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转移粮食和物资时,务必要做到足够保密,而且得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幌子。
朱晋璋的理由很简单,他要调集更多人力物力,去和残暴的晋廷作战。
在他一贯以来的宣传中,雍王府是晋廷的爪牙,这些人要夺取辽平百姓的粮食,要对所有人赶尽杀绝。
在这样的舆论认知中,朱晋璋调集人力物力,没有人会去反对。
那些被调走的人,基本都是军中士兵家属,因为这些人才算朱晋璋真正自己人。
也只有把这些人一块儿带走,军心才会足够稳定,士兵们才会死心塌地跟着朱晋璋干。
可老百姓也不是傻子,看着一车又一车粮食往外运,他们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前方作战,真的要这么多粮食?
虽然觉得不对劲,但老百姓也没想太多,因为他们还有自己的生产任务。
可潜伏在城里的雍军探子,却在细心观察之中发现了真相。
留安城南一处偏僻小院内,四个人围这一张桌子,正在相互交换情报。
“我仔细看了,城内的几处粮仓,处处都在往外运粮,他们已经退守辽平,那用得着这么多粮食!”
“还有,那些跟着粮队一起离开的人,全都都是军士亲属!”
“你怎知是军士亲属?”
“这些人全是妇孺,而且在出城之后,聊的都是家中男人军中之事!”
“你们说,逆贼朱晋璋,这是要干什么?”
“他把军士和家属带走了,粮食也带走,莫非他不要留安城了?”
“管他是何打算,咱们先搅他个天翻地覆!”
“如何搅和?”有人问道。
“这还不简单?咱们就出去传,就说朱晋璋前线大败,留安城守不住了,所以要把粮食搬走!”
“粮食不够吃,朱晋璋是想把老百姓饿死,让老百姓都闹起来!”
“还可以说,再编几个故事,比如那些人得知内情被被灭口……”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定下了行事的策略。
然后他们分别行动,一方面在城内散播“谣言”,另一方面派人飞马报给赵延洵。
只用了一天时间,城内便是流言满天飞。
“知道吗?明王前线大败,现在要抛掉留安,把咱们都丢掉!”
“你怎么知道?”
“我听张二家说的……”
“一车一车粮食被拉走,咱这留安就几十个并,而且只守着粮仓,看来王爷确实要丢掉咱们!”
“什么狗屁王爷,他啥时候把咱们当人过?他们吃白面,咱们吃草根,这日子我早就受不了了!”
“受不了又能如何?”
“老子也要活命,大不了和他拼了……”
“对,和他们拼了,反正都是死!”
看着前方吵嚷的情形,巷子拐角处的雍军密探露出笑容,他们煽动的目的达到了。
但他决定再添一把火,于是他上前道:“我刚才看见,又有车队进了城,他们怕是又要运粮走了……”
“从去年到现在,我都没吃过白面,都是人……凭啥我们啃树根?”
“愿意跟我吃白面的,咱们去粮仓!”
被他这话一煽动,本就群情激奋的众人,此刻个个都热血上涌。
“走……”
“反正都得死,咱也做个饱死鬼!”
“走……去粮仓!”
二十几号青壮,气势汹汹走上了街。
在密探们的引领下,他们一行喊起了口号,却又吸引了更多人加入进来。
朱晋璋治下,从来不缺乏胆子大的,很多人都在打粮仓的主意,只不过每次有人出手都被镇压。
但今日不同,前去“讨说法”的人规模更大,这就给了很多人滋事的勇气。
已经聚集了两百多号人,而且全都是成年男子。
如今兴远城那,驻守军队不过五十人,加上今天来运粮的也不过百人,接到百姓涌来的消息后,这些人立马戒备起来。
众人赶到粮仓外,只见仓外停着七八辆大车,还有一堆被召集来的妇孺。
百姓们来到粮仓时,负责兴远政务的官员也赶了过来。
此人身后带着几名差役,一出现就大声斥责道:“你们这是做什么?赶紧散了,全都散了!”
“你们是要做什么?为何要把粮食带走?”密探中有人大声责问。
官员当即回答:“王爷前线作战需要军粮,那有那么多为什么?”
不需要有人引导,立马有人问道:“偏偏只兴远有粮?就要全部拉走?拉走了我们吃什么?”
“就是,我们吃什么?”
