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而且独立团超大口径重炮数量不会少。
大口径重炮射速慢,从眼前的弹坑数量来看,最少是六门以上,凭借其深厚的见识,服部小太郎甚至还猜测出了独立团火炮的口径——超越十二英寸。
因为眼前的弹坑,比海军的十二英寸舰炮威力还要大。
黑索金装药,合金弹头大装药,重弹丸,致使独立团新式的305火炮堪比甚至超越舰炮。
紧接着,一个念头闪过服部脑海中。
麻烦大了!
诚德的主要工事掩体都是按照抵抗帝国240榴弹炮标准建造,防炮洞,半埋式土木工事群,以期最大程度保护兵力。
为了修建这些工事,他命令部队搜集了周边所有能搜集到的木材。
至于建造更加坚固的工事——以诚德周边地形,建设能抵御十二英寸重炮的掩体工事,要么钢筋混凝土堡垒,要么有支撑结构的坚固深坑道。
他没那个物资,也没有这个时间了。
现在只希望今晚的夜袭能达到预定目标了。
服部心里默默祈祷——想来,他也清楚,他为夜袭部队定下的那些目标,其实很难实现。
……
当天夜间。
尽管天际万里无云,但今夜无月,一片漆黑。
诚德外。
平县边缘,独立团驻地,一处位于山峰的警戒哨处。
“班长。”
“小鬼子来了。”
执勤的战士通过红外夜视仪发现了通过山下的鬼子。
虽然鬼子做了隐蔽,头戴树枝,压低身子,挑了最隐蔽的夜间两点通过,行动非常小心,但在有强红外光以及夜视仪面前,纤毫毕现。
“多少人?”
班长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里的电台,语气平静中甚至带着如释重负。
鬼子终于来了。
丁伟一开始就知道,鬼子肯定会发起夜袭,所以早有准备,在各个山头设置了隐蔽的观察哨。
汇报的战士道:
“数量太多,无法详细估计,但超过两个大队。”
红外夜视仪本质上就是个探照灯,因为通过特殊观瞄镜观察,所以比普通探照灯的视角受限更加严重,但担任警戒哨的都是精锐侦察兵,能大概摸清楚鬼子的规模。
“两个大队。”
一边将消息发给位于交县的丁伟,班长眯了眯眼睛,语气有些兴奋。
虽然是班长,但经常的文化学习,军事知识学习,让这位班长的眼界也不错,他很清楚,夜袭不可能只有一路。
这里能有两个大队的鬼子。
也就是说,这一次有一网大鱼进入平县了。
……
“团长。”
交县,丁伟司令部:
“左翼发现鬼子,最少两个大队。”
“右翼也发现鬼子,也是两个大队规模。”
“这两伙鬼子目前正顺着交县边缘山区向仓库地区前进。”
“终于来了。”
听到消息,丁伟眼睛一亮。
因为兵力的原因,以及大量新兵需要磨合,还有新的机械化装备需要熟悉,他目前还真没办法进攻,虽然仓库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但一个大军熟练运转起来,统一指挥,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况且鬼子除了武器装备,其他实力真的不差,他可不希望因为冒进而出现问题。
所以等鬼子主动进攻,他们以逸待劳才是最好的选择。
“命令坦克三营,四营,步兵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出动。”
丁伟下达了命令:
“消灭这些鬼子。”
“各警戒侦查哨随时汇报鬼子的位置。”
“另外,新编54营,55营,56营,57营,58营守住各交通要点,彻底包围鬼子。”
新式的四号坦克已经装备, 虽然装甲,动力等都没有什么改进,但加装了夜视仪,使得坦克可以直接依靠夜视仪战斗,驾驶员,车长,炮手都能直接通过夜视仪观察镜观察。
配套的装甲车也加装了夜视仪。
有了视野优势,坦克部队夜间出动不是问题,再也不需要大规模使用探照灯了。
“是。”
参谋迅速下达命令。
……
同一时间。
在亚欧大陆的另一边。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内。
“怎么样?”
咯吱,随着吉普车停下,一位中将迫不及待的下车,然后快步走进了拖拉机厂,进入测试场地,找到了一位少将
‘测试结果出来了么?德国人的新式坦克性能如何?’
