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们自己。”
“兵员,我们自己招募,粮食我们自己筹措。”
“经费,我们自己解决,武器装备我们自己从鬼子手中缴获。”
“总之,只要是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就不要假手于他人,共产党八路军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吗?他们可以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什么?都靠自己解决?”高慎行失声道,“这也太难了吧?”
“要想解决这么多难题,是很难。”梁钢点点头又道,“但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总是能一步步解决的,至少兵员的问题已经解决,不是吗?”
“这个倒是。”高慎行下意识的点头。
兵员的缺额问题的确已经解决了。
独94旅现在已经是满编状态。
全旅现在有4000多官兵。
就是给养是个大难题。
……
九公山区,新1团部。
冯祥和将一瓶西凤酒递给丁伟,笑着说道:“团长,给您。”
“西凤酒?这可是好东西。”丁伟高兴的道,“从哪弄来的?”
冯祥和嘿嘿一笑,又说道:“我们天狼中队配合3营拔了一座据点,我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一瓶西凤酒,所以就顺手给您捎回来了。”
“好小子,算你有点良心。”丁伟高兴的说道。
说完就把酒打开,又让警卫员拿来了两只陶碗,又从柜子里拿出半簸箕吃剩下的盐水花生,剥着花生悠闲的喝起小酒。
晋西北的铁三角,李云龙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孔捷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苦活累活基本归他。
丁伟最有大局观,也最会享受生活,甚至于有点小资情调,至少他的衣衫永远都整洁干净,不像李云龙和孔捷从来都脏兮兮的。
不过那是以前,李云龙娶了媳妇之后浑身上下就焕然一新。
丁伟正喝着呢,参谋长李孝先兴冲冲的走进来:“团长,最后一段水渠已经打通,黄河水已经进了九公山!”
“真的?太好了。”
丁伟高兴的说道:“今天咱们新1团可真是双喜临门哪。”
“嗯?双喜临门?”李孝先道,“团长,还有一喜是啥?”
丁伟得意的说道:“参谋长你在工地上,所以还不知道,咱们新1团今年春天的招兵工作已经结束,你猜咱们新1团现在有多少人?”
李孝先想了想说:“1500人肯定是有的吧?”
“1500人?”丁伟嘁的一声道,“告诉你,足足1800人!”
“我的天!”李孝先吃惊的叫道,“咱们新1团又有小两千人马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春耕、和谈
二月二,龙抬头。
一声春雷,万物复苏。
一年一度的春耕正式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独立团、新1团还有新2团对于今年的春耕都格外重视,甚至都暂停了部队的训练,让家在附近的战士们回家播种。
这个时候,九公山区和卧虎山区的水渠已经全部建成。
带着冰凌的黄河水通过引水渠,源源不断地流入两县,九公山还有卧虎山的那些原本干旱贫瘠的旱地,转眼之间就成了肥沃的水浇地。
按照规划,九公山区和卧虎山区主种小麦、苞谷、地瓜、土豆等粮食作物,浮梁山区主种烟叶、棉花以及花生等经济作物。
从昨天起,独立团的训练就已经全部停止。
包括团长李云龙在内,所有战士分批帮助父老乡亲春耕。
这天一早,李云龙就带着团部的部分人员来到李大爷家。
李大爷家原有十亩地,不过全部都是山地,干旱又贫瘠,年景好的时候每亩地能够收获三五十斤粗粮,勉强度日。
可要是遇到年景不好,直接就能拉下饥荒。
这个时候,当地百姓一般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走西口,背井离乡到包头、绥远去讨生活,再就是留在家乡苦熬,熬不过去就得饿死。
不过去年独立团来到浮亮山后,以铁腕手段镇压了周边各乡镇的土豪劣绅,李大爷家也分到了两亩肥汰的水浇地,所以今年大概率是不会拉饥荒了。
入冬之前,也就是刚分到水浇地之后不久,李大爷第一时间就种上冬小麦,这会麦苗都已经半尺来高,看去绿油油的一片,可讨人喜。
李大爷几乎每天清晨都要去地头抽一锅烟。
“李大爷。”还没进门,葛二蛋就高喊起来。
“哎哎哎,来了,来了。”李大爷迎出门来。
刚出正门,便看到李云龙带着十几个战士已经进了院子。
葛二蛋道:“李大爷,团长带着我们来替你们家翻地来了,咱们这就走吧。”
“先不急。”李大爷摆了摆手,又笑着说道,“先吃早饭,李团长还有同志们过来坐,吃了早饭再下地。”
说话之间,李大娘已经端着一簸箕烙饼出来。
烙饼是估计是刚烙好的,还冒着热气,带着面饼的清香。
除了烙饼,簸箕里还有一大盆的大酱,还有一大把洗干净的小葱。
葛二蛋便立刻吞了一大口口水,把小葱蘸了酱再用烙饼那么一裹,简直是人间美味,他一口气能吃十大张烙饼。
可惜长这么大就没有敞开吃过。
战狼中队有次去冀南执行任务,据说可以敞开了吃驴肉火烧,可把葛二蛋给馋坏了,他不奢望驴肉火烧,只求能够敞开了吃一顿烙饼子。
然而这个念头刚起,后脑勺上就挨了一巴掌。
李云龙轻轻扇了葛二蛋一巴掌,又笑着说道:“李大爷,我们吃过了。”
“那怎么行?”李大爷便急了,虎着脸说道,“必须吃了早饭再去,要不然我宁可不要你们帮忙,我一个人也能把地种了。”
王野也说道:“大爷,我们真的已经吃过早饭了。”
“吃过了也要再吃点。”李大爷道,“大爷像你们这个岁数的时候,刚吃完一顿立刻就能吃下一顿,快吃,再吃点!”
