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既然你已经到京,灾事司便尽快组建起来吧,在京中选址一处,报予工部,即日建衙。”
“灾事司官员,也都由你选定,上报户部,再告朕知道。”
说着,朱由校转头道:“灾事司初建,批内帑银一千三百万两,用于建衙,梳理赈灾事宜。”
“如若不够,再向朕要。”
杨嗣昌没想到一来就遇见如此恩典,顿时感激涕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
“深受皇恩,不敢不报!”
“陛下仁德,大明百姓有福!”
朱由校摆了摆手,这般恭维,自做了皇帝,实在是已经听得有些免疫了,面上毫无波澜,道:
“行了,下去吧,真要感谢朕,就将这些银子用在实事上,去多救一些灾民吧。”
杨嗣昌道:“臣遵旨!”
带杨嗣昌退去,王朝辅一旁说道:
“爷,山西大震,殃及畿辅,朝臣们皆感天变示警,联名劝告陛下在明日祭告九庙,并请皇后娘娘及太妃同往。”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有些无语。
这个时候的人,迷信些倒也正常,如果这样做,能让朝野间的谣言少一些,倒也值得。
于是,轻声说道:
“朕知道了,不过太妃就免了。”
“她老人家不问世事多年,一直诚心礼佛,真要是天变示警,也是朕的过错,皆与太妃无关。”
王朝辅点头,没有说什么。
朱由校叹口气,又问道:“礼部说了要在明日什么时辰祭告九庙吗?”
王朝辅摇头,“还没有。”
朱由校讽刺地笑了一声,看起来,这帮好臣子,还并没做出什么万全的计划来。
满心想的,都是先让自己这个皇帝去向全天下认错。
罢了,这样的事,也不是头一遭了,总不能因为这些,就在这个时候再砍掉一批脑袋吧?
真要是如此行事,天下恐怕就要真的大乱了。
“行吧,告谕内阁六部,就说朕准了朝臣们的联奏,叫礼部在明日前定下一个章程,送到乾清宫来。”
“你下去吧,朕还有别的事要处理。”
王朝辅不敢继续打搅,只好出门,而在东厂内的魏忠贤听了明天皇帝及皇后要告祭九庙的消息后,一下子就猜到,又是那些朝臣们的杰作。
“皇爷贵为天子,哪有天子低头认错的道理,山西地震,又和皇爷有什么干系?”
“是啊,我看,正是那些臣子无德,才触怒了上天,降罪于天下黎民。”
魏忠贤听后,说道:
“你们还不明白?爷这哪是低头认错,这是顺水推舟,权当消弭了天下间的隔阂。”
“民间谣言,才是一把无形的刀哪。”
几个档头不敢多说,立即逢迎谄媚。
“厂公明鉴!”
“厂公想的,小的们可是一丁点儿都想不到,要不说,厂公能受陛下信任呢。”
魏忠贤非常受用这些话,笑道:
“你们这帮人,嘴跟抹了蜜似的,怎么,家家都有喜了?还不回家去看着孩子?”
几人嘿嘿一笑,不再多说。
......
朝鲜,王京。
朝鲜国王李倧坐在王座上,听着下头将领的汇报,一屁股出溜到地下,颤声道:
“鞑子来了,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大明呢,大明没有挡住他们吗?”


第七百三十六章:朝鲜失陷
“大明主力都在抵挡漠北蒙古,李家军没有守住宽甸中的大甸、长甸二堡,以致贼虏长驱直入,攻打我朝鲜。”
朝鲜领议政金鎏说着,泣不成声。
“殿下,贼虏南下,我北三道兵马溃不成军,义州城一日之内就被攻破。”
“还请尽快向大明求援!”
金鎏,乃是两年前仁祖反正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仁祖反正,又称癸亥靖社、癸亥反正,是在天启三年时,朝鲜李氏王朝发生的一次武装政变。
上一任朝鲜国王李珲重用大北派势力,幽禁嫡母仁穆大妃,处死兄弟临海君、永昌大君等多名王族,导致政局混乱腐败。
因此,以西人党金鎏为首的在野势力逐渐不满。
加上李珲亲近后金的政策,也使得朝鲜国内民怨沸腾,为李倧政变提供了借口和名分。
西人党领袖金鎏、李贵等人拥戴李倧,在天启三年某一日深夜,起兵于王京汉城西郊,大举从彰义门攻入王宫。
负责汉城卫戍的训练大将李兴立早对李珲亲近后金的政策不满,在政变过程中故意按兵不动。
发动政变的朝鲜军队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攻入昌德宫并纵火。
光海君李珲逃走后被抓回,流放江华岛,其宠臣等北人党在一年之内陆续落网,皆遭处死。
政变后,李倧继续尊奉仁穆大妃,奉其命继承王位,并且在天启三年一年,向大明连续派遣了五次使臣。
天启五年时,李倧得到了朱由校的册封圣旨,受到大明承认,成为名正言顺的朝鲜李氏王朝第十六代国王。
因此,策划反正的主要人物金鎏,成为了李倧最赖以信任的左膀右臂。
在前领议政崔鸣吉去年出使大明被羁押后,金鎏被任命为领议政,西人党主战派,更是纷纷抬头。
领议政,相当于大明的内阁首辅。
李倧早就没了主心骨,也连忙招手,说道:“快快再派使臣,向大明求援,若无大明,我朝鲜必定国将不存!”
