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如此一来,甄家就彻底安全了。
张氏、甄姜、甄姬感激涕零。
童远看着落泪的甄姬,见她表情上再无一丝紧张害怕,心中浮现一股温暖。
这件事没向最坏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多了些他穿越以来就期待的可能性。
甄姬不愧是三国时期第一美人,这才第一次接触就能深深体会到她的才貌双绝。
她的文学和音乐造诣这次没有机会体现,日后也可想办法让她和蔡琰相识,相信她们可以比历史上留下更多传世佳作。
甄家自此纳入新西凉军的麾下,日后部分人员接入四海商帮,为童远收集情报联络冀州势力。
而袁熙为了避免自己父亲一时冲动葬送了大军和性命,只好配合童远,说是他与袁尚是被新西凉军伏击,未提及任何甄家的事情。
袁绍知道袁尚、袁熙出发前只跟他和家人打了招呼,除此以外绝无其他人知晓。
可即使这样,还是被新西凉军提前知晓。
甚至那童远亲自出动,斩杀了他的儿子。
袁绍气得再次吐血,甚至愈发疯癫且不信任身边任何人。
他时而怒骂时而大叫,一会喊着要杀童远,一会又要捉拿奸细,甚至把曹操在内的天下诸侯全怒骂一遍。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卫觊建议盐铁官营
如果仔细听还有一些十分不臣,鄙夷汉室,效仿袁术称帝,让袁家执掌天下的疯话。
刘氏为了避免消息走漏,将听到这些疯话的下人除掉,还用各种安神定魂的药物医治。
持续三天,袁绍才稍微神志正常些。可因为是药三分毒,他又变得时而精神不振,时而异常亢奋。
他不顾家人反对,召集众人要兴兵复仇,可众文武包括郭图在内没有一个人同意。
他们用尽冀州全力,才勉强与童远求和,如今又要再战,谁也不会跟着他一起发疯。
在刘氏等人帮助下,袁绍最终安静下来,但变得怨天尤人,且身体越来越差。
袁尚身死,袁熙再次被俘,袁绍发疯,可有一个人,却不怎么悲伤,反而一改骄横的常态,到处结好文武。
他就是袁谭。
袁家内部袁绍与袁术纷争不休,就是袁绍家内部也彼此争斗。
长兄袁谭和三弟袁尚争夺继承职位,妻刘氏与各宠妾表面融洽,背后恨不得将她们全都杀光。
老二袁熙和外甥高干看起来不偏不倚,其实他们都顺着袁绍和刘氏的意思,与袁尚关系更好。
现在袁尚已死,袁谭结好众文武孤立高干,看似彻底稳固了继承者的位置。
其实,刘氏和高干早已察觉袁谭的行动,智商谋略都有绝对优势的他们当然不会看着袁谭得逞。
袁谭非刘氏所生早已算不上什么秘密,与其让袁谭上位威胁她的安全,不如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扩大势力,并与颇有才能的高干一起主导河北。
随着袁尚身死,袁家内斗反而愈演愈烈。
太行山另一边的童远当然不会懈怠。
他并没有简单地打过去,反而减少对袁绍势力的施压,让对方专心内斗,避免在他们在进一步攻势下突然团结起来。
这次吃下了这么一大片土地,肯定要发展一阵才能消化。
当他再次回身时,这天下局势恐怕即将确定。
......
