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昭周 (漫客1)


这是标准的官员升迁流程。
当年林昭的叔父林简,便是这么一套流程走完,最后是从户部侍郎,升为国子祭酒。
而林昭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两代圣人的关照,他是中进士没有多久,便做了正五品上的给事中。
官职太大,年纪太小。
就像林昭自己说的那样,如果他留在长安,恐怕要在相同或者类似的职位上苦熬十年,才会慢慢有出路。
听到了林昭的说辞之后,李煦低头喝了口水,然后微微点头。
“这样倒是说得过去,不过即便如此,等这一任给事中做满,再外放不迟,到时候品级也能再往上抬一抬。”
他面露笑容,开口道:“最起码等到你家的这个孩儿长大些,不然等你做满一任刺史回来,他也不认得你了。”
林三郎端起茶杯,对着李煦笑道:“静极思动,等不得了。”
两个算是故交的年轻人,举起茶杯,碰了一碰。
林昭端着自己手中的茶水,一边喝茶,一边眯起了眼睛,暗中盘算。
这趟青州之行他已经不缺钱了,但是还缺人。
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当初在越州城碰到的那些“江湖侠士”。
南阳郡伏牛山……
林给谏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地方,然后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第四百零六章 伏牛山赵家寨
林昭从来没有去过青州。
而且他跟吏部尚书周嵩,或者是国子祭酒林简那种官场上的大佬不一样,那些人即便没有去过一个地方,为官这么多年,难保就会有一些门生故吏在,因此想要办什么事,都不会太难。
但是林昭不一样,他没有去过一个地方,就代表他在当地全无根基。
即便他是林简的侄儿,也不可能把自己叔叔的关系硬搬过来用,况且林元达在青州,也没有什么关系。
一任知州是五年,按照正常速度推进的话,即便林昭这个知州做的极好,在当地形成自己的势力,怎么也要一两年的时间。
但是林昭很显然等不了那么久了。
因此,他就需要带着已经成型的势力,最起码是属于自己的势力骨架,“空降”到越州去。
所谓“势力”,无非是钱,权,人三方面而已。
作为青州知州兼青州团练使,林昭官面上的身份在青州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权力第一,因此他只需要带上钱和人,就可以迅速在青州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大通商号是钱,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人手了问题了。
林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在越州的时候,那个不惜性命,也要拼死护住林简的伏牛山赵家寨。
赵家寨的人,对林昭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因为此前林昭的心里,是没有“义”字的概念的。
直到认识了赵家寨的人之后,他才真正认识到,义这个字,在江湖人心里,份量极重。
最起码是在这个时代的江湖人心里,份量很重。
因此,林昭在接到青州团练使这个差事之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南阳郡的伏牛山。
因为李煦对林昭颇为了解,林昭一直跟他说了半个时辰的话,才勉强让这位打大将军相信,自己离开长安是为了“攒资历”。
到了天色快黑的时候,林昭才把这位执意不肯留在家里吃饭的大将军,送出了家门。
此后几天时间,林昭每日去门下省与那位新任的给事中交割差事,先后三四天时间,林昭才把手里的差事交割干净,到了第四天下午,他便正式同新任的给事中交割官印,卸任了这个给事中的差事。
老实说,如果此时大周还是盛世,或者是北边没有那么明显的外患,林昭是绝对不肯放弃这个中枢差事的,毕竟门下省作为三省之一,平日里接触到的事物与人物,都是长安城里最顶尖的人,甚至于能够经常跟政事堂打交道。
这是一个相对权重又很有前途的差事,不知道多少人求之不得。
但是外患就在眼前,大周也远不是当初的盛世,此时林昭自然不肯继续待在长安城里做官老爷。
交接完了给事中差事之后,已经是下午时分,林昭换下了官服,慢悠悠的来到了安仁坊,熟练的坐进了那家面摊里。
“老崔,一碗油泼面皮。”
卖油泼面的老崔,与林昭早已经熟识,听到了林昭这番话之后,他立刻应了一声,没过多久就端了一碗热腾腾的油泼面皮,摆在了林昭面前。
“林相公慢用。”
朝堂上的人,平日里尊称林昭的时候,一般是称呼一声“小林相公”或者是“小林探花”,之所以这么称呼,并不是因为林昭年纪小,而是因为政事堂里还有一个“大林相公”,“大林探花”。
但是老崔却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因此便直接称呼林昭为相公。
这里的相公,大多用来称呼宰相,或者是对于官场中人的尊称,并非是后世夫妻之间的称呼。
林昭低着头,痛痛快快的吃下了这碗面,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串铜钱,放在摊主面前,笑着说道:“老崔,算一下帐,把我先前记得帐一发结了。”
摊主伸手挠了挠头,开口道:“林相公平日里不都是月底结么,怎么现在还是月初就结账了?”
