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入库:04.13
他随即冲着前锋团传令兵喝道:“去个会蒙古话的人,让他们滚蛋!”
朱和墿心中稍安,对李尚勇道:“让你的人撤回来,传令下去,所有人收枪待命!”
如果这些人真是准噶尔普通牧民组成的部落兵,明军就不能攻击他们。
朱和墿很清楚他的任务,必须争取准噶尔部牧民的民心,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归顺大明,否则,明军在准噶尔难以立足!
全旅将士得令,纷纷收枪向空阔地集结,以免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中。
明军做出了友好姿态,朱和墿冲着山腰大声喊道:“我们是大明的军队,这次我大明出兵准噶尔,是为了帮助你们平定叛乱,抵御罗刹鬼和哈萨克人的,一路上,我军对牧民秋毫无犯,尔等应该与我们携手共抗红夷!”
随着朱和墿这一嗓子,山上的呐喊声沉寂了下来,却没有回应的声音。
半晌后,对面的一座小山包上,忽然响起一声大笑,接着传来一道响亮的汉语:“你们才是侵略者,我汗登位,你们却派兵来攻,侵犯我准噶尔部的是你们明军!我汗已经下令,驱逐明军,你们死到临头了!”
“放屁!”
李尚勇冲着上面怒喝一声,前锋团的人马纷纷举枪向前,摆开战斗队形。
朱大能对朱和墿抱拳道:“汉王殿下,这些牧民行军布阵全无掌法,断了咱们的退路也奈何不得我们,不如让末将率一营人马冲上左边山头,不消一刻钟,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徐明武大奇,朱大能看似像个铁憨憨,没想到竟能一眼看出了左边山头上的破绽!
第1128章 准噶尔瓮中捉鳖
左边那座山头看似陡峭,然上面的人只有三四百人,他们在山头堆了不少碎石,以此防御明军强行登山。
可是,这座山头光秃秃的,两侧有着极好的射击视角,明军压根就不需要拿命强攻,只需在山下从容点射一波,上面的人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可以说,明军不管派谁去打左边山头,只要腿脚健全,就能轻松攀上山头,妥妥的有手就行系列!
正当朱大能反复请战之时,忽听西北方向响起了一阵杂乱的铳声,与明军的火枪声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众人心头一惊,向枪响之处望去,只见青翠的山岭后面,荡起了阵阵烟尘。
朱和墿大喝一声:“传令下去,全旅迅速向东转移,要快!”
从枪声判断,这绝对不是普通牧民放的,而是有组织的军队!
再看那方烟尘阵阵,想来必有敌军大队人马在此!
朱和墿第一时间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此事不简单,脸上首次浮现出一丝焦虑。
直到现在,王旅五千人马还杵在山谷里,如果遭到围攻袭击,此处地形对我军极为不利!
朱大能答应一说,飞身而去,汉王护卫营四百甲士皆是全副武装的高度戒备,守护在朱和墿四周。
不一会儿,各团听到命令后,迅速向东的缺口急进,完全不搭理刚刚亮相的数千牧民。
西北方向,枪声渐渐平息,但烟尘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想来是前方的夜不收抵挡不住了!
蔚蓝的天空中,太阳发出惨白的光芒,宁静的山林像是发生地震。
四周密林中,忽有一群群鸟冲天而起,在天空中狂飞乱舞,一片聒噪。
五千明军已经走的差不多了,而几千牧民却仍在四周的山崖上,茫然地看着天空中惊慌失措的鸟群。
一位老牧民认真地看着他的头人,平静道:“头人,我觉得明军是看不起我们。”
头人同样平静道:“你自信一点,把觉得去掉......”
老牧民嘴角一抽,问:“那我们怎么办?追吗?”
头人自信道:“不急......有大汗在外瓮中捉鳖,他们跑不掉的!”
阿尔格勒特山东侧出口外,是一平坦宽阔之地,周遭细密草地,偶尔也有一些灌木树丛和起伏的丘陵。
此时,大片的蒙古大军成群结队在此列阵,丘陵后,河谷中,树林内,有更多的蒙古人马从远方奔来,马蹄踏在河水中,哗哗作响,声势颇大。
准噶尔部新任大汗卓特巴巴图尔站在一处丘陵上,如狼般的目光,死死盯着远处的山谷缺口。
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次子,上任准噶尔汗王僧格的异母兄,也是噶尔丹的异母兄。
对于明廷任命的五弟僧格为汗,卓特巴巴图尔极为不爽,早在天武十二年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到准噶尔时,他当场就撂挑子与僧格争夺遗产,还联合兄长车臣共击僧格。
最终因大明征西都护府出兵支持僧格,经额敏河之战后,卓特巴巴图尔势弱兵蹙,这才被迫承认僧格在准噶尔部的合法地位。
近两年,双方矛盾再度激化,卓特巴巴图尔在沙俄的支持下,再次与兄长车臣联合,袭杀汗王僧格,最终得逞,将僧格干掉,自立为新汗。
在卓特巴巴图尔心中,自己是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也先的后裔,拥有着神圣的血脉,凭什么受明国人支配?
