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不瞒林大人,本官来的时候,军机吴大人曾召见过本官,意思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本官所办之事能够让皇上满意,那本官以后的仕途将会无比通达,如果不能,那本官很有可能离不开河南地界。
如果本官活不下去,林大人以为自己还能安享晚年吗?”
尹正清说话的时候虽然语气不高,但却已经是充满了冷意。
林旭的脸色煞白,他恍惚有些明白了。
是啊!事情出现在自己的地界,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朝廷到时候降罪下来,他一个身后没有靠山的知府,十有八九就是被朝廷拿来平息众怒。
而几天为什么尹正清不来寻找自己,并不是打算放过自己,而是在等自己。
可惜自己为官数载,竟然连这点都看不透,真是半辈子白活了。
想到这里,林旭瘫坐在椅子之上,两眼有些绝望的看着外面。
他知道,现在的他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往前走很有可能就是死,但却不能往后退,只要他一退,屠刀立即就会挥舞下来。
“是下官未能体会上意,还望御史大人勿要见怪。”
沉思过后,终究,林旭在心中叹息了一声,然后向尹正清妥协了。
尹正清看着已经变得老实很多的林旭,暗暗点了点头。
他要在开封府办事,离不开的就是本地官员的支持,不然他将寸步难行。
但他也明白,自己已经打了林旭一棒子,现在也要给予他一个甜枣。
“当然,我也不愿意将你拖之太深,只要你听我的,我尹正清将尽最大的能力保你无恙。”
果然,尹正清的话让林旭眼睛一亮,如同黑暗中发现的一缕阳光。
林旭急忙抓上。“多谢御史大人,下官一定唯大人的命是从。”
“好,你先下去吧!这些天一定要密切注意闹事皇亲的动向,记住,要查出幕后为他们出主意的人出来。”
“是,下官告退。”
林旭说完,急匆匆的便离开了。
刚刚的对话,让他的背后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林旭钻进自己的轿子中,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尹正清依旧坐在二楼,看着林旭离开的方向,脸上闪烁出了笑容。
大雪依旧不停的下,整个开封城都被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
第二天一大早,大雪虽然已经停下,但外面的天气依旧是阴沉沉的。
尹正清被人从梦中醒来,穿戴上衣衫和履带。
“林大人请进……”
“吱……”
门被推开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日刚刚被尹正清吓唬过的林旭。
林旭一大早来此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昨天闹事的一些皇亲,真的一大早将自己的诉求写成了奏本的模样递到了开封府知府。
当然了,昨天近百人,今天却只有十余人送来了。
对此,林旭并没有说什么,这些人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私心、胆小者占大多数。
不过东西既然送到了开封府,林旭也不敢擅作主张,便一大早便来到了驿馆,准备呈给尹正清,但没想到尹正清竟然还未醒来。
这让林旭感觉到了丝丝的心虚,生怕尹正清会迁怒于他。
“下官见过尹大人……”
“林知府不必客气,请坐。”
“谢尹大人……”
为林旭倒了一杯茶水,尹正清问道:“不知林大人这么早来到本官这里,所为何事?”
“下官所来乃是为了将昨日一些皇亲所写的东西呈给大人。”
“什么东西?”
