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定茶马交易条例,一篦(bì)茶重十斤,十二篦茶换一匹上等马,九篦茶换一匹中等马,七篦茶换一匹下等马。
  并设置军队巡守,如有私茶出境,即捉拿赴官治罪。
  陕西包括后世的陕西、甘肃和宁夏,与漠西蒙古的几个汗国接壤,位置十分重要,朱慈烺决定启用熟练工孙传庭为陕西巡抚,继续管理西北边陲。
  自从孙传庭被杨嗣昌搞回家后,赋闲在家两年多,去年朱慈烺登基后,孙传庭有点坐不住了,前往南京吏部大堂报道。
  朱慈烺因亲征在外顾不上他,把他放在工部衙门留用,趁机打磨打磨他的傲气。
  除了茶马交易,朱慈烺又命陕西以工代赈,修几条通往漠西的道路。
  道路修道哪里,军队就可以到达那里,武力统治范围也可以到达哪里。
  这一套政策下来,有利于大明与西域的交往,为日后打下这些地方做好有力的准备工作。


第650章 大封功臣
  解决完边疆问题,接下来便是令人欢喜的册封问题了,那些有功将士们早已对封赏望眼欲穿了。
  针对爵位,朱慈烺做出了一些调整,恢复了子爵和男爵。
  大明的封爵分为宗室和外戚两种,宗室也就是皇室龙子龙孙,爵位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这几等。
  外戚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由功臣和皇亲组成,本来是五等,后来被革去子爵和男爵,只留公、侯、伯三等,皆为超品。
  明太祖朱元璋还定下制度:“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大明二百多年来,历代皇帝也严格恪守此制,崇祯年间闹腾的那么厉害,连年打仗,到最后才封了几个武将为伯爵,不像鞑清遇到个二鞑子上来就封王,跟不要钱白送的一样。
  当然了,除了军功受封外,还有孔家后裔衍圣公、驸马都尉、皇家亲戚等恩泽受封的,但这些只给诰而不给券。
  由于这次参战的将士和立功的将领太多了,公、侯、伯三等爵位是超品的存在,太过荣耀,册封人数不能太过泛滥。
  因此,朱慈烺恢复了子爵和男爵,分别等同于一品和二品衔。
  天武二年二月初二,紫禁城奉天殿内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
  因在北伐伪顺和关锦之战中指挥出色,孙应元受封秦国公,黄得功受封靖国公。
  曹变蛟连越两级,也受封国公,为襄国公。
  周遇吉攻略陕西,累计功劳不大,仍是侯爵。
  李廷表、茅元仪、朱有能、李少游、杨其礼、徐盛、高邦、赵景麟、汪万年等人受封侯爵。
  天武军一系的李钰、褚元芳,还有王廷臣、虎大威、朱文德、江翥等九边一系的老将受封伯爵。
  戚广阳、徐青山、王震等年轻一代的将领受封子爵。
  除了武将,在后方忙前忙后的几个内阁大臣一样受封侯爵或伯爵,各省官员表现出色的,受封文官散阶。
  所有册封者,皆赐予功臣号和铁券丹书,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如武将的黄得功所得功臣号为“奉天翊运宣力武臣”,文臣中的杨士聪为“奉天翊运守正文臣”。
  功高者再加“推诚”二字,曹变蛟所得功臣号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内阁首辅杨廷麟的功臣号为“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
  掌管御林军的徐盛,他的爵位是武安侯,功臣号为“卫圣功臣”。
  锦衣卫指挥使李廷表,他的爵位是忠武侯,功臣号为“翊卫功臣”。
  更人惊讶的是,从未上过战场的孙和鼎竟受封侯爵!
  还有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研究员,名叫李东风的也受封伯爵!
  经过殿上介绍,这两位都是军工研究院的大佬,科研人士。
  和鼎步枪和东风火箭,就是出自这二人之手,以其名字命名!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难怪这么耳熟的,原来是大佬,着实令人敬佩啊!
  这么变态的武器都研发出来了,能不让人敬佩吗?
  不管文官们怎么想,反正武将们是真心实意的佩服,这些武器让大明的将士在战场上如使神器,大大提高战争胜利的进程,减少了将士的伤亡,二位大佬受之不愧!
  新皇如此重视科研人员,使得军工研究院和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加的卖力,连国子监中也都掀起了一片研究潮。
  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不需要十几年官场摸爬滚打,更不用上战场博命碰运气,在家即可建功立业,靠脑子吃饭,多好的路子啊!
