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道:“问题是,要想在晋西北扎下根可不容易呀。”
“不然。”丁伟道,“晋西北山区虽然非常的贫瘠,但人口却不少,而且受压迫现象较严重,发动群众还是相对容易的,这就意味着咱们的队伍扩充比较容易。”
孔捷道:“队伍扩充是不难,但是给养怎么解决?你们浮凉山区和九公山区怎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卧虎山区的父老乡亲连养活自己都费劲,根本拿不出多余的粮食供养军队,真的,哪怕只是养活几百人都费劲。”
丁伟道:“九公山区也差不多。”
“浮凉山区也一样。”李云龙道。
孔捷道:“那么问题就来了,给养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把李云龙给难住了,丁伟和赵刚也是一筹莫展。
王野脑子里却闪电般掠过三个字:大生产!是的,只有依靠大生产运动,才有可能改变晋西北的贫困面貌,改善部队的处境!
从时间上来看,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也快要开始了。
因为国民政府已经停发了八路军、新四军的经费,日军也对各个抗日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经济封锁,从今年(1941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本根据地将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有被子盖,也没有经费可用的极端困难局面。
所以指望总部机关或者其他根据地援助绝无可能。
转进晋西北的3大主力团只能自力更生解决困难。
当下王野说道:“各位首长,或许只剩下一个办法。”
“哦?”李云龙、孔捷、孔捷还有赵刚齐刷刷看过来。
迎着四人的目光,王野说道:“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啥?开展大生产运动?”李云龙瞠目结舌的道,“你这不是扯淡吗?我们3个团可都是主力团,是正规军,你让我们跟着老乡一起去种地?”
丁伟也皱眉说道:“都去搞生产种地,打仗谁来打?”
孔捷说道:“是啊,晋西北的鬼子伪军可不会自己跑掉。”
赵刚却道:“我看小王的法子就挺好,农忙时节搞生产,等农闲的时候就打仗,既不会耽误生产,也不会耽误打鬼子,一举两得!”
这里,就看出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的区别。
孔捷、李云龙甚至丁伟更习惯于从军事角度去看待问题。
但是作为政工干部,赵刚的认识就更深刻,能从全局角度看待问题。
“不对,还是不行。”李云龙摆了摆手又道,“咱们就是想搞大生产,可也没有那么多地给咱们种哪?”
王野道:“没有地种,那就开垦荒地。”
赵刚也说道:“没错,晋西北到处都是荒地,还怕没地种?”
“说得容易,你们两个就是书呆子,怕是从来没种过地吧?”李云龙没好气道,“老子可是从六岁跟着长辈种地,要不是十七岁参加黄麻暴动,这会老子肯定是一个好把式,我告诉你们,并不是什么荒地都可以开垦的。”
孔捷也说道:“得有水,没有水灌溉,长不出庄稼。”
李云龙又道:“晋西北最缺的就是水,怎么种庄稼?”
赵刚的脸色便立刻垮下来,这个问题他倒是真没想过。
然而王野早已经成竹在胸,笑着说道:“团长,你就没有听过一句话?”
“一句话?”李云龙没好气地说道,“什么话?赶紧说,别他娘的说话只说半截。”
王野笑道:“这句话说的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粮食吃,我们就自己搞生产,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我们就开垦荒地,没有灌溉的水源,那我们就开渠引水哪,守着黄河,还怕没水灌溉土地?”
第二百七十四章 分个主次
“引黄河水?”
“你开什么玩笑。”
“这根本就不可能。”
李云龙、丁伟和孔捷同时叫起来。
赵刚也是眉头紧蹙,觉得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真的没有可能吗?”王野反问道,“从地图上看,新1团、新2团防区的背后就是黄河,平均直线距离甚至还不到五十公里。”
孔捷道:“但是中间隔着卧虎山和九公山。”
王野道:“隔着山又能怎么样呢?把山凿穿就是了。”
“什么?”孔捷瞠目结舌地说道,“把卧虎山和九公山凿穿?那得多大的工程,得多少人,又得花多长的时间?”
