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自己国家的国情,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即便是有美援的国府,也是飞机缺乏,美国人是富裕,飞机多得是,但国内一切都要靠驼峰航线运进来,实在是困难,更别说这支队伍了。
即便是不作战,日产训练,飞机损耗也很大。
“看技术决定。”
黄全最后下来决定:
“然后轮流飞。”
众人纷纷默然点头。
只能这样子了。
……
前面卡车里面的三位老师,以及一位旅部参谋。
“这是……”
带着围巾的冯楠拿着一本书籍翻看了一圈,问道:
“谁编写的?”
这书印刷很工整,应该是工业化印刷,但她没有在末尾找到人名。
参谋一看,发现这位大学生手里拿着的独立团那边的扫盲教材,基本识字以及基本的算数和常识性知识,由赵政委亲自编写。
“独立团的赵刚,赵政委编写的。”
参谋回答道。
“我想见一见这位赵政委。”
冯楠眼睛闪亮。
他立志成为一名老师,为天下桃李满园香做一份贡献,而这本扫盲教材,让他看到了一位在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研究的同行。
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人。
“到时候我让李团长引荐。”
参谋点点头。
……
同时。
河源县。
工业区一侧的机场。
除去工作繁忙的赵刚,独立团高层基本都来了这里。
此时建设大队一万多人正在加紧的建设拱形钢筋混凝土机库,至于一百架飞机,十五架被放进机库,余下的被盖上帆布遮蔽。
飞机目前处于绝对保密状态,周围有一个营的守卫。
至于三五八团,上个月晋绥军新占领的几个县城遭遇鬼子进攻,前去支援了,离开的时候阵地很无奈的交给了独立团,连带着阎老西的一半命根子。
一部分太原兵工厂的核心人员。
没办法,鬼子进攻凶猛,又不敢让八路军帮忙,不然地盘被占了算谁的?阎老西只能默默的卖家当。
“这飞机好啊。”
此时李云龙正正在一处封闭机库内,看着一架硕大的攻击机,摸了摸五叶螺旋桨,他语气激动。
“能装三点五吨炸药飞到五百公里外作战三点五个小时。”
“带劲!”
李大团长面色也带着激动。
一趟就是三点五吨弹药,能在机场五百公里外,巡航滞空三点五小时,地面的战士随叫随到,有了这玩意,今后轻装部队远程作战也能有重火力支援了。
而且,最大的一枚炸弹中一千公斤。
“这玩意油耗也大,里面的油箱就能装近两吨油,不过咱不缺油。”
张大彪嘿嘿一笑。
二月份独立团有八十万吨燃油,根本用不完,上个月为了把四十万吨燃油消耗光,一部分甚至被炊事班拿取当柴火用。
“可惜只有七个飞行员,地勤人员也只有八个。”
丁伟啧吧啧吧嘴,有些可惜。
一百架飞机,确只有七个飞行员,这是个大问题。
至于地勤人员虽然才八个,但零部件多,而且有大师傅技术兜底,独立团自己就可以慢慢培养地勤人员,这个问题到不是很严重。
但飞行员可没那么容易。
最快半年时间才行。
至于国外那一批,才刚刚到美国国土呢。
“这个简单。”
李云龙一挥手:
“作战的时候,咱们给每个飞行员配备个五架十架的,换飞机不换人,飞到战场朝鬼子头上丢完炸弹就飞回来,之后换一家飞机继续。”
“反正咱们弹药多,根本用不完。”
“这主意不错。”
丁伟觉得很赞。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除了物资,劳资这里啥都缺。
赵家裕。
十轮大卡停在一处中转站加油加水,黄全等人得到准许后,打算下车看一看,当他们视野环视一圈,表情齐齐陷入震撼状态。
“这里就是赵家裕根据地?”