“有事要离开长安一段时间。”
林三郎微笑道:“怕你觉得我跑了,因此还是结清的好。”
老崔一边点头给林昭算账,一边开口问道:“林相公何时回长安来?”
林昭闻言,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微微摇头:“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他对着这位崔老板笑了笑,开口道:“但愿下一次回长安的时候,依旧能够在这里吃到你家的面皮。”
“这个自然。”
老崔拍了拍胸脯,开口道:“这份手艺是俺大传下来的,只要俺不死,就在这里一直做下去。”
听到他这句话,林昭眯了眯眼睛,伸手拍了拍这个中年人的肩膀,微笑道:“但愿如此。”
说完这句话,林昭把老崔找回来的钱收进的袖子里,负手远去。
他背对着这个小摊,微微叹了口气。
兵祸不饶人,假如康贼入长安,这长安城里的一切东西,都会变成泡影,即便将来能够驱逐康贼,重建长安,恢复现状至少也要几十年时间。
到时候,这个小面摊还会不会存在,只能说听天由命。
离开了面摊之后,已经到了傍晚,林昭背负双手在长安城里溜达,慢慢的来到了平康坊。
在平康坊里转了一圈,看到林简的轿子已经停在家门口之后,林昭这才登门拜访。
林家的下人都认得林昭,很快林昭就被带到了林简的书房里,交到了这位正儿八经的“林相公”。
坐在元达公对面,林昭微微低头,笑着说道:“七叔,门下省的差事我今天已经交割完了,再过两天,我就准备离开长安了。”
“这样着急么?”
元达公微微皱眉,开口道:“要不要我帮你问一问青州那边的情况,在长安城里找几个青州人打听打听,这样你到了青州之后,也好办事一些。”
林昭微微摇头,开口道:“侄儿已经安排了人去青州了,这一次来见七叔,是有件事要跟七叔商量。”
说到这里,林昭顿了顿,开口问道:“七叔还记得伏牛山么?”
元达公听到伏牛山这三个字,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长叹了一口气:“如何不记得?”
“当年在越州,如果不是赵籍拼死相救,只怕我早就死了,哪里能够在长安城里,被人一口一个相公喊着。”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开口道:“只可惜这几年我一直不得空闲,不曾去伏牛山拜祭死在越州的壮士们。”
林昭轻声道:“侄儿准备去一趟赵家寨。”
他抬头看了看林简,缓缓说道:“这个寨子与七叔颇有渊源,而且咱们林家欠他们一份人情…”
元达公看向林昭,声音有些低沉:“三郎你…”
“不错,我是想带一些伏牛山的人,随我一同去青州。”
林三郎面色平静,开口道:“同时,也……给他们一份前程。”


第四百零七章 名字与表字
元达公的脸色骤然严肃起来。
他跟伏牛山那些江湖中人的关系比较复杂。
早年他外放南阳做官的时候,也是因为年轻气盛,才保下了伏牛山赵家寨的人,后来赵家寨的人记下了这份恩情,这些年来一直在尽全力相帮林简。
但是作为一个很传统读书人的林元达,原先并不想跟这些江湖中人牵扯上太深的关系,直到那年二十多个伏牛山的人,先后因他而死。
那件事情之后,林简便改变了对于江湖中人的偏见,不过因为他心里又觉得自己亏欠了伏牛山,愧对这些江湖中人,这几年一直没有好意思去伏牛山。
听到了林昭的话之后,元达公沉默许久,才缓缓说道:“咱们叔侄眼中的前程,在他们眼里未必就是前程,我们林家已经对不住他们了,要是你再把他们家里的人带到青州去,碰到了什么危险,将来咱们叔侄都无颜再去伏牛山为赵籍祭扫了。”
林昭微微眯了眯眼睛,开口道:“七叔,大周有国二百年,哪个周人不想要个朝廷的前程?伏牛山的赵家人不曾竖旗造反,便一定会想要这份前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