朝鲜王京卫戍大将李兴立出列道:“殿下,派遣使臣求援是其一,我等更要死战,不能给贼虏以我朝鲜软弱可欺的印象!”
死战?
对不起,李倧没有这个决心。
他惶然说道:“死战,拿什么死战,北三道十几万兵马,几天之内被贼虏打的四散而逃。”
“城内不过八千余老弱,如何保卫王京?”
李兴立昂头说道:“王京城高池深,又有大明运来的重炮守城,末将麾下有二千带甲锐士,皆是从反正以来便跟随殿下!”
“我等愿与王京共存亡,与贼虏血战到底!”
语落,一员朝鲜将领出列,道:“正是,我等在追随殿下反正时便知道会有今日,早就做好了报国的准备。”
“还请陛下稳坐宫中,将士们才能同心协力,士气不衰!”
稳坐宫中……
李倧不仅没有在后金军工程费时稳坐宫中的心思,就连现在坐在王位上,都是如坐针毡!
那些鞑子杀起人来,可是不眨眼睛的。
作为国王,他深知眼下朝鲜军队到底颓废到了什么地步,抵挡后金大军,这只怕是痴人说梦。
要是死守汉城,自己八成要被建奴抓到,下场还不一定比自己的叔叔要好!
“陛下,金军已打到王京城郊四十里外了!”一名卫戍军兵士跑来,“勤王的南一道两万大军,皆已溃败了。”
“率领勤王的南一道大将李秀臣被阿济格亲手斩落马下,战死了!”
听见这个消息,王庭上更是一片的喧哗议论。
李兴立也有些意外,抓住那个士兵的衣领怒吼道:“你这是在危言耸听吗?”
“李秀臣不是无能之辈,手下有两万南一道勤王大军,阿济格有多少人,四千人?”
“四千人击溃我们两万,还斩杀了大将,怎么可能?”
那士兵满脸的委屈,哭道:“是真的,南一道大军在王京城六十里外被阿济格击溃。”
“听说那阿济格带着一队白甲骑兵,冲入我军,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会面就将我军主将斩落马下!”
李兴立倒退几步,吸了一口凉气。
鞑子兵不是在两年前在野战中被熊廷弼打的打败吗,怎么还会有如此强劲的实力?
看来八旗兵的实力并没有多少下降,是大明军队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从原本守城都吃力,到两年前野战大败八旗。
明军是怎么做到的?
后金军来速之快,其势之猛,显然是整个朝鲜王国都无法预料和抵挡的。
整个朝鲜八道,竟拿这些孤军深入的后金军毫无办法!
全国朝鲜军队的防守能力,还不如熊廷弼最近几年恢复出来的宽甸六堡所驻防的两万辽军!
后金军在面对现在的明军时,攻城和野战都不再那么容易,可是他们转头来打朝鲜,仍然和打儿子一样。
李兴立不再说话,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对方的差距。
李秀臣不是无能之辈,在野战中竟然被阿济格四千八旗骑兵轻而易举的击溃和斩杀。
这说明,自己去了也差不了多少。
看见满朝文武都没了话说,李倧叹了口气,道:“传我的王诏,退往江华岛!”
“向皮岛驻军的明军请求增援!”
各地接连失陷,以及南四道援军不断溃败的消息传来,使得整个王京群臣都没了什么抵抗的心思。
眼看着后金就要杀奔汉山城下,李倧慌忙散朝,带着文武百官及数千朝鲜王京卫戍军,轻装简从地向觉华岛逃窜。
倒是仁穆大妃,执意要与王京共存亡,说什么也不走。
王京卫戍军和国王一撤,整个汉山城的朝鲜百姓全都慌了,拖家带口的往外逃难。
而此时此刻,就在二十里外,后金军刚刚击溃了朝鲜南四道的勤王军队。
马蹄阵阵,裹着飞扬的尘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