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倭寇狼子野心,这帮家伙就不能强大起来,一强大起来他们便会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从一开始有东瀛这个国家起就是如此!
当时的大和国一统东瀛之后还没有什么京城一说,直到后面,他们模仿大唐建立了所谓的平安京才有了京城这一说。
平安京之名其实就取自大唐都城长安,而山城国原本也叫雍州!
东瀛定都平安京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行政区域,确定了所谓的“五畿七道六十六国”。
五畿指的就是京畿五国,即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
七道就是仿照大唐建制划分的天下七道,即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
那时候还没有北海道这地名,北海道是明治维新之后才加进去的,这会儿的北海道还叫虾夷地呢。
也就是说,倭寇的老巢其实不在江户,也不是后世的东京,而在平安京或者说京畿五国。
这会儿卢象升已经打到京畿五国了。
其实,这个速度并不快,因为三四个月时间他也就拿下了五六个小诸侯国。
而且打到这里之后,他更是有点干不动了,因为倭寇的抵抗越来越激烈了。
泰昌收到消息,当即撇下了五艘大渔船,直奔本州而去。
丹波国,桑田郡。
神机营和神武营三十余万大军齐聚,大明皇帝再次驾临前线。
帅帐之中,兵部尚书卢象升和神机营、神武营一众将领皆围在一个大条桌两边皱眉沉思不语。
大条桌上摆的正是一张东瀛地图。
这会儿代表大明的明黄之色虽然已经覆盖大半个东瀛,他们的脸上却一点得意之色都没有。
因为这几个月他们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如果按这个速度推进下去,他们拿下整个东瀛最少还需要两年多时间!
这士气堪忧啊!
泰昌缓缓扫视了一圈,随即微微笑道:“怎么了?一个个都跟打了败仗一样,愁眉苦脸的。你们这不打得挺好吗,倭寇都被你打得变成缩头乌龟了。不用这样吧?乌龟也就壳硬一点,我们把他们的龟壳给敲烂不就行了吗?”
呃,皇上这是在开玩笑吗?
卢象升闻言,不由尴尬的道:“皇上,微臣着实有负所托,百余天时间才拿下了五六个小诸侯国,还请皇上责罚。”
泰昌微微摇头道:“这有什么,朕在这里坐镇的时候不也差不多,倭寇是以为还有翻盘的希望,所以还在拼死抵抗,你们推进速度慢一点很正常。如果荷兰人再被我们击败了,估计他们瞬间就蔫了。”
话是这么说,但这断时间的推进速度着实太慢了,他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啊!
卢象升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道:“皇上,微臣想改变进攻策略,不知可否。”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道:“现在你是主帅,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啊,你不用管朕以前是怎么打的,朕也没说一定要按以前的打法来啊!说吧,你想采取什么策略。”
卢象升闻言,连忙细细解释道:“皇上,微臣以为,倭寇既然采取层层抵御之策,那我们就不能集结大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了。
东瀛的地形本就不适合大军推进,我们三四十万大军聚一起其实也使不出太大的劲来。
因为东瀛这路太窄了,前锋一旦被顶住,后面就只能等,我们根本不可能集结三四十万大军一拥而上。
每次推进,真正能跟倭寇接战的其实最多也就几万人马而已,后面的将近三十万人马基本都是有劲使不上。
所以,微臣想分兵进击,一次攻打三国甚至四国。
这样每一路的推进速度其实也跟原来整体推进的速度差不多,而我们采取分兵进击的战术之后整体推进速度就能提高三四倍了。”
泰昌闻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可以啊,你分兵五六路都没问题啊,当初朕攻打九州中部和北部的时候不就分成六路进攻了吗?你犹豫什么,想分兵就分兵啊!”
呃,这里的情况跟九州岛不一样啊!
卢象升连忙解释道:“皇上,当时九州岛上六国之兵加起来还不到十万啊,我们分兵自然没问题,问题是,这本州岛上不一样啊。
从上次安浓郡一战和后面这几国的抵御之势来看,德川幕府要再集结三四十万人马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们集结的大军里面也不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微臣当时还是占据了地利之势,而且先行击溃他们几万精锐才顶住后面三十来万倭寇的啊!
如果倭寇记住了那一次的教训,直接联合精锐人马和普通人马一起上,给我们来个各个击破可就麻烦了。
在人家占据地利的情况下,我们十万步卒都不一定顶得住人家三十万人马啊!”
