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刘氏也失去了许多财产和家丁,再没有之前那样的权势。
甚至一直守卫壶关,挡住于禁、司马懿等人进攻的审配,也遭了殃。
与逢纪一同守城的孟岱,采用出事搅混水,减轻自己责任的办法,往审配身上泼脏水。
他说道:“审配两头下注,他本人守住壶关不假,可有两个儿子投靠了曹操,其本人十分专权,必须有所提防。”
袁绍一想,这次是重臣荀谌联络了许多人作乱,甚至外亲李宣都叛了。
审配也要防!
所以派孟岱取代审配,去接管壶关的防务。
这与历史上类似,而且因为依赖审配的袁尚已死,大量重臣先后投降童远和曹操,所以行动更加无情。
计划孟岱率援军进入壶关,再突然向士卒告知权力接替,将审配押送至邺城。
孟岱这么做,除了有郭图的帮助,还夹杂着他与审配的个人恩怨。
只能说,想在袁绍账下好好做事,很难……
......
“曹军已退!”
审配第四次击退了曹军的进攻,即使对手是于禁和司马懿这样的强敌。
上党郡最富裕的南部是曹军控制区,广大的西边和北部则属于强大的新西凉军。
为了防范他们,于禁征求了司马懿的意见,将相当一部分精锐,用于防范新西凉军。
于禁、司马懿已经知晓邺城方面进展顺利,可是坚固的壶关就是纹丝不动。
这种情况当然是司马懿希望看到的。
他已经和洛阳方面取得联系,那边的意思是,希望曹操袁绍交战,各有损耗,而不是让曹操做大做强。
曹操有那么强的动员能力和舆论支持,有那么快击败袁绍,让汉献帝感到十分意外。
他们必须调整策略。
出于这个目标,司马懿即使看出审配孤立无援,可以用计召令附近山岭,居高临下威慑壶关,也咽到肚子里,不提有利于破关的计策。
所以,曹操已经攻破邺城,上党这边也难有存进。
此时,孟岱引兵来接替审配。
曹军细作翻山越岭探知,孟岱所部在入关的路上就做了各种战斗准备。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进入壶关以后,就发生厮杀的声音。
于禁感觉到一丝机会,问司马懿道:“仲达先生,如果敌人有内乱,要不要我军再发动猛攻?”
司马懿深谙人心,通过之前情报和有限细节,可以判断是孟岱与审配发生火并。
要是壶关也被曹操拿下,绝对不利于他所效忠的对象。
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那审配足智多谋,又颇有统帅才能,将军如果进攻,也万万不能强攻。最多等到夜里再偷袭。”
于禁同意他的建议,白天无视壶关内的声音,等到晚上派出百余人爬墙偷关。
他们百余人陆续登上壶关,发现守军一击即退,赶忙要举火向于禁报信。
“放箭!”
黑暗中,一批袁军早已埋伏就位,射杀偷关的曹军。
“有埋伏!”
十几个曹军拼死杀出,活着逃回于禁大军。
“果然有埋伏,还是仲达先生厉害啊。”
司马懿应了声,表面异常平静,可内心的狂悸依然不止。
要是真有专门埋伏,岂能有人活着回来?
还好就他看出来了,日后没人追问这么细的情况。
壶关内部。
审配的衣甲上还带有许多血迹。
令他非常难过的是,这些血迹不是来自曹军,而是之前的自己人。
孟岱与他有仇,即使拿着主公的号令也绝对瞒不过他。
于是将计就计,让孟岱以为他没有防备。
果然孟岱安排人手,控制城门、军营、军械库等紧要之处。
可他身边的人一少,即使先发制人捉拿审配,也被埋伏反杀。
双方激战两个时辰,审配终于杀了孟岱。
匆匆安抚
令他意外的是,曹军似乎无动于衷。
出于谨慎,他亲自带人赶往外墙,正好击杀刚进来偷城的小股曹兵。
如果对方早进攻,或者偷袭力度很强,估计方经历自相残杀的守军,不可能挡得住曹军。
侄子审荣对审配说道:“伯父,既然公子他们在曹司空那边,大将军又听信谗言,要孟岱害您,何不干脆投曹?”
审配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审荣又说道:“如今邺城已陷,两位兄长也在曹营效力,何不顺应形势啊?”
一阵夜灯吹过,审配目光却没有任何偏移。
过了一会才说道:“吾是主公之臣,绝不苟且偷生!”
