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但此时的徐青山表示的异常冷静,他下令调来了营中唯一一门武皇炮!
这件武器是为老缅子精心准备的,只是翻山越岭不便,就只剩下一门,这才让人遗忘掉了。
炮营的兄弟爬到岸边山头的制高点铸造炮台,然后将武皇炮拉了上去。
这尊大杀器一经就位,立时对缅军营寨的木桩展开了强力的轰击。
“轰!”
一声震天巨响,像是冬天里的一道惊雷,炮弹在缅军木墙下炸开了一个巨坑,立时木屑纷飞,但没有直接命中木桩。
江头城的缅军被吓了一跳,连忙派人补修。
武皇炮的威力远超红夷大炮,但可惜的是,明军中只有一尊,如果多几门武皇炮形成密集火力,缅军号称固若金汤的木栅防线,就会不堪一击!
徐青山知道仅凭一尊武皇炮,是无法拿下江头城的,但他已然下令持续轰击。
因为他清楚,缅军快扛不住了!
果然,武皇炮连续轰击一天之后,当天晚上,就有缅军偷偷跑出江头城大寨,前往明军大营投降。
白天又是挖地道,又是拽木桩的打法,把很多缅军吓破了胆,炮战他们还可以忍受坚持,但这种打法打下去,再加上不清楚明军还有多少们这种威力绝伦的火炮,江头城迟早撑不住,还不如早点投降,换条活路。
缅军内军心浮动,在第二天早晨,缅军营寨内射出了一支捆绑着蒲叶书的箭枝。
徐青山看了书信,信的署名是缅军主帅莽夫,态度和语气恭顺可人,看来缅军主帅莽夫是想讲和了。
徐青山淡然一笑,下令停火,派人在缅军大寨前齐呼放话。
“告诉你家主帅莽夫,要乞和就大胆的说,光明正大的派人来谈,而不是射箭聊天!”
明军的喊话,给木墙上的缅军士兵造成了不小影响,他们原本就军心浮动,不愿再打,此时听说自家主帅有意求和,士气立时大减。
莽夫接到汇报后,气的脸色铁青,当场怒骂徐青山卑鄙无耻,不讲武德,并在心里暗暗诅咒他生儿子没有洞!
不过他还是派出了一名小将前去明军大营谈判,因为派出大将怕被明军宰了。
世界各国都听说了,明军有斩杀使者的陋习,万一这次又是骗人头的......不得不防呐!
徐青山一看对面来的是一个品阶不高的小将,心中很是不爽,直接让喜欢骂人的马祥麟过去骂人。
马祥麟欣然领命,大摇大摆的去见那缅将,上去就是一顿臭骂,全程使用了五种方言,还有一种半生不熟的缅甸话,口水喷了缅将一脸。
缅军小将唯唯诺诺的低头候骂,根本不敢伸手去擦额头的口水,被骂得如丧考妣。
好不容易骂完了,他一个劲的应承马祥麟的话,反复表示缅甸绝对没有得罪大明天朝上国的意思,之前的都是误会。
马祥麟又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喷了半斤口水,方才作罢,最终约定明天再谈。
鉴于缅军有多次诈降史,徐青山让大军继续保持围困状态,同时心生一计。
第1103章 空中轰炸
前往明军大营谈判的缅军小将返回营寨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他的上司连忙命人让打造中的棺木停工,接着亲自接见了这位倒霉而又幸运的部将。
该小将脸上感动,内心辛酸,他没想到,自己苦战多日寸功未立,只去了一遭明军大营,回来就晋升了......
他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战事结束后,就改当外交官,不打仗了!
第二天,缅军统帅莽夫派出十四名将领的代表团,前往明军大营谈判,希望停战议和,恢复两国友好关系。
缅军代表团阵容强大,可算是给足了明军面子。
明军方面,徐青山也派出十二名代表,与他们洽谈,并开出了一系列停战条件,归纳在一份条约里。
缅方代表一看条约,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让缅王自缚至南京请罪,处死所有参与围剿大明官员的缅军,赔款银圆五百万,割让......
缅军代表们看完这份明军草拟的条约,脸色十分的难看,大明的条件苛刻的让人惊悚!
