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 入库:04.13
团长并没有,但满意的笑容暴露了他的观点。
营长说的是事实。
虽然损失五十个车组,但凑一凑依旧有一百二十多车组,战斗力依旧很强,而且这次淘汰的都是菜鸟,比较笨的那群人。
经此一役,部队甚至可以说脱胎换骨,下次战斗必然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整体实力确实是在变强。
敌人损失比他们还多不少。
“而且敌人坦克似乎性能变差了,尤其是防护性。”
另一位营长的话引起了团长的注意。
“为什么这么说?”
团长好奇的问道。
“击穿距离,比以前多了几百米。”
营长回答。
“仔细说说。”
团长来了兴趣。
……
三天后。
前线。
某装甲军司令部。
“将军,敌人的装甲板没有硬化工艺,防御能力降低最少三成,其他零件也普遍质量下降,尤其是火炮,炮管寿命下降了一半。”
一位参谋走了进来,并递给将军一份研究调查数据表。
前线普遍汇报,敌人的新式坦克防御力下降,司令部便组织人手调查此事,通过对缴获的一些坦克进行测试,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数据。
这位参谋语气兴奋。
敌人武器质量下降,这可是大好事,能极大增加己方胜算。
听到消息,指挥室内的元帅并没有表情变化,依旧深深皱着眉头。
几个月前,空军对敌后方生产工业基地进行大规模轰炸,每次都投下数万吨炸弹,极大的破坏了敌人的武器生产能力。
按道理,应敌人前线获得的武器装备极大下降,但从交战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敌人坦克依旧非常多,远超开战之前的预计。
在报告出来之前,他就猜到了。
无非是通过降低武器质量,以保证数量的供应,当然,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其他国家的支援。
如果是小规模战斗,这很致命。
但当前十数个集团军,超万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战场范围波及方圆数百公里地区的大规模战斗,坦克性能的弱点被最大幅度削弱。
在交战距离内,双方都能击穿对反正面装甲的情况下,数量比质量优先级更高。
真正决定战斗胜利的,是战场情报的搜集,是战略战术的制定和执行,是后勤补给,考验的是双方指挥部参谋部的斗智斗勇。
元帅相信,战争继续下去,胜利的必然是德意志。
吸取之前的教训,此次德意志有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后勤物资,都非常充足。
有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坦克能适应冬季,甚至比敌人更适应,此次战斗,双方坦克数量其实差不多,甚至己方质量上还占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敌人兵力上有绝对优势,还有空中优势。
德意志空军主力被西线牵制无法动弹,尤其是对英伦的大轰炸,以及防御敌人的大轰炸,使得本土不得不抽调东线的空军力量。
这导致东线制空权彻底在敌人手里。
从而使得进攻部队出现较大损失。
一如堡垒计划之时的战果。
堡垒计划时期,己方因为连续进攻损耗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被迫放弃进攻,无法保住战果,开始后撤,而现在,后方坦克,物资充足,他们突破阵地之后能迅速完成修整然后继续进攻。
此时阵地,已经比开战之初推进了两百多公里。
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战斗中损失的武器能得到比较及时的补充,消耗的物资也能比较及时得到补充,但损失的人不行,如今的德意志人力资源已经严重不足了。
还有。
随着战线的推进,补给线被拉长,再加上大量技术兵种被补充进坦克部队,从而导致后勤部队人手不足,再加上冬季路难走,物资不能像以前一样,迅速而及时的补充到部队了。
这使得敌人有时间组织撤退,并带走损坏的武器装备。
这其实很正常。
但问题是,他记得空军元帅阿尔贝特,也就是后勤仓库负责人说过,仓库能随着部队推进而推进,他也以此而制定了作战计划。
那么,是出现什么问题了么?
……
当天。
汉堡。
老狐狸走进了阿尔贝特的司令部:
“怎么回事?”
“仓库出问题了?”
