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陈生在人群找寻着,终于在人群之中找到了孟柱。
  孟柱骑在他的父亲的脖颈上,他的父亲兴高采烈的放声大笑,而骑在他脖颈上的孟柱目光所看着的方向正是陈生所在的位置。
  似乎孟祝发现了陈生的踪影,陈生看到孟祝举起手,向着自己挥舞了起来。
  陈生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的两个朋友都考中,他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孟柱为人跳脱,虽然聪颖,但是却不像陈康那般刻苦,陈生真的担心孟柱落榜,毕竟孟柱之前是有过前车之鉴的。
  每隔学坊经过扩招后有学童两百人,分为四班,每班大概五十人,每一个学期都会举办考试。
  孟柱曾经连续两个学期只考到中等成绩,按照这个成绩来推算,是绝不可能上郡学的,不过这个学期,孟柱似乎也明白了不能再如此下去,开始了刻苦学习。
  没想到孟柱如今居然考到了第三十三名。
  “……第十名,评为乙等,可升郡学!”
  陈生的心弦始终紧绷着,报录已经接近了尾声,已经开始在念前十的考生,却还没有到他。
  一旁坐着陈羽的面色也是慢慢凝重了起来,而葛舟也没有此前的从容。
  “高都城丁字学坊第一班杜世,第三名,可升郡学!”
  陈生紧握着双拳,他不相信自己会落榜……
  “长子城甲字学坊——”
  陈生霍然抬头,他听到了自己的学坊。
  “第一班,田广,第二名,评为乙等,可升郡学!”
  陈生心中咯噔了一下,田广是甲字坊中和他不相上下的一名学生,比他先入学一年,也早已经学到而来郡学的内容。
  “长子城甲字学坊第二班,陈生,高中案首,评为甲等,录入郡学!”
  “好!”
  陈羽猛地一拍案桌,霍然站起身来,他面色潮红,身躯都颤抖了起来。
  四周的人也被这一声巨响给吸引,尽皆望了过来。
  人声嘈杂,陈生的脑袋一片空白,他只看到身旁不断有人靠拢过来,无数嘴巴在其面前张张合合但却他不知道这些人在说些。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宣教
  “陈生……”
  许安看着手中送来的文书,从中发现了一个颇为熟悉的名字。
  贾诩神色微动,他记得陈生似乎是长子城的一名学童,好像是有过目不忘之能。
  “莫非是各郡的案首名单呈递上来了?”
  贾诩随即便想到了此前似乎各郡在举办童生试,算算时间童生试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了。
  童生试考后揭晓名次,称为出案,因此蒙学堂的学童参加童生试,取的一郡第一者,称为案首。
  这一次童生试,总考生共有两万余人,不过只有四处考区。
  一为太原郡、二为河东郡、三为上党郡、四为雁门郡
  当初许安推行启蒙教育之时,虽然已经入主并州,但是当时并州北地的郡国还处于南匈奴的控制之下,甚至西河郡都被南匈奴侵入。
  所以第一期的蒙学堂只在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雁门郡、定襄郡五郡建立,雁门、定襄两郡人少,于是就都集中于雁门郡考试,划为同一考区。
  四处考区,共取四名案首。
  进入郡学,除去成绩分等之外,待遇也会分等,有甲乙丙三等。
  评为丙等者食宿全免。
  评为乙等者食宿全免,每月还有一定的例钱发放。
  评为甲等者则是除去之前的所有福利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并且直接安排进入晋阳甲字郡学院中修习。
  每一名案首都会被评为甲等,前十评为乙等,丙等则等所有州郡的成绩出来之后,整理归纳之后,按照排序,酌情选定。
  按照考试的规定,案首的名字要经过许安亲自过目。
  “对,四处考区的案首名单都出来了,这个陈生,分数四区第一。”
  许安将手中的名册递给了一旁的贾诩。
  “十四岁仅仅修习了两年,今年刚满十六岁,听说他现在已经修习到了郡学二年的知识,而且有过目不忘只能。”
  许安想起来了之前内务司送来的文书,对于陈生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不仅仅是因为陈生有过目不忘只能,还是因为陈生的老师——葛舟。
  葛舟他入道的时间很早,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名望颇高,只在渠帅黄龙之下。
  葛舟年事渐高,本来是道堂的道师,但是因为身体的缘故,后面又调到了蒙学堂,教授蒙学堂的学童,在蒙学堂中担任蒙师。
  许安坐了下来,童生试的结果出来,积压在他心中的压力也消散了一些。
  黄巾军如今军事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势力,其他的势力都没有如同黄巾军一般设立军事院校,培养中基层的军官,甚至在军中开展识字班,教授普通的军卒识字读书。
