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清量出城乡居民点及厂矿用地五百四十万亩,水域八百多万亩,其它用地一千一百余万亩。
耕地中,还量出水田两千七百万亩,旱地八百七十二万亩等。
所有的地,都进行了统一尺亩,并严格进行了等级分类,不管是耕地还是林地园地草地,都各按新规定出了详细的田赋征收标准,并统一造册。
阮大铖派官吏督促各府县乡村把所有的地都给耕种起来,不得荒芜,有的地主家田地却缺人手,阮大铖让官吏帮忙组织南下流民去租佃,或者去做雇工。
而许多百姓无田可耕,阮大铖又安排他们去租田佃地,在面对有些地主过于苛刻,地租太高等问题时,他还奉旨推行减租减息新政,划下租、息的红线,不得过界,过度压榨百姓。
反正有田就得耕种,不得荒芜,否则官府没收。
阮大铖连那些荒地都不放过,让各地组织南下的流民,或地方上的百姓,到处垦荒,连海岛都不放过,反正就是要不放过一寸土地,能种稻的种稻,能种麦的种麦,不能种稻麦的就种上土豆红薯玉米萝卜、花生油菜等。
同时又组织开采矿石,手工作坊生产商品,各地恢复市集贸易,不得不说,在阮大铖的全力带动下,浙江本身底子好,又有朱以海亲自抓,如今也是突飞猛进。
去年浙东秋收还不错,而今年春耕更是已经全面开始,到处一片忙碌景象。
又有御营和京营分驻浙江,加上浙江的省营,在浙江现在看不到什么流贼乱匪,也很少能看到什么饥民乞丐。
军队都划分防区,严格盯着自己的防地,哪里出现了抢掠作乱,他们可绝不会放过这样剿匪立功的机会的,何况若是自己不能解决,可还是会被重罚的。
地方官员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饥民乞丐,因为这些都是劳动力,他们会强制性的把这些流民乞丐等带走,要么送去官府的官屯田里耕种,要么送去矿山采矿,要么去盐场晒盐,或者把他们送去给地主们做长工、短工。
官府会救济,但不会白救济,所谓救急不救穷,先给你口饭吃,给你一身衣服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得接受官府的安排,去生产工作。
新政虽然对地主、士绅们触动不少,甚至还对原来的地方官府的胥吏阶层影响巨大,但阮大铖是谁?
他本来就是个敢跟全天下士绅中精英代表东林党对着干一点不怂的人,何况如今还有天子做后盾,甚至手里还有三千人的抚标,还有御营京营省营做后盾,他怕谁?
谁敢反对量田清地,谁敢反对摊丁入亩,谁敢反对官绅一体纳粮,谁敢反对火耗归公?
反对也没用,今时不同往日,整个天下都变了,阮大铖后面是皇帝,还有军队支持,一边是识趣配合,皇帝也会在其它地方找补优待,一边是不识趣的话,直接就是被皇权的铁拳利剑砸翻。
当年张居正还不能完全办到的事,但现在时局完全变了,阮大铖一个巡抚已经能够把浙江这一亩三分地办的仔仔细细的。
反正士绅、胥吏们反对无用,只要天子点赞支持他,阮大铖就会继续一往无前。
反对者虽有,但在皇帝大本营浙江,现如今支持阮大铖的已经不少。
第401章 召见
“皇爷,阮巡抚来了。”
一名宫人捧着一束花进来,那是一束开的正艳的桃花。
朱以海放下手头工作,起身看着宫人把这束桃花插到花瓶里,“桃花朵朵开,外面应当正是春耕忙时。”
宫人微微一笑,“这花也是阮巡抚从浙江台州临海城带来的,刘公公让奴婢插在皇爷书房。”
这名宫人并不算很年轻,甚至也不是很漂亮,她大约有二十多岁,甚至脸上还有一道浅色疤痕,不过个子很高挑,人也健康。
她其实跟如今南京皇宫里的许多宫女一样,只有少数曾是这个皇宫里的宫女,因为战乱,南京皇宫里早没有了宫人内侍,朱以海入主皇宫后,并没同意朝廷大肆从民间选拔年轻宫女,甚至是开始阉割人做宦官训练等。
他从民间选了一批女子,并非优先的年轻漂亮的,而是选的一些遭受战乱的可怜女子,有的女子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有人失去了孩子,有人甚至曾被伤害,她们如今没有家庭,孤身一人。
十分可怜。
朱以海从中挑选了一些二三十岁比较健康的女子进宫,充当宫人,并从民间把一些曾在宫中做过宫人的女子又召了回来。
