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只见张静一随即道:“不过这个罪也不小,得处罚金,罚金从千两至十万两不等……不交足罚金,只好抄家了。”
钱谦益:“……”
张静一则又道:“你寻本都督来,就是为了问这些?你以为本都督很有闲情雅致的吗?”
钱谦益心里清楚,现在自己这罪,只怕是杀头加抄家了,虽然比灭族要好,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咬咬牙道:“若是检举了重要的线索,是否……还可减罪?”
张静一便道:“那就看你这线索有多有用了。”
钱谦益于是道:“学生知道……有人一直与海外勾结,这一点……是否可以减罪?”
“海外?”张静一倒真的来了兴趣了,便定定地看着他道:“哪一个海外?”
钱谦益深吸一口气,凝视着张静一,他知道,自己的机会可能来了。于是他道:“弘治、正德年间的时候,都督可知道,一石白米是多少银子吗?”
张静一看着他,只道:“你说。”
钱谦益道:“在江南,一石白米,五钱只六钱银子,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那么现在……敢问都督,一石白米价值几何呢?”
张静一:“……”
张静一皱眉道:“现在正常的市价,在三四两银子上下。”
“还不止。”钱谦益道:“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十几两,去岁的时候,在山东,一石白米,甚至高达了十五两纹银,在江南,这样的情况也是如此。”
张静一似乎开始察觉到钱谦益的意思了,他目光幽幽地看着钱谦益,鼓励道:“你继续说下去。”
钱谦益则道:“这就很奇怪了,就算是当下发生了许多灾荒,可在江南,却几乎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米价在嘉靖之前,一直都很平稳,可为何嘉靖之后,尤其到了万历年间之后,米价开始暴涨?敢问都督,这是什么缘故呢?”
张静一没多想,下意识地道:“要嘛就是米变少了,要嘛就是……”
钱谦益打断他道:“米可能变少,可再少……罪官说过,江南一直没有到饥馑的地步,所以再如何少,也不至米价攀升到这样的地步,而且自米价升起,就再没有回落下去。”
张静一微微挑眉道:“那么你的意思是……米没少的话,就是银子变多了?”
钱谦益点头道:“对,根源在于,银子变多了!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纹银,且这些纹银争相收购实物,所以物价高涨。”
张静一便顺着他的话道:“这些年来,我大明没有开拓新的银矿吧,银子是有限的。”
“是的,罪官也是这个意思,这些年来,非但没有开采新的铜矿,反而我大明从太祖高皇帝时期开采的一些银矿,已经日渐枯竭。”
张静一的脸色越加凝重起来,道:“你说话不妨明白一些。”
钱谦益道:“能让白米暴涨十倍的地步,而且我大明的白银本身并没有增长,那么这些白银来自何处呢?罪官就斗胆一言吧,在有的人手里,白银早就泛滥成灾了,都督可听说过,有人每年用海船,一船船的将白银送来大明的吗?”
张静一听罢,直接倒吸一口凉气,他渐渐的感觉到,真正的大鱼要出现了,不过……他还把持得住自己,毕竟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即便身体年轻,可心理年纪,却已不是愣头青了。
于是张静一不露声色,笑了起来,很是镇定地道:“噢?这些人……你知道是谁?”
钱谦益道:“倒不敢说知道,不过……却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张静一道:“线索呢?”
这时候,钱谦益突然不言了。
张静一定定地看着他:“说话!”
钱谦益这才开口,而后一字一句地道:“罪官觉得自己不该是乙号犯,毕竟罪官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第五百九十四章:惊天大案
钱谦益是聪明人。
他相信张静一也是聪明人。
所以这个时候,提出一个让张静一无法拒绝的条件,想来张静一也不会反对。
比如……自己不想被抄家。
其实他也是可以交罚金的。
所以他说罢,小心翼翼地看着张静一,等待着张静一的反应。
结果很快,一柄短铳就顶在了他的脑门上。
这一刻,短铳黑黝黝的铳管距离他的脑门不过一公分。
于是……钱谦益吓尿了,嚎叫道:“饶命,饶命……”
张静一冷冷地看着他,骂道:“狗东西,你还想和我讲条件,以为你是谁?”
钱谦益这样的人,张静一根本就不怕他不说。
说难听点,一个人怂到了这个份上,张静一还担心他不乖乖就范?
