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三支巨弩,齐齐穿过战车,射穿了周围十几个士卒,钉在了不远的地上。
城墙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射中了,是个万人将。”
欢呼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在战场所有的声音中,是那样独特,响亮地在城墙上回荡着。
城墙上,不论是刚刚发出一箭的弓弩手,还是投出标枪、砸下礌石、刺出长矛的士卒,都在完成自己的动作后,也顺势呼喊起来,传递着这欢呼,瞬间,变成一片排山倒海般的欢呼。
守军将士的士气大振。
说来也奇怪,这就是战场上最独特的地方。
哪怕是一个局部细小的变化,都可以左右甚至改变战局。
秦将一死,战场形势顿时改观。
随着城墙上的欢呼声,秦军身后是不安的惊叫声。见自己的万人将被钉在战车上,攻城的秦兵,战意顿挫,一时恐惧弥漫了整个前线。
注1:车右:古时车乘位在御者右边的武士。一般情况下,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而兵车情况不同。主帅的指挥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车右都是有勇力之士,任务是执干戈以御敌,并负责战争中的力役之事,如地势险阻需下车助推等。
第一零二章 初战告捷
兵法曰:“夫战,勇气也”。
大梁城西城下,正在进攻的秦军士气猛然受挫,再加上没有了统一指挥和后续梯队,城墙前的攻势顿时弱了下来。
守将田迹一见,立即传令,“弓弩手齐上,一起攒射。抛石机,加快频率,速射。”
这是战场上善于抓时机的正确决策,在敌溃败前,再压上那最后一棵稻草。
但秦军的反应却出乎他的预料,攻势虽然力不从心,但攻到城墙下的秦兵,在密集的箭雨面前,依然死战不退。
在魏军密集的攻击下,护城河与城墙之前,简直成了秦军的坟场,不断有秦兵倒下。后面的再冲上来,再倒下。
更有甚者,一名身中数箭的秦锐卒,坚持向前冲,直到又中了致命一箭,才不甘心地停了下来。为了不使自己倒下去,那名锐卒,手拄着宽刃阔剑,直挺挺地跪在那里,冲着城墙的方向,怒目圆睁,简直就像一尊战神雕像般,挺立在一群倒下的秦兵之间。
秦锐卒的战斗意志可真不是吹的,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令守城的魏军都胆寒。
其实,无论是现在的魏武卒,还是赵边骑、齐技击,之所以被秦锐士碾压,除了武器和训练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这种独具的战斗精神。
在这方面,秦锐士可以说是冠绝天下。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秦锐卒的战斗精神,影响了中华猛士们几千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魂魄之一,并辐射到整个东亚地区。
这也是大秦之所以能打败六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而形成秦锐士武士精神的根源,正如陈平所说的,源自于秦国一套先进的奖励军功制度。
为了便于理解,作者权且在此小解一下:
秦国的奖励军功制,是具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相当于早期的军衔制雏形。
这套商鞅首创,秦孝公以后一直在秦国推行的制度,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战斗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比如:秦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这比任何创业途径都更容易致富。
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也就是说,需要把敌人的头砍下来,作为证据带回军营。——敌军人头成了进爵的硬通货。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儿子有军功,父母就可以为非作歹了,这孝道?
同样,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世界上最优秀国家的秦国绿卡啊。
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用脚想一想,那可是五个仆人哦!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输。
正因为如此,才有《史记》上记载的,一个秦锐卒,左手提着一颗人头,右手夹着一个降将,追着敌军漫山遍野跑的场面。——这简直就是一部战争机器。
在秦锐卒眼里,敌军的人头,就是一切,多砍一个,就多一份富贵。你想想,在这样的军队面前,死,又算个什么?
