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所以独立团必须继续扩大规模,而且是大踏步的那种。
考虑到生意,在拟定三面进攻计划之初,丁孔李还有他赵刚就一齐制定计划,一边进攻,一边扩大部队规模,而且以扩军和练兵为主,进攻是次要的。
这一决定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当年的三个基千团时期。
当年的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从一个几百人,百来杆破枪,打着打着,变成响当当的主力团。
现在的三路大军,随着和鬼子的战斗,也会如同当年的三个团一样,越打越大,越强,最后把鬼子赶出去,甚至…
只是计划制定的时候,众人对一个问题有所忽略,或者说,不够重视。
现在的部队,和以前的部队已经不一样了。
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统一而且普及,坦克,飞机,大炮,卡车,装甲车各种先进装备一应俱全,甚至电台,雷达等科技装备也普遍装备。
从小米加步枪变成机械化部队。
脱胎换骨的变化。
部队对技术士兵的需求也陡增。
即便是步兵营,技术兵种也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最少得有人会用会维修电台,得有人能开动十轮大卡车。装甲营,更是要求十分之七以上,毕竟全营全是机械设备。
至于航空营,那更是百分之百必须得技术兵种,而且比其他部队水平要求更高。
奈何部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民国,最缺的就是人才。
知识分子太少了。
建设大队临时培训出来的知识分子,比经过系统教育出来的,差太多了。
虽然有来自上级的支援,尤其是有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是一批又一批的来,堪称海量。
但目前是以生产建设优先,主要人才优先向各工厂,建设大队,根据地基层送,之后是教师,而且随着歼灭第一军以及其余鬼子获得的七个巨型工厂开工建设,整个根据地的人才几乎被瞬间吞噬,还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去空军外,部队里面其实主要是建设大队半路出家的人才。
这些半路出家的知识分子,虽然十分努力刻苦,学习主动性惊人,奈何时间太短,
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再加上现在部队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对指挥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自然问题频出。
“要不。“
赵刚笑着说道:
“我分一点人才给你应应急?“
“我这边虽然不多,但匀一匀,还是能腾出来一点的。“
后方稳固,自然可以发展建设,教育,虽然时间短,但赵家裕大学,平安县各级学校已经铺开,第一批速成的人才已经出来了。
还有边区那边,也有人才出来。
他还利用经济优势,从山城那边,还有国外挖掘了一大批人才过来。
工厂那边,其实可以缓一缓也没关系。
“嗯?”
赵刚这句话,听得李云龙一愣。
老赵这反应不对啊!
如果是以前,他这样骂骂咧咧,赵刚绝对当场翻脸,和他对骂上一顿,不骂的他狗血淋头不罢休。
他这次来,其实是来找骂的,准确的说,是想和老赵骂上一顿缓解缓解心情。
“算了。“
李云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扫视团部的同时,嘴里说道:
“没必要,现在也没到紧急的时候,没必要为了部队而影响了根据地发展,只有咱们自己能生产坦克,飞机,大炮,咱们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才能摆脱被列强欺负的情况。”
赵刚倒是没有疑虑有他,点点头:
“那行。”
“如果有需要,直接和我说就好。“
先建设,后军事,这是他们四人早就定下的决策,其余人也全部同意了。
“目前新兵训练情况如何?”
“东边张大彪那边没问题吧?“
赵刚接着问道。
李云龙瞟了一眼团部旁一个屋子里,那是赵刚的教育办公室,距离这里大约二十多米。
里面是正在整理文件的冯楠,恰好此时,冯楠也是视线向这边看过来,两人眼对眼,冯楠迅速收回视线,而李云龙则是重点看了看冯楠的手腕一那是赵刚的腕表,陈老弟送的。
快速收回视线,他说继续道:
“为了增加训练效率,我组建了五个新兵训练基地,其中两个装甲部队训练营,一个炮兵训练营,两个步兵训练基地,每個基地有二十个新兵营在训练。“
“张大彪那边情况很好,总兵力有十四个装甲营,十三个炮兵营,二十二个步兵营,十二个后勤保障营,预计两天后对保定外围发起训练性进攻。“
点点头,赵刚话锋一转:
“祝融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飞行员目前正在训练,。”
李云龙摇了摇头:
“轰炸机比战斗机复杂太多了,更别说是巨型轰炸机,最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甚至还不止,远程跨海轰炸咱们还从来没干过,导航上缺乏经验,需要一段时间准备。
李云龙压低声音问道:
“德国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情报方面,是赵刚负责。
“快了。”
赵刚也是压低了声音:
“应该就在这两周内,目前是橡树岭!”