条件是他也配讲的?
利益的交换,是强者和强者之间的事。
和怂货没有任何关系!
钱谦益已是吓得大气不敢出,于是心惊胆跳地道:“再不敢,再不敢了,殿下就饶了我吧。”
张静一狠狠的将火铳拍在了案牍上,冷笑道:“现在可以说了吗?”
钱谦益咽了咽口水:“殿下您想想看,这是多少金银进入我大明,才导致了整个江南的物价如此的暴涨,短短数十年间,物价只涨不跌,这是前所未有的事。银子……既然是外头来的,那么罪官觉得……这十之八九,和那些海商有关系?”
“海商?”
“对,海商。”
张静一道:“我大明不是禁海吗?”
“曾经放过一些日子,不过……依旧封禁的很严格,按照大明律令,其实是可以出海的,只不过……需要船引。”
张静一皱眉道:“就和盐引一样?”
“对。一直以来,大明无论是海禁严格还是松弛的时候,都需要船引,只是严禁的时候,船引卡的很死,而开海的时候,会多一些,可是也很有限。”
张静一道:“怎么这些事,朝廷不知道。”
钱谦益很理所当然地道:“朝廷在京城啊!”
“这什么意思?”
钱谦益苦笑道:“山高皇帝远。”
张静一便又问:“那么这船引,是怎么获得的?”
“这……说来就话长了,这船引本是海禁松弛之后的东西,要求船主填写限定器械、货物、姓名、年貌、户籍、住址、向往处所、回销限期等等。起初的时候,主要是去福州府和泉州府去开,不过……这两府,也不是说开就开的,按照大明以往的定律,每年能申请到的船引是四十四副,也就是说,开了这四十四副之后,就不得再开了。此后……又因为特殊的缘故,因而增加到了一百一十副。”
“不过……这只是规矩,可实际上……只要在南京这边有关系,拿着南京兵部或者户部,甚至是其他贵人的条子,你想开几副就开几副,而且招摇过市,形同虚设一般。”
张静一诧异道:“这样说来,其实……所谓的海禁,早就形同虚设了?”
“也不能这样说……”钱谦益苦笑道:“对百姓而言,是森严得很。可对有的人而言,其实他们早就无所谓了。”
“那么这些船都是去哪里?”
“哪里都去,反正……什么都能换来银子。”
张静一皱眉道:“可是我大明现在已经开了海禁了。”
钱谦益便道:“那只是张三的船队可以出海,可在东南沿岸,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出海的,谁若是贸然出海……一经发现,总有办法让你家破人亡。”
张静一点点头,出海需要大型的货船,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手,也需要四处收购大量的货物。
这根本不是寻常人可以办成的事,而且这么多货物需要聚集,需要经过多少的关卡,又需跟多少官府打交道,这只有天知道。
因而……虽然开放了开禁,可实际上,北方只有张三的船队,南方……就实在说不清了。
钱谦益接着道:“这些船主们,数十上百年的经营,树大根深……”
“这些船主是谁?”
“不知道。”
“不知道?”张静一怒了。
在张静一的怒目下,钱谦益吓得猛地抖了一下,连忙道:“真不知道,所有的船主,怎么可能用自己的真名?他们干的是杀头的买卖啊……何况,就算是跑船的船主,十之八九,也都是某些人的奴仆而已,真正背后的人……谁知道?”
张静一便道:“你的意思是,船主只是白手套,背后真正获利的,却是另有其人。”
白手套?
钱谦益显然并不清楚什么是白手套。
不过他大抵是明白张静一的意思的。
于是道:“正是,所谓狡兔三窟,一方面,挣的银子太多了,这些人……肯定也怕树大招风,所以……他们操控的船主,大多是用假的身份,谁都知道这些船主背后的人不简单,谁会多管闲事?”
“其二就是,这些人真正的身份,本就敏感,自然而然,绝不可能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若不然,岂不是成了眼中钉?不过罪官以为,这些人经营了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很是惊人。”
张静一听罢,兴趣渐浓,不由道:“你说了这么多,可是线索呢?”
钱谦益苦着脸道:“他们太隐蔽了,就算是罪官,也难窥一二。”
张静一顿时就怒骂道:“所以你说了这么多,这些都只是你的分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