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刘备见刘琦说的真诚,心中甚是感动。
  “君候放心,备一定谨慎对待,去了雒阳定尽心辅佐天子,为陛下分忧。”
  刘琦点了点头,突然又道:“对了,还有一事。”
  说罢,便见刘琦又拿出了一份敕封的诏书,道:“天子仁德,特明诏敕封你两个兄弟为都尉,让他们坐镇南方,如此……倒也是断了你入朝的后顾之忧。”
  这话一说出来,刘备的脸色顿时变了。
  “备与两个弟弟骨肉连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如何能分离两地?断断不可!”
  刘备的回答倒是在刘琦的意料之中。
  刘琦无奈道:“只是陛下旨意在此,咱们不可不尊。”
  不曾想,和刘琦认识以来,一直很好说话的刘琦,此番却是异常的固执。
  刘备很是固执地道:“总之,备若上京,则我两个兄弟亦需上京,不然备宁死不离荆州……罢了,抗旨便抗旨吧,只怪刘备愚钝,辜负了朝廷和君候的期望!”
  看起来……有些事情确实是自己想当然了,刘琦心下暗自叹息。
  三兄弟中,理应是最理智的刘备都是这般表现,剩下的关羽和张飞又当是何样的表现?
  “叔父务要着急,其实太师另有私密信函一封,托人送到成都,让我转交给叔父……关张之事,叔父看过之后,便明其意。”


第七百零六章 换个思路
  刘虞写给刘备的信,写的比较婉转,他在心中阐明了自己这一次请刘备来雒阳的理由,是希望刘备能够帮助他扫平关中,为雒阳开辟后方作为基础保障。
  关中现在残破么?答案是肯定的。
  但关中的底蕴还在么?答案也是肯定的。
  朝廷现在只有京兆、司隶、河内的部分土地掌握在手中,实在是太少了一点,只有将关中这个大后方彻底的打下来,朝廷才能将自己的地位抬到袁绍,曹操或是刘琦这个层面上来。
  刘虞的信中向刘备阐述了他的这个意向,同时他还向刘备说明,眼下他也是刚刚入朝,时局不定,以王允,杨彪等一众为首的大臣们,都在密切注视着以自己为首的这一帮宗室的所作所为,一旦刘虞的行为有所偏差,带来的必然是士族们最为猛烈的政治反击。
  刘虞也算是两经沉浮,对于朝堂中的权柄之争也是门清,他深知政治博弈的残酷性,因而在信中对刘备也算是推心置腹。
  把老领导的信给刘备看了之后,他的情绪很显然平稳了许多。
  “叔父看到了吧?太师在信中也提到了,如今朝中的门阀士族都在紧紧地盯着他呢,叔父身为宗室入朝倒是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若是关、张随叔父入朝,他们二人出身不够,目下又不曾立下功劳,试问若真被王允一系以此为理由攻击,叔父在朝中,当如何自处?”
  刘备紧咬牙关,半晌之后突然道:“我二弟,三弟入京不用为官,只需作我身边的两名随从,难道还不行么?”
  听了这话,刘琦的面色骤然一正。
  他不满地道:“叔父这话,未免就有些自私了,难道在叔父眼中,你那两位兄弟都是平庸之才,碌碌之辈,只配给人牵马坠蹬么?”
  刘备当即反驳道:“自然不是,我二弟三弟乃是大将之才,此事太师知之……君侯心中想来也是明白的!”
  “我们自然是明白的。”刘琦眯起了眼睛,道:“既然是大将之才,难道不应该让朝廷重用他们,用为大将,平四方贼寇,为国建功么?”
  刘备被刘琦的话有些绕糊涂了。
  “备也想……但这不是因为他们出身不够,不能入朝么!我只能出此下策!”
  刘琦摇了摇头,道:“出身不够,拿功业来补,难道你还不明白大司马和我的意思?让他们为两郡都尉,先在南方干出功绩,待日后有了功绩和声望,朝廷若有战事,一朝召入朝中用为大将,岂不是顺其自然,两全其美?你现在让他们入朝当了随从,那在那些士族朝臣的眼中,他们就永远是雒阳刘备府下一家奴,日后连立功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提拔了……因为他么俩已经被你打入了家奴的行列中,雒阳城中诸士,眼光何等毒辣,言辞何等犀利,你这是在断送里你两个兄弟的前程!”
  刘琦自认为自己这番话说的很是中肯,但刘备在这件事上,就是一根筋宁死不从。
  刘琦心中暗叹口气。
  看来,他们三兄弟确实难以分开。
  刘备尚且如此,若是关羽和张飞得知大哥远赴雒阳,将他们留在自己的辖境,怕是会立刻挂印弃官,千里追兄!