初步安排好冀州事务后,童远依次巡查附近各部,争取在朝廷那边争取到职位后就可以各就各位。
尤其是卫觊、黄於这边,不久前被曹操取得了优势,是巡查激励的重点对象。
童远时隔一年再见到卫觊、黄於,只觉得格外亲切。
卫觊被他看做荀彧荀文若一般,是他后方最为倚靠的人物之一。现在河东、冯翊两郡守御完备,百姓生活向好,生活军需物资充裕,就以卫觊功劳最高。
从各方面来看,除了最严重的军事情况和朝堂那边的事情,新西凉军所辖司隶地区可以放心交给他来主持。
相信效果会比历史上曹操任用钟繇还要好,毕竟后者在关内的策略,就是最先被卫觊看出问题。
两人除了交流本地情况,又谈到了律法和盐铁专卖一事。
卫觊表示,现在军屯、民屯发展稳固,其他区域的坞壁、庄园、小农也各具特色。
城镇也远比过去更富有活力。
郊野的豪强大户能提供一些特产,一些响应发展手工业的士族豪强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家具。他们还有余力经营酒馆妓院,为生活平添一抹色彩。
各群体由于基本生活安稳,所以也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而不是战战兢兢,不敢消费交易,生怕出了重大变故。
在四海商帮提供各种服务支撑下,各方商旅往来,让冯翊郡与河东郡聚集了西域——雍凉——关中和西域——河套——并州两条商路的精华。
这起到根基作用的还是屯民较为充裕的物资。
他们有较丰富的农产支持,保证了城镇的粮食稳定。又生产质量不错的铁质工具和麻布衣服,虽然商品种类不多,但胜在都是基本需求。
有了他们供给这些基本物资,其他各类特产和文化才得以多样发展。
童远对此非常满意,但早认为到这只是一个起步,后面才更为重要。
卫觊认为,在现有基础上应该把盐铁这种至关重要的基本战略物资应当官营。
马匹与煤炭也非常重要,但要么涉及广泛,要么还没到盐铁的重要高度,可以让现在经营局面继续,但官府参与,保证基本稳定。
卫觊的办法很有前瞻性,而且找到了遏制混乱和投机倒把的方法,这在古代人身上尤为难能可贵。
童远同意采纳,但对于盐铁掌控计划也是官营参与,而非直接遏制各家经营。
这么做一是团结河东大士族的策略,二来也逐步开始避免一下子搞得太过,徒增成本而收益不足。
卫觊对童远的耐心深感惊叹。他愈发确信这个年轻的主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取得震古烁今的成就。
童远则在想,除了经济方面,文化上也要教化士族,不能让他们野蛮生长。
具体做法上先从根基开始,他觉得目前屯田中的识字学礼,已经在一点点突破士族对文化的垄断。
如果像粮、盐、铁、马、炭一样,用屯田、四海、官营等多重方式多搞一些文化业,那以后也不会出现门阀士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文化业有两种方式,第一是由州郡县直接出面建设。第二种是对支持某些群体,自下而上建设经营。
他倾向于两者结合,但先有所隐藏,不让人一眼就看出他的目标所在。
卫觊看出童远心中若有所思,问道:“主公,是否有什么相关事情不好决断?”
童远深吸一口气,郑重地问道:“伯觎先生是否愿意助我真的让着天下安定?即使是有背河东诸家的利益?”
卫觊先是有点恍惚,觉得这问题有些奇怪,可略微咀嚼就知道盐铁专营也罢,还是童远突然严肃想说的事情,都有助于天下安定,却在一定程度上与河东诸家利益违背。
他郑重回道:“主公请放心,卫觊深知天下远重于诸家,之前为您效力是这样,今日提出建议也是,日后更是如此。”
童远神色坚定地说道:“我要打破士族垄断盐铁的局面,在官吏和文化上也是如此。”
卫觊点了点头,回道:“理应如此!如今冯翊、河东两郡屯田占半数以上,这些地方的官吏多非士族出身。”
“也正因为如此,两郡才有远远超过以前的几层力量和百姓支持。这方面就是该打破地方士族豪强的垄断。”
“哈哈哈哈!”
童远大笑,心中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儒在徐州布局
童远介绍计划中的官立书馆、高等学堂和军事学堂,然后由渭阳君与他带着两郡官吏主导一系列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可以让屯田建设一批初等学堂和唱戏剧院,为内部表现优异者服务,对其他自己人可以收取些许费用,而对非屯民则用来盈利。
卫觊觉得这些办法都很不错,正好建立在之前一些尝试基础之上,操作起来成本不算太高。
他心中暗暗称奇,觉得童远确实是天下奇人也。
童远从卫觊惊讶的表情看出来什么,略微随口地说道:“这不是我想出来的。”
卫觊问道:“哦?那是何人,这些想法远胜过我许多啊。”
童远笑道:“哈哈,这是众人之力的结果。官立书馆方面马老与蔡琰早有畅想。”
“而高等学堂则是在蔡琰和身边谢昭等人在军中屡受好评,我也想正规一些的方式促进学习教化才想出来的。”
卫觊细细品味着新西凉军的整个体系,感觉很多精妙有意义的事务正在出现。确实是众人之力,但还是童远搭建的啊。
童远继续道:“这学堂部分收费,以及开设唱戏的剧院,也是屯民本身的意愿,我加以支持罢了。”
“妙哉!接触并热爱百姓,又对他们一些好的办法给予支持。主公坚持下去,定能成为世代传诵的佳话。”
童远听了卫觊的有感而发有些脸红,心想这么多好办法的初衷竟然是对抗士族文化垄断,实在不知会遇到多少阻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