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闻言不由哑然。
少时,方见他咳嗽一声,道:“算了,别说这事了……你且说说,北面那边有什么消息?”
魏延急忙取出一卷缣帛,道:“这是北边的探子,传递回北方关中内的线报。”
刘琦看到线报之后,脸色多少有些阴沉。
情况似乎有些复杂,而且多少有些不太妙了。
……
商洛之地,陈王的大军此刻正屯扎于此。
只要沿着丹水继续北上,过了蓝天霸灵之地,便可以直入长安。
刘宠的兵马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向着雒阳的方向行军,他一边行军,一边与长安城中的王允等人密切联系,想要乘着董卓进驻郿坞的时机强攻长安,但长安内外,毕竟都是西凉军的势力,想要凭刘宠一军攻克,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宠得不到王允的明确信息,无奈之下只能是转兵东向准备进驻雒阳。
但就在这个时候,长安那边却有新的情况突然传了过来!
西凉那边有重大变故。
而这个变故,正是董卓离开西凉前,曾遗留在凉州的老对手韩遂。
董卓年轻的时候就混迹于凉州诸地,从小便与羌人打交道,同时也与官场中人走的很近,可谓是黑白两道通吃,而凉州边郡,一向地域广阔,各路叛军和羌叛屡起,犹如野火一样,燃了扑,灭了燃,无论如何都是剿灭不尽,而董卓则是凭借着其粗野凶狠,诡诈多谋的性格,在凉州这一片野蛮的土地上,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根基,并逐渐成为陇西郡的风云人物,而他自打担任羽林郎之后,更是凭借其能够通吃黑白两道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但董卓这数十年的作战生涯,也并不是完全就一帆风顺,在他凭借军功升迁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几个让他吃瘪的敌人,这其中有黄巾中人,同时也有韩遂。
董卓与韩遂可以算是几经厮杀的老对手了,当年韩遂势力最大之时,曾入寇三辅,侵逼陵园的时候,大有颠覆雒阳之势,其时董卓、张温、袁滂、周慎、皇甫嵩等人皆是接二连三的与韩遂交手,虽然最终韩遂是以退走而告终,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给包括董卓在内的东汉政府朝廷军官造成了相当巨大的麻烦,可以说在有一段时间里,韩遂对于汉朝政府是比黄巾军还要恐怖的存在。
而董卓在入京之前,也曾派人邀请凉州本地的诸路军阀派系与其共同入京,包括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凉州各大豪族势力纷纷响应董卓,但唯独韩遂和马腾两人不曾与其同往,另揣着心思。
在董卓离开凉州的这两年间,韩遂和马腾以金城为大本营,结交包括陇西、白石山、首阳、平襄、成纪等地的各族羌豪,拉拢他们扩充实力,并大批量的招募兵源,扩充己方的势力。
就一定程度而言,韩遂和马腾在各路羌叛的心中,已经有了当年董卓的影子了。
但很是不巧,就在两个人如日中天的时候,董卓率兵返回了关中,并大肆搜牢,兴建郿坞。
董卓麾下的西凉军的搜牢速度很快,不仅仅是长安周边,包括附近的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等地,都让西凉兵拓展着搜牢了个遍。
可惜这终归还是无法满足虎狼之徒的胃口。
直到牛辅和张济在南阳郡的进行搜牢,并给董卓带回来大批辎重财货之后,董卓才深深的感觉到,他应该将搜牢的目标向着其他的郡县转移转移了。
董卓这人很公平,他觉得不能总是紧这右扶风和左冯翊这些周边的羊往死里薅羊毛,薅到最后迟早薅秃噜皮,这对那里的百姓实在太不公平了,对于各郡百姓,他应该雨露均沾。
南阳郡这只大肥羊已经有了牛辅和张济在前线替他薅羊毛,那不妨在寻找一些别的小肥羊。
最终,董卓将目标锁定在了天水、安定、武都、陇西这些西捶边郡上。
按道理来说,韩遂和其好友马腾,目下主要的势力发展是在金城郡,相比于天水,陇西等郡,还要更加的靠近西域,董卓想要往天水,陇西等地发展,跟韩遂目下的势力范围所在并不冲突。
但问题是,董卓在发展势力的时候,韩遂和马腾其实也是在发展的。
他们也并不想仅仅只是局限在边塞之地,他们收拢各地羌叛的原因,也无外乎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凉州东面。
可如此一来,他们的战略意图和董卓目下的战略意图就有所冲撞了。
双方的兵马这段时间在略阳道、白石山、襄武附近发生了不少的冲突,战乱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引得韩遂和马腾亲自领兵东向南下,前来凉州东部驻扎。
韩遂这老对手动了,董卓自然不能再多清闲,毕竟此獠的厉害,他心中还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董卓召集包括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重要军部,开始西向,他久违的从郿坞离开,亲自出征,前往凉州去与韩,马二贼谈判。
谈不拢,就打!