巨大的测试场内,此时停放着一辆崭新的丝毫坦克,不过诡异的是,这辆坦克上面没有任何涂标。
这位中将语气焦急:
“斯大林同志还等着听取汇报呢!”
听到那位始终叼着烟斗的名字,负责测试的装甲兵少将身子一抖,随后语气十分凝重:
“测试结果很不妙。”
“德国人的新式四号坦克,性能较以前的有了本质的提升,实际作战效果恐怕是之前四号的两倍,尤其是在德国人手里。”
“为什么?”
闻言,中将神色一凝。
他可是很清楚,眼前这位少将,不仅仅在机械技术方面很强,还是一个精锐的坦克车长,机会德国坦克超过二十辆。
第44章
“为什么?”
中将加重了语气:
“具体的情况说一说。”
德国人对四号坦克的改进显然已经到极限了。
根据情报人员传输回来的情报,前不久德国人还打算提升四号坦克的火力,将五号坦克的炮塔装在四号底盘上,但最后失败了。
之后德国人便放弃了对四号坦克的升级,转而全力开发和改进新式坦克,五号坦克,既豹式中型坦克,还有六号坦克,既虎式重型坦克等等。
但眼下,居然又出现一种新式四号坦克,而且还综合战斗能力大幅度提升。
让中将难以相信。
战争打到当下,各国的科技潜力都已经发挥到极致,已经不可能突然出现大幅度技术进步,某种设计大幅度提升武器的性能已经越来越不可能。
现在。任何武器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
四号坦克35年便设计定型,虽然一直在改进,但受限于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底盘,装甲,悬挂,发动机,还有总体吨位都限制了改进上限。。
相比之下,40年才定型的34坦克改进幅度明显更大。
除非德国人某一项基础技术爆发式大幅度进步,基础材料技术,发动机技术,火炮技术等,但这显然不可能。
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多难,他可是非常清楚。
“目前报告还没有整理出来。”
负责测试的少将说道:
“但这次缴获的四号坦克,机动性,防护性,火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说说看!”
中将神色一凛。
难不成德国人技术大幅度进步了?
这可不是好消息。
“基础框架上,新式丝毫坦克和以前的没有明显的不同。”
少将擦了擦额头:
“依旧是小负重轮,扭杆悬挂,垂直装甲布局, 80毫米前装甲厚度,48倍径的75火炮, 全备重量也是二十七(包含燃油和炮弹, 成员)吨左右。”
听到这, 中脸上疑惑更甚。
这些东西没变,甚至连火炮依旧是那门火炮, 那为何说战斗力提升极大,甚至是之前的两倍。
少将继续说道:
“但整体内部结构,和之前的四号坦克, 有着天壤之别,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的坦克。”
“发动机,由原来300马力汽油机变味330马力新式柴油机,经过测试, 新式柴油发动机在做到马力提升百分之十的情况下,体积没有任何变化。”
“而且。”
“经过十个小时的高强度连续行驶测试,新式柴油发动机单位马力油耗比T34主战坦克的柴油机低百分之二十三,期间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
“最大扭矩也比之前的汽油机大两倍还多。”
听到这里,中将嘴巴张开,瞳孔骤然收缩。
这怎么可能!
柴油机因为其压缩燃烧原理,本身就比汽油机重不少, 而德国人发动机技术非常先进,原先四号坦克的汽油发动机,结构紧凑,功率重量比高, 让他眼红不已。
眼下,居然制造出同等大小重量的, 马力更大的柴油发动机。
更别说故障率低, 油耗还低, 扭矩也大增。
装备这种发动机的四号坦克, 机动性能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二十, 大扭矩带来的通过性, 在恶劣地形提升更多。
少将继续说道:
“变速箱也是用了新型号,换挡平顺, 反应迅速,体积小重量轻, 炮塔装了伺服电机,转动速度提高百分之二十八。”
“装甲厚度未变, 但装甲钢更加优秀,经过测试, 防御能力比之前提升百分之十三。”
“火炮未变,但炮弹全部都是新式钨合金穿甲弹,穿甲能力提升百分之十七,而且火炮精度有所提升。”
一项项数据出来,让中将额头开始出现一滴冷汗。
越野机动性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续航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防御能力提升百分之十三,穿甲能力提升百分之十七,炮塔旋转速度提升百分之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