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唯!”李傕只能领命。
  李儒在旁边听着,心中感觉有些隐隐不妙。
  牛辅和张济当初奉命坐镇渑池和洛宁,乃是李儒依照贾诩之计向董卓谏言的,为的是让他们两人在那里阻挡河南尹前往京兆尹的要道。
  而贾诩也凭借着李儒的推荐,随于牛辅一同在外镇守。
  这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要领兵南下了?
  李儒心中隐隐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觉。
  难不成,是贾文和那老贼有异志?想要脱离相国的掌控?
  想到这,李儒的面色一正,忙道:“相国,牛中郎麾下的校尉贾文和恐怕是……”
  董卓突然笑呵呵地道:“对了,说起来,牛,张二人近日给老夫的信函中,多有提到这个贾文和,其在渑池多有献策,立下不少功劳……陈王刘宠在雒阳并不老实,几番派人试探,想要入京兆暗行不轨,都被贾文和识破……呵呵!此人当初还是文优举荐去随军的,如今多有功劳,却是文优识人有功,老夫还得感谢于你。”
  董卓这一番话说完,李儒便不敢再多言了。
  是啊,让张济和牛辅镇守在渑池和洛宁,是自己的主意,
  让贾诩随牛辅在彼,也是自己的主意……
  若是自己向董卓谏言说贾诩此番随军南下有异志……那相国若问:你既知彼有异志,为何当初还要让他随军驻外?
  那自己又该如何回答?
  这话,却是得烂在肚子里,万万不能说的!
  别看董卓现在一副笑呵呵的长者模样,但是他杀人如麻、视旁人性命如同草芥的样子,李儒时时刻刻都记在心中。
  “文优,汝适才欲言何事?”
  李儒的嘴角略微抽了抽,言道:“回相国,那贾诩年纪大了,属下观其身子骨又不甚好,让其随军只怕有失,不如还是让其归还长安才是……”
  “哎!”董卓不以为意地道:“才四十多岁的人,如何称老?老夫年过六旬,尚能跨马执鞭,征战疆场!”
  李儒叹道:“贾文和如何能比得过相国。”
  董卓哈哈一笑,道:“话虽如此,然张济和牛辅身边,却也得有智谋之士相助,毕竟南阳郡可不比旁处,袁术和曹操皆是豪雄,颇有智谋。”
  “诺。”李儒见董卓说的斩钉截铁,便不方便再多说了。
  他心中开始暗自沉思:
  莫不是,自打上一次谈话开始,那贾文和就已经算到了有今日之局,因此才故意献计,让某亲自向相国谏言安置他于外地,以防李某事后反悔?
  若果真如此……此獠之心机未免太过深沉了!
  李儒心下暗叹,自己算计旁人算计了一辈子,想不到居然也会被人利用至此。


第二百九十章 老毒物南下
  洛宁县中。
  牛辅手中捧着董卓给他的书信,粗犷的大脸上满是畅快的笑容。
  “文和,相国已经同意,命我等兵发南阳郡去战袁术与曹操,在南阳郡搜牢,以供相国与咱西凉的大军用度。”
  贾诩淡然一笑,道:“恭喜中郎将得此要务,从此关中以南诸事,尽归中郎将替相国统管,这假节一方之权,数年之内,必到中郎将之手。”
  牛辅放下手中的简牍,然后从桌案上拿起方尊,将桌案上的两只酒爵斟满,递一尊给贾诩道:“文和,请!”
  “中郎将恕罪,诩不善饮,二十年来从不饮酒。”
  牛辅撇了撇嘴,‘啧啧’道:“可惜了,二十多年不喝酒,你这日子却是怎么过来的?好歹也是武威出身,不喝酒怎么能受得了?”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牛辅摇头叹息,自己拿起一爵酒,仰头痛饮下腹,高呼一声:“痛快!”
  贾诩只是淡然的看着牛辅,直到他将那酒爵重新放在桌案上后,方才道:“中郎将豪饮。”
  “哈哈,某家这一辈子,可以缺了女人,但独独不能没有美酒相伴。”
  贾诩的脸色一板,郑重道:“中郎将此言不妥,今后切勿在外人面前言之。”
  牛辅不解地看着他,奇道:“某这话有何不妥之处?”
  贾诩淡淡道:“换成别人,或可言之,但若是在中郎将身上,恐不妥当。”
  “为何?”
