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反穿越调查局 (码字的李世卿)


  世代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靺鞨一族,为了与大唐结盟,进而获得中原王朝的强力支持,以便能够在突厥军事威胁的笼罩下,一步步实现立国的梦想,最终决定将琼台凤冠这个烫手的山芋进奉给唐皇李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展现靺鞨亲近大唐的诚意,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因为怀璧其罪,被突厥人等北方各族整天惦记。
  这件被各方势力垂涎的稀世珍宝,由靺鞨族精挑细选的三十名勇士一路护送,从遥远的辽东秘密进入中原,成功避开了突厥、契丹、室韦等人马的眼线,走的是风平浪静、无惊无险。直至他们来到距离大唐国都长安城不足百里的井口小镇,才忽然遭逢了不测。
  尽管有大唐太子李建成派遣的长林军及时增援接应,可终究还是因为对手实力强大,两路护宝的队伍寡不敌众,最后落了个宝失人亡的悲惨下场。
  幸好关键时刻,齐王李元吉及时率兵赶到,在长安城外方圆百里之内布下天罗地网,甚至请动突厥武尊哥舒玄帮忙,于事发后八个时辰内,奇迹般寻得劫宝盗寇的踪迹,并当场击杀匪首朱浚竭,而琼台凤冠也被失而复得,既维护了两国的盟约,也保住了大唐的颜面。
  一份如此内容的奏章,在宝物运回长安的当天傍晚,被同时呈送到了皇帝的面前。李渊读完整个事件的原委始末后,当即下旨召见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尚书左仆射裴寂和太极宫问事郎赵亮,打算详问缘由。
  这四人得了旨意,不敢怠慢,急忙连夜入宫面圣。
  在太极宫的议政殿里,李渊端坐高台,面沉似水,上来便先将太子李建成给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吓得李建成赶忙拜倒在地,连连请罪。
  只听李渊沉声道:“得啦,你也不必一直磕头谢罪了,站起身来回话吧。皇儿,不是朕要苛责你,你今后真的还须多多历练,处事更谨慎些才行。这次幸好四郎行动迅速,处置得当,将那件琼台凤冠给及时追了回来,不然的话,还真不晓得该如何收场呢!”
  李元吉听李渊开口夸奖,连忙拱手答话:“父皇过奖了,孩儿无甚功劳,全赖皇兄运筹得当,方才化解了此次危机。说实话,谁也没能想到,居然有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在京畿附近聚众行凶,抢夺国宝,甚至连长林军的精锐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父皇,皇兄真的是非常冤枉,他之前所做的部署其实并无失当之处,完全是因为遭人算计,才会措手不及。”
  裴寂闻言也连连点头:“陛下,齐王所言甚是。此事发生的颇为蹊跷,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恐怕还不仅仅是琼台凤冠那么简单。”
  “哦?裴卿对此有何见解?”李渊对他这位昔日在太原做唐国公时的“酒友”十分重视,不禁问道。
  裴寂答道:“三十名靺鞨勇士,五十名长林精锐,近百名战力几乎全军覆没,这绝对是一场正儿八经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倘若是发生在长安城中,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渊闻言略微皱了皱眉:“裴卿说的有道理。不过……”
  他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李建成,接着道:“那贼寇毕竟只是贼寇,怕是没有胆量敢进长安捣乱吧。”
  “陛下所说的贼寇,如果真是所谓的江洋大盗,那自然是不足为虑。”裴寂不慌不忙的讲道:“但放眼天下,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进攻官军的江湖人,恐怕数不出来几个啊。”
  李渊点点头:“这个朕当然知道。如此大案,背后的确有可能会牵扯外敌势力或朝中大员,但是案子尚未彻查清楚,下结论也为时过早。不管怎么说,朕都不相信,这仗还能打进城里来?”
  李元吉眉头一挑,说道:“父皇英明。长安乃帝都所在,禁军十二卫及巡防兵马皆是我大唐精锐,对您又绝对忠诚,再加上整个城池完备的防御体系,断不至于出什么差错。不过裴大人的担心倒是提醒了儿臣,此事肯定不是寻常的江湖人士所为,要么是北方某支胡族势力,要么是朝中有资格调动兵马的重臣。所以儿臣建议,由太子负责出面调查,找出幕后的真凶!”
  李建成闻听此言,也拱拱手:“父皇,儿臣愿彻查此案,将功补过。”
  李渊未置可否的想了想,忽然转头望向赵亮:“爱卿,你昨晚也参与了此事,有没有什么见解啊?”
