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老人听天启皇帝似乎不急着进入正题,却也显得淡定,很认真地回答道:“是……有六十三人。”
“那么吴襄,还有吴三桂,一个是你的妻弟,一个是你的外甥吧。”
老人道:“是妹婿,吴襄本是臣的部属,臣当初见他是个英才,所以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
“难怪了,攀上了祖家,他才处壮年,便成为副将,也就不奇怪了。”天启皇帝喃喃道。
“陛下……”老人道:“臣没想到他最后,竟是……”
天启皇帝摆摆手:“你不必解释,你们祖家,在辽东世代为官,这都经历了多少代了,当初朕的祖父,夸赞你的父亲为柱国之臣,这其实也没有错,没有祖家,这辽东想要坚守,不易啊。”
老人便道:“这是陛下圣明,将士们对朝廷赤胆忠心,人人勠力的结果……”
天启皇帝笑了:“可是为何,这建奴人非但剿不尽,反而……此后在辽东越来越壮大呢?”
老人:“……”
天启皇帝步步紧逼。
老人似乎已经感觉到有些压力了。
不过他依旧表现出气定神闲的样子,不露声色地道:“建奴凶残,茹毛饮血,悍不畏死,将士们已竭尽全力,是以……”
“所以……所以虽是将士们用命,可结果却是……不尽如意是吗?”天启皇帝深深地凝视着老人。
老人想了想道:“臣等正待死战,与建奴人……”
“不要正待……”天启皇帝淡淡道:“从前打不赢,现在肯定也是打不赢的,这不是说几句死战就可以了。祖家在辽东多年,亲朋故旧无数,门生故吏,更是数都数不清,辽东七八个总兵和副总兵官,祖家就占了三个,至于其他副将和参将,朕也懒得去数。”
“还有你家的家丁,想来也有不少人,如今已得了官位,便是你的远亲,如吴襄这样的人,也可谋得副将。你看,大明在辽东的乌纱帽,给了你们没有一半,可是一成却是有的,如此树大根深,盘根错节,那么……卿家难道会不知道,辽东的实情吗?”
天启皇帝笑了笑:“所以啊,真实的情况如何,你比朕清楚,那么何须在朕面前,说什么这就用命呢?朕当然希望,你们能与朕,与朝廷同心勠力,若是真如此,那么朕也就可以放心了。可是……朕怎会不明白,要用命哪里有这样容易,你的先祖,还有你的父亲,确实是在拼命,因为只有拼命,才能得到前程,才有朝廷的封赏……”
天启皇帝顿了顿:“可是……现在……你和你的兄弟子侄们还需拼命了吗?你们已是升无可升,赏无可赏了。辽人守辽土吗?所谓的辽人,不就是你家吗?朝廷需要你们镇守辽东,所以,你们要钱,朝廷就得给钱,你们要粮,朝廷便要给粮,你们报上子虚乌有的功劳,朝廷就得给赏,朝廷想不给也不成。”
老人立即道:“陛下此言,实在诛心。”
他诚惶诚恐的站起来,而后拜下去,一副恐惧的样子:“陛下何出此言,臣等……绝无此念啊……”
天启皇帝的面色,却从方才的慈和,变得越来越冷峻:“朕年轻,从前也不是很懂事,总以为,朕赐了乌纱帽,赐了钱粮,变会换来感激,后来朕明白了,有些人,当他们从朕身上再得不到任何东西,当他们开始镇守一方,这边塞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的时候,他们非但不会感激涕零,反而会滋生出妄念,这叫什么,这叫做欲壑难填。”
“陛下……”老人继续叩首,脑袋一次次的叩在了青石板上,不多时,这脑袋便磕的青紫一片。
其他人见状,不禁生出了恻隐之心,这毕竟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风烛残年,据闻当初东征西讨,落下了一身的病。
天启皇帝却依旧冷漠的道:“天启二年的时候,朕召见你,让你脱衣,看你身上的伤口,你将身上的伤疤,一个个数给朕听,朕在当时,感动莫名,心里在想,朝廷有这样的忠臣,辽东的问题,指日可定。现在……却已是天启十三年了,十二年过去,朕已不是当初的朕,你还是当初的你的吗?”