现在的董卓势力早已不比当年,对他而言,若是韩遂这贼子肯降服自然最好,若是他不肯降服,则陇西之地,便是他的埋骨之所!
董卓一动,正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长安城的诸军势力,便都在发生着变化。
因为董卓一动,西凉军各部,包括以吕布为首的军部,就都开始向西移动,一旦发生大战,西凉军就将发动全面进攻,对韩遂和马腾发动毁灭性的打击。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在董卓的心中,韩遂这个贼子的分量可远远的不是兔子,至少也算是一只狐狸。
董卓用了全力,那就代表着长安目下的守备就会稀松。
果不其然,王允写给刘宠的书信中明确说明,眼下西凉军和并州军的主要将军都随董卓西向移动,吕布、李傕、郭汜等主要将领皆不在长安,长安城只有一支并州军偏师镇守。
刘宠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是开心,当下便见他找来了黄忠和荀攸,向他们二人陈述了王允所言之事。
“如今长安城中,王允,士孙瑞等人愿意里应外合,迎接我等进入长安,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咱们不能错过,我意兵发长安护驾,迎圣驾入荆州,二位以为如何?”
荀攸皱着眉头,思虑了片刻,道:“事是好事,然此事看着好似没什么凶险,当中一旦有事,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需知董卓麾下的兵马极多,且皆为大汉最精锐的雄师,天下无人可敌,我等一旦身陷长安,恐有覆灭之险。”
刘宠不满道:“公达未免太过小心,如此行事,岂不错失良机!”
黄忠在一旁道:“请问陈王,负责镇守长安的将领是何人?”
陈王不以为意地道:“好像是一个什么并州军的偏军主将,叫什么张辽的,无名之辈,不足挂齿。”
第三百九十七章 抢长安
也不怪刘宠此刻自信心空前的暴涨,董卓的兵马大部分都开始向西迁移,只是留下了当初南北军当中的并州军一系,以及他们的主将,张辽。
当初收编雒阳军时,按照宗法时代的地域特性,董卓将雒阳军中的将官,按照出生原籍进行分配编制。
其中,张辽本人曾为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的从事,后来进京,又得何进委任去往河北募兵,后董卓入京后,张辽以及其所部又归董卓所有。
并州从事就职位而言,可以算是丁原的左膀右臂了,而后来何进又单独委任张辽募兵,足见当时的张辽在并州一系当中的威望还是有的,这样的人对于董卓而言是必须要拉拢的对象,但董卓麾下的各部军将大多是凉州人,其中还有徐荣是幽州人,故而他左思右想,便将张辽以及其统属的兵将迁归吕布管制。
同样都是并州豪杰,老乡管老乡,两眼泪汪汪。
董卓以吕布和张辽同乡的关系,用来来收拢张辽。
但对张辽而言,由于他在董卓入京时属于中央何进的直系,所以他在吕布的帐下与旁人还不一样,属于是相对独立的存在。
其实即使在历史上,张辽在吕布军中的独立状态,这个形式一直维持到吕布身死。
但由于张辽昔日举郡吏后,一直在并州协助丁原平外,入京后干的也去河北是募兵的差事,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消息相对闭塞,不是每州每郡的有能力人物都会被外州郡人所熟知的——故而刘宠对于张辽这个名字,目下还只是限于‘无名之辈’的概念之中。
黄忠听了刘宠的话后,并没有将他的话当成一回事。
这个天下,能人实在是太多了,哪能仅以名气判断?
他转头看向荀攸道:“公达先生昔日曾在雒阳蛰伏数载,亦曾在何大将军治下为郎,请问张辽这人,先生可曾听过?”
荀攸听了这话,不免有些尴尬。
说实话,张辽这名字,他还真就是没有听说过。
倒也不是荀攸孤陋寡闻,昔日雒阳以及其周边有百万人口,更兼身为大汉朝一百多个郡的都城,每日的流动人口亦以十余万计,你让荀攸到哪里挨个认识去。
天下权贵士子云集于雒阳,荀攸关注他们还关注不过来,哪有可能特意去留意某个并州武夫?
相似小说推荐
-
黄天之世 (罗小明) 起点VIP2022-09-24完结305.9万字 11.61万总推荐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苦难,腐败,欺凌!&rdqu...
-
龙影战神 (乱舞沙) 潇湘VIP2019-05-28完结十五年前,华夏成立一支神秘部队。他没有番号,没有编制,甚至国家不承认他的存在。但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