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眼珠微转,豁然抬头看向荀彧,出言道。
“泰山黄巾!”
“不错。”
荀彧面露笑容,看向蒯越。
“正是泰山黄巾。”
王朗眉头微蹙,接着话头说道。
“莫非是袁绍和许安商定的事情,是袁绍让泰山黄巾能够前往并州,作为交换泰山黄巾让出泰山郡、济北国,让青州兵入驻。”
“许安出兵洛阳,周昂退出河南,甚至连河内郡都放弃了,让给了蛾贼,这就是一场交易?”
“不错!”
荀彧语气坚定,沉声说道。
“我们不需要担心许安!”
荀彧目光坚定,看向坐在殿阁内右首的刘宠。
“两万军兵足够了。”
“我门不需要调集重兵防守洛阳八关,只需要迎战济北国和泰山郡的青州兵即可。”
“兖州也不需要放弃,许安绝对不会走出洛阳!”
王朗眉头紧蹙,荀彧语气坚定,但是他却有些不安。
“荀司马是否有些过于乐观?”
“诚然,许安和袁绍两人貌和心离,但是若是军不予设防,放弃八关,若是许安不停止进军,而是继续进攻,那我等不是陷入了绝境?”
荀彧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决,笃定道。
“许安占据了洛阳,下一步计划绝对只是占据八关,绝无再进军的可能。”
王朗神色变幻,沉声道。
“荀司马如何如此笃定?”
“若是我军将可战之兵调往东线,而许安却在此时出兵,陈都又何来军兵防守?”
“荀司马此举,是要置陛下为危险之中!?”
“不……”
蒯越抬起了手,面色肃然,打断了王朗的言语。
“文若说的对,许安绝无可能兵出八关。”
王朗停止了言语,他看到蒯越也如此笃定,心中不由的也嘀咕了起来。
蒯越和荀彧对视了一眼,荀彧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赞赏。
“昔日何伯求称赞文若为‘王佐之才也’果然没有说错。”
蒯越并没有再卖关子。
“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如今我们与袁绍相争,便如同两虎,而黄巾军作壁上观,便如同故事之中的猎户,只等我军和袁绍筋劳力尽之时,坐收其利。”
“许安之心昭乎若揭,从未隐藏其窃据天下之心。”
“鹰狼卫之题词‘监察天下,巡视神州’。”
“改京兆尹为应天郡,改司隶校尉部为中州,铸造并州、凉州、中州三鼎,妄言收取天下十三鼎。”
“应天,应天,受命而正,顺应天命,是为应天。”
“许安不想看到我军战胜袁绍,也必然不想看到袁绍战胜我军。”
蒯越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精芒。
“许安想看到的是一个混乱的中原,一个纷争不休的中原。”
“如今许安刚刚占据关中,关中金城千里,人口众多,但是历经董卓盘剥,此时正是需要休民养息之时,依照许安此前的行径,许安绝不会再兴刀兵。”
“洛阳坐落群山之中,受八关环抱,可以依关守备,但是一旦兵出八关,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和荆州,皆是千里平原,无险可守。”
蒯越握紧了拳头,目光闪动。
“许安攻下洛阳,占据八关自守,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除非许安是一个蠢材,是一个蠢到愿意将天下就这样送给袁绍的蠢材。”
蒯越淡然一笑,看向王朗,发出了疑问。
“不过如果许安真是蠢材,又如何能够占据三州之地,在中原动荡之时,悄然于边关偷偷发展起来?”
