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但由于开垦的新田总量很多,所以累加起来,粮食的产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相比于益州去年粮食的总产量,今年的益州的产量相比于去年,整体上涨了五成。
  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同时也使得以刘琦为首的新益州政府可以彻底的在益州站稳脚跟。
  因为在江州周边开垦梯田和新田只是今年战争中的临时策略,而下一个年度,梯田与开辟新田的政策,将在益州诸郡进行整体实行。
  如此一来,益州辖境内开辟的新田数量将要大幅度的增长。
  而庞统、崔钧、石韬等人,也在刘琦的征辟下相继入蜀,协助刘琦进一步的开辟益州以及南中诸地。
  若是估计不错的话,益州在接下来两年,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令刘琦万万想不到的是,益州士族群体此番入蜀,还给刘琦带来了一件大好的礼物,一件让刘琦万万没有想到,可以入手的东西。
  对于这件东西,刘琦本来已是不抱希望。
  “这是什么?”看着桌案上的稻种,刘琦有些不明所以。
  “回师兄……这是刘府君从长沙,让小弟为师兄带来的稻种,府君说,这稻种是师兄四年来一直惦念的东西,他也一直不遗余力的替师兄寻找此物,如今终于找到,特命小弟此次入蜀,带与师兄。”
  听了这话,刘琦的脑袋顿时如同雷击,颇有些失神地看向矗立在他对面的庞统。
  庞统已经十五岁了,不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而是一个已经有了挺拔身姿的青年……当然,容貌还是和当初一样的丑陋。
  “你的意思……这是占城稻的稻种?”好半晌之后,刘琦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庞统略作犹豫地道:“师兄,这稻种具体何名不得而知,但刘府君说,这与当初师兄想要让他寻找的稻种,异常相似,耐旱,易生长,据说在交州以南的旧州、乌丽、拨弄等国皆有种植,且皆能一年两熟。”
  “那应该就是它了!”刘琦看着眼前的稻种,眼眸中不知不觉开始放光:“只是我兄长四年来一直没有关于此物的消息,怎么就突然找到了?”
  庞统随即向刘琦大概诉说了一下情况。
  四年半以前,刘磐前往长沙任太守,刘琦曾跟他说,希望他在主持荆南军政的期间,能够往南跨过交州,派人暗中在林邑国寻找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于三熟的稻种。
  这才当时的刘磐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一年两熟的稻种……伯瑜这是在做什么美梦呢?
  心中虽然不确定,但刘磐这些年还是按照刘琦的要求做了,不断的派人前往南部搜寻。
  但由于荆州往南是交州,而交州则是由士燮统领,中间隔着这么一个大势力,刘磐想要派人往南探索,事实上确实非常困难。
  但是前番六路兵伐荆州,士燮屯兵零陵边境,虽未与荆州军产生直接的冲突,但荆州军强悍的实力他算是彻底领教了。
  六路兵马攻打荆州,居然皆无功而返。
  如此强邻在旁,士燮决定改变对荆州的策略。
  他从与荆州人和平共处,开始频频向荆州势力示好。
  刘琦将荆南整个委托于刘磐,他自己则是亲征益州,士燮搭不上刘琦的线,于是便交好刘磐,屡次派使者前往长沙,赠贵重物品于刘磐。
  有了士燮的主动示好,刘磐再想派人向南部探索,便也不算是什么难事了。


第六百八十三章 镇西稻
  现在桌案上的占城稻,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占城稻,刘琦说不好,但根据庞统的转述,刘琦知道,眼前的稻种相比于现在汉朝南境民间所使用的稻种,每年的产量一定会高出不少。
  在这个社会,粮食是第一经济支柱,一个势力,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就几乎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
  各地的诸侯牧守,会屡屡受到地方豪强和世家望族钳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在汉末,因为庄园经济的滋生迅速,使得地方豪强的粮食储备相当丰富,而战争的最大消耗品有二,一是人口,二是粮食。
  为了取得足够的粮食最为军需供应,诸侯牧守们便不得不向地方豪强妥协低头,用政治利益作为交换,将辖境内的强族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而地方强族的粮食储备,和他们庄园经济的强大,根本来自于土地兼并,但因为战争的原因,使得各州各郡出现了大量的无主土地,而人口亦是锐减,这就给刘琦等牧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翻身契机。
  刘琦眼下在荆州境内实行租庸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荆州本土大族的继续发展和扩张,但他心中也明白,这种方法也不过是解一时之急,年头多了,时间长了,土地兼并一样可以逐渐打破政策,历史已经有所见证。
  唯一的方法,就是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将人头税彻底取消,从而转嫁到土地上来。
  这样一来,人口不但可以得到爆发式的增长,而且还可以最大程度的节制庄园主的力量。
  要施行摊丁入亩,就一定要有个前提。
  那就是自己的实力绝对够硬!