  甘当家奴,估计也认了。
  罢了,想来自己无论如何设计,都和这两位猛士无缘,可惜了自己的一番部署。
  刘琦现在多少有点能够体会到曹操想要收关羽而不得的那份挫败感了。
  认真地思虑了一会,刘琦最终下定决心。
  罢了,虽然不能收下关、张二人,但好歹拿下一个赵云,也算是聊以慰藉。
  虽然就历史上的战绩而言,其实刘琦最认可的还是关羽……但很显然,这位历史上的蜀国第一名将,跟自己应该是失之交臂了。
  那就改变套路,一则借着这件事跟刘备搞好关系,二则自己也可掺和一下关中的事情。
  略微沉吟之后,却听刘琦缓缓开口道:“叔父若是心急,我倒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刘备心中已经做好了和刘琦硬抗到底的准备,不想却听到了刘琦改变了口风,顿时精神一振。
  “君侯有何妙计?”
  刘琦言道:“太师想要在长安整合兵马,平定关中,今番召叔父前去,必然会起用叔父为将……此番平定关中,倒是一个立功的良机,叔父不妨向朝廷谏言,邀请我派兵遣将,一同兴兵入关中,相助朝廷,到时候我以关,张两位为先锋大将,让他们助朝廷在平定关中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待关中事定之后,请太师以替朝廷戍边为名,将两位强将直接召回雒阳……如此,关张两人就是以功臣之名入雒,那些士族便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刘备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想到这么一个好方法,当即拍手赞道:“此法甚妙!多谢君侯全我兄弟之情。”
  刘琦见刘备答应,便道:“既是叔父应允此法,那我立刻作书,星夜召关张二人从任地来成都,咱们仔细磋商一番之后,叔父在上京,如何?”
  “甚好,甚好!”
  ……
  刘备走后,刘琦就命人火速送书信召关羽和张飞来成都。
  随后,他又开始细细思量关中这场仗应该怎么打。
  想打明白关中这场仗,首先还是需要用熟悉长安以西的地域和势力形势的人。
  毫无疑问,对长安以西最为熟悉的人,自己麾下应是莫过于贾诩了。
  贾诩听了刘琦的咨询后,很是诧异。
  饶是他老谋深算,此刻多少竟也有些不能理解刘琦的举动。
  “朝廷要平定关中,君侯想要出兵相助?打下来的城池,皆属于朝廷所有,此战对君侯有何好处,我实不明白。”
  “一是人口,二是战马,三是兵源。”刘琦言简意赅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以贾诩的智慧,刘琦只是简简单单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贾诩瞬间就可以明白他的意图。
  关中之地连番战乱,如今被李傕,郭汜,段煨等军阀割据着,朝廷向西用兵,必然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想都不用多想,这些贼子一定会再度反叛。
  再加上凉州的马腾,黄巾张白骑恐都不会置身事外,到时候整整个西州又是一番战火纷纷的热闹景象。
  届时,关中的人口,势必又将迎来一次大量的南下潮流。
  而随着镇西稻和摊丁入亩的实施,过多的人口对于刘琦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而同时,与凉州军,叛军,包括黄巾军交战,在辎重、战马、人丁的收益上,一定也会非常巨大。


第七百零七章 刘表教学
  揣摩出了刘琦的想法,贾诩开始冷静的对刘琦进行分析。
  他拱手言道:“关中诸将虽有强兵,但面对君侯的精兵悍将,倒也是不成气候,只要小心彼之骑兵便可……但君侯这些年来也与西凉铁骑不少交手,经验丰富,应不足多虑……依照贾诩看来,朝廷若是对关中出手,难保凉州的马腾和韩遂不会坐视不管,毕竟一旦关中成了朝廷的瓮中之物,那金城的马韩二人就等于失去了战略纵深,他们唯恐势危,定会出兵干预……这两个人麾下的都是叛军,人数不少,还需慎重。”
  刘琦笑道:“无妨,毕竟我不是以占领关中为目地出兵,若事有不济,我大不了撤兵回汉中就是了……这趟北上入关中,文和你与我同往……对于西北这些军阀,你却是要比我了解许多。”
  贾诩沉思片刻,道:“君侯要北上协助朝廷取关中,但同时也要关注东方的动向,毕竟陶商已经携带君侯之令,去往徐州,还需时时派人接应,以免出什么状况。”
  “这点你放心,荆州那边有荀攸在,我会让他代替我时刻关注东方之事,陶商身负重任,我还要让他帮我办成大事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