年轻人就没吃饱的时候。
李云龙便不再多说废话,扛起锄头就走。
李大爷家的地就在前山,他们都知道的。
王野、葛二蛋还有十几个战士也纷纷上前抄起各种工具。
李大爷和李大娘便赶紧拿小葱蘸了大酱,再用烙饼一裹,把簸箕里的几十张烙饼全部裹好,又追出门来塞到战士们的手里。
葛二蛋和战士们却不敢伸手接。
李大爷便生气了,急道:“你们要是不吃,俺可生气了。”
王野便笑着对李云龙说:“团长,军民鱼水一家亲,这是李大爷对我们的爱护,如果拒不接受未免有一些不近人情。”
“对对,一家亲。”李大爷连声说。
“还是王参谋会说话,快吃,赶紧趁热吃。”
李云龙这才命令战士们接过还热乎着的烙饼。
葛二蛋两下就吃完一张烙饼,然后眼巴巴的看着王野,因为他知道战狼中队伙食好,这里唯一不缺口的就是王野。
王野无奈,只能把烙饼递给葛二蛋。
不一会儿,大伙就来到前山,正对着赵家峪。
如果鬼子进攻赵家峪,前山就是一个必须夺取的制高点。
要不然,独立团只需要在前山架起几挺轻机枪,就能够封锁进村的唯一通道,鬼子就只能遁入村后的荒山当土匪。
八路军就可以走地道。
有一条地道从团部直通前山。
出口就在李大爷家一块地的地头。
今天工作主要是翻地,这个时候土地已经化冻,而且刚被融化的雪水浸润过,所以翻起来并不费力,十几个人半天就翻完了。
下午就开始播种,李大爷响应民主政府的号召,把这十几亩地都种植了烟叶、棉花、花生及大豆等经济作物,反正村口的两亩水浇地已经种了小麦,接下来的这半个月,再在边角地头种点地瓜和土豆,多少又能够收个几百斤粗粮。
……
在太原,第1军司令部。
情报课长佐久间次郎道:“司令官阁下,根据情报,八路军386旅在九公山区以及卧虎山区修建的水渠已经打通了。”
“纳尼?”岩松义雄道,“水渠打通了?”
花谷正也是一脸震惊道:“速度这么快?”
佐久间次郎一顿首说道:“据说八路军动员了十万民夫。”
“八嘎。”花谷正转头对岩松义雄说道,“支那人太多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形成巨大的数量优势,而数量又能转化为速度的优势。”
顿了顿,花谷正又说道:“司令官阁下,是否提前清乡?”
对晋西北展开大规模的清乡这是肯定的,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是个问题。
“不行,近卫第2师团尚未完全准备好,皇协军第4混成旅也在整顿,这个时候提前发起清乡有些过于仓促了。”岩松义雄摇了摇头,又道,“何况我们跟阎西山的谈判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不能节外生枝。”
“可是……”花谷正皱眉说道。
“情报显示,福安县境内的支那中央军,河源县境内的晋绥军独1旅,还有平安、崞县以及安化境内的八路军386旅都在挖掘地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开局抢了长孙无垢 (飞天栗子) 番茄vip2021-10-07完结42.8万字 ·1.4万人在读穿越大唐,李烨成为了李渊的义子靖王,获得了一个全能战神...
-
代明 (与友长兮) 番茄vip2021-02-28完结33.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没有繁花似锦的盛世,没有和平安宁的时代。朱门酒肉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