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被点到的侍卫答道。
“出发吧!”
侍卫们都身经百战,恐惧这种情感差不多已经消失,听到命令后毫不犹豫下了城墙。
城墙下也又丧尸,但在十几名丧尸全力剿杀下,没用到半分钟便将其解决。
随即重任钻进了临街房屋,在靠近二级丧尸的过程中,他们会以潜入的方式进入。
在刚才下城墙的时,他们已经推断出,二级丧尸会在那件屋子,所以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
在已经废弃的房屋之间潜心,其实也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屋子里也可能藏有丧尸。
只听有侍卫惊讶道:“这么多金条!”
确实,此刻地上散落了几十根金条,看起来格外惹眼。
却听带队的小旗官说道:“先干正事儿!”
于是地上这堆金条,暂时性的被侍卫们无视了,毕竟金条在陇右并无货币价值。
随着众人潜行,虽然速度慢了许多,但最终也来到了距离丧尸所在十丈之处。
到了这个距离,再往前走就真的危险了,所以众人都上了屋顶观察情况。
十丈远的距离,以这些二级士兵的臂力,其实已算不得太远。
手雷一颗一颗被拿出来,它们的体积差不多有柚子大小,看起来其实更像是地雷。
也只有这些二级士兵,单臂力量达到一百五十斤,才能把这玩意儿扔出去。
“弟兄们,怪物就在前面那院子里,咱们必须从窗户里扔进去!”
“只有扔进屋子里,才能保证将怪物给炸死!”
对于这一点,在场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眼见众人不再说话,带队的小旗官接着说道:“所以我的意思是,咱们再往前走三丈,到前面那座房子里去!”
这一点必须要征得众人同意,毕竟徐宇的命令是推进十丈。
“何小旗,就到前面房顶去,同意!”
“这里位置确实不大好,我也同意!”
紧接着,其他侍卫也都一致赞同,带队的何大明顿时笑开了。
只听何大明说道:“诸位兄弟,再过两日王爷即将举行承天大典,咱们把这最后一座府城光复了,便是给王爷最好的贺礼!”
众人纷纷露出笑意,他们的力量是赵延洵赐予,便在心中将其奉若神明。
说完这些话,众人又小心观察一阵后,才开始继续往前推进。
越是靠近高级丧尸的院子,他们的动作就越发轻盈,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
城墙上,看到何大明一行还在继续往前,徐宇不由皱眉道:“这个何大明……搞什么名堂!”
“大人,可能是为了更有把握吧!”
听到这话,徐宇不由冷声道:“如此靠近,极为危险,出了伤亡……那可就亏大了!”
作为军事主官,保护手下安全也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徐宇才会如此不满。
吴会匀此刻不再说话,只在心里为何大明捏了把汗,希望他能安全完成任务。
事实上,当他们靠近小院十丈时,周围聚集的丧尸就已经变多。
所以他们的动作务必格外轻盈,当真是一点儿声音都不能发出,所以短短三丈距离,他们耗费了七八分钟。
在此期间,城墙上的人也没闲着,扔下砖块儿吸引了丧尸注意力,替何大明一行减轻了压力。
来到相隔七丈位置,何大明观察好情况后,便问负责扔雷的几人道:“有几分把握?”
其中一人思索后,答道:“七分!”
七分把握,说实话算不上高,但何大明已别无选择。
目光死死盯着前方,何大明沉声道:“准备好,我一下令就投雷!”
“是!”
又是几分钟过去,何大明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投雷!”
士兵们毫不犹豫,将面前摆放的手雷点燃,然后奋力朝前方扔了去。
一共九颗雷,只有一颗落在院子里,其他的全都飞进了正房内。
飞进的手雷,显然惊吓到了屋子里的丧尸,众人便听到一阵嘶吼声。
高级丧尸虽有灵智,但终究无法理解炸弹是什么,以至于几头丧尸还凑近了观看。
只听连续“轰隆”几声巨响,那处房屋直接被掀了顶,随即便是冲天烟尘飞扑而出。
而那些院外的丧尸,在听到院子里动静时,纷纷冲进了院子内。
这时,投雷的一名侍卫高呼道:“大人,咱们成功了!”