这意思,人手不够?
泰昌闻言,不由问道:“你是觉得这神机营和神武营这三十五万人马分兵三四路不够是吗?”
卢象升略带尴尬的点头道:“是啊,皇上,微臣以为,每一路需得有十五万人马才是最保险的。”
这个好说啊!
泰昌毫不犹豫的道:“人手不够我们就扩军啊,你放心,西洋商号又找到个大买卖,这会儿我们已经不差钱了,神机营和神武营你随便扩编,扩编到一两百万都没问题。”
呃,其实,无需扩编到一两百万,神机营和神武营再扩编一倍就差不多了。
到时候就可以兵分五路了。
五倍的推进速度,一波就能拿下五国,多爽的!
卢象升原本也是有点疯狂的,他只是怕被各个击破才没有分兵。
这会儿皇上既然说神机营和神武营随便扩编,他自然是疯狂扩编!
扩编之后,来个五路同时推进,五倍的速度猛干,半年之内便能拿下整个东瀛!
第385章 倭寇最后的倔强
山城国,洛中郡,平安京。
这是一座拥有将近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延历十三年也就是大唐贞元十年开始这里便一直是东瀛的都城。
东瀛天子也是一直住在这里的。
所以,东瀛人一般称这里为京都城。
京都城仿效隋唐的长安和洛阳,也有皇宫、皇城和都城三重,甚至还有一条朱雀大街。
这里也一直是整个东瀛最为繁华之地,甚至就连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都无法与之相比。
不过,现在,这个繁华之地却显得荒凉无比,城里的贵族和富豪能跑的都跑了,甚至连商贩都跑得差不多了。
因为明军都已经打到丹波国了啊,离京都城也就几十里之遥了!
这个时候,有能力跑路的自然都跑了。
原本热闹无比的城南商业区域已然变得冷冷清清,街道两边的商铺基本都关门了,路上的行人也没几个了。
原本车水马龙的城北贵族区域更是见不到一个人影,宛如空城一般。
明正女皇倒是没跑,或者说她根本就没能力跑。
因为她就是个几岁的小孩而已,而且她也没有任何权力。
说白了,她就是个傀儡,是个摆设。
不过,她好歹是东瀛名义上的天子,而且还是德川秀忠的亲外孙女,德川秀忠会丢下她不管吗?
当然不会!
东瀛天子可是代表着东瀛的颜面,而且,京畿五国也是东瀛的核心要地,德川秀忠自然不会丢下明正女皇和京畿五国不管。
他已经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前来镇守京畿五国了。
而且他还给大阪城代阿部正次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京畿五国,不然就去死!
话说这阿部正次又是谁,大阪城代又是什么玩意呢?
这个就要从大阪城说起了。
大阪城其实就在摄津国的东城郡。
呃,摄津国这名字着实有点那个,也不知道东瀛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过,这摄津国还真是东瀛六十六国之一,而且还是京畿五国之一,而大阪城正是丰臣氏的老巢。
当初丰臣秀吉还未曾一统东瀛之时便在石山本愿寺的原址上开始修筑大阪城了,而且后面一直在扩建,一直在扩建。
大阪城就如同大明的京城一般,那城墙是建了一圈又一圈。
直到丰臣秀吉去世,大阪城还在扩建之中,而那个时候,大阪城已然有大中小三圈城墙了。
可以说大阪城就是东瀛第一坚城。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就曾两次率军来攻打大阪城。
第一次,他足足带了二十余万大军都没打下这座坚城来。
只是丰臣秀赖脑子秀逗了,为了让德川氏撤军,他竟然同意拆除外面两圈城墙!
结果,第二次德川家康再来他自然是抵抗不住了。
德川家康一统东瀛建立幕府之后又下令对大阪城的城墙进行了重建,而且,他还规定大阪城城主只能由幕府大将军兼任,哪怕他们把幕府搬到了江户也一样。
而真正管理大阪城的只能称之为大阪城代,也就是代城主。
这会儿大阪城代阿部正次就跪坐在大阪城的城主府里皱眉沉思呢。
大御所德川秀忠竟然下令让他死守京畿五国!
相似小说推荐
-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起点VIP2022-07-15完结267.87万字 19.86万总推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朱三太...
-
亮剑之开局一个团 (重装坦克) 起点VIP2022-07-16完结楚云飞一脸笑意地说:“云龙兄,仗你打,功劳我背!”李云龙勃然大怒:“你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