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墙上的守军也突然从女墙、悬户后面探身放箭。
“嗖嗖嗖!”
这回竟然都是发出尖锐刺耳声的鸣镝。
鸣镝杀伤力与普通箭矢一样,可其巨大噪音牵动着汉中军的神经。
目标们不管会不会被射中,只要听到这声音离自己很近,大多会自发防御规避。
鸣镝即使划过一群人身旁,没有命中目标,也足以吓得他们无法继续战斗的动作。
这回汉中军是顶不住了,即使督战队喝骂斩杀,也阻止不了溃败。
第四百九十五章 郝昭大破北路军
杨任无奈,这次准备十分充分的进攻依然失败了。
从最开始的长梯,到云梯箭楼,再到大量冲车,全都被郝昭挫败了。
即使兵力多达3万,可以轮番上阵,但大军士气逐步低落。
这一次打造了这么多冲车,依旧没有任何突破,不用说士卒,就是他自己都有些泄气。
“吼!”
看着汉中军队伍不整地撤退,守军爆发出整齐的呼喊声。
望楼上的郝昭感叹道:“守城的器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用的时机和使用的技巧。”
“伍都尉在关墙指挥得很好,今晚就该看吕建都尉的表现了。”
郝昭部下伍都尉,在关墙上指挥。
而另一位都尉吕建,之前在屯田军时就有不错的表现,此时正准备出击。
黄昏时分,汉中军疲惫散乱地回到十余里外的大营。
留守的杨昂与一万兵马,看到他们的失落的样子,就知道又被那个郝昭挫败了。
没太多话可说,该吃饭吃饭,明日再进行败军重组。
下一次进攻,至少要三天之后了。如果还要打造器械,估计就要十天以上了。
虽然留守的兵马为他们准备了柴火、用水,可他们还需要自行埋锅造饭。
这就是没有专业后勤兵马,主要以各队各什自己烧饭的弊端之一。
好在汉中颇为安稳,张鲁又精于发展农业,让汉中以粟米丰产、仓廪充实而着称。
所以自出征以来,士卒每天都能吃饱饭。
他们每人每天五汉斤粟米,是曹军的三倍。仅论吃粮,也比新西凉军要多。
米刚煮上,就听见放出去的斥候冲回大营。
“敌袭!敌袭!”
“西凉军来啦!”
有军吏立刻喝止,并严令大军不得妄动。
刚从惊魂未定缓解过来的败军哪里坐得住?
他们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挫折,早就军心动摇。
杨任、杨昂又自以为兵多,这半年时间敌人都没偷袭过他们,所以麻痹大意,除了基本警戒的斥候,未做防偷袭准备。
吕建率领一营三百多无畏军,电光石火地杀至汉中军营外。
他们发起冲击却不过于纠缠格斗,故意驱赶骚乱败兵,搅得营内自乱。
杨昂急忙带领部曲精锐管控关键位置,杨任见来者人少,也干脆反杀过来。
吕建毫无畏惧,与杨任在营前厮杀。
约斗了十合。吕建拔马而走,无畏军也跟随撤退。
杨任心想,数月来屡屡受挫,大军急需一场胜利来振作士气。此时不追杀更待何时。
领军追了三五里,天就彻底黑下来。那吕建兵马竟然不受天黑影响,能且战且退。
他可就不敢继续追杀了。
还没来得及转身撤退,就听号角声响起,郝昭领伏兵杀出。
杨任哪里抵挡得住,赶紧往大营撤退。
这边杨昂刚刚制止混乱,哪里能够作战。杨任撤入大营,郝昭、吕建也跟着杀了进来。
混战至二更,汉中军受惊兵马全部逃出营外,剩下的人才凭借数量优势,勉强稳住阵线。
郝昭、吕建则损失有限,从容撤退。
这一夜,汉中军被杀不足千人,可自相践踏推搡搏斗却致死过千,负伤者更是不可胜数。可谓是元气大伤,不可能再强攻散关了。
杨任、杨昂只得匆匆撤军。
由于归途要走栈道,更是损失了许多军械辎重,这支兵马虽然回来两万人,但一年内估计再无战力。
郝昭以无畏军一旅兵马,加上三千屯田军,以不足一千人的损失,将对方阻挡在此近半年,又成功击退。
按照一般情况来看,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想要的战役目标。
......
