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松县虽然临近长江,但这里是丘陵地形,多山地,少平原,周边也没有重镇,没有交通线通过,没有重要资源矿产,自然鬼子也就没看上。
因此守备在这里的果脯部队都是杂牌师,兵力也不多。
合计四个师,理论上总兵力一万人,其中三个师没爹每娘,兵力一千多人,只有一个师是有半个爹,总兵力四千多人。
也就是眼下收到电报这个师。
“让我们对付松县的那伙人?”
听完参谋的汇报,师长放下了手里的酒杯,陷入沉思。
能当上师长,哪怕是草包,也必然有一点能力,至少得有一点眼力劲,懂得察言观色,打通关系,不然混不到师长这个位置。
自从松县那伙人过来之后,他就派人调查过这群人的底细。
最后他发现,和传说中的不同。
这伙人非但不是穷哈哈,反倒是富得流油,天天白面馒头,玉米大米饭管饱,武器装备更是让人眼珠子都凸出来,人手一杆枪,机枪普及到班。
而且一来就到处征调民夫,修建机场,公路。
他可是很清楚,论实力,他的这个师,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他的师,说是五千五百人,实际上只有三千七百人左右,武器装备更是极差,全师加起来也才不到一百挺机枪,几门小口径迫击炮。
从实力上来说,他并不想招惹那群人,只想安安静静的发点财。
但问题是。
和这群人作对,一旦有成果,是升官发财的最佳路径,你打赢鬼子可能没多少好处,但破坏了这群人,那好处绝对大大的有。
手指敲着桌子,师长眯着眼睛沉思片刻之后,问道:
“他们在招募民夫修路修机场吧?”
虽然打不过,但上级的命令是骚扰阻碍这群人,又不是要他进攻。
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在这松县附近驻扎这么久,根深蒂固,对当地村镇掌控力度很深,单单是阻挠骚扰,他有的是办法做到。
“对,师长,听说包吃,还给粮食,不少泥腿子都去了。”
参谋回答。
“让各地保长……”
师长说出了他的计划。
虽然这伙人强势夺取了松县,赶跑了鬼子,但周边几乎所有的村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是他的地盘,想招募泥腿子,得问他同不同意。
他就不信,在合作抗战大背景下,这伙人敢主动发起进攻。
“是。”
参谋副官立刻去下达命令。
几个小时后,一千五百多人的部队从师部驻地出发,以连排为单位,向着各个村镇开去。
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面黄肌肉,身体虚浮。
抗战已经打了整整七年了。
刚开始,果脯组织力还足够,也还有点底子,能勉强提供后勤补给,哪怕是杂牌师,也能弄到一口吃的,但现在,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主力部队中央军都无法满足基本后勤补给,更别说杂牌部队了。
至于本地征缴,这么久的战乱,老百姓也被榨干了。
汤兵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自然,各地驻扎的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战士们只能勉强吃上八宝饭。
何谓八宝?
发霉大米,沙子,小石子,粗糠,稗子,稻壳,老鼠屎,小虫子,这就是八宝。
而且,就这样的饭还不能吃饱。
可想而知,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情况如何。
就在这位师长派出士兵之后,孔捷也来到了正在修建的机场。
“团长。”
孔捷刚来,一个参谋文书就跑到孔捷身前,并递给他一张表格:
“这是最新抵达的物资表,其中大米,白面,玉米等细粮一万两千吨,肉罐头,腊肉一千五百吨,航空燃油五千吨,各类武器弹药一千五百吨,都已经安排人手存进仓库了。”
“还有一些钢筋水泥,直接堆放在仓库群附近的。”
通过空运,松县来了不少建设大队的施工队和管理人才,还有独立团团部过来的人才,这让松县机场的建立轻车熟路,仓库管理物资统计也有条不紊。
“不错。”
孔捷满意点头。
目前机场内存放的物资不多,但这因为仓库限制,等他建设好仓库群,就能存放更多的物资。
“继续扩大对施工队的招募,加快机场和机库的修建速度。”
孔捷继续说道:
“工人的工钱也提升一点,每人每天八斤粮食,直接支付粮食券,开放砂糖,煤油,肉罐头,食用油,棉花的兑换。”
之前因为物资不足,之前工人工钱每天只有五斤粮食,现在充足了,可以开始涨价了,按照赵家裕根据地标准支付工资。
“是。”
参谋点点头。
参谋离开后,孔捷视察了一圈机场,重点查看了警戒哨,防空阵地,机场周围的炮兵阵地等。
随后他来到司令部内,打开一张地图放在桌子上。
地图上是松县周边的地图,上面标明了附近周边鬼子的驻地,以及果脯部队的驻地。旁边还标注有驻军的基本信息。
“不能动武。”
孔捷看着那四个标着棋子的地图,嘴角微微一笑:
“咱就用钱解决问题。”
松县地区,鬼子可以直接进攻,但那几个果脯杂牌师不行,至少他不能优先发起进攻。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案。
第13章 你手下的兵呢?
