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朱大能被关进牢房后,先是叫嚷了半天,被锦衣卫一顿毒打后,再也不语,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此时,他靠在墙角,目光呆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能兄,汉王殿下呢?”徐明武伸着头,小声询问。
  坐那发愣的朱大能忽然跟做贼一样,打量着周围,然后扶着监牢的木栅栏,哭丧着脸道:“兄弟,我哪知道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进来了,还莫名的挨了几顿打......”
  “兄弟你也知道,我儿子才三岁,需要父亲,我可不能栽在这里啊,你得帮我想想办法.....”
  朱大能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显然这次的牢狱之灾,让他慌了神。
  这不是普通的牢狱之灾,而是世界顶级的天牢,诏狱!
  不知有多少勋贵死在了里头,或是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如何不让人害怕?
  听到这边动静,一名锦衣卫跑了过来,手里扬着鞭子,喝骂道:“混账东西,再说话,老子拔了你的舌头!”
  他面容很是嚣张,一点没把朱大能和徐明武这两位勋贵子弟放在眼里,似乎在诏狱,他们就是阎王,可掌人生死!
  朱大能似乎被他们揍怕了,立时缩回身体,不再言语。
  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徐明武感到十分不解,为何他们落到了如此田地,究竟是什么原因?
  他知道,天武皇帝看似做事狠辣,但他从未枉杀大臣。
  而且,自己官小权微,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四品武将,不会威胁到皇权吧。
  自己在准噶尔的所作所为,更是都已经妥善处置了。
  不仅没有搞的民怨沸腾,相反还建设了准噶尔,那些潮流的服务业,更是让准噶尔人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徐明武想不通,究竟是谁要害他!
  他首先想到的是李尚勇,当初汉王让这小子留守准噶尔,错失了救驾之功,论功行赏他寸功没有,应该是心生歹意了。
  铤而走险的玩起了“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们好过”的报复心理。
  但仔细一想,徐明武又觉得不对。
  李尚勇也算是汉王党的人,他如此落井下石,把汉王往死里整,对他有什么好处?
  拿这个当投名状投向太子党?太子敢用这种人吗?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情况了,自己是受了汉王的牵连!
  汉王是亲王,在朝廷里有着众多关系,甚至自成一派,与东宫进行角逐。
  此次西征,汉王朱和墿立下了赫赫战功,灭一汗国,加上勤王救驾之天功,声望大涨。
  朝会大赏之后,恰逢汉王订婚大喜,乃天子赐婚,与王廷臣的孙女喜结连枝。
  前往汉王府祝贺的官员和将领,如过江之鲤,不少人暗中加入了汉王党。
  这次联姻,使得汉王与老九边的势力更加稳固,在与太子党的角逐中,也越来越有底气,渐渐的摆在了桌上面。
  朝中斗争激烈,这次明显是对方针对汉王党的,那么徐明武与汉王关系非同寻常,完全有可能被卷入其中连带遭罪!
  要是事情的真像是这样,那自己才真是倒霉到家了。
  昏暗的通道中,传来几道脚步声,徐明武寻声看去。
  只见牢门前,站着一位熟悉的伟岸身形,这是兄长徐明德来了。
  “大哥......”
  徐明武有些激动,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能来诏狱探班,父亲徐青山肯定是费了不少心思。
  徐明德叹了口气道:“武弟,你不用多说,父亲相信你,大哥也相信你!父亲大人让我转告你,什么也不要做,配合锦衣卫的审讯,把你知道的都交代了,他会尽力保你的......”
  闻言,徐明武心头一震,预感到了不妙。
  他急忙问:“汉王殿下呢?他在哪里?”
  徐明德轻咳了一声,看了眼身边的锦衣卫,沉声道:“汉王殿下被幽静在王府,不得旨意,谁都不能探视.......”
  连汉王都被幽静了?
  徐明武这才彻底明白,事情闹大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他忽然想起了,西征期间,大军路过哈密城时,天武帝见军队营寨不整,内有士兵嬉闹,当即斩了一旅主帅,还是个皇族镇国将军。
  接着又砍了大大小小正职,几乎把一个旅的主官全给处决了,连肃宁侯都被杖责四十军棍,只因军纪涣散。
  天武皇帝对违反军纪之人,如此深恶痛绝,徐明武非常担心这事扩大化,皇帝大义灭亲,处置了汉王,其他人全部斩杀......
