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但此时恰逢太平洋战争爆发,第六师团调离民国参加太平洋战争,于是,大野进带着第二十三联队经历了完整的太平洋战争。
因为第六师团在太平洋败绩过多,导致大野进晋升少将失败,但也让此人积累的极其丰富的指挥经验,尤其是和具有优势火力的敌人作战。
而且和一般鬼子军官狂妄自大不同,大野进生性多疑,行事谨慎,奉行格言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指挥风格也是以谨慎为主,极少冒进。
也正是因为他的谨慎,使得他麾下的二十三联队在太平洋的一次次失败中,损失并不大,队伍主干基本完整,是目前第六师团中战斗力最前的部队。
在回到民国战场前,二十三联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补充修整,目前总兵力三千九百人,武器装备配置完善。
谨慎的大野进在部队本土修整期间,仔细调研了如今的民国情况,翻阅了各个师团的民国详细战报,让他清楚了知道了一件事。
今时不同往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如今的民国战场,早已不是当年帝国纵横驰骋的跑马场。
虽然果脯部队一路衰退,越打越弱,但八路异军突起,硬生生接管了战场,凭借优势装备打的帝国一种师团哭爹喊娘,帝国占领区大片大片的丢失。
几個月前,以李云龙为代表的八路,将有六个满编师团的第一军全歼,军长筱冢义男自杀,近十万大军一个小队也没有跑出来。
细心谨慎的他还发现,在所有的战报中,都有提到过,李云龙等八路的火力极其凶猛,炮火是皇军的十几倍,轻火力也远超帝国。
游击队配合大火力,那简直是绝望。
深谙游击战可怕的大野进不仅仅在行军途中保持隐蔽,悄无声息的抵达南县附近,一路上这老鬼子都命令部队保持大间距,甚至扎营期间,也命令部队散开,避免突然遭遇炮火打击导致部队损失惨重。
“联队长。”
部队扎营期间,有侦查分队向大野进汇报:
“敌游击队目前在三十公里外的莲花镇,似乎没有发现我们,依旧在继续向北行军,但行军期间十分谨慎,有大量前置警戒哨。”
说着,这位鬼子侦查小队长拿出了一张地图,在地图上划出了游击队所在的位置。
“兵力如何?武器配置如何?”
大野进问道。
侦查分队是他很早就派出去的,目的是打探敌人情报。
如今的大形势非常明显。
帝国江河日下,八路打的帝国蝗军连滚带爬,损兵折将几十万,蝗军一次小规模的胜利,就全军宣传,足以见得目前局势的严峻。
大野进拿出当初和美军对战的谨慎对待这伙游击队。
哪怕他联队有近四千人,敌人仅仅一千三百人,兵力上有绝对优势,但这伙游击队也有着轻武器和轻火炮的优势,而且根据衡阳战报,松县,武县有敌人机场,驻扎有数百架轰炸机、攻击机,敌人随时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另外,还有一股机械化大军也沿着公路向諵昌开进。
局面不容乐观。
区区一千三百人就敢在公路间大摇大摆的行军,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这伙游击队总兵力大约一千三百七十人。”
负责侦查的是精锐鬼子,将情报打探的很完善:
“他们普遍装备半自动步枪,机枪普及到班,还配备有数量众多的大口径重机枪,无后坐力炮,中小口径迫击炮,与八路的正规部队没有区别。”
“但在队伍中,没有发现重型火炮。”
“不过。”
说到这里,这位鬼子小队长皱起了眉头:
“他们队伍间还有二十个骡马牵引的方形小车。”
“这些小车轮胎是宽幅大花纹轮胎,疑似火炮,不过很短,整体被雨布覆盖,因为距离过远,我无法仔细观察清楚。”
“另外还有六十三辆马拉板车,使用的是游击队特有的大骡马,板车也是带钢板减震的轮胎板车,带有雨棚,无法仔细观察,但从轮胎印能判断出,这些马车是满载状态。”
说着,鬼子小队长画出了一张疑似弹药车的简图。
“方形小车?”