不过他们没敢一下子拒绝,耐着性子认真的谈,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就这样,双方进入了为期数日的扯皮阶段,明军边做休整,边从后方运来物资。
时值冬至,大明秦岭以北地区进入寒冷时节,而缅甸正处于凉季,白天的温度有二十多度。
缅甸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
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分为热季、雨季、凉季,如此天气,倒是省了明军过冬的后勤补给。
缅军也没闲着,之前缅军的营寨被明军搞的乱七八糟的,多处严重受损,岌岌可危,他们开始修复营寨。
然而明军再度发动炮击,缅军修多少,明军就拆多少。
缅方代表就这个情况,向明军代表提出了抗议,言说:“你们不能再打了!这是谈判期间,请你们专业一点!”
明军代表只是淡淡回复:“哦,知道了,请放心? 我们非常的专业!”
明军炮火不停? 继续进攻? 一度又摧毁了一层缅军木栅,武皇炮更是强拆了多个打木桩,使得营寨坍塌一片,只剩下最后一层木栅。
十一月初十? 缅军代表居然掏出一封缅王莽白的亲笔书信? 让徐青山颇为惊讶。
莽白是篡位得来的王位? 大明一直不承认? 他也从来不向大明递送国书? 怎么这次突然来信了?
他不知道,这份国书是缅军主帅莽夫和右丞相摩诃都罗,冒着杀头危险伪造的!
这些天? 明军的进攻让缅军损失惨重,折损数千人? 加上之前的一系列战斗,缅军减员超过四万人? 埋都没地方埋了!
十几万大军扎堆在江头城,面对两万明军,却不敢主动进攻,每日消耗极大。
右丞相摩诃都罗是文官,他很了解缅甸的国情,国家已经负担不起这种级别的战争了!
如果再打下去,缅甸的国情就要崩溃了,到时各地爆发起义,土司们纷纷独立,那东吁王朝就彻底完蛋了!
莽夫同样如此考虑,东吁王朝是他义父一手统一强大起来的,他不愿眼睁睁的看着义父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说白了,前线的这二人,一切都为了这个国家!
为了担心缅王事后清算,右丞相伪造的国书语气非常强硬,很有莽白特色,没给他丢脸。
不过,你强硬是你的是,又不能改变挨打的局面,徐青山没有马上回复,而是召集众将布置总攻计划。
前几日,徐青山收到徐明武的家书,还收到了两门名为“明武机关枪”的武器,是皇家科学院署名发来的。
得知次子将要随驾西征,他有些惊讶,事先没有料想陛下要御驾亲征,因为皇帝自始至终没有催促他速战速决。
徐青山很欣慰,一直让他担心的次子,不仅具备优秀的军事素养,还会发明武器装备!
接下来的一战,就让老子用你发明的装备试试水吧!
天武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天空中,一艘艘热气球缓缓飘荡着,飘向缅军营寨。
此时的缅军木寨,沉浸在一片欢乐当中,大家都以为战事要结束了,有的营房开始提前庆祝。
徐明德站在一艘热气球中,低头看着下方的木寨,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针对此次行动,明军赞画提前推算出了风向,若是风向不合,明军同样可以保证风能垂向缅军木寨,不过是换个方向进攻而已。
现在风向从明军大营所在的方向吹向缅军木寨,减少了许多麻烦。
明军的空中编队升空后,百艘热气球大队随着风流,浩浩荡荡的朝缅军大营飞去。
这一幕,在无数明军将士心中烙印,永生难忘,徐青山亦是如此。
“看快,天上有东西!”
“那是什么!”
一波一波的尖叫声,在缅军木寨中响起,上至军官,下至兵丁,皆是抬头看向天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只见密密麻麻的东西飘在天空,往他们的大营而来,越来越大,如同天兵降临。
“是明军!”
待空中编队飘至缅军上空,一声惊呼猛然传来,缅军将领疯狂呼喝:“快示警防御!”
看着天空的阵仗,下方的缅军一时间蒙圈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明军会再次发动进攻,而且是采用这种方式进攻!
空中作战,从未听过啊!
这一切,与徐明德无关,见位置差不多了,他立时下令道:“吹号,传令轰炸敌营!”
“呜呜......”
夜空中,骤然响起了沉闷的号声。
热气球上的明军飞行员,快速将准备好的炸药包用火折子点燃,然后抱着奋力丢向缅军扎堆的位置。
引线燃烧,火蛇乱舞,在空中划过一道璀璨的抛物线,最后落在了重兵云集的缅军营地中。
“轰!”
“轰!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