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深蓝的国度
- 入库:04.13
“晴气庆胤调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出任第二课的课长,他就派了石林森和王天牟,组建了一个特工总部华北工作团,在北平设置了特工总部的据点,想要把势力渗透到华北地区。”
“可是前几天我听说,因为特工总部的手伸得太长,引起了华北地区新民会的极力反对,华北派遣宪兵队和方面军特务部,各地的特务机关,对此也表示不满,认为特工总部越界了。”
“晴气庆胤虽然是司令部的参谋课长,怕是也顶不住这么多势力向他施压,李仕群的这个什么工作团,很快就会被撵出华北地区。他如果要是有你这样的关系作为后盾,就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了。”岗村适三笑着说道。
要说李仕群的野心,那还真是够大的,华中地区这么大的地盘居然不够他折腾,把手伸入了华北地区。
可问题在于,汪伪政府本来就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闹矛盾,一直想要控制华北地区的行政权力,但对方仗着华北方面军的支持,根本不听汪伪政府的政令,这也牵涉到日军内部的利益纠葛。
大环境就是这样,一个晴气庆胤给不了他太多的帮助,但这个事情不是说做不成,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的原因,没有人撑腰。
“李仕群在华北碰钉子不奇怪,他在华中地区也没有多少支撑点,事实摆在眼前,金陵政府里面他没有靠山,汪主席、陈恭波和周坲海,他哪边也靠不上,走到现在的地步,完全是依靠梅机关的影佐将军。”
“你瞧瞧我们皇军的各部门,华中派遣宪兵队他没有关系,陆军部也没有关系,第十三军特务部和第十一军特务部,他也没有关系,自己把路都给堵死了,以后不倒霉才怪。”冢本清说道。
解决了沪市清乡工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许睿阳回到家里,就告诉了吴娅清这件事,并且决定明天要到彭城。
如果京沪特别站有急事需要找他,可以利用海昌贸易公司的电台,利用特务科的专用密电码,直接给彭城特务科发电,有必要的话,他也会用彭城特务科的电台,使用军统局的密电码和她联系。
吴娅清当然是不愿意他出门,回家没待几天呢,又要跑出去。但她也明白,许睿阳不是个在家里过日子的普通男人,这是军统局的二级站站长,是秘密情报员,怎么可能有固定时间呢?
“我这次外出也就是十天半月的事,主要是为了躲避分赃不均惹出来的麻烦事,要是待在家里,宪兵队出面拦截了清乡地区的粮食物资,陈恭波必然要找我解决问题,还得面对他的情人莫菓康,不如外出躲一阵子再回来,这样可以避免得罪人。”许睿阳也是很无奈。
“从八月初,市区和租界开始实施计口授粮了,上旬的时候每人每天三合米,十天购买一次,每次三斤,到了现在的中下旬,每人每天只能有一合半,十天给一升五合,整整减少了一半的配给,这是要饿死人的。”
“现在黑市米的价格,眼看着到了八百元中储券一石,就这样还买不到,老师的意思是,既然你有这样的渠道和便利条件,能不能想办法搞一部分大米给他,救济一下在沪市的乡亲父老和同学朋友?”吴娅清问道。
计口授粮是汪伪政府和日军采取的一种民事应对策略,也不能把老百姓都给饿死,所以前期做了人口调查,按照计口授粮证出售平粜米。
一升为十合,这个计算方式可以算出每天每人能够买到多少粮食,别说是每天一合半的量,如果按照正常的需求,实际的数量应该是每人每天六合,这样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
许睿阳听到是老师的意思,当即就明白宋海峰要大米的意思,有这样的学生搞走私,老师肯定是不会缺米吃的,他的目的是接济在沪的同志和家属,并且力所能及照顾一下身边熟悉的人。
沪市缺米这是大环境,许睿阳也没有能力解决,但是给予少量的人帮助,那还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但宋海峰不是要他直接给粮食,而是点出想办法的方式,这就是通知他,双方不能产生直接接触。
“最好的办法就是花钱买,你从咱们家提出六万中储券给老师,算是我的一片心意,然后从海昌贸易公司合作的粮商里面,挑选个稳当点的打招呼,就说要照顾同乡和同学朋友,让他放开口子以六百元中储券每石的价格出售粮食,等下批大米从苏南运来的时候,多分给他点份额。”
“你用自己的汽车,多送几次米给老师家里,每周一次,一车装个几石大米很容易,至于别的,也没有什么安全途径,我的身份太敏感了,做点什么事情总会有人产生联想。”许睿阳考虑了一会说道。
他在临走之前,通过秘密联系方式,给宋海峰留下多达两百万中储券,这时候中储券刚刚开始大规模占领金融市场,基本没有多少贬值,关键是印刷量还不是很多,也具备了一定的购买力。
为什么要给这么多的中储券呢?
