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使奥斯卡
- 入库:04.13
李渊随后又问起江都的情形,以及杨广的种种作为。
这次出使任务因兵变而失败,但是徐乐绝非无功而返。
且不提玉玺的重要性,就单纯是走这一遭所见所闻,就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毕竟李家谍子所能打探到的消息和徐乐所接触的层面不同,彼此之间互相印证,就能对江都乃至整个东南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着骁果兵变杨广被杀,接下来不管是李渊还是其他北地豪强,都得要面对骁果军的兵锋。
两军交战固然需要是兵士战力主将将略的比拼,但是情报的作用童养不可小觑,对对手的了解每增加一分,交战时就多了一分胜算。
若是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布置,根据对方特点避实击虚,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伤亡。
是以李渊对于江都情况的关心倒也是情理中事,徐乐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但详细介绍了江都城中具体情况,骁果军的战力、甲杖以及军中将领的手段,还把几次与杨广交谈的内容也原原本本对李渊说明。
这也是徐乐的精明之处。
他这次去江都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一些,已经远远超过为使的必要。
最后杨广更是把女儿加玉玺托付给自己,自己也确实为了保护杨广的女儿舍命搏杀险些丧命。
固然这些事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落到一个小心眼的帝王眼中,这些事加在一起就可能导致君臣猜忌甚至反目。
李渊未必是这种小气的人,不过他绝对是个聪明人,如果自己说这么长时间和杨广并无联系,那就未免有欺君嫌疑,哪怕李渊脾气再好也要发火。
再说那样做等于是把李渊当外人,于两家的交情也交待不下去。
是以徐乐选择和盘托出,就连关于自己父母遇害之事也说得明明白白。
说话的时候,徐乐也在看着李渊,查看他的反应为何。
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李渊听了这话后有任何反常举动,绝对瞒不过自己的眼去。
李渊如果真是出卖自己父亲,导致父母惨死的仇人,徐乐未必会当场出手将其格杀,但是长安城肯定不会再待。
大不了带着部下去别的地方存身,也不能真的跟杀父仇人为伍。
李渊的脸上和眼神都没有任何波动,从头到尾就是细心倾听,直到说起徐卫之死,他也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是委屈,只不过在眼神中多了几分悲伤。
等到徐乐说完,李渊才长叹一声:“开皇天子算不上一位仁君,但总归还是个明主。
至于杨广,他不但暴虐更是糊涂透顶,且不说他把大好江山败坏成这副模样依旧毫无愧疚,就说当年之事,他居然到现在还没想明白,居然认为是朕的不是。
朕相信他没有对你说谎,只不过是他自己脑子糊涂,一直就没想明白事情到底出在何处,加上他为人刻薄,便将天下人想得都和他一样,如此归因倒也不算奇怪。”
“陛下,臣相信当年之事……”李渊打断徐乐的话:“此地不是朝堂,不必这般拘束,唤我叔父便是。
朝堂上讲规矩纲纪,是为了给群臣做表率,否则大家都仗着往日交情不受约束,天下便不成个样子。
私下里便不必讲那么多礼数,朕也把你当成自家子侄看待,若是你和群臣一样称呼,朕难免要疑心,阿乐是否真的信了杨广鬼话,与朕离心。”
徐乐应了一声,并没有做出表示,依旧在观察着李渊。
能够成功骗过杨广,最终主导晋阳起兵的枭雄,肯定不会被人轻易看穿。
想要看出他说得是否是真话不是件容易事,徐乐也不会因为他一句话就相信其无辜,总归是要观察仔细再做道理。
这时,李渊又开口了。
第七百六十一章 肝胆(二十六)
“杨广此人独断专行目无余子,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是人,其他人都不算是人,没有资格与他为伍。
就算是他极为倚重的大臣或是看重的武人,都不过是工具而已,一如宝刀名马,不管如何喜爱,都不算是人也就成为不了朋友。
是以他是真正的寡人,只有僚属没有亲朋。
哪怕是自己的子女,也在他猜疑乃至利用的范围之内。”
徐乐点点头,对李渊的观点表示认同。
这是放在眼前的事情,杨思算是杨广爱女,可是他将其托付给自己时,也没说玉玺的事,肯定是担心自己不答应,或是中途把玉玺丢下。
这种人在最后关头,也是把女儿算计在谋略之内,李渊对他的断语倒是非常贴合。
“他自己没有朋友,便将天下人看得都和自己一样,认为世人只知利而不知义为何物,更不会为了朋友交托性命。
以己推人,认为朕当日见死不救,坐视卫郎君满门罹难。
这些年来他显然是这般看法,所以对你讲的时侯也是理直气壮,便是神目如电,也看不出他在说谎。
因为对他而言,所说的本来就是真相,自然感觉不出他在心虚。”
徐乐依旧没作声,这时候自己说什么都不好,还不如静观其变。
再说李渊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人说谎不见得都是刻意为之,有可能他从一开始就想错了,然后一条路跑到黑。
这样说得当然也是谎话,不过他自己都当成真话说,外人又如何能看出破绽?