审荣看着审配,觉得万分不理解。
他不得不考虑以后的生路。
审配其实明知人心已散,却甘愿战斗到最后一刻。
……
占领邺城,却拉长战线的曹操,也将目光放在上党。
此地崇山峻岭,却是他与袁绍唯一深入太行的据点。
如果吞下河北,却全都在平原区域,那面对居高临下的新西凉军,几乎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所以,拿下壶关等地,可能比气吞河北来得更重要。
正好,荀彧和郭嘉也是这般想法。
荀彧潜伏邺城半年,终于与曹操再会。
看着自己的“子房”,因为乔装打扮从天下闻名的俊美文士,变成操劳汉子的样貌,曹操很是心酸自责。
荀彧却笑道:“这半年某也没做太辛苦,有时做些体力活,算是一种磨炼,可以增加不少体会。”
“也真实的了解到其他卖炭翁是何等辛苦存活,这更坚定了某辅佐主公,尽快振兴天下的意志。”
曹操感叹:“以后再也不能让文若这样冒险了,倒是该让年轻小辈,不要以为站在吾等肩上就忘记世间的艰辛。”
荀彧又把荀谌、李宣、崔林等一一引荐给曹操,又把仍在各地的人员现状,做了详细介绍。
曹操看着幽州、青州各处都有人才响应于他,更加赞叹荀彧的才能。
可荀彧却说道:“主公,吾等讨伐袁绍是出于天子的诏令和诸多士族豪强邀请我方救助。”
“现在袁绍必然与涿郡牵招停战,我方有北线不停战继续打,和北线单独停战南线单独作战两种选择。”


第四百九十章 统一基本认识
曹操说道:“一般情况下,肯定是两线夹攻为上,但文若给出这个选择,是否是更倾向于后者?”
荀彧回道:“正是。”
“这就涉及出师的名义,和世间众人的看法。不论天子诏令,还是牵招、崔琰之事,都不是以剿灭袁绍为目的。”
郭嘉也说道:“从战略上来看,也应该暂停正面攻势。”
“袁绍内部派别林立,上位者又没有处理好,反而搞得内斗不断。”
“如果我军攻势猛烈,对方肯定会团结自保,反之分化瓦解,推动其内斗,不久定有再大举进攻的机会。”
其他文武听了荀彧从大义分析,郭嘉从战略和人心分析,恍然大悟。
曹操当然早就这么认为,他召集众人讨论,又有所微微引导,正是想以此统一众文武观点。
此时目的达到,他当然“接受”荀彧郭嘉的建议。
夏侯惇、程昱也完成渡河,拿下邺城以南各地。
青州方面,臧霸部推进到河边就停下。
一方面是因为长史王修深得民心,百姓多响应他的号召参战或者偏移。
另一方面,不论是泰山寇,还是曹操的青州兵都以擅战但好劫掠著称,百姓深恶之,抵抗力度比较强。
河北的战事稍停,可天下却因为曹操瞬间攻克邺城而沸腾。
洛阳的众人更加警惕曹操。
刘协加速他的复兴大汉的计划,派人密诏江东孙策,表示天子时刻期待他这样的年轻重臣,暗示其向北进攻。
刘表甚至写信劝说袁绍,让他千万别再攻打幽州,最后便宜了曹操。
......
韩遂、张鲁则哀叹曹操打袁绍不打童远。
他们还不敢有丝毫怨言,反而又去求着曹操支援。
新西凉军压力增大。
有一批将领军吏认为,已经战胜马超,还推进到北地、安定郡南部以及关陇道。有这种成果,应该与韩遂、马超停战,回头关注冀州情况。
特别是童远鼓励新西凉军自下而上讨论,这种想法被多数人所支持。
徐荣知道童远是想打下去的,问道:“主公,是不是这个特殊时候,不该放纵士卒军吏讨论,让他们优先服从命令?”
这种情况,让童远思考颇多,联想到后世许多理论。
不知道他的选择对不对,但他有这样的实力进行尝试。
“不用如此。”童远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这种情况。
徐荣有点严肃,劝道:“与韩遂停战,转战河北,固然可以赢得军心,但东奔西走,没有朝一个方向用力,并非上策。”
他与童远是亦师生亦统属的关系,有什么话基本都可以直言。
童远刚来到这个时代,对于军事只知皮毛,碰见稍厉害的对手就会掉链子。
幸亏后来得到徐荣,才迅速成长起来,从战白波军开始,成为优秀统帅。
他当然理解徐荣的话。
只是这回徐荣没有猜对他的想法。
“某并非要顺应这种非常自发的想法,而是让士卒军吏思考,再发挥政教系统的作用,让他们理解认同继续作战,最终上下一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