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至于南京兵部,则节制江南诸卫兵马。
郑三俊看着徐弘基,他微笑着道:“魏国公身子不好,应该好好的休息,何以今日还要出来待客?倒是教人惭愧。”
徐弘基便道:“人逢喜事嘛,精神也爽快了。”
郑三俊眼眸一闪,随即,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悠悠的道:“公爷所言的喜事,可是因为……孝陵卫?”
“正是。”
“为何兵部,没有先得到捷报呢?”郑三俊有些没底,这毕竟是关乎了身家性命的事。
徐弘基淡然道:“这得怪谭懋勋,谭懋勋这个家伙,只记着来给老夫报喜了。”
郑三俊才松了口气,其实他一开始也有一些疑窦,不过现在倒是释然了。
这些武臣,先行向魏国公府传送消息,倒也说的过去,毕竟魏国公府位高权重,先像魏国公邀功,倒无不可。
郑三俊心中对于这些‘流寇’,是十分担心的,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有苦难言,心里倒是怪那些刺杀了钦差的人,将所有人都绑上了战车,可此时,却又不能表露,他更多时候,是希望能够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道:“公爷,下官听到了一个传言。”
此言一出,众人忍不住朝这人看去。
尤其是徐弘基,只一看说话之人,倒是打起了精神。
眼前这个人,相比于花厅众官,算是年轻的了,生的器宇轩昂,他所穿戴的,乃是钦赐飞鱼服。
徐弘基认得他,此人是当初东林党遭受打击之后,被罢了官的钱谦益,此后,这钱谦益罢官不久,许多人为他求情,最后朝廷给他一个南京礼部侍郎的虚职,将他打发在南京城。
这钱谦益的官位,在这诸公眼里不算什么。
唯独此人当初因为不阿附阉党,名震江南,最重要的是,他也是文坛领袖,无数读书人对他倾慕,这个人,也是江南东林残党的首领之一,因此……在南京城的地位,却也非同小可。
徐弘基对这样的人,是不敢怠慢的,便道:“原来竟是受之,受之有什么看法?”
钱谦益大义凛然的质问:“敢问魏国公,益王是否要入京了?”
此言一出,却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抖擞精神。
起初的时候,大家都还在为流寇的事胆战心惊,现在流寇的威胁去了,许多人心里松了口气,这个时候,钱谦益突然提及益王,却一下子,让人神情变得暧昧起来。
徐弘基略有迟疑,他没想到钱谦益居然也得到了消息,一时不好回答。
钱谦益道:“还请公爷赐教。”
徐弘基只好苦笑道:“正是。”
钱谦益则道:“益王乃是明宪宗之后,与当今皇帝的血脉,早已远了,若是一旦京城有变,皇帝有失,难道公爷认为,益王可以继大统吗?”
此言一出,徐弘基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奔过,这事……不好摆在公开的台面上来谈。
他只好道:“此权宜之计,只是暂请宗亲来主持大局而已。”
意思是说,别说啦,别说啦,我是病急乱投医。
可钱谦益听罢,却更加生气了,正气凛然道:“这是天大的事,下官的意思是,若益王殿下不能克继大统,却为何召来南京,擅离藩地,这是万死之罪。国家延续大统的事,怎么可以用权宜之计来搪塞呢?正所谓,名不顺,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莫非……公爷别有所图?”
这话一出,众人的脸色更加的暧昧。
钱谦益直接将徐弘基逼到了墙角。
徐弘基一时瞠目结舌,因为钱谦益的话十分不客气,直接认为自己和益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
徐弘基立即道:“绝无所图,只是……”
说到这里,徐弘基拼命的咳嗽,随即只好道:“那么钱相公以为,谁来南京为宜。”
钱谦益道:“潞王殿下,乃是穆宗之后,其父与万历皇帝同母,乃是宗室近支,且好读书,通音律,实为匡扶大局的最好人选,舍弃潞王,而选益王这样的远支宗室,这是什么道理呢?便是寻常百姓家,也不是这般。现在天下动荡,举目大明,已是内忧外患,若是公爷如此的不公,天下人如何看待?又如何让天下人心悦诚服?”