  赵亮施展窥心大法,早已探知清楚李渊的心思:他和其他人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两路可疑人士,一个是既有动机又有能力的突厥人,另一个则是与太子已成水火之势的天策府。
  若是前者倒还好说,两边都不知道打过多少仗了,琼台凤冠无非就是多记一笔账而已。
  但是如果此案涉及李世民,那么他这个为君为父的,就等于进退两难了。
  正因为有这个顾虑,所以李渊没有轻易决定让李建成亲自负责此案,怕的就是太子利用这个机会,无论真假也要把罪名扣在秦王头上,直接把局面搞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赵亮把握住皇帝这个顾虑,连忙答道:“启奏陛下,微臣不建议由太子殿下亲自查问此案。”
  此言一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再加上大臣裴寂,都不禁微微一愣。尤其是齐王,脸色当场就是一沉。
  相比之下,李渊倒是颇感受用,笑道:“哦?问事郎何出此言呢?”
  赵亮从容不迫的答道:“陛下,微臣这么说,主要有三个理由。其一,尽管正如齐王所言,谁都没能料到距离长安不到百里的地方会发生这种事情,故而也算事出有因。但太子殿下毕竟在宝物上有失职之嫌,若是由他出面查案,恐遭朝野议论,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李渊微微颔首:“嗯,这话有些道理。严格来说,太子也应是被查的人之一,如此方能在事后厘清责任。还有呢?另外两个理由又是什么?”
  “其二,就是情报泄露的问题,”赵亮道:“迎接琼台凤冠的事情,本属机密,所以太子才会命长林军校尉张进芳只率领五十兵马秘密前往。盗匪既然能提前布好陷阱,必然事先掌握了确切的情报,而这条线索第一个指向的便是东宫。因此太子殿下来查,极易被内部可能存在的因素所误导。”
  李渊同意道:“常言说得好——灯下黑,东宫内部若是真有人泄露情报,自己查的效果未必管用。”
  赵亮点了点头:“微臣正是这个意思。至于其三嘛,则是因为新法练兵之事。昨日陛下圣裁,京畿道各州府受训的府兵已然开始向长安集结,再加上校军大试,可谓千头万绪,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实在不易过多分心了。”
  “嗯,爱卿和朕想到一块儿去了。”李渊微微一笑:“宝物失而复得,贼首也当场伏诛,同时还抓了几个同伙,所以案件虽然骇人听闻,但也并非无从查起。倘若分个轻重缓急,当然还是练兵更须多加在意才对。太子啊,依朕看,你还是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吧,切不可本末倒置,耽误了大事。”
  李建成闻言连忙拱手答应,没敢再多说什么。一旁的李元吉却问道:“父皇,既然不让皇兄负责此案,那究竟该由谁来办呢?”
  李渊沉吟了几个弹指的功夫,忽然把目光投向了赵亮。


第四百四十五章 挑战
  李元吉一见李渊望向赵亮,心中顿时暗叫不妙,他生怕这个要命的差事落到了问事郎的身上,于是当即便打算要开口劝阻。
  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裴寂先道:“陛下,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推荐。”
  “哦?裴卿想的是谁?”李渊问道。
  裴寂答道:“光禄大夫萧瑀。”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原来是瑀弟啊?嗯,不错,我这个妹夫胸怀万机,才智过人,最难得的是他为人刚直不阿,敢讲真话,的确是查办此案的合适人选!”
  裴寂所推荐的这个萧瑀,乃是后梁明帝之子,因为他姐姐是隋炀帝的宠妃,所以萧瑀也是旧隋的国舅爷,正儿八经的皇亲贵族。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兄的妻子,是文献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大唐皇帝李渊则是文献独孤皇后的亲外甥,因此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的关系,李世民等皇子见了萧瑀,均称其为“姑父”。
  当年,李渊和萧瑀同在隋朝做官,又有着姻亲关系,所以二人的交情很好。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自立,进而攻克长安之后,还特意给萧瑀送去书信,请他前来相助,而萧瑀也因为一向看不惯姐夫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种种做法,故而欣然应允了李渊的邀请,带着妻子家人投奔了大唐。
  由于萧瑀在隋朝颇有地位声望,所以李渊对于他的到来,自然是感到非常高兴,当即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可谓恩宠有加。
  像这样一个要资历有资历、要辈分有辈分的朝中大员,来查办可能牵扯皇子在内的惊天案件,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于是李渊点了点头,转而对李建成说道:“你们这些小辈惹出的麻烦,让你们的姑父去处置善后,应该没意见吧?”
  李建成赶忙拱手道:“儿臣全听父皇圣裁。”
  李元吉也道:“姑父德高望重、处事公允,儿臣也非常赞同裴大人的这个建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