“陛下啊……”老人落泪:“臣对不起陛下。”
“你如何对不起朕,来,和朕说说看。”天启皇帝冷静的可怕,他脸上没有恻隐,也没有愤怒。
老人道:“臣……臣……这些年来,对建奴人作战,都是无功而返,更有建奴人,居然绕过了宁锦,袭击了京师,这是臣……的罪责啊,如今令京城震动,百官手惊,陛下受到了建奴人兵临城下的侮辱,身为人臣,实在是羞愧难当。”
听到他述说自己的罪状。
竟将这些事列举出来。
天启皇帝听罢,哈哈大笑:“这些也是罪吗?”
“这自是大罪,恳请陛下责罚。”
天启皇帝冷笑道:“那么你为何不说一说,你对客军,对朕的干的好事,事到如今,你还想要蒙混过关吗?”
“其他的事,臣一概不知,还请陛下明示。”老人慢慢的淡定了,抬头,凝视着天启皇帝:“若是陛下对臣有其他的不满,老臣……甘愿认罪便是。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
………………
第四百八十章:斩杀殆尽
这老人显然是打定了主意。
这事只要不认,那么双方就都还有台阶可下。
可若是认了,这一层窗户纸被彻底打破,那么彼此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天启皇帝竟也不恼了,只含笑看着老人,却是道:“那么,此事究竟是谁干的呢?”
老人道:“臣不知是谁,不过……倒是在前几日,有一个参将,姓周名福,他连夜带兵出了锦州,行踪不明,听人说,他带人杀了数千马贼,若是……真算起来,理应就是他了。”
老人回答得很干脆,应对也十分的得体。
只要天启皇帝稍稍顾念一些法不责众,或者觉得若是继续查下去,可能水太深,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的话,都可能认可这样的结果。
此时,天启皇帝却是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而后突然驻足,他似乎已有了主意,于是凝视着老人道:“区区一个参将,敢做这样的事,能调度这么多的人马?”
“这……老臣就不知道了。”老人很是淡定地道:“若是陛下还不信,大可以继续彻查到底,不如……就让老臣负责此事,到时一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结果。”
说着,老人抬头看着天启皇帝。
现在……就看天启皇帝的了。
其余人也纷纷紧张地看着天启皇帝,似乎也知道,最为关键的时刻到了。
天启皇帝随即,大笑起来道:“那么周福何在?”
“周福已死。”老人道:“就在方才,他听闻陛下来了,却不知何故,狗急跳墙,竟是带着家丁去冲杀东林军,如今……已是尸骨无存。”
“哈哈哈……”天启皇帝又笑起来,忍不住抚掌,口里道:“不愧为卿家啊,卿家世受国恩,世代替朝廷和朕镇守辽东,果然很有手段。这样说来,朕只好归咎于此人?”
“这要看陛下的意思。”老人抬头看着天启皇帝。
他在等天启皇帝的态度。
虽说帝心难测,可天启皇帝到底肯不肯妥协,现在看来,有些拿捏不准了。
而二人的奏对,都全在张静一的眼里。
张静一听着这老人的话,立即就想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刺马案。
这还是清朝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控制江南,所以派了自己的心腹去就任两江总督。
结果,这位新的两江总督上任没多久,便被人刺杀了。
当地的官员,却随便只以刺杀之人与两江总督有私人恩怨,所以杀死了这位总督,为结论。
于是慈禧太后大怒,令刑部尚书彻查,而刑部尚书最后也维持了原判。
这桩奇案,众说纷纭,不过很明显,这两江总督刚刚到任,怎么可能和人有私人恩怨?
摆明着是这太后派来的总督,触犯了当时湘军的利益,因而大家都心知肚明,刺杀总督的最大受益者乃是曾国藩。
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每一个人都在装糊涂,从上到下,都咬死了这是私人恩怨。
最终,慈禧太后醒悟,立即明白这个案子不能继续深查下去了,于是就此作罢。
而今日……不正又是一桩刺马案吗?
只是如今的天启皇帝,会如慈禧太后那般,愿意装糊涂吗?
张静一却没想到,天启皇帝此时目光却是落在了他的身上,道:“张卿家,他说的话,你信吗?”
张静一则是道:“信。”
天启皇帝道:“这样说来,只是一个区区参将,就妄图刺驾?”
张静一点头道:“这满城的辽东文武官员,都言之凿凿,臣想……可能真是如此吧。”
“原来是这样。”天启皇帝点点头道:“看来……朕是不得不信了。”
此言一出,这老人,以及那些后头的文武大臣们,都暗暗松了口气。
天启皇帝随即道:“那么……下令吧。”
“下令……下什么令……”有人刚刚松了口气,听到这话,又不禁下意识地询问。可很快,他便自觉得失言,于是连忙噤声。
张静一则是点点头道:“臣遵旨。”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