王野道:“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说到这,王野又指着地图说道:“几位团长还有政委你们看,整个晋西北跟陕北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是黄河奔流而下,生生将整个黄土高原一分为二。”
“所以,晋西北的土质跟陕北是一样的,都是典型的黄土地,土质松软容易挖掘,晋西北的百姓也多挖窑洞而居。”
“何况,也并非一定要把山凿穿。”
“因为卧虎山和九公山中肯定存在东西走向的峡谷。”
“所以,遇到有东西走向峡谷时就绕行,只有实在找不到东西走向的峡谷之时,才需要凿山挖隧洞,这样一来,工程量就会小得多。”
“所以,挖掘修建几十公里的水渠真的很难吗?”
【注:在亮剑世界中晋西北不属于120师的晋绥根据地】
丁伟道:“就算这样,这个工程量也绝不是我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是啊,这其实已经是一项浩大的水利灌溉工程。”赵刚也说道,“小王,单凭咱们现有的二十多万块大洋和一千多两黄金根本就支撑不起来。”
顿了顿,又道:“别的不说,人工成本就负担不起。”
“人工?”王野微微一笑说,“如果说有免费人工呢?”
“什么?免费人工?”丁伟、孔捷还有赵刚便愣在那里。
李云龙却心头一动,失声道:“我知道了,我就说你小子怎么非得把高家护卫队的五百多个杂碎带回赵家峪来,敢情存的是这个打算?”
“团长,这个真不是。”王野摇了摇头又道,“我当时想着把高家护卫队的五百多个俘虏押回赵家峪,其实有另外的用处。”
“不过,刚才的讨论却让我有了新的主意。”
“或许,我们可以把浮凉山区的防御工事做成军民两用。”
“防御工事?”李云龙闻言一愣,茫然道,“什么防御工程?”
“是啊小王,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孔捷也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王野道:“三位团长,还有政委,我是这么考虑的,咱们3个团的防区虽然呈品字形分布,互为掎角之势,鬼子扫荡时可以互相支援,但是鬼子也有可能不是来扫荡,而是突然跑来清乡袭扰,那我们就有些防不胜防。”
“所以,我就想着利用晋西北松软的土质,”
“在根据地的各个村庄大量挖掘地道,并连到一起。”
“甚至可以将整个浮凉山区的村庄全都连接到一起,就能够形成地下长城!”
“这样无论鬼子是来扫荡、清乡又或者单纯的袭扰,根据地的百姓都能及时快速的转移进地下长城,而我们的主力部队也就不必为了掩护百姓转移而蒙受巨大的牺牲,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地下长城来打击鬼子。”
“妙啊!”丁伟击节道,“是个好主意!”
顿了顿,又道:“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呢。”
“水窑山之战就是这样,咱们386旅为了掩护太行军区的百姓转移,几乎全旅都拼个精光,鬼子要是依葫芦画瓢在晋西北也来这么一出,那咱们可就麻烦大了,小鬼子要是多来几次,咱们就是挣下再大的家当也不够这么消耗的。”
王野道:“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总不能让老乡白给我们干,所以就必须到战场上多抓俘虏,让这些俘虏兵来替咱们干!”
“这个法子好!”丁伟一拍大腿说道。
“今后咱们就都这么干,无论抓了鬼子还是伪军,就让他们挖地道。”
孔捷道:“鬼子怕是不行,这些小鬼子可是凶得很,绝不会老实听话,说不定还会威胁到看守人员的安全。”
“不会。”王野笑着说道,“据我观察,鬼子也就是到了战场上才凶悍,可是一旦当了俘虏,就会变得比伪军更加服从。”
这其实并不是王野的观察,而是事实。
只不过,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实。
在另一个世界,几十万日军可是在西伯利亚做苦力做到死都没有造反,现在即便世界线不同,鬼子的尿性肯定差不多。
说白了,和人族的服从性其实真挺好。
赵刚道:“小王,你刚才说的军民两用又是什么意思?”
王野道:“我本来只是想着抓俘虏回来修建地下长城,但是通过刚才的讨论之后,我发现可以给地下长城增加一项新的蓄水功能。”
“就是在地道中修建水渠以及蓄水池,等到下雨时收集雨水进蓄水池。”
“等到干旱时,再把蓄水池的水放出,来进行灌溉,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对进入地道的鬼子实施水攻!”
这其实相当于修建小型水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开局抢了长孙无垢 (飞天栗子) 番茄vip2021-10-07完结42.8万字 ·1.4万人在读穿越大唐,李烨成为了李渊的义子靖王,获得了一个全能战神...
-
代明 (与友长兮) 番茄vip2021-02-28完结33.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没有繁花似锦的盛世,没有和平安宁的时代。朱门酒肉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