第六百五十章 轘辕关
荀彧轻轻的敲击了一下案桌,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蒯越也默契的停下了言语。
“东郡之战,我军占优,因而许安和袁绍达成同盟,出兵洛阳,威胁我军腹地,以迫使我军不得不向后撤退。”
“但是许安肯定不愿意见到我军损失惨重,使得袁绍坐大。”
“洛阳八关,如今我军占据伊阙、广成、太谷、轘辕四关,我认为我们应当放弃伊阙、太谷两关。”
荀彧站起身来,走到了殿阁之中挂着堪舆图的看台之前。
“伊阙、太谷靠近洛阳不过百里之地,蛾贼转瞬即至,有洛阳作为依靠转运方便,有交通之利,而且伊阙、太谷对于洛阳极为重要,许安无论如何也会将其拿到手中。”
“蛾贼转进如风,许安向来谋定而后动,雷动风举,一动则犹如万钧雷霆,现在洛阳地区的蛾贼恐怕早已经兵临两关,两关共计不过四千军卒,多半已是不保……”
荀彧神色肃然,条理清晰的陈述着自己的看法。
不得不说,荀彧的分析并没有和现实有太大的偏差。
就在他们说话之际,黄巾军的大军实际上已经兵临伊阙、太谷两关的关下。
在黄巾军中的抛石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两关的城墙逐渐出现了破败,缺口。
黄巾军随后便在龚都和徐晃两人的带领之下,分别向着伊阙、太谷两关发起了进攻。
面对着几乎数倍于己,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黄巾军,守城的汉军实际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
但是他们并没有后退,伊阙、太谷两关的都尉都是孙坚麾下的将校,他们明白洛阳的八关的重要性,就算是援兵迟迟未到,但是他们仍旧在咬牙坚持,等待着那永远不可能到达的援军。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那陈都的庙堂之上,殿阁之中,已经有人在三言两语之间,便判定了他们的生死。
“伊阙、太谷两关如今恐怕已经在遭受蛾贼的进攻,两关距离洛阳不过百里,但是距离豫州、南阳却有数百里之地,转运极为困难。”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伊阙、太谷两关必失,不过我们或许可以想到办法保住广成、轘辕两关。”
“广成位于伊阙、太谷两关以南,靠近南阳郡、豫州……”
荀彧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广成关地势狭窄,就算没有关墙,我军也可以依靠地利坚守。”
“广成关总计有两千余名军兵,南阳郡留守的部曲不过三千人,颍川郡有郡兵两千,共计七千人,蛾贼就算不会倾尽权力,但是这七千人恐怕也难以守下广成关,杯水如何能救一车薪之火也。”
王朗摇头否决道。
“眼下各地的精锐皆在东郡,留守的部曲实际上多是新编的部曲,如何能担大任?”
蒯越默然无语,荀彧也是停止了言语。
王朗所说的话并非是错误的,他们都很清楚,留守的郡兵有多少的战斗力。
那些所谓的郡兵在不久之前还只是普通的百姓,战事愈演愈烈,刘宠思来想去,在财政稍微富裕了一些后,便下令招募新兵,编连为曲。
那些新兵虽然经过了长达的数个月的训练时间,作为地方驻军在各地也没有出什么纰漏。
但是没有人觉得,凭借着那些连血都没有怎么见过的新兵可以战胜如狼似虎的黄巾军铁骑。
荀彧面露犹豫之色,犹豫了片刻,他目视着堪舆上的豫州,犹豫了一下,但是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颍川郡、南阳郡人口众多,可以就地征募乡勇,两郡武风雄烈,并不缺乏慷慨悲歌之士,择以良将统领,可为强军。”
蒯越眼神微动,不过他直视着荀彧,不着痕迹的观察着荀彧的脸色。
王朗也是停止了言语,将目光放在了荀彧的身上。
其实荀彧的话并不只是有表面上的意思。
荀彧言说两郡武风雄烈,但是南阳和颍川两地多是出名士,并没有多少的将校。
若是说两郡文风卓著倒是贴合,但是武风雄烈,却是有些言不符实。
荀彧所说的武风雄烈,并说可以就地征募乡勇,择以良将统领,便能成为强军。
那些所谓的乡勇,潜台词其实就是指的南阳、颍川两郡各世家豪强麾下的家兵和家将。
“元固公广有名望,长于军略,以善守闻名,元固公如今就在南阳郡,可以先诏令元固公于南阳郡募兵,随后北上至颍川郡募兵,最后召集众军,驰援广成关。”
“广成关关墙高大,就算是蛾贼有‘霹雳车’催城破关,但广成关濒临颍川、南阳两郡,短时间之内,蛾贼难以攻下,只需要坚持到元固公带领援军驰援即可。”
“更何况,其实广成关其实严格来说是河南尹的关隘,而非是洛阳的关隘,因此蛾贼并非必须夺取广成,其决心绝无夺取洛阳一般坚决。”
……
洛阳城南黄巾军大营,旌旗如海,刀枪如林,无数黄巾军的军卒停留在军营之中。
帅帐之中,一张巨大的沙盘被摆放在大帐的正中央,众人的面前。
沙盘绘制的十分详细,每一个渡口、每一座城池、每一座关隘都被塑造于其上。
甚至于连汉军的大致兵力部署都记载的非常详尽。
许安双手撑靠在案桌之上,黄巾军的一众将校皆是围站在中央地带。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