦剌人是想以自己为饵,来钓明军的骑兵入瓮。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刘光非常谨慎,他也害怕被瓦剌人给埋伏了。
因此一路上,他不断的朝周围派出探子,只是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那就是遍布方圆十多里的探子,竟然没有发现一点瓦剌人的身影。
要知道瓦剌大军可就在不远处的巴彦淖尔,身为主将,怎么能不知道自己大帐周围的动静。
这在刘光看来是非常奇怪的,也让他心中越来越担忧了起来。
当行进到距离巴彦淖尔大概二十里的地方,刘光停了下来,命令大军原地休息,他则向巴彦淖尔城派出了斥候。
他心中不信,自己二万大军的身影,如此大的动静瓦剌人会没有发现。
此时,辉特部额哲大汗的汗帐内,额哲并未歇息,他的两旁则是弟弟克图哲以及乌哈木等几位心腹。
大帐内静悄悄的,几人不断的打着哈欠,可以看出在场的人都是非常疲惫的。
外面的探子也是不断的走进来汇报情况。
“报,启禀大汗,明军骑兵在距离城门二十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向城池这边派遣了一队斥候,正向这边赶来。”
额哲听过之后摆了摆手,来人立即退了出去。
这时,一旁的克图哲站了起来,看着额哲问道:“大汗,现在怎么办?我以为明军一定是发现了我们设的埋伏,因此才会突然举步不前的。”
“大汗,我以为我们现在应该立即发起攻城。明军既然派出了骑兵驰援,就说明明军并未放弃包头和巴彦淖尔两城。
只有发起攻城,前来驰援的明军骑兵才会着急,到时候必定会进入我们的埋伏。”
这是一旁的乌哈木站了起来说的,他说的也正对额哲的想法。
额哲点了点头,随即拔出了身旁的宝刀,将手中的弯刀高高举起。
“诸将听令……”
“诺……”
“立即对巴彦淖尔城展开进攻,第一个攻进城内者,赏千金,奴隶十人。”
“谨遵大汗令……”
平静的夜色被打破了,静悄悄的整片天空,瞬间充满了战鼓声。
已经歇息的明军守城将士听到战鼓声,纷纷从军营内跑了出来,跑向了城楼之上。
城楼外,瓦剌人人手一把火把,组成了一个个攻城梯队,在城外严阵以待。
刚刚回到府中的袁崇焕,听到战鼓声之后,不得不再次爬上了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