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半个月?”
众副团长和大营长有些惊讶。
进攻不是问题。
这一個星期以来,部队进攻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三分之二的部队一直处于战备状态,别说是今天中午发起进攻,就算是现在也可以。
但半个月时间,是不是也太久了?
别说是拿下定州,包围保定,就算是占领保定,也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吧?
目前石加庄周边,也就是独立团东路,有十个飞行营,十五个装甲营,十五个炮兵营,三十个步兵营,十五个后勤保障营,是三路之中兵力最多的一方。
如此庞大的实力,拿下保定还需要半个月?
装甲部队高速推进,怕不是三天就够了,小鬼子在保定可没有多少兵力,区区一个师团,一个旅团,还不够塞牙缝的。
“一切按计划进行。”
张大彪加重了语气:
“这次作战,主要目的不是拿下定州,包围保定,而是对部队进行一次实战演练。”
“不许贪功,不许冒进。”
“说要是敢不听话,哼哼……”
这句话你也好意思说,你自己就没听过话,经常拿团长的话当耳旁风……众人纷纷翻白眼,尤其是几个独立团老人,更是直接当着面翻。
但张大彪扫视一圈,众人纷纷低下头。
另一边。
定州。
前田吉利和他的两个手下也终于结束了七天的审查,走出了监狱,准备好好的大吃一顿。
……
同一时间。
杭州湾。
一艘艘悬挂着膏药旗的轮船缓缓靠岸,鬼子水手将缆绳抛给岸边,岸边的鬼子水手将绳索系紧。
随后,一个个背着背包,扛着枪的鬼子从船上走了下来。
这些鬼子步伐矫健,目光锐利,动作灵敏,即便是背着全套行军装备,包括帐篷,毯子,衣物,装备等,也轻松的下船,并在没有军官指挥的情况下集合。
一个半小时后,七千多鬼子集结完毕。
“出发。”
随后,在一位中将鬼子的带领下,这七千人沿着公路,向西,也就是衡阳方向开去。
“第六师团已经抵达杭州湾,目前正在前往附近火车站,预计五天后抵达南|昌。”
同时,横山勇也收到了一份电报。
43年年初,第六师团在布干维尔岛登陆,但下半年,山姆大叔和他的狗腿子澳洲人开始反击,也登上布干维尔岛,双方展开大战。
美国佬火力充足,再加上干跑了小鬼子的联合舰队,第六师团失去了补给,被揍的哭爹喊娘,整个师团到三月份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
好在今年鬼子获得了一点燃油,以及一点资源,冒死给第六师团送去,让其喘了一口气,勉强保住了半条命。
不久前,美国佬退出,虽然狗腿子万分不乐意,多次抗议,但也对于老大无可奈何,只能跟着撤出,这才让第六师团保住了小半条命。
那时候,第六师团只剩下六千人左右,兵力骤降为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还不到,重武器更是损失殆尽,全师团上下,就剩下几门山炮了。
即便经过几个月的修整和补充,兵力没有恢复多少,毕竟兵员都被征调了,也招募不到什么优秀士兵,而且甲种师团要求高,最后也只恢复到七千人规模,但重装备还是补充了不少,新式105山炮,战防炮等都装备上了。
此时,第六师团被东条上等兵寄予厚望,派往长衡地区,支援横山勇。
他希望,这群经历了惨烈战争,剩下的皇军中精锐的精锐,能解决目前他的困境。
“让他们现在南昌修整。”
横山勇语气丝毫没有兴奋。
最近,在大本营和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的命令下,他不得不拼命对衡阳发起进攻,一次又一次的联队级集群夜间进攻,损失惨重不说,打了一周时间,非但没能占领一个阵地,反而他丢失了好几个阵地,被对方打开了一条通道,吸引了又一批残兵进入衡阳。
在独立团的支援下,衡阳火力太猛了。
如今,衡阳总兵力已经接近四万人,装备105山炮超过七十门,120重型迫击炮超过一百门,至于其他口径的两种中小迫击炮,根本没法计数。
他感觉,炮兵所占的编制,都超过衡阳守军一半了。
每天都有超过三百架飞机降落衡阳,为他们提供补给和弹药,他甚至都看到衡阳在修建钢筋混凝土工事,可见对方补给之充裕。
而且每天,他还得顶着超过五百架次的独立团空中袭击,宛如蝗虫群,他十一军,以及其他部队,所有的防空武器都被对方消灭。
到现在,白天根本没有任何蝗军敢在地面上行走,不然就是十几枚炸弹落下来,或者被对方那种双发侧翼有机炮的攻击机扫射。
这火力,比那美军都强大的多。
第六师团来了又如何?
