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入库:04.13
王奂向他回礼,说道:
“希望如此吧。”
第二天,一行使臣自察汉浩特南归,经过几日的车马颠簸,总算回到了繁华的大明京师脚下。
甫一抵京,王奂就直奔内阁首辅魏广微的府邸而去。
......
朱由校躺在乾清宫内殿的卧榻上,别看手里捧着一本书,实际上思绪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他有一个习惯,每当想事情的时候,就会故弄玄虚,拿本书来看。
叫别人看见,也能显得他们的皇帝勤奋好学。
在西翼发动战争,辽东虽然没有战事,但的确有了些变化。
根据熊廷弼的邸报上说,皇太极在处理继位之初诸多问题时,也已经开始着手对东面的蒙古各部,甚至是朝鲜开展外交。
“这样的政策,倒比他老子高明多了…”嘀咕一句,朱由校扔了书,来到窗檐边上,负手而立。
皇太极才刚继位不久,地位并不十分稳固。
逼死威望极高的阿巴亥以后,皇太极起初对内并不十分强硬,反而是在分权,开创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局面。
代善、阿敏,还有上次战争遭受重伤,一直卧床不起的莽古尔泰,都得到红利了,怎么能不答应。
实际上,其余的三大执政贝勒分化了八旗贵族们在皇太极身上的注意力,反而使得他的地位更加稳固。
朱由校接到的消息,就是内喀尔喀五大部之中尚存的四大部,在战争期间都已经倒戈向后金。
内喀尔喀五大部,原本有一部是倾向大明,但那时候朱由校的确无暇东顾,以至于该部被努尔哈赤给剿了。
也得说老奴带领的八旗骑兵战斗力的确不弱,剿灭一个十几万人的大部,那就跟朱由校出去打个猎一样简单。
本来内喀尔喀剩下的四个部都对后金有些惧怕,但是却架不住科尔沁和皇太极的轮番抚慰和保证。
就在上个月的月底,科尔沁、东土默特及内喀尔喀四大部,并二百余个东翼大小部落纷纷遣使赫图阿拉,声称尊奉金大汗皇太极为共主。
令人意外的是,就像朱由校先前拒绝左翼蒙古各部尊奉的天可汗一样,皇太极也没有接受这个共主的称号。
朱由校具体的事儿不清楚,只知道那姓黄的小鞑子在赫图阿拉给各部领主一顿保证,称此回为定盟。
总而言之,称臣也好,定盟也罢,东翼倒向后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朱由校一点儿不怕,连他爹都是朕的手下败将,一个黄毛小儿又算的了什么?
朱由校的底气,全因大明在西翼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继位之初的五年规划,在天启四年底已经成为现实。
还不仅仅是战争的获胜,还有持续了近五年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在今年的年底时初见成效。
战争的胜利,使得左翼三百余部上表称臣,而外交政策之所以能成功,这也要和林丹汗让人敬而远之的独特性格密不可分。
其先吞并西土默特,后兼并奈曼部的行为,不仅使汗权在蒙古一落千丈,更令察哈尔部成为众矢之的。
最近这段时间,漠南诸部人心惶惶,都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继续跟着林丹汗。
打赢了没自己的事儿,打输了妥妥要被吞并。
一直这么背刺,谁受得了啊?