六月初。
松县附近一处叫李家村的村镇。
“排长,前面李家村……”
狭窄的马道间,一个独立团排正在行军。
经过改编,此时独立团的排已经回归正常规模,整排合计七十人,分为五个班。
三个步兵班,两个火力班。
装备两门60迫击炮,两门无后座炮,两挺大口径重机枪,三挺通用机枪,十支冲锋枪,五十支新式半自动步枪。还有十匹大骡子携带装备和补给。
当然,这是标准编制,根据任务不同,会有不同的配置。
此时这个排是负责随同基层干部招募民工。
既然是招工,自然要展现实力和财力,在这个战乱又饥饿的年代,手里有枪,有炮,能让人吃饱饭,就是良心东家了。
于是各排全火力配备,还多带了三匹大骡子,携带粮食肉罐头等炊事用具,临时组成了一个炊事班。
不过这一个排刚走到目的地,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果脯的部队控制了李家村?”
听到侦查战士的汇报,排长语气有些诧异。
当然,也仅仅是一点诧异。
部队在这里发展根据地,肯定会遇到当地势力的阻挠,一开始他们就有心理准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伙人居然派兵到各村镇控制老百姓。
这是谁出来的主意?
太谢谢了。
他们正愁没机会接触那几个师的士兵呢!
“通知下去。”
排长大手一挥:
“在村子旁边,找个空地驻扎,咱们埋锅做饭。”
“是。”
七十人的排迅速行动起来。
列队小跑到村镇旁,找了一处空地,先是构筑简易阵地,架设好迫击炮,重机枪,摆放警戒防御态势。
然后搭建灶,架起五口大锅,此时各排携带的锅是特制大铁锅,平安县钢铁厂出品,容量大,质量高,一口锅就能满足一个普通排伙食。
不一会,大米,玉米,猪肉肉罐头混合一起的喷香便扩散开来。
香味随风而动,飘荡在整个李家村上空。
……
“都给我听好了。”
李家村内,一个脸上油光满面的团长挥舞着手里的驳壳枪,语气嘶哑:
“谁都不许去八路哪儿干活,都给我老老实实在村子里,谁敢去,就是通敌。”
“发现立刻枪毙,亲戚家属也会牵连。”
伴随着团长的话,他身边一群战士举起了手中插着刺刀的枪。
在这位团长身前,一众被集合起来的面黄肌瘦的李家村的村民听到之后,顿时面色大变。
现在是六月初,是农忙时节,一年的收成很大一部分就看这段时间了,现在不让出村子,不是要人命么,但摄于这伙士兵手里的枪,以及那一句通敌,老百姓也不敢多说话。
这伙人,可是真敢杀人的。
他们只能想着,打算晚上偷偷摸摸去地里干活。
为了配合气氛,这位营长身边的保长也是嘶哑着嗓子,重复道:
“都听清楚了吧,这段时间不许出村子,不许参加那伙八路的招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
“不然的话……”
说着,保长举了举手里的烟斗,愣了一下,最后没能说出狠话。
毕竟不是枪,没什么威慑力。
看着嚎叫的自家团长,再看看眼前低头不敢言语的老百姓,后面一群同样面黄肌瘦的普通大头兵有些不满,嘀嘀咕咕起来:
“现在可是夏种,不让人出去,这咋活啊。”
“是啊,到时候咱们也没有吃的了。”
他们师驻扎在这里,名义上由军政处调拨后勤补给,但实际上到手的那点法币根本买不到什么东西,更别说还有大部分被师长营长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