  “中郎将乃相国之婿,家中妇人是相国之女,中郎将若是没了女人,岂非便是没了夫人……中郎将这辈子可以没有酒,却绝不能没有女人。”
  牛辅闻言愣住了,
  少时,却见他尴尬的一笑,无奈道:“牛某人这辈子,差的就是文和你这般的缜密心思,唉,你这些鬼心眼,牛某这辈子怕是也学不来的。”
  贾诩很和善地道:“中郎将乃是相国爱婿,有相国作为后盾,又何须学诩这些微末小道。”
  牛辅长叹道:“话虽如此,但相国为人……喜怒无常啊,且相国已是六十春秋了。”
  以贾诩的智慧,牛辅这话他自然能听明白。
  牛辅言下之意,是指他自己虽为董卓之婿,但面对秉性暴躁喜怒无常杀人如麻的董卓,依旧是如履薄冰,不敢僭越。
  且就算是他岳丈董卓位极人臣,但其平生竖敌甚多,天下的世家门阀,名门士族皆恨不能生啖其肉,如今的董卓已是六十多了,天知道他还能活几年……
  董卓若是死了,他身为董卓的女婿,又该何去何从?
  眼下牛辅看似身居中郎将,军权在握,但实则他的未来却是闪烁不定,前途未必。
  贾诩言道:“正因为如此,诩才谏言请中郎将前往南阳,替相国牧守外藩,以待天时。”
  贾诩对牛辅的建议,是让他联合张济,乘着曹操和袁术、蔡瑁等人在南阳郡鏖战,两人共同出兵进入南阳郡,在宛城以北和颍川郡以西,拿下一片地域,作为董卓在南方的屏藩。
  也可以作为关中和南阳郡兵势缓冲地带。
  正是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如今的董卓看似势大,实则内忧外患,已为天下门阀和士族所不容。
  他麾下的西凉诸将——董旻、董璜、段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董越、杨定、徐荣、吕布、张辽、李蒙、王方等人都是互成党派,各自为政,手中或多或少皆兵权,怕是谁也不肯吃谁的亏……
  更要命的是,董卓因为早年丧子,到现在都没有定下谁是他的继承人。
  其弟董旻和其从子董璜,都有继承董卓基业的意思,彼此暗自较劲。
  可以想象得出,董卓一旦寿终,他麾下这些统兵的将领彼此互相不服,长安城中那些冷眼旁观的士林中人亦是会果断出手。
  届时将会是何等的大乱?
  与其在长安境内,等待那不确定的变数,反不如率兵去南方替董卓看护关中的大门。
  换成别人,董卓或许不信。
  但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在其心中自然还是会有一些位置的,也是能得董卓信任的。
  牛辅到了南阳边境,只要不断的搜牢,刮取当地的财货供应给董卓养兵,便可得到董卓的支持,一直在南阳北境站住脚,自成一方势力。
  只要他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反意,届时无论是要兵还是要马,董卓都会支援给他。
  待数年之后,董卓不在了,长安那边的形势若还稳定,则牛辅便可提领数万之军回朝护主,以定乾坤。
  若是长安的形势不稳定,诸多势力彼此攻伐使朝堂大乱,那牛辅也可在外藩枕戈待旦,静观长安形势,
  或回军长安成王霸之业,或领兵在外自守保身,欲进欲退,全凭自己说了算。
  牛辅站起身来,向着贾诩长作一揖,道:“前途难测,有劳文和日后替某多多谋划。”
  贾诩亦是得体的回礼,道:“此诩之本分也,中郎将放心就是。”
  ……
  少时,贾诩出了县府,乘车回返自己的宅邸。
  西凉军中的战马甚多,普通的家驹更是无数,但贾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平日里行走于街市,从不用马车,偏偏坐牛车。
  牛在汉朝虽然也金贵,但毕竟不如马拉车来的气势十足。
  西凉军中的诸多校尉,司马等,平日里或多或少的都有嘲笑贾诩之意,
  毕竟贾诩也是讨虏校尉,平日里不坐马车,却坐牛车,这放在后世,就是一个军区的师长平日里出行不坐吉普车,非要坐拖拉机上下班是一种情况。
  但贾诩却并不在意,依然是我行我素。
  到了自己门前,贾诩下了车,方要往里面走,却见宅邸门旁一个人喊道:“父亲!”
  这声音很令人熟悉,熟悉到甚至让贾诩心中一阵恍惚。
  贾诩转头看去——站在门口迎接他的是自己的长子贾穆。
  “穆儿!”贾诩一向平淡的脸上,少有的露出了兴奋之色。
  他大步上前,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一边看一边道:“好,甚好!胖了一点,看来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贾穆恭敬地言道:“孩儿在弘农任闲职,并不操劳,日子逍遥。”
  贾诩抿嘴点点头,又道:“你母亲和你二弟,三弟如何?”
  “家中一切安好,请父亲放心,这都有赖父亲请李中郎调我们三兄弟去弘农任职,咱家现在太平着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