  这样一来,自己就步了镇国将军的后尘,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帝王的心态,不能用正常人的想法来揣摩,朝臣的智商,同样也不能用正常人理智来判断。
  难怪父亲徐青山让他什么也不要做,努力配合锦衣卫的审讯,老老实实交代所有。
  因为父亲徐青山,他也没有把握!
  此时,徐明武的内心,第一次面临着崩溃。
  这种生命捏在别人手里的感觉,让人惶恐,也让人很不爽!


第1189章 乱局
  乾清宫,偏殿中央摆放着两个大木箱子,木箱上面的封条,清晰地写着“内阁调拨”几个大字。
  木箱子旁,放着两条紫檀木长案,十几名太监正飞快地在那里拨珠计算着,从河南和山东送来的赈灾账目。
  不时有太监穿梭而过,将差好的账目送往隔壁的暖阁。
  听着偏殿传来噼里啪啦的算珠声,龙案前的朱慈烺,看了眼陆续送来的账目,想看,却又不敢看。
  看了,账目没问题还好。
  若是有问题,大明恐将失去一位国之重臣,他也将失去一条左膀右臂。
  两个时辰前,东厂传来密报,山东因赈灾不利出了乱子,竟发生了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虽规模不大,人数只有千余人,但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刷新了天武朝起义规模的记录。
  上次起义,还是朱慈烺刚登基那会儿,在江北各省实行摊丁入亩,一家地主不服多粮税,聚众造反,被当地城防军火速扑灭。
  得到密报的第一时间,朱慈烺命人从户部调来的赈灾账目,迫切想要知道结果。
  若是这位重臣没有贪墨赈灾款,便按照常规手段处置。
  若是贪了,只怕这三十年来的君臣之义,就此终结了。
  朱慈烺站在案前,眼望账单,耳听算珠,两眼闪光。
  这时,吴忠在收拾龙案上的奏本,在拿起一本密奏时,身形明显停顿了一下。
  朱慈烺见状,将目光立刻投向了那本密奏,面露不愉道:“李尚勇这只老鼠,写了密奏,把汉王的一系举报了遍,居然还在奏疏中说什么‘为肃大明军纪’!”
  说到这里,他一把抄起这份密奏,狠狠地摔在地上,脸色铁青地喝道:“他们父子,就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离间朕的父子关系!”
  “皇爷!”吴忠慌忙放下手中之事,搀着朱慈烺的手臂,一手伸掌在他背后慢慢抚着。
  别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吴忠可是一清二楚。
  李尚勇这道密奏,看似是举报汉王一系,是得力不讨好、玩火自焚的愚蠢行为,实则大有深意。
  举报汉王,再转头太子,不管太子接不接受他这个二五仔,别人也会认为,李尚勇是太子安插在汉王身边的棋子。
  如此一来,太子党与汉王党的斗争,将会直接摆到明面上,更加的激烈,甚至会兄弟之间撕破脸。
  能用这种方式算计,让大明朝堂陷入党争,自然不是李尚勇这个愣头青想出来的。
  能让他这么做的,只有他的老子朝国公了李少游!
  作为局外人,朱慈烺的智商和政治手腕,比李少游高了不是一个等级,他同样看的透彻。
  他之所以下旨拿了汉王一系的人,包括幽静汉王,主要是为了敲打朱和墿,让这个儿子少折腾。
  先前朱慈烺极力提拔汉王,又要伴驾西征,又是赐婚勋贵,有意让他形成气候,不乏有制衡太子党的因素。
  太子朱和陛,东宫里几乎网罗了所有勋贵嫡子,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都是嫡子,将来继承爵位的那些。
  人总会长大的,如今太子和这些勋贵子弟到了成家之时,再过十几年,只怕朝廷中枢、封疆大吏,都是这些人。
  作为皇帝,朱慈烺不愿像秦始皇和康熙那样,遏制继承人的能力,但又怕未来局面失控,提前当了太上皇,
  因此,他不得不留一手,扶持汉王制衡太子一党,形成良性竞争。
  大明帝国的国土日益辽阔,朱慈烺也需要皇子镇守边陲,避免出现新的军阀。
  一位能力差的皇子,只能是傀儡。
  所以,培养出有实力的皇子,有利于大明疆域的稳固,势在必行!
  然而,远在东瀛的朝国公李少游,似乎也看出了这一点,他担心天武帝以同样的方式,把坐镇东瀛的东王也如此培养,镇守东瀛。
  若是那样,朝国公在东瀛的势力,必然遭到摧枯拉朽的打击。
  苦苦思索之下,李少游决定设计让汉王和太子的矛盾升级,形成党争,彻底打消朱慈烺培养皇子独当一面的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