你们一帮贱民,饿死了就饿死呗!
但这话官员只敢心里想想,眼下人群有越聚越多的可能,弄得事态失控绝非好事。
“诸位,我知道你们难,但在前线拼杀的将士难不难?他们可是在用命去拼……”
不得不说,这名官员有些口才,所以密探们不会给他说下去的机会。
“我们要吃饱……”
一句起哄,再度激起所有人的情绪。
此刻,人群在陆续聚集,人数已到了三百多人。
“这些粮食,绝不能让他们带走,带走了我们都得饿死!”
“对……绝不能让他们带走!”
见引导效果良好,人群中的密探从地上捡起石头,大吼道:“砸死狗官!”
好家伙,一块鸡蛋大的石头,直接向对面官差砸去。
这些人虽然躲过了石头,但给暴怒百姓心头添了一把火,而且还给了他们发泄怒火的方式。
“打死狗官!”百姓们怒吼。
一直以来,他们都处于吃不饱,甚至随时可能饿死的状态,此刻自然没那么多顾及。
石头犹如雨点一般飞出,砸得官差抱头鼠窜,以最快的速度逃进了粮库内。
这边打得火热,城内其他地方还有密探们在煽风点火,让更多的人往粮库聚集。
这一刻,兴远已经变天了。
仓禀实而知礼仪,所有人每天都在等死,没什么顾及自然胆子大。
从巷子里出来时的二十多人,当他们进入北城时候,
第440章 北进
白山县城,一座保存完整的院子里,赵延洵坐在书桌后,细细看着手里的奏报。
这是从元阳送来的奏报,里面详细讲述了五月十五夜晚,王府奸细作乱的详细情况。
奏报一共有三份,分别来自于长史司,枢密院,以及林全和霍安。
三份奏报,分别以不同视线阐述,让赵延洵对情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放下奏报,赵延洵喃喃道:“朱晋璋啊朱晋璋,你可真是够厉害,让人防不胜防!”
若非自己开了挂,恐怕这天下还真要被他夺去……赵延洵又冒出了这个想法。
一定要宰了他……赵延洵再度给自己强调。
占据白山这几天,赵延洵没着急进攻,一方面是让大军修整,另一方面则是囤积粮草。
再往前打,如果靠天马堡供粮,那补给线就太长了些。
天马堡都能受袭击,朱晋璋再派人袭击粮道,也是极可能发生的事。
经过几天转运,如今白山县内,已经囤积了大批粮食,供应大军在前方作战十天不成问题。
而赵延洵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拿下兴远留安二县。
就在这时,高正安从外面走了进来,大礼参拜道:“王爷,最新消息……留安那边,咱们的人闹出了大动静!”
“什么动静?”
高正安笑容满面道:“派去留安的密探,发现朱晋璋大批搜走粮食,就鼓动留安县的百姓围了粮库,还把朱晋璋派去的军士打死了不少!”
这确实是让人舒心的消息,朱晋璋能在元阳搞破坏,自己的部下也能。
“好……给他们记功,要重赏!”
“是!”
这个时候,只听高正安道:“王爷,看来朱晋璋,是真的穷途末路了,这才弃掉兴远留安!”
“他既然不要城池,那咱们何不顺手就收了?”
赵延洵点了点头,动手的时机确实到了。
“你去传令,大军集合!”
“遵命!”高正安叩头道。
待他离开之后,赵延洵调出了系统面板,因为刚刚他又增加了几百人口。
“可用技能点:86245
心力:5+(感知50米,警报5米)
臂力:500斤+
腿力:500斤+
体力:25分+(25:00)
人口:80461”
从开启大战开始,他手下的人口就不断增多,但主要人口收获是在南边。
也就是说,往南去的王宗和刘恩福,正在不断解救百姓,充实赵延洵的失控人口。
当然了,在占据白山之后,赵延洵也命陈玉和带着侍卫,在全县之内展开搜索。
有了马匹帮助,陈玉的行动力大为增强,搜寻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仅仅几天时间,他们就搜到了七百多人,如今全都安置在县城内。
县城大火虽已扑灭,但还有许多废墟需要清理,所以赵延洵没让这些人闲着。
只有每日干活儿,他们才能获得食物,一切依元阳府的法子来。
当然了,能够每天吃上白面馒头,干点儿活儿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之前他们还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