想当年,先祖也先在土木堡俘虏明帝,进攻北京,那是何等的风光,作为他的后人,不应活得如此窝囊!
如今,这届明国皇帝胆敢亲征漠西,更猖狂的是,竟派出一个乳臭未干的皇子来平定准噶尔,简直目中无人!
原本准备和联军一起合围征北军的卓特巴巴图尔,听到这则消息后,匆匆率部返回准噶尔,前来围杀明帝之子,打算再创一次土木堡。
狗皇帝远在伊犁,身边又是强军如云,不好下手,卓特巴巴图尔只能欺负他儿子了!
卓特巴巴图尔微微抬手,身后立即有一蒙古头目走来,俯身听令。
他寒声问道:“火炮都准备好了吗?”
头目道:“回大汗,八十门火炮已经准备完毕!只等明军出谷,大汗一声令下,定让他们哭爹喊娘!”
卓特巴巴图尔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邪笑,挥了挥手道:“嗯,去准备吧!”
乍一看去,准噶尔的地盘属于“贫瘠的西北地区”,事实上,这地方却是发展火器的风水宝地。
其境内不但有肥美的水草地和繁荣的商业,西部毗邻的中亚地区,也正是火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七世纪的准噶尔的军队,与普通蒙古军队截然不同,他们有着深厚的中亚军队烙印,火器战术完全复制了乌兹别克人的“先鸟炮,次射,次击刺”的套路。
更有大批中亚火器工匠与精锐士兵,直接加入到准噶尔的作战部队里,这支兼有蒙古骑兵迅烈特点和中亚国家犀利火力的劲旅,在历史上也是清王朝的劲敌,火器比八旗军还先进。
准噶尔汗国给人的印象是游牧民族部落,然而他们却画风清奇,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还有着成熟的手工业,特别是其军工产业,技术水准极高。
其发达的冶铁业,让准噶尔拥有雄厚底气铸造枪炮,他们不仅能够自主制造各类枪支弹药,且专门从事制造枪炮的工匠就多达六七千户。
准噶尔不像后世的满清王朝,遏制火器发展,汗国历代统治者们,对火器装备报着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
如被袭杀的上代汗王僧格,他曾多次率兵攻打俄军哨所,俘虏俄国士兵,让这些俄国战俘给准噶尔冶铁开矿,搞爆炸力更强的火药配方,还有许多代表俄军水准的枪炮武器,也在战俘们的指导下陆续造出。
因大明以火器军队重塑山河,给了周边各国极大的启发,准噶尔部的统治者们,原本强烈的学习态度,更加强烈了。
此时掌管准噶尔部炮营的是一个瑞典人,名叫雷纳特,他曾是瑞典炮兵准尉,因战争被俄军俘虏,然后又在一次俄准战役里被准噶尔俘虏。
身怀技术的人,到哪都吃得开,雷纳特就是这样的人,他因一手火器技术,被准噶尔奉为上宾。
得到卓特巴巴图尔的命令后,雷纳特兴奋异常,终于又要打仗了!
这些洋俘虏之所以如此卖力地为准噶尔效力,主要是因为准噶尔部有着优厚的政策,只要你能造出硬家伙,地位、金银、美人,你随便挑!
最重要的是,你重获自由了,可以回家!
因准噶尔部开明的政策,雷纳特赚得盆满钵满,有着乐不思蜀了,他将西欧的野战技术,全都带给了准噶尔部。
第1129章 中伏
准噶尔军主阵地在一处半月形的高地上,大汗卓特巴巴图尔亲自坐镇。
这片高地可俯瞰阿尔格勒特山东侧出口玄月谷,地势险峻,扼守着明军退路的咽喉要道,只要明军从阿尔格勒特山东出,就会被准噶尔军套住!
高地上,整齐分布着近百门火炮,有大有小,还有威力强大的冲天炮,炮口均是对准了远处的谷口。
炮营前面的平地上,武器如刺猬丛林竖起,准噶尔军将玄月谷口围得水泄不通,许多游骑,不时发出怪叫声。
更有数千人组成的火枪军,手持准噶尔自主研发的厄鲁特鸟枪,结阵待敌。
这些鸟枪以铁为腔,长四尺余,制如中原鸟枪,还装有避风雨的枪盖,制作工艺十分精良,准确性也较高,为漠北三部所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