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张静一顿时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了。
自己从天启皇帝身上搞钱,天启皇帝就从某些人的身上搞钱。
如此一来,一个完美的生态链便形成了。
张静一顿时就道:“臣今日便开始着手查下去,陛下放心,锦衣卫上下,定然赴汤蹈火。”
张静一的目光无比的坚定!
天启皇帝则随即又道:“还有邓卿家,朕想来……邓卿家真是劳苦功高啊!他和你不同,你总惦记着朕内帑里的那些银子。他呢,从不惦念,却总是帮着朕,无怨无悔的将银子都搬到宫里去,我大明最需要就是这样的人才。”
“最紧要的是,他一心用命,竟然这样的年纪,也顾不得娶妻生子,朕每每想来,都觉得我大明有这样的人,实是幸事!要不……给他说一门亲事吧。”
“这……”张静一道:“当然是全凭陛下做主。”
天启皇帝沉吟片刻,便道:“你看谁家合适?”
张静一想了想,便道:“要不,臣到时先去打听打听?”
“也好。”天启皇帝笑了:“总而言之,不能亏待了他。”
二人商议毕了。
天启皇帝觉得继续在这待着也没什么意思,便才从书斋中出去。
百官早已在此等了,天启皇帝大手一挥,道:“摆驾回宫!”
于是,群臣随天启皇帝大驾出了李家。
张静一率锦衣卫上下官校至中门恭送。
而这李家外头,好事的百姓已是走的差不多了。
送走了天启皇帝,张静一按着刀柄,突然脸一拉,随即大喝道:“听令。”
“在。”众官校打起精神,一个个大喝回应。
张静一道:“其一,这一些时日,要尤其关注京城百官宅邸,还有他们临近的宅邸,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动,说不定,有人和李国一般也是这样藏匿金银,这时做贼心虚,忙着想要‘搬家’,没准儿,还能捞到了几条大鱼。”
“是。”
“其二:立即开始讯问李国……他的家人,先不急着杀,先从李国这些人入手!”
“遵命!”
第五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真相
李国被押送至大狱,却没有立即上刑。
因为在等。
直到朝中发了旨意,革除李国的内阁大学士等官职。
于是,一干校尉才剥了李国的外衣,直接开始动手。
片刻之后,李国熬不住,口里大呼,告饶声连连。
随后,他便被拉到了审讯室中。
张静一已等在这里,他低着头,签了一道道的命令,交给身边的书吏,书吏便捧着手令而去。
张静一此时才搁下笔,而后抬头起来,看一眼已是遍体鳞伤的李国。
张静一随即感慨道:“本是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天下人无不敬仰,人人都要称一句李公,可谓是光耀门楣,令人称羡。”
“只是可惜偏要做贼,那些金银珠宝你又用了几分几毫?人啊最怕的就是不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国带着镣铐,此时只趴在地上喘着粗气。
张静一背着手站了起来,却接着道:“事到如今,你已没有出路了。想来此时此刻,你也已万念俱焚了吧?你的家人,就在隔壁,他们没有受刑,我张静一是讲道理的人,动刑不是目的,我要的是真相,要的是事实。至于这个过程,终究你我相识一场,我又如何希望刁难你和你的家人呢?”
此时,李国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成王败寇。”
“你错啦。”张静一道:“若是查不出你的问题,真要冤枉了你,你尚可以说成王败寇。可是你自己什么德行,你不清楚吗?你自己干的这些丑事,你心里没有数吗?现在说什么成王败寇,不过是乱臣贼子的自辩之词而已。”
李国嚎哭道:“那你要如何?”