如今南京皇宫里的宫女内侍数量并不多,也主要是在后宫服务。
在前朝,他主要还是用侍卫和千牛幼军侍从。
“你拿两枝桃花送去后宫给阮嫔姐妹二人,这是阮巡抚从浙江带来的,也应当分享给她们。”
朱以海召来刘朝。
“让阮大铖去武英殿等我,对了,马士英也应当到南京了吧,让他一起面见,还有,把严卿也请来。”
武英殿偏厢。
阮大铖、马士英还有严我公三人坐在这里等着召见,司礼监太监刘朝陪着三人,此时是上午,皇帝赐了他们一份茶点心,一壶安吉的白茶,加上几样点心。
比较简单,并不精致,甚至都不如外面大酒楼里的,很不符合皇家宫廷点心身份,但阮马严几人都很清楚,当今天子是个处处都不喜欢讲究捧场的人,更不喜奢华。
不止一次讲过,要俭朴节约。
所以他们不仅习惯了这简单的御赐茶点,甚至他们今天来面圣,还特意注意了身上的衣服装饰,连官服都特意选了一件有些显旧的,甚至没敢用什么名贵的香熏,只用普通的香随便熏了下。
更没带什么金玉装饰,尽量显得简朴一些。
“陛下召见,请几位大人随奴婢来。”一名内侍进来。
马士英等赶紧起身。
武英殿里。
朱以海换了套四龙团便袍,三月暮春,天气也回暖,朱以海穿的也单薄许多,见到刘朝领着三位大臣进来,起身走出御案后相迎。
“哎呀,朕的三位大臣来了,朕可要亲自到门口迎接。”他大笑着上前。
几人都显得有些拘束。
“三位爱卿,这次朕召你们来,也是想听听你们当面述职,听你们聊聊各自具体的实际工作,遇到些什么问题等等,都坐,不要拘束。”
“去传水果来。”
宫中的水果其实也比较简单,苹果桔子还是去年的,当季的也只有枇杷。
以皇帝之尊,其实这个时节能吃到的水果还是会有很多的,甚至就算想吃西瓜也没问题,但朱以海不喜欢搞这些。
有什么就吃点什么,不能跟那些盐商一样,吃个鸡蛋,还得专门养一群只吃虫草人参的母鸡来下蛋,一个蛋成本都得一两银子,那样太过份了。
如今时局,朱以海越发得注意,带好表率作用,哪怕自己有条件能吃好点用好点,但为了带好头,他也得特意注重节俭。
要不然,上行下效,有条件的都这样搞,那风气就不好。
“三位爱卿,三月要过去了,天气要回暖了,鞑子也会活跃起来了,朕一想到国库空空,就不由的焦虑不安啊。”
严我公是朱以海新任命的内阁大学士,并任浙直督师,负责督师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军政。
阮大铖是浙江巡抚,马士英则是江苏巡抚。
严我公现在这职位,其实大抵是原来的两江督师,张国维召回朝入阁辅政后,大学士黄道周则改任两江总督职,负责江西、安徽、江苏三省。
本来有了两江总督,并不需要再设个督师,不过朱以海还是授了严我公此职。
黄道周这个总督坐镇江西南昌,严我公这个督师则坐镇扬州,分镇上下游。
“陛下且勿担忧,天气虽然转暖,但鞑子却仍然不可能短时间南下的,况且如今运河解封通行,其实反而对我大明有利,又可发挥水师优势了。”严我公笑着道。
鞑子去年遭遇接连大败后,如今也算是被打醒了。
他们从一开始的不可接受,恼羞成怒,到现在也变得务实谨慎起来。
除了西线的吴三桂、豪格军团还在用兵,其它地方都很老实。
湖广等六省经略洪承畴被解职,召回北京,据说现在还在被各部调查呢,天天被喊去都察院问话,什么职事也没给他。
明显是受江南五省经略严我公牵连甚广。
在洪承畴被召回后,原湖广总督佟养和也被召回京了,虽然他去年有解武昌之围大破明军功绩,但现在朝廷却依然对他逼的很凶,原因则是北京认为佟养和之前留镇湖广后,处置失当,不该花费太多精力去招降顺军。
武昌大捷,也没被北京承认,因为他们认为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捷,都没有一个朱以海的御营军。
北京现在对南明的看法,是把朱以海的御营当成清军八旗一样的存在,其它的各种兵马,顶多算清军绿营这种,所以只要没歼灭重创明军御营,击败再多杂牌部队都算不上功绩。
佟养和最后一点功劳没有,反而还被问罪,被免职在家反省。
罗绵绣总督湖广,但只是单纯的湖广总督,而不再兼督四川,四川由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兼管,还有甘肃,原因自然是孟乔芳这次在西安打的非常漂亮。