车停在一处半山腰,视野眺望,赵家裕根据地的一角一览无余。
视野中。
层层叠叠的山峰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虽然不是什么巍峨险峻的高峰,只是一些几百米的小山包,坡度也比较平缓,但依旧带给人无以复加的震撼。
一想到要进入如此山区,任何人都会头皮发麻。
只是。
在这起起伏伏、连绵不绝的小山峰中,一条条公路蜿蜒盘旋,铺满了山谷和山间,山峰夹杂形成的山谷更是修建了四车道公路,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屋坐落在公路两侧。
这里的每一条山谷都很宽,公路在中间,除去房屋外,还能看见大片大片,方方块块、整整齐齐的水浇地,期间还夹杂着人工修建的水渠。
即便是冬天,田地里也能看到许多劳作的百姓。
连绵山峰,蜿蜒公路,整齐田地,隐约有一份别样的山村田园气息。
很难想象,这里是晋西北,是日占区,是被战争蹂掠过的土地。
“这些山谷,不久前被人工扩宽过吧。”
黄全忍不住问道。
晋西北山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宽阔的山谷地,看那山谷间的陡壁,很显然是被人人工扩宽的,而且是最近扩展的。山坡山的梯田也被有规划的合并,更适合规模化种植。
“对。”
通行负责开车的独立团战士笑着说道:
“这里是赵家裕根据地的第五农场,由政委规划建设的。”
仗着充足到多余的人力,根本用不完的物资,在后期扩建修建的时候,赵刚还特意扩宽了山谷,有些小山包更是直接挖掉推平,开垦了规则化的农田,以增加种植效率,为未来的机械化耕种留白。
“不可思议。”
黄全喃喃自语。
虽然眼前的山区农田和法国大平原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在复杂山区构造出如此规则的农田,修建这么多公路,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
会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
这和宣传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你们政委规划的?”
冯楠也脱离震撼,语气带着好奇。
“对。”
战士语气自豪:
“这是咱们赵政委规划建设的。”
众人情绪平息,回到卡车上,发动机启动,车队继续向赵家裕团部驶去。
……
“团长,总部过来的十五位飞行员,还有三位教师到了。”
收到卫兵的汇报,李云龙当即起身走向门外。
此时,赵家裕团部外的空地上,黄全等人也正好下车,真好奇的看向附近,作为团部所在,这里近期也进行了返修,全部换成了混凝土建筑。
虽然一切以实用和安全为主,几乎没有考虑美观,但看上去有着粗狂的美感。
“团长。”
见到李云龙,已经身穿八路军服装的黄全当即敬礼:
“飞行员黄全前来报告。”
其余十四人也纷纷立正敬礼,这一幕倒是让后一步下车的冯楠的人有些不知所措。
“嘿嘿嘿……”
是一群好苗子……李大团长扫视了眼前的十五人,那十五双坚毅而锐利的眼神让他非常满意,忍不住发出了得意的笑容。
“很好。”
回了一个军礼,李云龙看了看时间,直入主题:
“先去团部食堂吃个饭,二十分钟后,在这里集合,然后我们一起去河源县机场,哪里有给你们准备的飞机。”
“是,团长。”
黄全等十五人声音明显增加了五分。
他们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也对自家的团长脾气非常满意。
就喜欢这种从不啰嗦和废话的。
虽然很想现在就看到心心念念的战机,但从旅部过来坐了四个小时的车,早上又没有吃多少,也确实饿了。
之后李云龙同样安排三位教师去团部食堂就餐,并通知专人负责安排这三人的工作,在赵刚的安排下,这一套流程已经非常熟悉。
不过出乎李云龙预计的,只有两位教师前往团部食堂,剩下一个很年轻的女孩留了下来。
“李团长。”
冯楠也敬了一个不太标准军礼:
“我自己准备了午餐,已经吃过了。”
“我可以见一见贵团的赵政委么?”
说着,冯楠递上了她的文凭,以及有上级签名的个人资料。
李云龙本来想拒绝。
现在的老赵很忙,他都难得见一次面,别说别人了。
但看到冯楠是师范系大学生,口袋里露出半截的由赵刚编纂的扫盲教材,以及那一双知性闪亮的眼神,这神情他熟悉,最近经常见到,于是,李大团长改变了主意:
“好。”
叫一位警卫连战士去通知赵刚,李云龙带着冯楠进入了团部。
以教育为话题,他顺利的打探出来了冯楠的信息,年纪,家世,梦想,以及是否有对象,期间冯楠的谈吐和知识让李大团长万分满意。
那眼神,宛如看到了未来的儿媳妇。
等待期间,李云龙还翻找出了一本他看过的赵刚的草稿件递给了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