“别高兴太早了,先看看情况!”何大明沉声道。
他的目光,一直都盯着院子放心,查看是否有漏网之“尸”。
最终结果是,屋子里的二级丧尸,全部都被炸死。
何大明放心之后,才对下属说道:“去通知百户大人,可以干活儿了!”
“遵命!”侍卫们兴奋异常。
清理了二级丧尸这大麻烦,剩下的这些已无大害,多磨点儿时间就能将其剿杀。
得知二级丧尸被杀,城墙上的徐宇高声道:“弟兄们,开始干活儿,从南城开始!”
“争取明天,把宁阳打扫干净,向王爷承天大典献礼!”
“王爷万岁!”
随着徐宇高呼,一众侍卫举着兵器,指向蓝天高呼道:“王爷万岁!”
第499章 承天大典1
太安二十五年九月初一,元阳。
今天是举行承天大典的重要日子,所以元阳城内百姓们,个个都起了个大早。
即使没有受到大典邀请,百姓也想去到离王府近的地方,沾沾大典的运势。
在百姓们眼中,承天大典具有无与伦比的神圣性。
就在今日,他们崇敬的雍王殿下,将在王府与上苍对话,并得到天帝赐予的神物,对此百姓们都充满期待。
百姓们大批去往北城方向,这给元阳府衙的人带来了极大压力,他们必须要维持好秩序。
为了保证大典不被影响,整个龙潜坊都已被戒严,没有王府开具的通行令,无论内外都不得出入。
所以在龙潜坊周围,此刻聚集了大批的百姓,他们暂时放下了手里的活,只为了能见证神迹。
而在龙潜坊内地,好几个地方一样有人在聚集。
比如在王府正大门外,便有大批理政学堂的学子聚集,他们都是受邀来观礼的。
他们读的圣人之学,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今日他们偏偏却要见证神迹。
以至于此刻在学子之间,产生了圣人学说正谬的讨论。
事实上,如果是在末世爆发之前,圣人学说是绝对不可质疑的,自然也不会有人敢摆出来讨论。
末世降临,潜移默化改变了许多规则,才有了理政学堂这种“开放”的学术氛围。
辩论双方各执一词,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眼下又无教授再次调和,以至于此时僵持起来。
双方各执一词,突然有人说道:“远清,你的学问最好……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于是乎,众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了,边缘位置一个瘦弱的身影。
对于这种无意义的辩论,黄远清根本没有参与的心思,所以猜自己躲开了。
可眼下所有人都看着,他是想躲也没法躲开。
但黄远清还是想躲,于是说道:“各位学长,在下才疏学浅……”
可没等他把话说完,立马有人问道:“远清,你怎么会才疏学浅呢?”
“几次学堂考试,你次次都得第一,是山长最钟爱的弟子,比我们这些人可强多了!”
“就是就是,远清……你莫非是看不起我等?”
开口说话这些人,都是曾经的权贵子弟,而且话听起来越来越阴阳怪气。
事实上,而和黄远清元阳出生贫寒的子弟,此刻却并未站出来帮腔。
因为黄远清实在太优秀了,以至于和贫家子弟不合群。
这时有人逼问道:“远清,到底是不是圣人错了,这天地之间有鬼神?”
所有人都看着黄远清,无论他往那个方向回答,最终都会得罪一批人。
正当黄远清大感焦灼之际,却听远处传来一道清朗声音:“我说你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王爷便是当世圣人,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众人目光向来人望去,权贵子弟们不在理会黄远清,并有人迎上前道:“承尧,你要是再不来,我都要去找你了!”
余承尧解释道:“路上百姓太多了,所以过来慢了些!”
当他与众人说话时候,目光还扫向了孤身而立的黄远清,后者正投来感激的目光。
余承尧叹了口气,太过优秀的人会被排挤,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在理政学堂,余承尧亦是风云人物,所以当他来为黄远清解围,众人也就不再针对黄远清。
众人各聊各的,余承尧本想去和黄远清说两句话,却始终被簇拥着脱不开身。
只听有人说道:“承尧,那小子不过是个书呆子,你何必要为他说话!”
“你们不懂!”余承尧摇了摇头。
黄远清出身低微,拥有非同常人的毅力和决心,才能走到现在这一步。
本质上来说,立志复兴家族的余承尧,和黄远清是一类人,说直白些余承尧是以黄远清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