按朱由校的想法,也就是过年前后的事儿,漠南蒙古一定会有部落开始投诚,这会儿已经在盘算着给各部规定地盘了。
还有国内设立统管赈灾事宜有司的事情,也已经在地方上初步实施。
现在包括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四省在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轰轰烈烈的建造行动。
具体包括翻新惠民药局、养济院等地方福利设施,由官府出资向地方豪强购买田地和宅院,改建为收容所等政策。
惠民药局,说白了就是地方上给老百姓发放药品的免费大药房,费用全归官府,百姓有福利,豪强能拿钱,费用全由朝廷垫着,推行下去自然没什么阻力。
只要惠民药局的医师查出你确有其症,药就免费,按定期过来取就行。
只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惠民药局早就形同虚设了。
还不只是整天混日子,毫无医道精神的混日子庸医们,就连朝廷拨给地方官府的免费药物,也已经不知道停止多少年了。
翻新还是其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惠民药局,使其继续作为地方的福利机构,除了下狠心花钱,还得整顿一下太医院。
因为惠民药局的医师们,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至于养济院,也是大明固有福利设施机构的一个,说白了,就是免费养老院。
家里养不起,或者无家可归的老人们,都会被官府收容进养济院内,对他们余生的衣食住行负责。
惠民药局、养济院…,这些福利机构都是朱元璋的发明。
原本朱由校还不知道,现在如果有人说大明是老百姓福利措施做最妥当的一朝,这话绝对不虚。
和惠民药局一样,养济院这么多年下来,随着朝廷财政的崩溃,也早就没有扩建和翻修过了。
某些地方的养济院倒是一直都有继续收容百姓,只不过是提供的住房已经很拥挤,伙食也不尽人意,时有时无。
这已经是官府在尽全力了,毕竟朝廷都不知道多久没管过这些福利机构了。
朱由校知道再过不久就要有天灾人祸,首要任务肯定是要保证百姓能活下去。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日子过得下去,那就不会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成为流民,继而裂变为流贼。
再往低了说,只要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那就不会有多少人去哄抢大户、官粮,铤而走险,再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如此看来,让这些福利机构重新发挥作用,那就必不可少。
其实朱由校早就发现,大明朝的民生福利设施很完善,根本不需要自己做什么改革。
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明初以来的全国福利设施进行整体翻新。
当然,改变也是要有的。
那就是要设置一个由京直领的有司作为集地方福利、临时赈灾于一体的统筹部门。
两年前的三省地震告诉朱由校,这样一个完善的赈灾机构,是真正能在灾害发生时起到关键作用的。
除此以外,朱由校也有这样的考虑。
这一批新建的福利有司,要扩充如收容所等基层功能机构,到时候还可以招募大批的百姓入职,缓解失业人口过多的问题,顺便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这样一来,只要朝廷的财政不再出大问题,地方崩溃的问题不会再发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朱由校嘴角一翘,只要内部不崩溃,建奴想入关,丫的下辈子吧。
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家高兴才是真的高兴
“陛下,阁老求见。”
正想着,王朝辅静悄悄来到身后,躬身说道。
朱由校有些纳闷,但没说什么,直接转身回到御座上,抬手示意可以让他进来了。
少倾,魏广微走进来,行礼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出使察汉浩特的工部副使王奂已经回来了,很顺利,林丹汗同意了我朝的要求。”
朱由校一愣,有些不可置信。
“什么,他竟然全部同意了?”
“就没有讨价还价什么的?”
魏广微摇头,微笑道:“陛下,老臣就只知道这么多,具体的,还是让王奂禀报天听?”
朱由校知道他心里想的,也没点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传王奂进来吧!”
数息之后,一名中年官员小心翼翼走入乾清宫,看见坐卧在榻上的天启皇帝,纳头便拜:
“臣工部柴炭司副使王奂,参见陛下!”
朱由校哼了一声,抬手示意他起身。
“爱卿出使漠南,劳苦功高,快来与朕说说,你是怎么劝说林丹汗同意的?”
王奂满脸窘迫,“说来惭愧,臣起先也抱必死之心出关,可却并未如何游说,察哈尔部便同意了。”
“就这么简单?”魏广微也不敢相信。
虽然说大明打赢了河套那一仗,但对方毕竟是林丹汗,这种出去挑衅的活等于找死。
王奂出去之前,甚至和家人一一道别。
谁也没想到,林丹巴图尔根本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王奂这一行居然是有惊无险。
“这倒是奇怪…”朱由校嘀咕一句,转头道:
“王奂,你出关也算立了大功,想要何种封赏,但说无妨,朕一律照准!”
谁知王奂听了这话突然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能为陛下效力,为朝廷效力,臣死而无怨,万万不敢讨要赏赐!诚然,陛下仁德,臣只求能有片瓦栖身之所,安顿家人足以。”
“这可不行,你是有大功之人,朕若吝赏,岂不叫天下有才学之士说我大明不重人才?”魏广微一旁说道。
“阁老说的有道理。”朱由校点头,冲他道:
“正阳门内为繁华之处,朕就赏赐你一处正阳门内的三进宅院,将家人接去好生照料吧。”
“谢陛下——!”王奂连忙山呼。
“先别急着谢,你这回出使关外,于社稷有功,朕升你为工部屯田司郎中,赏银二百两,授正五品。”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就杀了曹操 (墨守白) 起点VIP2022-06-30完结 20W收藏294.67万字 4.55万总推荐(主角开局有霸王之勇)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献七星...
-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22-04-04完结如果一个人不幸回到了天启六年。此时大厦将倾,阉党横行,百官倾轧,民不聊生。党争依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