  想都不用想,一旦施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不论是益州或是荆州,那些拥有众多土地的望族,反对自己的将是何其之多。
  但幸亏现在是乱世,乱世成就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削弱了地方庄园主所拥有的力量和利益链条,若是在太平盛世,怕是极难推进。
  但即使有强的军事力量作为保证,但对内对外的战争数量一旦增多,则消费的粮秣也势必增多,
  所以,让刘琦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粮食。
  但是现在,摆在明前的占城稻,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粮食足够,兵将够强,又逢乱世,那一切的改革和政令,就都可以顺着时势进行。
  若是有人不服气……那就以政治手段和强兵来进行镇压。
  刘琦看着桌案上的稻谷,问庞统道:“这个稻种,在荆州已经开始大面积的施行了么?”
  庞统摇头道:“并没有,刘府君说了,这稻种刚刚从南方运来,具体要如何施种,需要师兄定夺,他不敢擅专。”
  “知道这事的人,除了你和堂兄之外,还有何人?”
  “还有家叔和德操先生等寥寥数人而已,并不多,只因刘府君得到此稻种后,特意去向家叔请教今后当如何行事,不然怕是连师弟我都不晓得。”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
  果然,刘磐是最值得信任的,办起事来很靠谱。
  而且现在的他越来越成熟了,他已经逐渐懂的什么是低调。
  看着刘琦若有所思的表情,庞统拱手向他问道:“师兄,这稻种,你打算现在何处试行?”
  刘琦闻言笑了。
  看起来,庞统应该是担心占城稻来自于南面外境,恐不适种于大汉境内,若是想要试种,还需仔细斟酌。
  但事实上,刘琦已经知晓,这稻种的适应能力极强,由其是抗旱能力。
  历史上,在宋朝时期,占城稻的分布遍布了浙江,福建,两湖,苏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区,而宋朝也是因为推广占城稻而人口激增。
  “现在南中试着推行吧。”刘琦沉思之后,道:“我已经派人前往南中诸地招抚各路蛮王了,同时打算在南中推行羁縻政策,并鼓励蛮人发展农耕,使他们归于王化。”
  庞统闻言点了点头,又道:“师兄,弟这次来荆州之前,家叔针对这稻种,曾做出了一个命名,言若能得兴于世,惠泽于民,用此名则可传世。”
  刘琦好奇的问道:“什么名字?”
  “镇西稻。”
  镇西稻……
  刘琦在心中反复的念叨着,接着不由笑了。
  名字虽然很俗,但却很实用。
  单单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足矣将刘琦的名字传于当世。
  一旦用一种可以一年两熟的稻种,解决了天下百姓的果脯问题,那对于天下人来说,这稻种的恩泽之力,怕是足矣超越所有前辈。
  甚至说句不敬的话,便是高祖刘邦,武帝刘彻,光武刘秀的名字也不及这稻种的发现之人。
  对百姓而言,前三位英明神武的帝王的功业不过是开疆拓土。
  但镇西将军刘琦的功业,是救活了全天下的人。
  ……
  与庞统细谈过之后,刘琦让他先回去休息,自己则是针对下一步的发展益州的计划,继续开始规划细思。
  这一细思,就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
  刘琦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一步一步的都列在了简牍上,准备开始逐条实施。
  此时天色已是渐渐黑了,刘琦站起身,抻了个懒腰,正准备返回府邸休息,而守护在外面的典韦来到他门前,说中郎将张允求见。
  “让他进来吧。”
  刘琦知道,自家这个表哥不是那么主次不分的人,这么晚来找自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张允进了刘琦的房间,先是向他拱手施礼,然后对他道:“伯瑜,荆州那边黄汉升来信,说是刘备已经入蜀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