精锐的甲种师团又如何?
能顶着独立团的空中支援,顶着有超过五百门火炮,有钢筋混凝土工事群,有打不完的炮弹和子弹的衡阳守军,那些衡阳?
还不是来挨打?
……
松县。
“第六师团将于三天后抵达南|昌了?!”
看到赵家裕最新传递过来的情报,孔捷眼中历芒一闪。
虽然他现在主要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但这不代表他不会打仗了,只要有机会,他依旧是那个孔二愣子,而如今,这个机会就来了。
“既然来了,那就永远留下吧!”
孔捷眼中厉芒一闪:
“七千多人……”
“加上南|昌本地的鬼子,也就是一万四千多鬼子。”
“命令部队……”
第10章
“应该就是这里了!”
“我们现在距离巴厘巴板十公里!”
云层之上,七千米高空中,巨型十发轰炸机的导航舱内。
通过惯性导航仪给出的数据,唐歌解算数据得出目前的航向和速度,然后将航线和速度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最终确定了此时飞机的坐标。
位于巴厘巴板上空还有十公里距离。
“我需要观察参照物最终确定。”
随后,唐歌继续喊道:
“这下面应该有一条河流。”
说着,他拿出了一张地图,以及一叠航空照片。
地图是一张大比例尺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巴厘巴板周边的山川河流,虽然是黑白线地图,但其详细程度,甚至可以看清山川的整体形状。
那一叠航空照片,也是五千米高度巴厘巴板航拍地图。
这是用来最终确认位置的物品。
“下降高度。”
机场刘明在频道内喊道:
“下降到云层下。”
飞行员立刻下压,飞机最终穿破云层,透过观察仪,环视一圈,唐歌第一眼就看见了左侧二十一公里外,那座标志性的山峰,以及位于山峰旁的弯曲河流。
和地图以及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确定,我们现在位于巴厘巴板上空,航向偏移右二十一公里。”
唐歌兴奋的在频道内大汉。
“这玩意,真他娘的先进!”
汇报完,唐歌习惯性旳嘟囔了一句。
作为和黄全一起归来的十几名华侨飞行员之一,唐歌同样是一个资深航空迷,法国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在国外一家航空公司工作过。
因为是华侨,即便他飞行技术高超,也无法获得驾驶商业飞机的机会,国外航空公司不可能让一个黄皮肤的人来驾驶飞机,那会引发乘客投诉,甚至会因此而退票。
没办法,他只能成为一名导航员。
也正是因为多次的客机导航经验,唐歌深刻体会到他眼前这套惯性导航仪到底有多么先进。
惯性导航仪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陀螺仪和加速度记,通过高速旋转稳定自身,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中,陀螺仪会持续给出目前飞机的航向角和速度,导航员根据这两组数据,在地图上作图出飞机的航线,以此推算出飞机目前所处的位置。
几十年前就出现了。
但唐歌在和军用飞行员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即便是军用飞机上的惯性导航仪,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摆设,这玩意出来的数据误差极大,而且距离越远,误差越大。
当年DC3上面的家伙,一千公里误差能有好上百公里,属实离谱,当时导航更多的是依靠地面标志物或者地面导航灯塔。
而眼前这惯性导航仪,从河源县到巴厘巴板四千多公里,竟然只有二十公里的偏移。
虽然航程途中有总部建立的几个无线电导航点,轰炸机实际上是经过调整航向,他的导航也做过数据校正,但也够离谱的。
当然,导航的成功,还和精确的地图有一定关系。
“准备轰炸。”
机长的命令将唐歌思绪拉回,记录了一下新导航数据之后,他再次将视线投向地面。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油田,以及一个个钻井平台,此时飞机也开始逐渐降低高度,那些钻井平坦在唐歌的视野中越发清晰。
突然间,飞机发生一阵剧烈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