随后,两人继续聊了一些建设,经济,军事方面的小话题。
在离开的时候,李云龙话题一转:
“老赵啊,等赶走鬼子了,今后咱们一起举办婚礼怎么样。”
第54章
七月。
季夏之月。
衡阳城位于南方季风地带,夏季多雷雨,雨势猛烈,时常能引发河水暴涨,但持续时间短,几天就会消退而雨过天晴。
亦如同当下。
“将军,天放晴了。”
衡阳城外,潮湿的日军司令部内,横山勇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视线移开地图,走出司令部,这才发现,仅仅持续两天半的衡阳雷雨已然消退,远处天际只余下丝丝正在消散的乌云。
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大地。
“八嘎。”
此景,让横山勇破口大骂。
黑火药,纸质弹壳时代,下雨是战争的休止符,但技术一直在发展,作为最先享受技术成果的军方,现代战争已经无惧云雨。
无烟火药和封闭式底火弹壳的出现,使得枪械火炮不受风雨的影响,战争随时随地可以发动。
只不过,当下雨水天气,尤其是雷雨,对战争依旧有极大的影响。
视野,部队机动性,后勤补给能力,都有很大影响,雨水越大,越猛烈,影响越大,这种恶劣环境,很多部队并不希望作战。
尤其是存在大量重武器和具有优势的一方。
恶劣天气会极大的削弱先进武器装备,充足后勤补给的加成效果,雨幕遮挡,缺乏有效观测,炮火精确性下降,泥泞的道路影响及时补给,使得武器弹药难以及时运输到前线,后勤补给能力下降。
而恶劣天气还能扩大兵力,士气,指挥等优势。
所以,越是武器劣势,补给缺乏的部队,越是希望在恶劣天气作战,夜袭,雨天进攻,雾天进攻,通过恶劣天气,拉近距离,削弱火力优势,展开接触战,甚至白刃战。
就像现在的衡阳外鬼子。
作为指挥官的横山勇,甚至都巴不得这雨越大越好,越久越好。
但天不遂鬼子愿。
“我们的下一批补给什么时候到?”
横山勇咬咬牙,问道。
距离大本营下达务必拿下衡阳的命令已经过去一周了。
这一周时间,他对衡阳发起了猛烈的袭击,一开始,因为城内守军获得了充足的补给,以及城外完善的工事群,他打的极其艰难。
连续三天的进攻,他便损失超过一个满编联队,结果连外围阵地都没能突破,期间,衡阳守军表现出士气和韧性,让横山勇背脊冷汗直冒。
平心而论,横山勇很清楚,即便没有独立团支援的那些武器装备,以衡阳周边的完善阵地,以及守军的韧性士气,他最多五天拿下衡阳的豪言壮语只能是一句笑话。
就如同开战之初,帝国宣传三个月击败民国,结果三个月时间过去了,淞沪会战都还没结束。
而现在,有了独立团每天运输过来的充足弹药,还有武器装备,炮弹枪弹,别五天,他五十天能拿下衡阳都是奇迹了。
衡阳守军不足两万人,他目前进攻总兵力六万五千人,而对方展现出来的持续火力比他强大三倍还多,尤其是炮兵,几乎每天都被压制。
很多次进攻,还没靠近阵地,就被人家炮火轰了回去。
独立团每天通过飞机运输过来的物资太充足了,根据统计,每天降落在衡阳的飞机最高多达两百七十架次,充足到衡阳守军每天发射的炮弹数量不少于两万发,这还是不计算60迫击炮这种。
他后来将进攻改为夜间进攻,但敌人晚上照明弹几乎铺满天空。
这仗还怎么打?
好在第四天,希望来了,衡阳地区迎来了雷雨,宛如雨幕,挂满了整个衡阳城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