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作为新继位的皇帝,赵维隆绝不满足于不出乱子,至少现在的他想着有一番作为。
清扫怪物,整顿吏治,打压豪强,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三大任务。
这三条,每一条都关乎王朝生死。
可这三条牵连甚广,又岂是那般容易落实的。
一个月来,为了他改年号的事,内阁六部都扯了不少皮,最终才定下了“靖平”的年号。
靖平乱世,这是朝廷上下的美好期盼。
皇帝在前,老皇帝的嫔妃在后。
老皇帝的棺椁都被移出了皇宫,这意味着她们这些人,待在皇宫里的日子也进入倒计时。
一般来讲,有位份的妃嫔都会受封太妃,然后迁入别宫居住,给新帝的妃嫔们腾位置。
所谓别宫居住,其实就是皇城边的几处宫殿,条件比起皇宫内差了许多,只能勉强生活而已。
所以此刻,也就这帮人哭得最厉害,她们更多是为自己伤心。
妃嫔之中,只有端妃和皇后相对淡定。
一个是提前安排了退路,一个是即将被尊太皇太后,她们都有比较好的去处。
当然了,她们虽然显得淡定,各自也有一些难处。
比如皇后李氏,她就担心皇帝不尊她为太皇太后,毕竟赵维隆的生母死得不明不白,其中就有她的推波助澜。
端妃虽被安排了的退路,却担心皇后从中作梗,让她不得安宁。
“或许我该先下手,免得被动!”端妃暗自思索。
于是她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该如何给李氏上眼药。
移棺的队伍慢慢悠悠,很快送出了皇宫,来到了北面的长乐宫。
除了给皇帝停灵,长乐宫基本没有别的作用,所以多数时候都是空的。
在给皇帝停灵之后,众人还得守灵到日落,才到了真正解放的时候。
在此间隙,赵维隆还得处理政务,内阁希望他放松一些,但他却丝毫不敢放松。
当赵维隆翻阅奏章之时,端妃走进了偏殿。
眼见端妃到来,赵维隆放下手里奏折,平静道:“娘娘来了!”
赵维隆能上位,端妃是出了不少力的,所以赵维隆对她还算尊敬。
“皇上,本宫有件事,一直郁结于心,不吐不快!”
当端妃郑重其事说出这句话,赵维隆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娘娘请说!”
只听端妃淡然道:“当年周选侍爆兵而亡,皇上难道就没怀疑过?”
好家伙,这句话等于捅了马蜂窝,赵维隆眼中寒芒四射。
周选侍是赵维隆的生母,在他三岁难念就死了,而且死因不明不白。
“娘娘知道什么隐情?”赵维隆语气越发森寒。
没有母亲护持的他,在东宫过得很艰辛,也让他积攒了无数仇恨。
端妃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语气平和讲述道:“在你母亲去世前半年,太子妃张氏难产而死,让太子妃的位置空了出来”
“当时有子嗣的东宫妃嫔,只有周选侍和李选侍!”
“可最终的结果是,周选侍死了,李选侍没能当上太子妃!”
端妃这话的指向性很明显,是李选侍害死了赵维隆亲娘,而李选侍背后则是皇后李氏。
事实上,这些内情赵维隆不是没想过,只是他不能去查,要当皇帝一样得忍辱负重。
可现在,这些事被端妃捅出来,即便他不对李氏等人报复,至少也能离间他们的关系。
努力平复心情后,赵维隆沉声道:“这些已是陈年旧事,当年真相如何,却也查不清了!”
端妃点了点头,叹息道:“本宫只是为周选侍意难平,今日你做了皇帝,她本该以太后之尊母仪天下啊!”
说完这句,端妃对赵维隆行礼后,转身退出了偏殿内。
待端妃离开后,赵维隆的手已经握成了拳头。
此刻他的心头,怒火和恨意相互交织,下一刻他直接把桌上的奏折给掀了。
殿内侍奉的几名太监,此刻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今日他们听到了不该听的话。
当偏殿之内噤若寒蝉之时,端妃从新返回了长乐宫灵堂,她的位置和皇后隔得不远。
当端妃跪到蒲团上,便听皇后压低声音说道:“端太妃,再过几天,你就要去尼姑庵了,却还是这么不安分?”
端妃面无表情,声音冷淡道:“现在就称我为端太妃了?难不成,是要臣妾尊娘娘为太皇太后?”
