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虽然董大宝以前是张诚的手下,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跟着海瑞办事。
这一次在西北,董大宝搞出了非常大的动作。这样的人去搞军改是非常非常合适的一个人。
如果不是因为海瑞年纪大了,加上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谭纶都想请海瑞出山了。
除此之外,谭纶还看中意了王用汲。只不过现在王用汲在西北,谭纶很希望把他调回来给自己做副手。等到自己下去之后,就把王用汲提拔上来坐兵部尚书的位置。
但是后来思来想去,谭纶发现还是不合适。倒不是因为王用汲不合适,而是因为他对军中的事并不是很了解,也不适合做兵部尚书,所以谭纶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朱翊钧和谭纶的想法可不一样。锦衣卫的作用,自己早就想过了,那就是宪兵。
再者,自己的确早就想过需要加强对军队的监管,只不过一直没有想好去用什么人来执行这件事。
是再组建一个衙门?还是调遣原来的人事?
现在听到谭纶这么说,自己也愿意顺水推舟,可以直接把锦衣卫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军方的情报机构,另一部分就是军方的宪兵。
这样一来,也算是填补了朝廷的一些控制。
谭纶提出来让锦衣卫去做这些事,朱翊钧心里还觉得正合适。
如此一来的话,可以让锦衣卫在军方立威。想要做宪兵,没有威信可是不行的。
谭纶有些担心的看向了正在沉默(实际是在思考)的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提出来的那个意见皇帝会不会答应。如果皇帝不答应的话,自己只能想别的办法。
朱翊钧见到谭纶看着自己,笑着摆手说道:“爱卿你不必过于心急,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朕也要和别人商量一下。你还是先把你的计划说出来,回头再商量。”
“是,陛下。”谭纶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臣的心思有些急切了。那臣就接着往下说。”
“选定驻军的位置,卫所为募兵,田地变成皇庄。除此之外就是关于军队的整训。”
“臣也看到了火器部队的威力,臣觉得应该全部采用火器部队,这样虽然开销大,但是威慑力十足。”
“另外,如果朝廷负担过重,可以酌情减少军队数量,这样的战力用不了这么多的人数。这样一来的话,说不定朝廷还能削减一些负担,对户部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裁军,
这是谭纶的另一个主要思想。
大明的军队数量其实还可以,没到宋代冗兵的程度。
可是现在北方已经太平了,养兵需要花很多的钱。尤其是改卫所为募兵制后,这就需要更多的钱。
维持现在的军队数量,以朝廷现有的财力来说,恐怕撑不住。


第七三二章 强军计划
详细地了解了谭纶的想法,朱翊钧也不得不感慨,谁说大明这个时候没有能人?
他们全都是能人,只不过因为条件不成熟,心里的想法不说出来罢了。现在条件成熟了,这不就来了吗?
朱翊钧笑着说道:“爱卿说的很好,这件事就按照爱卿说的办。回去之后爱卿先准备一下,好好的写一个章程出来,到时候朕会好好的看一看,朕支持爱卿这么做。”
“臣多谢陛下!”谭纶站起身子,脸上带着笑容,一脸激动的说道:“臣现在就回去准备,弄好了之后再来找陛下。”
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去吧去吧。”
“臣告退。”谭纶恭恭敬敬的行礼,说完转身就向外大步流星般走了出去。
等到谭纶离开之后,朱翊钧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随后轻轻地笑了笑。
这件事自己可以先放松一下,让谭纶去办。
关于怎么样设置军队之事,朱翊钧心里早就有了盘算。哪怕自己什么都不会,也可以照搬后世的华夏。
自己准备在全国划分几个大的军区,同时在很多地方建立新的屯兵军团。只不过这和原来的卫所制度不一样,这是照搬后世的同垦军团。
同时,还要建立新的兵种。战时军队和地方驻守部队要分开,采用一样的编制、不一样的装备。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减少装备需要花费的金钱,以及装备定期维护的费用。
军队的数量,在现在的基础上裁撤到百万人左右。当然了,这些人肯定不够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建设新军。在这方面,朱翊钧也做好了打算。
除此之外,还有培养军事人才、创建军校,还包括其他的一系列措施。
总之,强军计划已经在朱翊钧的日常当中了。因为朱翊钧的心里明白,接下来才是
大时代。
只不过这要花费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自己能忍得住,也愿意等。只有练好了内功,对外发力的时候才足够有利。