郝昭击退北路敌军的同时,武都下辨也准备痛打敌军。
只是面前的对手除了张卫近4万兵马,还有万余氐族武装,其难度肯定比散关要高许多。
面对这样的敌人,无畏军除了张合还有李通,甚至还有赵云。
童远、徐荣、贾诩等人进驻天水冀县,调动赵云所部骑兵和大量物资抵达武都。
张卫却一无所知,还以为对手只有正面的这些人呢。
而且出乎意料的是,龟缩城里的张合,竟然出城打了过来。
见到这么好的机会,张卫当然不会放过。
他命令汉中军精锐尽出,氐族部落从山路包抄,不给张合退回下辨的机会。
张卫引军出阵,双方在武都群山之间的盆地对阵。
汉中军步兵从阵势上看,几乎能一口吞掉对手。直观估计,兵力也有对方十倍以上。
其实新西凉军只是队形紧密,看起来不足四千人,实际数量却有八千。
张合以一千八百无畏军列成密集方阵顶在最前面。
五千屯田军弓箭手和盾矛兵在无畏军侧后方掩护。
一千多重骑兵位列最后蓄势待发。
这是防守反击的阵型,由鱼鳞阵演变而来。
由突出的无畏军吸引敌军围攻,两翼迟滞对手,骑兵在对纠缠中的敌人展开冲锋-回旋-冲锋。
张卫模模糊糊认识是鱼鳞阵,问杨柏道:“鱼鳞阵是以前端为箭头的进攻阵型,张合这样列阵是想送死吗?”
杨柏说道:“机不可失,末将愿为前部击杀张合!”
“好!你带人围杀在前的张合,我指挥大军一拥而上。”
汉中军呼啸着杀了上去,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些没有护甲,却最为狂热的“义兵”。这些“义兵”本是流亡百姓,因为信奉张鲁,得到救济食物而为其效力。
“义兵”后面就是杨柏的部曲,他们等着对手消耗些箭矢,在一举逼近,从三个方向围攻张合。
张卫的大军正面压上。规模庞大的他们不仅可以覆盖张合侧后方的屯田军,还能分出人手支援杨柏。
又如此庞大兵力,区区张合焉有办法存活?
张合与麴信就在阵型前端,他们看清来者是一些没有盔甲、武器简陋、眼神狂热的轻步兵,知道敌人这是先消耗他们。
他们十分熟悉的麴义在河北对付这类敌人时大放异彩。
其奥义就是,不要一点点消耗,而是一下子突然发力。
第四百九十六章 张郃大破张卫
于是,汉中军面前,张合等人就看着“义兵”冲上去。
虽然杨柏等人奇怪,为什么张合不下令射箭对付这些一击即倒的目标,但是敌人犯傻总是有利于自己不是吗?
“义兵”冲到无畏军面前,等着他们的是三排密集的大戟士。
只见第一排大戟放到腰的位置平举,第二排举起到脖颈做刺杀状,第三排举过头顶往前点啄。
多数人停下脚步打量这个阵型,可还是有一批不怕死还没头脑的,冲了上去。
“嘶!”
一些笨拙的,被第一排大戟撕裂躯干,鲜血之中混杂着倒霉蛋的内脏。
“噗!”
一些人盯着大戟,避开了划与钩,却没闪开第二排的突刺。
“啊!”
个别机敏的人,避开了明晃晃的前两排大戟,却被从头顶伸过来,往下点啄的戟刃,伤到了天灵盖或者面庞。
一时不死的他们惨叫起来,更是增添了恐怖血腥的气氛。
这些“义兵”疯的时候逞勇斗狠,怂的时候却也连锁溃败。
后面的人看大戟士这么凶悍,哪里还会送死,大多往后撤退。
“不许退!”
杨柏大喝一声,带着部曲亲卫一拥而上。
他这边除了算上归他指挥的兵马,足足有三千人,加上前面“义兵”三千,当然能把张合三面包围。
前面“义兵”不敢上前,却被推搡着往戟阵上撵,后面亲卫精锐在乘隙攻击大戟士。
无畏军当然有所准备,麴信训练过的弩兵,早于大戟士合练纯熟。
不知何时,第一排戟兵齐腰的大戟下面,竟然蹲伏了一些弩兵。他们朝着人群中披甲的目标挨个点杀,可要想近身击杀他们,就要顶着大戟逼近才行。
部分亲卫武艺不错,他们也蹲伏下来,贴地厮杀。
一来可以攻击蹲伏的弩兵,二来可以砍大戟士的腿脚。
可大戟掩护下的这些弩兵,竟然也携带环首刀,与他们贴地厮杀起来。
一方是临战才想到这么做,另一方有大戟掩护,还早就做了专门训练。
格斗的结果竟然是一边倒。
杨柏这边围攻张合,张卫也指挥大军攻击两翼的屯田军。
屯田军由盾矛兵组成坚实阵型,挡在前排,后面弓箭手不停地抛射杀伤。
在这一轮轮的箭雨之下,盔甲简陋、队形混乱的汉中军,很快便栽倒了数百人。
张卫看到损失较大,急忙吼道:“放箭压制敌人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