许睿阳也知道,拿到这笔钱,老师肯定会听从上级的安排加以分配,苏南和苏北有根据地,鄂豫边区也有根据地,沪市有地下党组织,这笔钱能发挥一点作用。
但是他也不敢给的太多,不是因为心疼,而是他花钱的地方太多,海昌贸易公司要维持运转,结算需要大量的中储券,时刻需要流动资金,这就占据了一多半。
京沪特别站的经费,也是个极大的数字,局本部的报销向来都是慢吞吞的,戴老板催促也快不到哪里去,所有的钱都得他垫付。
光是这两项,能挤出来的钱就不多,他自己还有数目吓人的活动经费,一次拿出两百万,连他也觉得手头没有那么宽裕了。
第六百九十二章 渗透的起点 上
第一区是彭城最为繁华热闹的地区,就如同租界在沪市的地位,这里有一座著名的鼓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也就是一三七四年。后来几次损毁又几次重建,最后一次则是在光绪七年的时候,也就是一八八一年。
民国十二年的时候,当地的政府进行了修缮,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份的时候,日军进攻彭城,因为日机轰炸的缘故,损坏了鼓楼的部分楼顶盖,今年,伪政府对鼓楼做了简单的修缮,但施工相当粗陋。
之所以提到这座鼓楼,是因为彭城特务科的驻地,距离这座清代建筑不算太远,也就是七八百米。
原本是一处盐商的宅院,面积非常宽敞,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后花园,里面有凉亭、池塘、假山和花草树木。
按照许睿阳的规划,彭城特务科的总编制为六百人,办公地点也就是能住一百多人,为此,还专门找了两个地方作为警察的宿舍。
筹备特务科是大事,许睿阳和侯承业等人赶到的时候,秦世兆已经在这里待了半个多月时间,指挥着从沪市、金陵和江城三地抽调的一百五十个秘密警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特务科有许睿阳的支持,自然是财大气粗,办公室精心做了装修,搞出了食堂和宿舍,购买了床铺和被褥等物品。
许睿阳不会把人都放在彭城,这个特务科与别的特务科不一样,分为苏北股、鲁南股、皖北股和豫东股,彭城只驻扎苏北股,其余的三个股要分别到各自的辖区驻扎办公。
这次是从沪市先到金陵,然后沿着津浦铁路来到彭城,不但用火车带来了大量的办公家具、办公用品和生活物资,还从沪市开来八辆汽车和十辆运输卡车,同样拉着满满的物资。
算计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多少误差,车队到火车站大约一个来小时,火车就进站了。
出任彭城特务科副科长兼苏北股长的,是沪市特务科的老资格,侦查股副股长盛文浩,彭城特务科侦查股长是来自金陵特务科的侦查股长顾永纯。
鲁南股的股长是来自金陵特务科的单恒杰、皖北股的股长是来自江城特务科的彭云翔、豫东股的股长是来自沪市特务科的唐永农。
“老板,我已经在彭城最好的饭店,给您包了一层的房间,您是先到饭店还是先到驻地?”秦世兆在车站问道。
连卡车带牛拉车、马车、人力车,反正一百多辆车,把火车上运来的东西卸下来运往特务科驻地,场面倒是很壮观,宪兵和警察瞅着也不管。
“到驻地看看,今天晚上我要宴请当地的日军师团长、宪兵队长和特务机关长,你提前订个地方。”许睿阳说道。
驻守在彭城的日军,是日军第十三军麾下的第十七师团,师团长是平林盛人中将,驻扎在彭城的特务机关,隶属于华北方面军的鲁省特务机关管辖,机关长是江田稔中佐。
为什么看起来有点混乱呢?
这也是遗留问题了,彭城所在的苏淮地区,是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界地,向来都是由华北方面军扶持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管辖,但是汪经卫和汪伪政府对此非常不满,日本大本营为缓和这种对立情绪,就在年初把苏淮地区划给了汪伪政府管辖,称之为苏淮特别区,由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苏北行营进行管理。
但彭城的战略地位格外重要,华北方面军也不想彻底放弃,也包括海州等地的铁路运输等,在军事上,由日军第十三军下属的第十七师团驻扎,但是经济继续受到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指导,特务机关和警察,也属于华北方面管辖。
相似小说推荐
-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纵横小说网非V2022.03.17完结男主穿越到中唐时期,意外成了大反贼安禄山的女婿,而他又是杨贵妃的族弟,该如何突...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起点VIP2022-05-06完结我万历皇帝,千古第一仁君。我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穿越 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