  很多人看来,搞科研的门槛低,像孙和鼎,虽然读过不少书,也并没有什么高学历,不照样研发出那么多武器?
  那李东风就更不提了,以前就是一个匠户!大字不识几个,居然也能让他搞出能飞的火箭了!
  就如同后世一些人,看别人网上赚大钱了立马跟风,满怀希望的觉得自己一年也能赚了百八十万的,然而一两个月后,此间心情不可描述......
  让人感到好奇的,这次受封的几十位勋贵中,无一家世袭罔替,皆是普通世袭。
  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也就是流爵,,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
  从魏晋时代开始,世袭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
  世袭罔替的意思如字面,死了后人顶上,一个爵位可以世袭无数次,直到朝廷覆灭完犊子,如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弘基等勋贵家族,存在了二百多年还是国公,都是世袭罔替。
  普通世袭就不一样了,世袭次数有限、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也就是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
  从宋朝开始,出现了爵位不能世袭的现象,类似于英国的终身贵族。
  朱慈烺此次册封,皆是以普通世袭来的。
  因为在未来的大明,他要做件大事,除了皇帝,无论是皇族宗室,还是勋贵,都不得世袭罔替。
  现在只是开始,先看看效果如何,有哪些人不乐意的,可以单独聊聊......
  让朱慈烺满意的是,并无一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或许是因为距离上次的册封太近了,孙应元等勋贵都不好意思受封,连连推辞,能得封世袭国公,新皇已是是格外隆恩了。
  盛大的册封大典一直持续到下午。
  结束后,朱慈烺在宫中设下晚宴,邀请文武群臣共庆,顺便补办了大公主的百日宴。
  百日宴是婴儿出生的第一百天举行的祝其长寿的仪式,又称百岁、百晬,宋朝和明朝一些书中皆有记载。
  大公主出生之时,正值老爹朱慈烺北伐打的正欢,朝廷上下忙的不可开交,周太后主持后宫大局,就取消了满月宴和百岁宴。
  虽然不是皇子,但朱慈烺同样很重视,好歹也是自己第一个子女,就挑了个大日子一起庆祝了。


第651章 杯酒释罔替
  宽大恢宏的皇宫中到处悬灯结彩,红墙碧瓦,龙纹环柱下,宫娥们往来不断,一副喜庆热闹的氛围。
  奉天殿内乐声悠扬,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红毯锦绣,殿内文武勋贵一片欢声笑语。
  太上皇与周太后坐在上首,二人同样笑呵呵的,观看着殿中的歌舞。
  在不远处的帘子里,德妃卞玉京正与孙应元的老婆陈圆圆在细声私聊。
  旁边是僖嫔寇白门和周遇吉的婆娘刘英昭,两个练过武的女人也在聊着天,似乎在探讨武学上的技艺。
  朱慈烺没有坐在太上皇的身边,而是在下面与一群新进权贵们在闲聊,时而碰碰酒杯,开怀大笑,丝毫没有皇帝的架子。
  朱慈烺拍了拍孙应元的肩膀,道:“秦国公,这是贺宴,也是朕的家宴,你不必拘束,来喝一个!”
  “是!”孙应元谨慎的举杯,一饮而尽。
  朱慈烺干了一杯后,笑呵呵的对周围的几名公侯武勋,道:“朕没有册封你们世袭罔替,你们不会在心中埋怨朕吧!”
  孙应元放下酒杯,连忙站起来道:“北伐之时,臣跟在陛下身侧,无寸许微功,陛下封臣为国公,还是秦国公,臣已然愧不敢当。”
  秦国公是国公中最尊贵的封号,因为“秦”是先秦时期最强大的,孙应元在知道自己受封秦国公后,心中不喜反忧,担心树大招风,这是取祸之道。
  黄得功等武勋笑呵呵的一人一句,边吃边说:“陛下天降隆恩,估计文官们都眼红了,咱们哪里还敢心生埋怨!”
  “是啊,埋怨的还是人吗?”
  “......”
  朱慈烺微微点头,风轻云淡道:“朕私下和你们透个底,未来的大明,不再有世袭罔替,也不再有外戚封爵,全凭战功,开疆拓土多者,还有封邑!”
  几人心头一震,这条内幕太过震撼了!
  朱慈烺摩挲着酒杯,静静的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启口道:“如果你们不愿意,朕会再仔细考虑的。”
  孙应元眼力最佳,第一个表态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等辛辛苦苦成就事业,留给后代恩惠福禄,然历史证明,经过几代人就会消耗殆尽,臣觉得,世袭罔替,不可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