看着手里的简图,大野进陷入沉思。
单单从简图,他也无法看出这是什么东西。
但由部队携带行军,数量高达二十,用雨布覆盖遮蔽模样,必然是武器,从体型来看,应该是火炮之类的重型武器。
从形状看,疑似是一种新式武器。
脑海中回忆八路的各种情报,从平安县开始的各种战报,大野进没见到过类似的武器。
不过。
这种武器第一次出现,是这种小规模游击队,肯定不是什么威力强大的武器。
想到这里,大野进稍微放心了。
“继续监视,一有动向立刻向我汇报。”
命令侦查分队继续监视游击队后,大野进找来联队参谋长,摊开地图,将侦查分队获取的敌人情报摆开,完善预定的作战计划。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这次奉师团长之名歼灭这一伙游击队,他准备全力以赴,集中全部兵力,在适合地形,在夜间独立团飞机无法支援的时候,对游击队展开进攻。
虽然轻武器少许劣势,但凭借在雨林,在岛屿磨炼出来的精锐武士,优秀的基层军官指挥能力,以及兵力绝对优势,突然袭击之下,绝对可以一战全歼。
其实他是想伏击。
就像八路军开战之初,在平型关,在神头岭一般。
利用地形优势,发挥进攻的突然性,削弱敌人优势火力,但以游击队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还有行军的警惕程度,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放弃了这个方案。
至于新出现的武器。
不管新武器是什么,只要他保持大间距散兵线,就能有效削弱游击队的炮火优势,然后速战速决,最快速度解决敌人。
这是多次和美军交手之后,大野进总结出来的经验。
火炮威力虽然强,但射速慢,反应慢,哪怕是小口径迫击炮,也最多一分钟三十发,无法快速覆盖整个战场。
只要速度够快,双方贴近之后,火炮就是废物,战斗会在很短时间内胜利。
“夜视仪。”
看着地图上确定好的进攻地点,大野进揉了揉额头。
他倒不是头疼夜视仪如何应付。
虽然他不清楚这个夜视仪是什么东西,如何运作,但根据目前已知的情报,八路装备的夜视仪类似于探照灯,只不过发出的光肉眼无法看到,需要特殊的仪器才能观察。
既然是光,那就能借助地形隐蔽。
躲避看不见的光,对于北方平坦地形,对于缺乏经验的士兵,这一点很难,但在南方茂密植被中,对于精锐的第六师团士兵来说,非常轻松。
夜间靠近这伙游击队,然后发起袭击不是问题。
常设师团,甲种师团,可不是白叫的,哪怕装备相同,经验的不同,训练的不同,人的不同,也会造成两支部队天差地别的差距。
让大野进头疼的是。
他两年前离开民国,那时候,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扫荡,五万皇军,而且大部分都是乙级、丙级师团,就赶得八路四处逃窜。
那时候,帝国依靠无线电侦测设备,锁定八路电台,死死追着八路指挥机关,依靠优势火力,一举重创八路军。
而这才短短两年时间,局势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反倒是八路凭借各种优势装备,四处追杀皇军。
在北方,诚德被独立团装甲部队反复冲击,只能艰难的守住防线,华北地区,蝗军一路丢盔弃甲,放弃大量占领区。在南方,衡阳区区几万部队,在独立团的空中支援下,硬生生守住了近二十万蝗军的进攻。
甚至连游击队,都能大摇大摆的在公路上行军,武器装备也比蝗军先进,火力比蝗军强大。
这局面,让大野进属实难以接受。
四个小时后,天色渐暗,夜幕逐渐降临。
期间,鬼子侦察兵多次向大野进汇报了游击队的动向,他得知游击队已经在一处驻扎,大野进还和师团部联络,获取了南下的独立团机械化部队的情报,得知了南县周边,没有发现大规模其他八路部队。
月黑风高夜。
“命令。”
夜色下,大野进提着武士刀,集合了联队的参谋以及三个大队长,下达了作战命令:
“第一,第二大队从左翼袭击。”
“第三大队,向右翼袭击。”
“攻击发起时间,定在夜间两点。”
第20章
“鬼子有什么动静?”
孔捷带着六个装甲营,六个炮兵营,十五个步兵营,两个舟桥营,一个防空营顺着刚刚修建好的公路,一路向南。
这一次,独立团大军一反常态的,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高速向着諵昌开进,一路上走的是浩浩荡荡,风沙走石。
因为这一次,独立团要闪电战。
一剑封喉第六师团。
考虑到松县地区兵力不足,部队经验不足,孔捷还从李云龙那边调集来了装甲第一、第二、第三营,炮兵第一、第二、第三营,以及步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