徐弘基勃然大怒。
拉倒吧,这八字还没一撇呢,那昏君都没死,你就惦记着这个事了。
他面上抽了抽,隐隐有几分怒气,只是碍于钱谦益的身份,不便发作,于是,看向其他众人,希望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可是……
这花厅里的气氛,却变得更加暧昧起来。
大家此起彼伏的咳嗽。
哪怕是那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也是一副态度暧昧的样子。
傻子都知道,钱谦益提出的建议,虽然有吃饱了撑着的嫌疑。
可事实上……却关乎到了许多人的身家性命。
你看,那昏君肯定活不长了对吧。
江南这边,肯定要匡扶大义,灭掉阉党。
既然如此,那昏君的子嗣,年纪又小,而且为了防范未然,肯定不能继承大统。
将来谁来南京摄政和监国,谁就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天子。
你徐弘基选了益王来是几个意思?
你倒是从龙了,益王若是监国,一定心中对你感激,你做了好人。
我们呢?
而现在钱谦益提出了潞王就不一样了,这时候谁提出来,若潞王当真有机会,那么潞王称帝,一定会这些支持他的人感激涕零。
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此时若是轻易的表态,是很不妥当的。
因为反对了徐弘基,那么将来益王摄政,自己就要倒霉。
可若是反对了钱谦益,潞王若是当政,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见众人都各怀心事。
徐弘基勃然大怒:“此事……可以从长计议。”
“益王已启程,怎可从长计议?藩王不得擅自离开藩地,这是万死之罪!”钱谦益态度严厉,绝不肯让步。
…………
第五百八十三章:朕来了
钱谦益的态度十分坚决。
益王离开了藩地,就是万死,他若是来了南京,这怎么算?
最后不还是被你们搞了个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
所以,必须得让益王从哪儿来,回到哪儿去。
其实这钱谦益一开口,不少人就已意动了。
益王这个事,是徐弘基擅自决定的。
到时当真益王做了天子,这好处自然都让魏国公都给占去了。
虽说魏国公和大家也算是不谋而合,大家算是自己人,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魏国公毕竟是武臣啊。
因而钱谦益开口之后,大家都冷漠地看着徐弘基。
徐弘基要气得吐血,不禁道:“事态紧急,除了江西的益王,无人肯来主持大局。”
“情势如何紧急了?”钱谦益反驳道:“南京城不是固若金汤吗?这不过是托词而已,公爷为何没有联络潞王?即便是宗亲,也有远近之分,近支宗室,才可服众,这难道不是正理吗?公爷若知道情势紧急,才应该坚守道统,断然不行此私相授受之事。”
徐弘基愤怒道:“你说老夫私相授受?”
“公爷的居心,下官不好猜度,只是事已至此,却实难撇开干系,公爷世受国恩,理应能以大局为重,现在当务之急,是立正朔才可令天下人宾服,如若不然……只恐人心在北不在南。以我之见,应该立即派人去联络潞王,再下一道命令,让益王立即回到自己的藩地!”
徐弘基脸上的横肉颤了颤,他眼里掠过了杀机。
本来这个细枝末节,至少现在不应该关注的事,反而让徐弘基开始意识到变得格外的严重起来。
如果他没有联络益王,事情倒是很好商量。
可现在,钱谦益直接提出,而且希望能够迎潞王。
那么整个局势就变了。
若真听了钱谦益的主意,当真请了潞王来,这潞王做了天子,那么钱谦益岂不就成了从龙首功?
而这也就罢了,可怕的是,潞王一脉,当真做了天子,一旦想起当初他迎奉益王的前科,这魏国公一脉,还有好果子吃吗?
自正德皇帝以来,继承人的问题,永远都是大臣们角逐的焦点,现在徐弘基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逼迫到了墙角,已经无路可走了。
于是徐弘基道:“南京必须得有宗亲主持大局,先迎益王,没得商量。”
钱谦益昂首道:“非潞王不能治天下,若魏国公如此,只恐人心尽丧,天下大乱。”
徐弘基毫不让步道:“老夫愿担这个责任。”
“公爷担当的起吗?”钱谦益振振有词:“老夫提议,当在南京六部,举行廷议,召诸官议事!”
徐弘基拍案,啪的一下,紧接着传出徐弘基的咳嗽。
他素来知道钱谦益难缠,而且又是当初东林残党的首领之一,话语权极大,一旦廷议,守备南京的徐弘基势必无法占据优势。
拼命的咳嗽之后,徐弘基内心焦灼,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好在这时,那徐文爵却是恰好进来,一见父亲身体不适,便忙道:“父亲这是如何了……”
众人的态度更加暧昧,大家的眼神的都带着几分异样,有的看看徐弘基,有的看看大义凛然的钱谦益。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