老狐狸语气焦急。
虽然他和阿尔贝特·凯塞林一直致力于降低德意志对仓库的依赖。
比如保下欧宝卡车生产线,保下五号坦克和六号坦克生产线,以及推动新式坦克研制,推动新式喷气式飞机研制,新式火炮研制,并保证一定产量。
以及加强农业生产等。
但此时的德意志,旧疾太深,这才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彻底和仓库捆绑了。
失去仓库,德意志撑不过三个月,就会自行崩溃,这还是两人全力储存物资的情况下。
“仓库物资没问题,依旧可以足量供应,坦克甚至更多了。”
凯塞林叹了一口气:
“但我现在才知道,仓库总数只有十个,而且已经放置的仓库无法移动,只能摧毁。”
“总数只有十个?”
老狐狸面色一变。
仓库有限制,这很正常,如此可怕的东西,有限制才对,但总数十个,还无法移动,如此重要的情报,他们现在才知道,这就很明显有问题了。
如果早知道只有十个,而起无法移动,他们绝对不会想现在这样浪费的使用。
……
同一时间。
赵家裕。
“这是什么?”
赵刚看着李云龙在玩一种新的武器。
似乎像铁拳,但有明显的不同,顶上还装有瞄准镜。
“火箭推进榴弹,简称……”
李大团长顿了顿,突然憋出几个英文:
“RPG。”
“射程一百五十米,这个距离内,能击穿一百毫米厚的装甲。”(未完待续。)
第61章
“负五十号柴油。”
华盛顿,某办公室内,总统任命的美利坚战时工业经济总负责人微微皱眉:
“这是什么东西?”
他知道汽油标号,也知道标号代表的含义,毕竟每天要给汽车加油,虽然是司机负责的,但也了解了一些, 可柴油标号,还是第一次听到。
柴油居然也有标号?
这年头,这个时代,卡车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汽油,市面上柴油机不多,柴油还处在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阶段, 自然研究缺乏,也就缺乏传播。
“可以在零下五十度环境使用的柴油。”
汇报的干员解释道。
顺便, 干员还介绍了一波柴油知识。
扭矩达,省油,不容易起火燃烧,安全性高,以及,美利坚军方认为未来柴油机将替代汽油机,和国内最普及的是零度标号柴油。
“零下五十度不凝固的柴油。”
负责人语气带着一点了凝重。
开展初期,他经手过一个航空汽油研究项目,目标是研究一百以上标号的飞机发动机专用汽油,虽然不是他负责,但也了解了一些相关技术。
这种专用汽油,不仅仅将飞机发动机马力提升了十几個百分点,还极大的提高了发动力寿命减少故障率。
当然, 也价值不菲。
那么可以推测,
“我们需要这方面的技术。”
汇报的干事直入主题。
“为什么?”
负责人眉头再次皱起。
负五十号柴油, 听起来确实是好东西,但对美利坚而言, 用途就那么一点, 汽油零下六十七十度都不会凝固,不比这个柴油好?
他可不想和那群人谈生意了。
上次被宰了两点五亿美元的经历可历历在目,为了点燃油,又得挨宰?
还有那些所谓的药品,如今每个月美利坚都要为此支付数亿美元,虽然不是政府付钱,但也是美利坚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
有一种被割羊毛的感觉,但偏偏无可奈何。
毕竟这些药品,只有人家有。
卖方市场。
至于柴油,他不明白,就算未来军方燃油是柴油,扭矩足,越野载重能力强,不容易起火,优点多多,但自己研究不好么?
药品虽然暂时研究不出来,缺乏对应基础, 但区区一点柴油还不行?这他可不信,国内一百多标号的航空汽油都研究出来了。
“我和相关公司咨询过。”
汇报的干事耐心解释:
“自己研究的花费非常大, 时间很长, 而且质量不一定有对方的好,还不如花钱购买。”
“另外,我们的盟友需要这种柴油,非常需要。”
“还有他们的滑油,性能也非常好,经过测试,能提升坦克和汽车、飞机的耐用性,军方以及盟友点名请求大规模供应这种东西。”
负责人脸一抽。
柴油,滑油……又得挨宰了。
“对了。”
这个时候,汇报的干事顺势补了一刀:
“军方汇报,他们还有一种新式单兵反坦克武器,比我军现役的巴祖卡先进很多,考虑到德国人的优势装甲力量,军方要求我们必须购买到对应技术和专利并最快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