所以,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从根本上,使秦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成为一支所向无敌、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从而使秦国,超越山东六国,一跃而成为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大梁城下,有这么多不怕死的秦国勇士了吧。
但即使再不怕死,这战场形势又是另一回事。总不能用不怕死的气势,赢得冷兵器之间的对话吧。
秦军的几个百夫长,见形势不妙,指挥着盾牌手,遮挡着如雨般的箭矢,靠前掩护撤下来的士卒,渐次向后退去。
此消彼长,战场上就是这样,一旦一方取得心理优势,或者在局部取得胜果,可以在瞬间,改变整个战局。
这边,田迹命令将斩将弩,对准射程范围内的百人将,逐个追逐着,射着。
蒙恬在山坡上,将战场上的情景看了个一清二楚。
他心里好一阵纳闷,事前没有接到任何情报,这魏军哪来这么大射程的弩箭,竟能射杀五百步以外的战将。
同时,他也明白,前面的攻势,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他决定先收军,整顿兵马再做打算。
蒙恬急命副将去中军大帐,请求主将王贲鸣金收兵。
还没等那副将的马,驰骋到中军帐前,中军已经传来鸣金的声音。
原来,更远更高处,王贲已经将战场上的一切,看了个清楚。
本来今天就是试探性进攻,能达到什么效果,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既然守城的兵力和守备布置情况已经摸清,进攻的目的已经达到,何况战场上,又出现了折杀战将的不利情况,及时收兵,是一个指挥官必须做出的明智选择。
虽说,枉送了几千秦锐卒的性命,但,这也是进攻一方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好在,这一切都在王贲的预料之内。
即使鸣金收兵,秦军也毫不慌乱,而是劲弩齐射,步卒按照节奏,交替掩护着,有顺序地向后撤退。这是一支真正有战斗经验,而又训练有素军队应有的素质。
看着颇为不甘、脚步沉重、渐次退回来的秦军,王贲心里默念道:“看来,这大梁城,还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另一边,城墙上传来震耳的欢呼声
“秦军退了。”
“噢,我们胜了。”
“我们把他们打退了。”
一直躲在女墙后面的魏军士卒们,站了起来,举着兵器,跳跃着、呐喊着、高声欢呼着。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传遍整个城市。
连王宫的宫女和侍卫们,也都听到了这震耳的欢呼声,全城都随之松了一口气:这次我们赢了。
宫殿深处,一直在不时听取四城守城情况战报的魏王假,也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双方第一回 合较量,告一段落。
第一零三章 战果
首日的攻城,随着秦军的退却,落下了帷幕。
公孙敖命四城守将,安排士卒,打扫战场,统计战果。
随后升帐,召开帐前军事会议,讨论此次守城得失。
公孙敖端坐帅位,听取各城汇报战果。
南城守将首先汇报
杀敌:前沿射死1182人,射伤无算,斩千人将1员,百人将1员,战马27匹,毁冲车、愤輼各1辆,修橹2辆,云梯4架。
损失:阵亡97人,其中:闾长(百人将)1人,属长(五十人将)以下3人,受伤268人。
消耗:弩箭23000余,标枪、长矛、叉铲、长剑、环首弯刀若干。
北城守将报告:
杀敌:前沿射死987人,射伤无算,斩千人将1员,百人将1员,战马16匹,毁愤輼、修橹各1辆,云梯3架。
损失:阵亡86人,其中:属长以下2人,受伤312人。
消耗:弩箭19000余,标枪、长矛、叉铲、长剑、环首弯刀若干。
西城守将田迹报告道:
战果:杀敌,1867人,射伤无算,剁手65只,斩万人将1员,百人将3人,战马35匹,毁冲车1辆,愤輼、修橹各2辆,云梯6架。
损失:阵亡136人,其中:闾长1名,属长以下官属5人,受伤418人。
消耗:弩箭36000余,标枪、长矛、叉铲、长剑、环首弯刀若干。
东城负责监视秦军,没遇攻城,暂无战果。
属僚快速汇总,向公孙敖汇报道:
合计战果:杀敌4336人,射伤无算,剁手65只,斩万人将1员,千人将2员,百人将5员,战马78匹,毁冲车2辆,愤輼4辆,修橹5辆,云梯13架。
损失:阵亡319人,其中:闾长2名,属长以下官属10人,受伤998人。
消耗:弩箭78000余,标枪、长矛、叉铲、长剑、环首弯刀若干。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