“这件事朕也想对你说清楚,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就是有些事说了你也不明白。
不是你的头脑不够聪慧,也不是这里面有什么难言之隐,只不过是不曾经历那个时侯,很多事便无法说明。
若是徐老伯还在世,他或许还能明白我的意思,阿乐终究是生于神武,对于当时的京城情形不了解,怕是难以理清当时情况。
只不过既然杨广都说了,朕若是不说,你怕是也要糊涂下去。”
李渊的双眼望着前方,整个人陷入回忆之中,语气里也不自觉地带上了几许沧桑味道,一如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自己的子孙讲述自己少年的经历。
“彼时天下初定,南北虽然一统,可是人心依旧躁动。
京城更是个是非之地。
朝野上下,大家都戴着一张面具过活,让你分不清他到底是人是鬼。
若是谁的面具脱落,或是不肯戴在脸上,很快便会人头落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谁也猜不出他们到底想得是什么。
朕虽不喜欢这种行径,可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又必须和他们同流合污,学着他们的模样顶面具生活,唯一活得率性的便是卫郎君。”
“卫郎君不肯戴面具,还总是喜欢把他人的面具当众揭开。
他说过,男儿汉行事顶天立地,不管心中所想是对是错,总要说出来才好,鬼鬼祟祟算什么豪杰?
他就是按这等心思行事,也是以同样心思对待他人。
城中有人爱他,更有人恨他。
爱他的人有多少,恨他的人便会多出十倍。”
徐乐逐渐听入了神,从李渊的语气神态看,他说的应该是真话。
而且阿爷对自己讲过父亲的脾气秉性以及行事风格,正如李渊所说的一样。
其实这也是徐家人的祖传作风,哪怕是在徐卫罹难之后,徐敢对于徐乐的教育依旧是要他奉直道而行不必屈服于世道。
自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父亲?
那时的徐家正在鼎盛之时,徐家父子靠着一身绝艺赫赫战功,黑甲铁骑的盖世威名,为自己挣得了足以匹配功劳的地位名望。
除去八柱国以外,大隋武人之中便以徐家为首。
那时候的自家人当然不用看谁的脸色,更不可能陪着那些贵人玩戴面具起舞的把戏。
不但如此,依自己家人的性格,也看不上那些为了荣华富贵或是攫取高位逢迎拍马的谄媚小人。
他不认为父亲会刻意去与谁结怨,但是如果有这种小人找上门来,主动试图和徐家攀扯交情,那肯定会自讨没趣。
虽然不曾在官场历练过,但是这里面的道理徐乐很清楚。
父亲这种行为,对于那些奸佞小人来说,就是结下生死之仇。
彼时徐家声名正盛,朝堂上肯定斗不过徐家,比武又不敌父亲的手段,在心里暗气暗憋,或者想些卑鄙手段也是寻常事。
李渊说有多少人爱自己的父亲,便有十倍以上的人恨自己的父亲,这话怕不是虚言而是事实。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人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无法对徐家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可是一旦情况有变,自家落入不利境地,这些人肯定会落井下石群起而攻。
果然,只听李渊道:“太子宫之变,事发突然。
杨广筹谋已久,以有心算无心,让人无从防范。
当时动手的也不只是杨广一人,京城里大半世家豪强都参与其中。
彼时开皇天子打压世家的端倪已现,废太子杨勇也是个荒唐人物。
他宠幸匠人云氏之女,对于其母给他安排的世家女很是冷落。
这若是放在平日,也不过是帝王家事,不至于闹出什么风波。
相似小说推荐
-
末世从封王开始 (飞花逐叶) 起点VIP2022-05-29完结【古代版末世求生】太安二十四年,赵延洵成了大晋皇子,可却得知末世即将来临。“末...
-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会说话的胡子) 起点VIP2022-01-28完结你相信吗?一个人的人生,从你性格成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虽然人生会有很多机遇和很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