“大人请看……”
见尹正清有些不解,林旭从怀中拿出了近十封的书信。
尹正清依旧有些不解,拿起上面的一封看了起来,直到看清上面的内容,他才恍然大悟。
“来人……”
“大人……”
“你找一个人,立即将林旭大人所带来的这十多封信送至京城,交到军机处吴宗达吴大人的手中。”
“是,属下领命。”
林旭看到自己手中的东西尹正清只是看了一下,便呈交到了京城,也是松了口气。
“林大人,请坐。”
“不了尹大人,下官还有要事需要回去处置,就不在此久留了,告辞。”
“既然如此,林大人慢走。”
对于林旭来说,他虽然妥协了,但并不代表他愿意和尹正清多待。
如逃一般的离开了驿馆,林旭的身影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
因为之前发生在驿馆的事情,让一些皇亲开始有所顾忌,不敢再轻易出来闹事。
但是没过几日,这些人便再次聚集了起来,开始继续在驿馆外闹事。
九日,驿馆外,原本消散的众人,再次开始聚集了起来。
不过,尹正清明面上对此依旧不予理会,无论他们骂的再凶,尹正清都是平静如水。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渐渐的,这些人不仅没有停下,反而以为尹正清是害怕他们,他们变得更加嚣张了起来。
第666章 突然出现的信封
但这正是尹正清所需要的,他就是要示之以弱,要让这些人以为自己害怕他们。
他们才会露出更多的破绽,自己则趁机暗查。
然而,因为尹正清的到来,仁和王朱绍等人也变得警惕了起来。
他们商议事情也不再聚集在一起,朱绍也不再参加。
他将自己的要求和计划告诉朱俊仁等人,然后由朱俊仁来办。
这样一来尹正清的人查到朱俊仁的时候,线索便停了。
魏旗多次暗示尹正清抓人,但是却被尹正清给拒绝了,他来此并不是为了一个单单的朱俊仁,更不会匆匆抓一个朱俊仁便结束。
尹正清不仅没有抓人,还将自己的人调往了周王府,负责监视周王府的动静。
只是,周王朱恭枵一向深居简出,别说是查探到什么,就是这些监视的人想要看到周王的车辇都非常难。
十二月中旬,尹正清依旧没有抓到周王府的把柄,这开始让尹正清有些着急。
年关将至,这些人闹得越来越凶,他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心中却是有些着急了。
最主要的还是朝堂,朝廷上关于这件事,都察院的御史们和礼部的官员产生了非常大的争执。
都察院也不是不支持查办此事,只是这件事一拖再拖,闹得越来越大,对于皇上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利。
特别是一些谣言直指军机处和朝廷重臣,让很多暗中想要上位的人看到了机会,开始将这次的事情扩大,并且直指礼部和军机处。
他们利用这些谣言,将谣言传至朝廷,再让一部分御史去攻伐礼部的官员,从而矛头指向军机处。
因为是皇室的事情,引起了很多百姓的好奇,很多士子和学子也一度跟风。
这使得吴宗达以及礼部的一些官员压力倍增,开始不断的敦促尹正清尽快完成此事。
这也让尹正清的压力倍增,想要在新年到来之际将这件事查办完成。
然而,现在看来,只有区区十几天的时间,想要完成这件事还是有些难。
不过,就在十七日的深夜时分,锦衣卫所在的客栈,指挥同知张猴儿卧坐在火光之下,摇曳的火光将他的影子映射了出来。
突然,一道人影出现在了门前。
“大人……”
“进来……”
“是……”
“吱……”
门被推开,两名身穿黑衣的人走了进来。
“见过同知大人,属下等已经查清。开封府这些人的幕后人是周王的嫡二子刚刚授爵不久的仁和王朱绍。”
张猴儿依旧闭上眼睛问道:“周王知不知道这件事?”
“回大人的话,据属下所知,周王以及其世子好像都不知道这件事。”
“行,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黑衣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房间,房间再次陷入了平静。
不多时,里面才传来了声音。
“来人……”
把守在门外的二人一听声音,便推门而入。
“大人……”
“这里的两份信,你二人一人送往京城,交给皇上,一人送到尹正清所居的驿馆,偷偷交给尹正清。”张猴儿说着,将东西交给了二人。
“是,属下遵命。”
二人分别接过一份书信,然后也离开了酒楼。
深夜,与来时的轻松不一样的是,此时的尹正清常常是彻夜难眠,事情办到现在,进展之慢让他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
没有周王府的把柄,他该如何向皇上交代。
并且这些天周王府的动作表明,周王有很大的可能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
种种现象都让尹正清有些头疼。
就在尹正清发呆的时候,突然外面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这让尹正清眉头一皱,他在歇息或者思考问题的时候最烦别人打搅。
这么晚了,难道出什么事情了?
尹正清的心中猛然想到,随后冲着门外的方向问道:“谁啊!进来。”
但是门并没有开,敲门声也停下了,尹正清感觉到有些不对,这时才朝门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