张静一平静地道:“李公是聪明人,我要做什么,难道李公心里不清楚吗?这些银子,不是凭空来的。那些送你银子的人,也绝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你,无端要送你这些金银。你心里很清楚,给了多少钱,就得办多大的事。”
“那么谁送你银子,你又为他们把办了什么事,好好地说清楚吧,说清楚了,我固然不可以为你免死,但是至少可让你死的痛快一些。方才你已受过刑了,其实我张静一,厌恶这些刑具,依靠刑法来治人,不是我的本意。只要你老老实实交代,我自然会给你一个体面。”
李国哈哈大笑道:“我若说了,只怕你也未必敢拿人。”
“你休要拿这些话来吓我。”张静一勾唇一笑:“你自己心里清楚,我敢拿你李国,就敢拿别人。听说你平日里两袖清风,从不收受人好处,这一点,我已核实过了,没有错,其他的银子,你都没有收。唯独收的就是那么一些人,这些人为何送你七百万两,你比我清楚,现在我就是要名册,拿名册给我,一切好说,不给那么我会让你到肯给为止。”
李国定定地看着张静一那双感受不到温度的眼睛,好一会后,他犹豫着道:“我若给了,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张静一笑了:“我现在就可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不要再自误了,我的耐心很有限。”
说着,张静一淡淡道:“扶他坐下来说话。”
一旁的校尉听命,将李国从地上拎起来。
随着一阵镣铐哗啦啦的响,李国便被搁在了铁椅上。
张静一与他相对而坐,道:“李公我相信你金榜题名的时候,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至少不是现在这般,与人蝇营狗苟,满腹算计。那时候或许你还在想,自己真要如书中所说的那样,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这教训还不够沉痛吗?若我是你,我定然会选择一切返璞归真,发生了什么,该说什么,统统都说出来,那些给你送来金银的人,并不是你的朋友,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既然如此,你就该抓住机会,利用他们,给你自己减轻一些罪责。”
张静一说罢,笑了笑道:“这些日子,你对我多有诽谤,可是我对李公有过怨言吗?因为我知道,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今日你我在此,坦诚相见,有何不可呢?”
李国脸抽了抽,他本是恨恨的瞪着张静一,可现在,脸色微微有些松动。
他沉痛地叹息道:“只怪老夫技不如人啊。”
说罢,他道:“我若告诉你,送我大礼之人,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人,你信不信?”
张静一笑了,道:“只要你有合理的解释,我自然会信。”
“就如那个叫陈睿的人一样,送我礼的人,也是一个化名,但是我知道,这个人不,准确的来说,这一些人,很不简单。”
“嗯?”
“他们每年两季,都会送一大笔银子来,平日里,也不会叫我帮什么忙,他们自称自己是南直隶的卢家人,我曾暗中查访过,这世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没有这个人,他们为何送大礼给你。”
“因为他们请我办一些事?”
“什么事?”
“隔三差五,会送一两张条子来,有时是在朝中为一些人说说话,有时是提拔哪个官员。”
“提拔哪一些官员?”
李国抬头看着张静一,沉默了一会,而后道:“南直隶、浙江、江西、还有闽粤上至布政使,下至知府、知县,除此之外,还有武官”
张静一倒吸了一口气,道:“这么多,上上下下有多少人?”
李国道:“百人以上。“
七百万两纹银买这么多的官。
而且集中于数省。
张静一沉吟着,而后道:“就算要买官那么我来问你,你只是一个内阁大学士,如何能确定这么多地方官的去留?”
这时候,张静一想起了当初的东林党。
东林党在当时,控制住了吏部,几乎所有的官员功考,都由吏部决定,再加上控制住都察院,随时弹劾政敌,以至于当时同朝为官的楚党、齐党损失惨重。
要嘛给弹劾走,要嘛就不得升迁,而依附东林之人,则平步青云,于是,人人都称自己是东林党,喧嚣一时。
比如当时东林党不但在内阁有大学士叶向高,又有吏部尚书赵南星、吏部给事中魏大中掌控人事任免。同时左都御史高攀龙、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御史房可状等数十人掌握了都察院,操控了舆论。
如此一来,几乎可以让朝中百官,人人自危,不听话的弹劾,甚至在京察中直接罢免。
只有东林党的自己人,则一个个得到高官厚禄,以至这东林党,盛极一时,在朝为官的骨干就有一百多人。
可这一次,张静一却觉得更恐怖。
因为当初东林所把持的,也只是朝纲,可现在有一群人,居然借此机会,开始有组织地渗透整个大明的地方官系统。
这些人开始变得更加隐蔽,而且在朝中,至多也就是党争罢了,而在地方上,可都是要掌握军政和民政的。
一旦依靠这种方式结党,后果就更为可怕了。
李国看了张静一一眼,随即道:“身为大学士,确实不好具体过问这些事,但是朝廷任免,有朝廷的章程。”
张静一便问:“怎么个章程法,你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