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越调查局 (码字的李世卿)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 入库:04.13
“说什么?”赵亮有些好奇。
“他居然说,这些只是娘娘的一点小心意,正式的赏赐还在后面!”常何连连摇头:“我的天呐,这若算是小心意,那大心意得是什么样啊?”
赵亮淡淡一笑:“嗯,比起陛下的赏赐,这些的确还不怎么夸张。”
常何一惊,连忙问道:“哦对啦,我还没问呢,陛下赏你什么了?太医院首座吗?”
赵亮摇了摇头:“嗨,我要那玩意儿干嘛呀,给人看病真不是我的兴趣爱好。陛下下旨了,封我为太极宫问事郎,相当于散骑常侍吧。”
“散骑常侍?起点这么高吗?”常何诧异道:“那可是从三品啊,小弟我熬了这么多年才熬到,还是托了你的福!赵兄你一上来就到了这个位置,往后封侯拜相,岂不是指日可待了吗?”
赵亮语气显得很平静:“不是从三品,而是没品。我只是陛下的私人顾问,不在朝班序列之中。”
常何听得不明所以,连忙追问缘故,赵亮便给他把事情原委大略的讲述了一番。
听完之后,常何更加钦佩不已:“赵兄啊赵兄,小弟我这回算是真服你了!什么叫淡泊名利的真君子,你就真君子!那可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啊,你居然视作过眼云烟,说不要就不要。这天下之间,还有谁能比得了赵亮的气度吗?!”
赵亮被他夸得老脸一红,心道:哥们儿不是不想要啊,实在是要了也没啥用。别说这区区从三品的散骑常侍,当初那大将军啊、小国师啊、临安侯啊,哪个不是尊贵显赫、羡煞旁人,可到最后不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唉,老子就是这可怜的劳碌命,享不到当大官的福。
他轻轻咳嗽两声,不好意思的笑道:“常兄你别夸我了,若是真的心疼小弟,那咱们还是早些开饭吧,我现在饿的都快要晕过去了。”
没过多长时间,几天未见的颜勤礼也赶到了常府,这个时候赵亮已经啃完一只烧鸡和半个蹄膀了。瞅见满嘴流油、一脸满足的赵亮,颜勤礼快步上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激动的说道:“赵兄,你果然成功啦,了不起,了不起!”
常何知道颜勤礼语带深意,连忙吩咐下人都出去,好让他们三人密话。
赵亮等房中再没其他人,笑着点了点头:“你都知道了?”
“那能不知道吗?”颜勤礼乐道:“方才我在学士馆那边撰书,忽然接到了中书省的廷发邸报,说陛下新近招揽了一位问事郎。眼下整个皇城里的各个官署,都在议论此事,大家纷纷揣测,这必然又是一位突然崛起的朝中新星呢。”
赵亮无奈的摇摇头:“嗨,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夸张,只不过就是在皇帝身边出出主意的客卿罢了。”
颜勤礼道:“哎,赵兄过谦啦。给皇帝出主意,那能是一般人吗?老常,你说说,平日里谁才有资格给陛下出主意?”
常何眨巴眨巴眼,答道:“额……太师、太尉、天策上将、大行台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左右仆射,还有大都督什么的,总之没有一个是二品以下的。”
“对呀!全都是二品以上的朝廷大员!”颜勤礼笑道:“最要命的是,赵兄这个问事郎还没级没品,更加令人感到深不可测。知道三省六部的人怎么说吗?”
常何好奇道:“怎么说的?”
颜勤礼表情夸张:“大伙儿都说,越是没有品阶,越说明地位超绝。你想吧,都没有合适的位置能配得上他了。而且天天待在陛下身边参议军政,随便说句话都可能左右国策,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赵亮闻言微微一愣,他原本只是单纯的不想当什么官,却没料到居然会产生这样意外的效果。估计李渊也没考虑到这层意思吧,否则怎么着也得给他安置个朝堂官职才对。
不过,此时木已成舟,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了,赵亮淡然的摆了摆手道:“封侯拜相,非我所愿也,他们爱怎么议论就随他们怎么议论吧,我不在乎。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能够帮到秦王殿下。”
听他这么说,颜勤礼和常何二人立马都认真起来,连连点头称是。
颜勤礼又道:“赵兄,我听说你刚才去秦王府传旨了?”
赵亮微微颔首:“没错,陛下旨意,驳回了殿下率兵镇守洛阳的请求。”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去秦王府向小世子告假的时候,府里的人都不太开心呢。”颜勤礼叹道:“唉,不能顺利的离开长安这处是非之地,想必天策府诸公有不少人都会感到很失望吧。”
常何皱了皱眉头:“为什么非要走呢?你们难道不晓得,太子和齐王天天四处传言,说秦王殿下之所以请求东出,是因为打算到洛阳那里拥兵自立,等若有谋反之心。”
“这纯粹是造谣!”颜勤礼满脸激愤,不禁怒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责别人谋反的人,才真有谋反之心!”