这一个多月来,她俩没少斗嘴,所以靠近坐着的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被端妃取笑,皇后李氏虽然不爽,但她没有当场发作。
这里毕竟是老皇帝的灵堂,她要是个端妃吵起来,那是非常严重的失礼。
“我你就别操心了,你还是多为自己想想吧!”李氏冷笑。
后面她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把端妃玩儿死。
第477章 念佛去
七月初六,天气晴朗。
皇宫之内虽然还是一片缟素,但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朝廷和官署也已恢复正常运转。
除了清剿丧尸和征粮这两件要务,朝廷上还在忙一件大事,那便是筹备赵维隆的登基大典。
虽然离定的日期有近两个月,但朝堂上已经为这事儿吵开了。
登基的大致程序虽同,但具体一些细节官员们各有看法。
眼下至少要七八种主流方案,让赵维隆根本无从选择,只能让官员们继续争吵下去。
现在的他,还是感慨自己根基太浅,在朝堂上没有足够多的自己人。
相比于前朝的纷纷扰扰,后宫明显平静了许多。
但今日却有一件大事,那便是端妃要离宫了,她将前往皇陵旁的一座尼姑庵。
皇陵是赵永铖的皇陵,旁边本来没有尼姑庵,赵永铖一道圣旨下来,皇陵外便起了一座院子,并被命名为“长守斋”。
赵永铖将其命名外长守斋,就是为了在死后,也能和端妃长相厮守。
端妃的咸福宫,已经在开始收拾行李。
她宫里侍奉的宫女太监,有三十人之多,此番只能带走十个人,其他人都会被分流。
此刻,咸福宫正殿外摆着一张椅子,端妃就坐在上面,看着台阶下跪着的几十名宫女太监。
或许是要分别不舍,或许是想到日后没了依靠,这些宫女太监许多都在哭泣。
实打实的说,端妃虽然“恶”名在外,但对自己宫里的人还是极好的。
“都别哭了!”
以往端妃的话一言九鼎,可此时她开口后,下面的人还是在哭。
于是她也不想劝了,便接着说道:“你们伺候本宫多年,兢兢业业不敢有失,本宫都记得明明白白……”
“本宫不是薄情之人,给你们每个人留了银子,算是给你们个傍身的依靠,往后如何过活……你们就得靠自己了!”
丧尸爆发后,粮食成了硬通货,金银的价值迅速贬值。
好在南方数郡未被丧尸肆虐,经济体系没有完全崩溃,金银的价值才缓慢回升过来。
虽然已比不得原先价值,但一两银子换个百十斤粮食,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但在丧尸爆发之前,一两银子可以买近两千斤粮。
当端妃把话说完,只见灵素指挥几名宫女,拿着大批小包裹从殿内走出。
“拿着吧,娘娘赏你们的银子!”
这些包裹之中,是端妃这些年攒下的银子,在丧尸爆发后她想办法兑成了现银。
每个宫女太监,差不多都能领到百两,侍奉端妃时日长的会多得一些。
手里捧着沉甸甸的银子,众人心里安稳了些,哭泣声也慢慢消失。
只见端妃从椅子上起身,回头望了一眼咸福宫的匾额,叹息道:“该走了!”
言罢,端妃不再过多停留,在灵素等宫人簇拥下,直接往宫门方向走了去。
“娘娘……”
“娘娘……”
被撇下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又都哭嚎起来。
但他们哭嚎亦是无用,这场分别是注定了的。
都到宫门外,看着追出来的宫女太监们,端妃严厉呵斥道:“都回去!”
她的“凶威”尤在,众人被他呵斥之后,没一个人再跨出一步。
宫门外,一顶轿子等候在原地,外面还有二十几名太监,他们负责给端妃搬行李。
就在这时,只见宫道一头,先皇后李氏带着几名嫔妃出现。
一边往端妃这里走着,只听李氏说道:“你们都放心,有本宫护持着,你们后面日子不会难过!”
“是啊,有娘娘护持着,咱们可安心得很!”
“不像有些人,往日有先帝宠爱着,不把咱们姐妹放在眼里,如今先帝大行,她就是拔了冠的公鸡,蔫儿了!”
“哼,这样的人,罪有应得!”
几名嫔妃话里夹枪带棒,直接是冲着端妃说的。
灵素等人极为担忧看着端妃,生怕这个时候起了冲突,自家娘娘受理了委屈。
正如这几位嫔妃所说,如今先帝已经不在,没人再给端妃当靠山了。
面对这些嫔妃的羞辱,端妃心里怒火中烧,但她还是忍了下来。
她的儿子还在,她的未来还有希望,所以她犯不着和这些人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