  军阵、队列等等演练也没有拉下,而且每一个学期,许安都会征集太平道陆军学院那些正在接受学习培训将校们的建议,然后酌情修改《步兵操典》。
  如今《步兵操典》已经处于一个相当完善的地步,从原先的只有少许的章节,到现在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详细的写着在各种情况下应当做出的反应。
  现在的黄巾军,无论是战阵的排列,还是行军的速度,亦或是临战的反应,都远远比汉军的郡国兵要强,行军的速度也比普通的郡国兵要快上了一大截。
  而讲武堂的成立,也使得黄巾军的高级将官能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能够得到进步。
  但是政治上却并不太行,虽有道堂的符祝去作为官吏,但是吏员的任务还能接任,官员的重任却是有些难以承担。
  治理一州一郡一县之地确实颇为困难,太平道的辖地内如今很多官员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在任期中慢慢的学习如何治理。
  也辛苦黄巾军的军事实力比较强横,实行军管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有阎忠等人的帮助,才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如今太平道的二十五处郡国,其中有过半郡国的郡守都是有着世家背景的人担任,部分是由并州一系的世家中人担任,还有的基本都是阎忠、杨绩、傅祁、庞渤等人家族的族人。
  不过许安在选派的时候还是有所注意。这些郡国的郡守选派的人年纪都较大,而且四家的郡守的人数大致相同,张辽的家族还有郝昭的家族也有两人担任着郡守。
  出身黄巾军担任郡守,县令、县长的官员并没有超过半数,这个局面实际上有些不利于太平道的发展。
  虽然现在太平道辖地内的世家豪强十分老实,阎忠等人更是忠心为道,张辽、郝昭等人也在军中任职,但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要提前做好预备。
  这一次的童生试无疑是安了许安的心,第一期蒙学堂吸纳的两万余名学童证明了民间并不缺乏人才。
  而陈生就是其中的翘楚,不仅过目不忘,而且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不需要多久,两年的时间,陈生已经是学到了郡学二年的课程,郡学二年的课程,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世家子第。
  太平道郡学之中教授的内容,可比普通世家豪强的家学更为有用和深奥。
  “郡学的内容若是这个陈生学完了,单独给他准备一场考试,若是能够考过,可以让他先入国学院。”
  许安转过头,对着一旁的赵乐吩咐道。
  “顺便再传令给宣教司,让宣教司的令君来晋阳府衙一趟,我有话对他说。”
  汉时人笃信鬼神,天命之说,刚刚他看陈生的名字之时,想到陈生的事迹,便觉得其中可以做一些文章。
  宣传得力,或许陈生可以成为太平道乃是天命所归又是强有力的论证。
  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吕布的名字和陈生的名字同时浮现在了许安的脑海之中。
  如今太平道经过了许安的修改,已经不再是只有少数的几位仙神,而是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道家三清、玉帝、天庭地府、阐教截教、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十三金仙、北斗七星君、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等。
  许安将记忆之中的仙神全都林列了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补全了所有的体系。
  许安曾经的对仙神的幻想,就是从读完那一本《西游记》时开始萌发,随后《封神演义》使得许安更为入迷。
  根据这两本之中的内容,一个成体系的仙神体系也被许安慢慢的构建出来。
  不过与其有些区别的,太平道原来的神祗也被许安加入了其中。
  然后将其编写成故事,然后让各地传道的符祝,说书人将故事传播开来。
  太平道原本的十二处郡国,大部分的人基本都是太平道的信众,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处于太平道的统辖之下,如今太平道在地方可谓是影响深远。
  随着这些仙神故事的传播,加上一些太平道一些假鬼神传道的方法,各个地方信仰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各地太平道的道观香火也越发的鼎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