常何无奈的笑笑:“贤弟你别动气啊。我老常虽然看不惯太子李建成,但是说句公道话,他没必要谋反啊,皇位本来迟早都是他的呀。”
颜勤礼微微一愣,旋即闷哼了一句:“那也未必。”
赵亮听得心念一动,连忙问道:“颜兄何出此言呢?”
常何也立马引起了兴趣,把头凑近,压低声音道:“莫非秦王下了决心吗?”
颜勤礼抬头看看四周,也将身子向前挪了挪,小声道:“殿下是否下了决心,我也不知道。但是天策诸公之前曾有人主张采取行动,逼迫陛下改弦更张。只是因为后来有了出兵镇守洛阳的谋划,这种意见就被暂时压了下去。现在陛下否决了秦王东出的打算,估计又有人会重提旧事。”
赵亮问道:“你可知都有谁主张采取激烈的行动吗?”
“其他人我并不清楚,但是长孙大人和尉迟将军肯定是带头的,”颜勤礼沉声道:“不过说实话,被迫反击,在天策府内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你们想啊,连我这种书呆子都感觉忍不下去了,何况那些猛将?实在没办法,那只能是干他娘的啦!”
颜勤礼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居然口吐莲花,说出“干他娘的”,赵亮和常何都忍不住哑然失笑。
常何点了点头:“嗯,我也赞同干他娘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更何况,据我所知,人家太子那边早就已经先动手了!”
第四百三十章 风雨骤长安
听常何这么说,颜勤礼不禁有些吃惊,连忙问道:“喂,你都听到什么消息了,赶紧给我们讲讲!”
常何抄起酒壶,给赵亮和颜勤礼斟满酒杯,然后道:“你知道太子奏请训练新兵的事吗?”
幸好之前颜达提过此事,所以颜勤礼并不陌生,闻言点了点头:“你说的我知道。是不是太子上回打跑了颉利可汗,在校场演兵大展神威,顺便蒙骗陛下要去练兵?”
常何点了点头:“你讲的没错,就是这桩。我听宫里的人闲聊时提起,说陛下跟几位重臣商议之后,基本上已经同意了太子的建议,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要出旨意了。”
赵亮对此颇感好奇:“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吗?咱们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任何一位统帅在不打仗的情况下,都很难掌握重兵。太子练兵,无非是想在军中建立威信,培养党羽,总不至于危险迫在眉睫吧。”
常何解释道:“赵兄有所不知。从长远上看,李建成此举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经齐王一番撺掇,事情还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哦?什么变化?”
“原本太子的计划,是逐步在各府推行新的练兵方法,由东宫派人,各地的折冲都尉配合完成。”常何道:“后来齐王又提了个建议,让京畿附近各州府,先行抽调两万人集结在长安,实施集中训练,以便检验练兵的效果。等见到实效,再向外推展。陛下觉得此乃老成谋国之言,便点头答应了。”
颜勤礼虽然是个读书人,对军务方面不太熟,但是脑子却并不迟钝,他惊骇道:“我的天,这不等于是在长安直接掌握重兵了吗?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唯独陛下还被蒙在鼓里。”常何无奈的叹道:“长安的驻军分为三类,守城的是巡防军,由河间郡王李孝恭执掌,兵力约五万上下,不过长安城实在是太大了,五万兵马撒在漫长的城防线上,还要兼顾城外方圆二十里的游击巡弋,跟散沙无异。”
“第二类部队,就是我们禁军了。目前说是有十二卫,但其中多半都是遥领各州府兵的,真正战力不超过两万,再分由诸卫大将军指挥,每个人能调动也就三四千兵马。”
常何顿了顿,喝了口酒,接着道:“第三支,就是陛下亲掌的金吾卫,专门负责宫城禁苑的安全。整个金吾卫名义上有五千编制,可实际上也只有一半多而已。”
颜勤礼默默算了一下,咋舌道:“偌大的帝都长安,驻防兵力居然总共才有六七万而已?”
“你以为呢?”常何苦笑了一下:“李元吉调两万府兵来此训练,一下子就占到原有驻军的三分之一,而且还是集中指挥,完全可以在短时间的局部战场上,形成兵力优势。”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和李世民断绝关系 (清流乐) 番茄vip2021-03-29完结34.3万字 ·7340人在读卫王李嵩开局被太子陷害,遭李家皇室抛弃。幸得系统相助,奋...
-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塔读VIP2022-01-25完结3557总银票“为师授你人生修炼秘诀。”“师尊请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