军改之事并没有瞒着,在朝堂上稍稍泄露了一点风。只不过这点风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讨论,所有人在关注点都不在这件事上,他们的关注点都落在了朝廷新颁布的政策上——朝廷赦封了一批新的爵位。
这一次把原本废除掉的男爵和子爵全都捡了起来,每个爵位分三等,按照不同的功勋进行分封,同时也颁布了各种爵位所享有的待遇。
除了该有的俸禄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待遇,比如家里的孩子可以进入皇家将军学院。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内部的人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外人一听就觉得很厉害,似乎自己家的孩子进去后再出来就能当将军了。
皇家将军学院的位置就在城西,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全都是这一次立功将士的后人。
除了有爵位的人之外,普通的士卒也可以。只要你立下的功劳足够,就可以送你的孩子进去。不过也有要求,年龄必须在十五岁以下,超过十五岁的就不收了。
让人觉得有一些微妙的是,皇帝并没有招收那些传统勋贵和勋戚的孩子。这让人不禁有一些迟疑,这里面的味道有些不对。
有人跑到兵部去问,回答也很简单,这一次的名额不够了。人这么多,皇家将军学院就那么大,招收的人员实在是有限。如果大家还想进去的话,那等下一次招生再说。
至于下一次招生是什么时候,暂时不得而知。现在的人员已经够用了,下一次招生可能要等到皇家将军学院扩建以后。
如此一来,气氛显得更加诡异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皱眉头。
因为皇家军事学院那边已经传出了消息,第一任院长是戚继光。
戚继光这一次也得了很大的封赏的。
首先是爵位,他做了安北伯,直接给了一个一等伯。
其次是官职,原本的少保也成了太保,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现在又兼任了皇家将军学院的院长。
很多人都觉得这里面大有前途,都想办法把自家孩子送进去,可是这个名额都是有定数的,很多人心里都有些急切。
定国公府。
徐廷功火急火燎的来到父亲的面前,把外面的事讲述了一遍,随后脸色有些难看的问道:“父亲,这是要干什么啊?”
徐文璧坐起身子冷笑了一声说道:“这你还看不出来吗?”
徐文璧这些日子一直在家装病,不过外面的消息可是从来都没有断过,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第一时间知道。现在这么大的事,他怎么可能不了解?
见儿子疑惑的样子,徐文璧笑着说道:“你在担心什么?”
徐廷功有些无奈的说道:“父亲怎么能不担心?咱们这些人是靠着什么有现在的地位?皇家的封赏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用。”
徐家这些勋贵勋戚虽然在朝廷上一直有功劳存在,可是祖上的功劳不能吃一辈子,祖祖辈辈这么传下来能传到现在还是因为他们有用。
说白了就是他们掌握军权,对皇帝足够忠心。大明这么多年没出过什么皇室争夺的大乱子,与这些勋贵勋戚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到了大明末年,魏忠贤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这帮勋贵勋戚依旧稳坐钓鱼台。等到天启皇帝死了,传位给崇祯皇帝的时候,他们这些人依旧发挥大作用。
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手上掌握着兵权。那些军中世袭的将领都是唯他们马首是瞻,甚至干脆就是他们安排下去的人手。
这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这些勋贵勋戚在军中的人手简直堪称恐怖。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真到了发力的时候一般人都比不了他们,
别看手下的军队不能打,可是这些人手边都有能打的人——他们的亲卫。真到了动手的时候,绝对没有人能抵抗得了。
可是现在皇帝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改变这种局面。这是在用新贵族取代他们这些老贵族。
因为是降等袭爵,所以新贵族的进取心非常重,皇帝这是在剥夺老贵族的权利给新贵族。这对徐家这些勋贵勋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权力没有了,就会丧失自己的地位,就会沦为一群只会混吃等死的废物。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格外扎眼,和皇家养着的宗室就没有什么区别。
看看那些大明的宗室,他们都快被朝廷养成猪了。可是人家毕竟姓朱,自己这些人不姓朱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